扁平型光源和具有该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51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扁平型光源和具有该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平型光源以及具有这种扁平型光源的液晶显示(LCD)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从具有多个放电空间的灯体产生平面光线的扁平型光源以及具有这种扁平型光源的LCD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各种平板装置,液晶显示(LCD)装置代表一种这样的平板显示装置。LCD装置利用液晶显示图象。LCD装置具有各种特性,诸如,例如厚度薄、重量轻、驱动电压低、功耗低等。因此,LCD装置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LCD装置是一种非发光型显示装置,因此LCD装置需要背光组件来提供光线。
通常,背光组件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作为光源。背光组件(包括CCFL作为光源)根据光源的位置分类成边缘照明型背光组件或直接照明型背光组件。边缘照明型背光组件的一个或两个灯定位在光导板的边缘部分上,以便将光线提供到LCD装置的LCD面板。反射层通常设置到光导板上,以将光线反射向LCD面板。直接照明型背光组件的灯定位在光导板之下。反射板和漫射板通常分别位于直接照明型背光组件之下光导板上,以向LCD面板提供光线。
由于与光学元件,如光导板和漫射板相关的光损失,这种传统背光组件具有各种特性,如光效率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以及亮度不均匀。
已经研制了扁平型光源来解决上述问题。扁平型光源包括具有多个放电空间的灯体以及用于向灯体提供放电电压的电极。转换器将放电电压提供到电极上,使得扁平型光源在每个放电空间内产生等离子体放电。由于这种结构,产生紫外光。紫外光激励灯体内表面上的荧光层,使得荧光层产生可见光。然后,可见光从灯体发出。
另外,当放电空间平行布置时,用于向灯体施加放电电压的电极位于灯体的外表面上并与放电空间重叠。因此,放电电压增大同时放电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放电电压同时改善放电效率的扁平型光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扁平型光源的LCD装置。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扁平型光源包括灯体、多个外电极以及多个中空电极。灯体具有多个放电空间。外电极设置在灯体的外表面上并且与放电空间重叠。中空电极设置在灯体的内表面上、对应于外电极的位置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中空电极分别设置在每个放电空间上。
中空电极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形状,例如包括U形、矩形管状和/或中空圆筒形。中空电极设置在灯体的内表面上。诸如,例如玻璃料的粘结剂放置在中空电极和灯体之间。
灯体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密封元件和多个分隔件。第一基板可以具有平板形状。第二基板可以具有与第一基板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并与第一基板间隔开。密封元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的周边部分。密封元件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密封。分隔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将灯体的内部空间分成放电空间。中空电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的内表面的至少一个上。
另外,灯体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具有平板形状。第二基板具有多个放电空间部分,多个空间分隔部分和密封部分。放电空间部分与第一基板分隔开以形成放电空间。空间分隔部分设置在相邻的放电空间部分之间并与第一基板接触。密封部分防止在空间分隔部分的周边部分上,以便将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结合。中空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包括一个扁平型光源、一个接收容器、一个LCD面板和一个转换器。
扁平型光源具有灯体、多个外电极和多个中空电极。灯体具有多个放电空间。外电极设置在灯体的外表面上并与放电空间重叠。每个中空电极设置在灯体的内表面上、与外电极相对应,并且也设置在每个放电空间上。接收容器接纳扁平型光源。LCD面板防止在扁平型光源的上部,并通过利用扁平型光源产生的光线显示图象。转换器设置在接收容器的后表面上。转换器产生放电电压,以操作扁平型光源,并将放电电压施加到外电极上。
根据扁平型光源以及具有扁平型光源的LCD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用于操作扁平型光源的放电电压可以降低,同时放电效率可以提高。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扁平型光源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取得的横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取得的横截面图;图4是示出图1所示类型的中空电极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图1所示类型的另一种中空电极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1所示类型的又一种中空电极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扁平型光源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线III-III’取得的横截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LCD装置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应该理解到在不背离在此公开的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下面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变化和修改,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下面这些特定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这个公开文本详细和完整,并且借助于非限制性示例完整地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本发明的概念。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扁平型光源。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取得的横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线II-II’取得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到3,扁平型光源100包括灯体100、多个外电极300和多个中空电极400。灯体200包括多个放电空间250。每个外电极300设置在灯体200的外表面上。在它们的实施例中,每个外电极300局部与放电空间250重叠。每个中空电极400设置在灯体200的内表面上、在对应于外电极300的位置处。每个中空电极400也处于每个放电空间250内。
灯体200包括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220、密封元件230和多个分隔件24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10具有平板形状,并例如由透射紫外光的透明玻璃构成。第二基板220具有与底板210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例如由与第一基板210相同的玻璃构成。第二基板220与第一基板210分隔开,以形成内部空间。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可以包括紫外光的黑矩阵(black matrix),以便防止内部空间中产生的紫外光泄漏。
密封元件23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的周边部分之间。密封元件230将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密封。密封元件230例如由与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相同的玻璃构成。密封元件230可以通过诸如玻璃料的粘结剂元件与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结合。玻璃料是金属和玻璃的混合物,并且其熔点低于用于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以及密封元件230的玻璃。
至少一个分隔件24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之间。每个分隔件240将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分成放电空间250。分隔件240可以为杆状或其他适当的形状。分隔件240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基本上彼此平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分隔件240之间的每个间隔具有相同的尺寸。每个分隔件240例如由与密封元件230相同的玻璃制成。分隔件通过粘结剂元件,如上述玻璃料,与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结合。另外,分隔件240的熔融原材料利用分配器诸如到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之一内。分配器内的熔融原材料从分配器排出,以形成所需形状的分隔件240。每个分隔件240的横截面例如具有矩形形状。另外,分隔件240的横截面例如具有梯形形状或半圆形形状。
外电极300分别位于灯体200的外表面的相对端部上,它们对应于分隔件240在纵向上的相对端部。每个外电极300在基本上垂直于分隔件240的纵向的方向上延伸,由此与每个放电空间250相重叠。外电极300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20的上表面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外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下表面上。
在图1-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外电极300位于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的外表面上。外电极300例如可以通过涂敷由银和氧化硅构成的银膏而形成。另外,外电极300可以通过在第一和第二衬底210和22上喷涂诸如Cu、Ni、Ag、Au、Al、Cr、它们的混合物等的金属粉末来形成。操作扁平型光源100的放电电压从转换器(未示出)提供到外电极300上。
中空电极400位于灯体200的内表面上、对应于外电极300。中空电极400分别定位在每个放电空间250之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空电极400处于第一基板210的上表面上。另外,中空电极400可以处于第二基板220的下表面上,而外电极300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220的上表面上。中空电极400例如通过粘结剂元件410,如上述玻璃料,粘贴到第一基板210上。中空电极400例如可以包括Ni或Ni和Cr的合金。
在扁平型光源100中,由第一基板210和粘结剂元件410形成的电容作用为镇流器(ballastor),使得放电空间250可以并联操作。因此,光源100的放电电压可以降低,而放电效率可以提高。
灯体200还包括反射层212、第一荧光层214和第二荧光层222。
反射层212设置在第一基板210的上表面上。反射层212可以具有薄膜型层。反射层212将第一和第二荧光层214和222产生的紫外光反射向第二基板220,使得可以防止和/或有效减少紫外光向第一基板210的任何泄漏。反射层212例如可以由金属氧化物制成,以增加反射率并减小配位(coordinate)的变化。例如,反射层212可以由氧化铝或硫化钡构成。
第一荧光层214作为薄膜型层设置在反射层212上以及分隔件240的侧面上。第二荧光层222也作为薄膜型层形成在第二基板220的下表面上。因此,每个放电空间250由第一和第二荧光层214和222围绕。当紫外光照射到第一和第二荧光层214和222中时,第一和第二荧光层214和222由紫外光激励,由此产生可见光。
灯体200还可以包括在第二基板220和第二荧光层222之间或第一基板210和反射层212之间的保护层(未示出)。保护层防止与放电气体相关的汞和第一基板210之间或者这种汞与第二基板220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可以防止或有效减小扁平型光源100的汞损失或变黑现象。
灯体200包括连接通道260。连接通道260将相邻的放电空间250彼此连接。每个分隔件240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与密封元件230向后隔开,使得分隔件240与密封元件230不接触,造成一个间隙,由该间隙形成连接通道160。这个实施例的分隔件240具有曲折形状,以形成连接通道260。更具体地说,一个分隔件240的一个纵向端部与密封元件230间隔开,与所述一个分隔件240相邻的分隔件240的在相对侧的纵向端部也与密封元件230间隔开。替代地,每个分隔件240的两端部可以由密封元件封闭地密封,然后可以通过切割或钻削每个分隔件240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所需互联,来形成连接通道260。
用于等离子体放电的各种放电气体注入到放电空间250中。例如,放电气体可以包括Hg、Ne、Ar、Xe、Kr、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注入到一个放电空间250内的放电气体通过连接通道260移动到另一个放电空间250,使得放电气体可以在均匀的气压下遍及放电空间250均匀分布。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类型的中空电极的透视图。
参考图2到图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中空电极400为U形。中空电极400设置在相应的放电空间250的两侧。相应放电空间250的两侧分别对应于外电极300。处于相应放电空间250一侧上的中空电极400的开口部分定位成与设置在放电空间250另一侧上的相关中空电极400的开口部分相对。中空电极400例如通过玻璃料410,如上述玻璃料,粘接到第一基板210上。
中空电极400的高度可以满足下面的方程1(关于电子器件的IEEE学报,第41卷第40号第504页)。
<方程1>
P×H=10(Torr×cm)在方程1中,P代表在放电空间250内的放电气体的气压,而D代表中空电极400的高度。
例如,放电气体的气压可以是大约50Torr到大约70Torr。因此,中空电极400的高度D可以是大约1mm到大约2mm,以满足方程1。
当中空电极400的宽度增加时,中空电极400的电特性得以改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空电极400的宽度短于相邻分隔件240之间的距离。例如,中空电极400的宽度W大约8mm。而且,中空电极400的长度L可以根据外电极300的长度来确定。例如,中空电极400的长度L可以大约是15mm。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另一示例性中空电极的透视图。
参照图5,中空电极420具有矩形管形状。中空电极420的六个表面的两个相应(例如相面对)表面可以开放。可替换的,中空电极420的六个表面中的只有一个表面可以开放。两个开放的相应表面中的面对一个放电空间250的一个表面与两个相应表面中的另一个相对。中空电极420例如通过玻璃料410粘贴到第一基板210上。
例如,中空电极420具有大约1mm到大约2mm的高度,到约8mm的宽度以及大约15mm的宽度。
图6是示出可以用在图1的扁平型光源中的又一示例性中空电极的透视图。
参照图6,中空电极430具有中空圆筒形状。中空电极430的两个相应表面(即,两个相对端面)开放。可替代地,仅中空电极430的两个相应表面中的一个可以开放。两个开放的相应表面中的面对一个放电空间250的一个表明定位成与两个开放的相应表面中的另一个相对。中空电极430可以通过玻璃料410粘贴到第一基板210上。
例如,中空电极430具有大约1mm到大约2mm的高度以及大约15mm的长度。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扁平型光源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线III-III’取得的横截面图。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图7和8所示的扁平型光源和中空电极与图1到6所示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来指代与图1到6中所描述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并且将省略任何进一步的解释,因为上面已经给出了这些解释。
参照图7和8,扁平型光源500包括灯体600、外电极300和中空电极400。
灯体600具有第一基板610和第二基板6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基板610具有平板形状。第二基板620与第一基板610相结合,以形成多个放电空间650。第一和第二基板610和620可以例如由透射可见光的透明玻璃制成。
第二基板620具有多个放电空间部分622。多个空间分隔部分624和密封部分626。放电空间部分622与第一基板610间隔开,从而形成放电空间650。空间分隔部分624形成在相邻的放电空间部分622之间,并与第一基板610相接触。密封部分626设置在放电空间部分622和空间分隔部分624的周边部分处,并与第一基板610相结合。
第二基板620例如通过模制工艺形成。在适当的模制工艺的示例中,板形的底基板被加热到预定温度,被加热的板形底基板利用模具挤压,从而形成放电空间部分622、空间分隔部分624和密封部分626。可替代的,第二基板620可以通过各种其他适当的方法形成。
如图8所示,第二基板620具有多个包括倒圆角部的梯形形状。梯形形状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基板610的直线。可替代的,第二基板620可以具有其他各种适当形状,如,例如半圆形形状、矩形形状等。
第二基板620例如通过如玻璃料的粘结元件660与第一基板610相结合。为了将第一基板610和第二基板620相结合,粘结剂元件660夹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610和620之间、在对应于密封部分626的区域处。粘结剂元件660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610和620之间的密封部分626上。然而,粘结剂元件660并不接触空间分隔部分624,该空间分隔部分624与第一基板610相接触。空间分隔部分624通过放电空间650和灯体600外侧之间的压力差与第一基板610形成接触。更具体地说,在将第一基板610和第二基板620结合之后,放电空间650内的空间被抽空,以形成真空状态。然后,用于等离子体放电的各种放电气体注入到放电空间650内。例如,放电气体可以包括Hg、Ne、Ar、Xe、Kr、它们的混合物等。在放电空间650内的放电气体的压力大约是50Torr到大约70Torr,而大气压约为760Torr。因此,在放电空间650和灯体600外侧之间产生压力差,使得空间分隔部分624与第一基板610形成接触。
连接通道640形成在第二基板620上,以连接相邻的放电空间650。在每一个空间分隔部分624上形成至少一个连接通道640。注入到放电空间650内的放电气体通过连接通道640从一个放电空间650移动到另一个放电空间,使得放电气体可以在放电空间650内均匀分布,由此在放电空间650内提供均匀的压力分布。
灯体600还包括第一基板610上的反射层612、反射层612上的第一荧光层614和第二基板620上的第二荧光层628。当紫外光照射到第一和第二荧光层614和628上时,第一和第二荧光层614和628被紫外光激励,由此产生可见光。从第一和第二荧光层614和628产生的可见光从反射层612向第二基板620反射,以防止可见光向第一基板610泄漏。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电极300设置在由第一和第二基板610和620形成的灯体600的外表面上。可替代的,外电极300可以处于第一基板610的下表面上。中空电极400粘接到第一基板610的上表面、对应于每个放电空间650的位置处。第二基板620可以模制成型,使得中空电极400可以粘贴到第二基板620的上表面上。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示出图9中的LCD装置的横截面图。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图9和10中所示的扁平型光源与图1到8中所示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指代与图1到8中所描述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并且将省略进一步的解释,因此上面已经给出了这些解释。
参照图9和10,LCD装置700包括扁平型光源100、接收容器810、显示单元900和转换器820。
接收容器810包括底板812和多个侧壁814。侧壁814从底板812的侧面突出,以形成接收空间。每个侧壁814例如具有倒U形形状,使得接收容器810牢固地与诸如转换器820、支撑元件860、第一模制件870、顶壳850等其他元件相结合,并形成一个空间来容纳这些元件,并且每个侧壁814形成用于这些元件的空间。接收容器810例如由强度优异且变形相对小的金属制成。扁平型光源100容纳在接收容器810的接收空间内。
显示单元900包括LCD面板910、数据印刷电路板(PCB)920、以及栅极PCB930。LCD面板910利用扁平型光源100产生的光线显示图象。数据和栅极PCB920和930产生驱动信号来驱动LCD面板910。从数据和栅极PCD920和930产生的驱动信号通过数据柔性电路薄膜940和栅极柔性电路薄膜950施加到LCD面板910上。例如,每个数据和栅极柔性电路薄膜940和950可以包括带载封装(TCP)或薄膜上芯片(COF)。而且,数据和栅极柔性电路薄膜940和950还分别包括控制驱动信号的数据驱动芯片942和栅极驱动芯片952,以将驱动信号在预定时刻施加到LCD面板910上。
LCD面板910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基板912、彩色滤光片基板914和液晶916。彩色滤光片基板914对应于TFT基板912。液晶916设置在TFT基板912和彩色滤光片基板914之间。
TFT基板912具有透明玻璃板,具有多个排列成矩阵形的开关元件。每个开关元件可以为形成在透明玻璃板上的TFT(未示出)的形式。TFT(未示出)的源电极(未示出)电连接到透明玻璃板上的数据线上。TFT(未示出)的栅电极(未示出)电连接到透明玻璃板上的栅极线上。TFT(未示出)的漏电极(未示出)电连接到透明玻璃板上的象素电极(未示出)。
彩色滤光片基板914包括透明板、红色滤光片(未示出)、绿色滤光片(未示出)和蓝色滤光片(未示出)。红色、绿色和蓝色滤光片(未示出)通过淀积工艺、涂敷工艺、光学处理工艺等形成在透明板上。公共电极(未示出)形成在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滤光片(未示出)的透明板上。公共电极(未示出)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当电压施加到TFT的栅电极和源电极上时,TFT被触发,使得在TFT基板912的象素电极(未示出)和彩色滤光片基板914的公共电极(未示出)之间形成电场。液晶916的分子排列响应施加到其上的电场变化,结果液晶916的光透射率发生变化,由此显示图象。
转换器820放置在接收容器810的后侧上,并产生放电电压,以操作扁平型光源100。转换器820将外部传递到LCD装置700的交流电压转变成放电电压,以操作扁平型光源100。从转换器820产生的放电电压通过第一电源线822和第二电源线824供给到扁平型光源100的外电极300上。第一和第二电源线822和824电连接到外电极300上。外电极300分别形成在扁平型光源100的外表面的端部处。当每个外电极300电连接到导电片110上时,每个第一和第二电源线822和824电连接到导电片110上。
液晶显示装置700还包括光漫射板830和光学片840。漫射板830和光学片840设置在扁平型光源100和LCD面板910之间。当从扁平型光源100发出的光线穿过漫射板830时,光线的亮度(当在液晶显示装置700前面观察时)增加。另外,光线的亮度的均匀性增加。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漫射板830具有板形并具有均匀的厚度。漫射板830与扁平型光源100间隔开预定间隔。光学片840还包括至少一个棱镜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片是亮度增强薄膜(BEF)。光学片840还可以包括在棱镜片上或之下的漫射片(未示出),以漫射光线。另外,液晶显示装置700可以包括辅助光学片。可以理解到一个或多个漫射板830、光学片840、棱镜片等可以省略。
液晶显示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支撑元件860。支撑元件860设置在扁平型光源100和接收容器810之间,以便支撑扁平型光源100。支撑元件860设置在扁平型光源100的周边部分处。支撑元件860允许扁平型光源100与接收容器810间隔开,使得可以防止扁平型光源100和接收容器810之间的电接触。支撑元件860由绝缘材料构成。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撑元件860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以便吸收从外界施加到液晶显示装置700上的冲击。例如,支撑元件860可以由硅制成。
液晶显示装置700还可以包括第一模制件870。第一模制件870在扁平型光源100和漫射板830之间。第一模制件870将扁平型光源100固定到接收容器810上,并支撑漫射板830。第一模制件870设置在扁平型光源100和接收容器810的侧壁814上,以便将扁平型光源100固定到接收容器810上。如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第一模制件870具有四个单独部件,它们分别对应于扁平型光源100的四个侧面。可替代的,第一模制件870可以分成L形或U形的两件。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形状。多个第一模制件可以一体形成,以形成一个模制框架(未示出)。
液晶显示装置700还包括第二模制件880。第二模制件880设置在光学片840和LCD面板910之间。第二模制件880将光学片840和漫射板830固定到第一模制件870上,并支撑LCD面板910。第二模制件880例如可以分成L形或U形的两件。
液晶显示装置700还可以包括顶壳850,以防止LCD面板910偏移。即,顶壳850相对于接收容器810固定LCD面板910。顶壳850与接收容器810相结合,来将LCD面板910固定到第二模制件880上。顶壳850可以保护LCD面板910免受从外界施加到液晶显示装置700上的冲击。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光源的放电空间可以并联操作。本发明的特性包括放电电压可以降低且放电效率可以提高的特征。
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显然鉴于上面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很多替代的改进和变型。于是,本发明涵盖所有这些替代的改进和变型,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髓和范围内。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使用并不代表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属于第一、第二等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区分开。此外,属于一、一个等的使用并不表示量的限定,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所修饰的项目。
权利要求
1.一种扁平型光源,包括灯体,该灯体具有多个放电空间;外电极,该外电极处于灯体的外表面上,与放电空间重叠;以及中空电极,该中空电极处于灯体的内表面上、与外电极相对应的位置处,该中空电极分别位于放电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所述外电极包括多个外电极,并且所述中空电极包括多个中空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具有U形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具有U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具有矩形管形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具有矩形管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矩形管形状的中空电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矩形管形状的中空电极具有一对相对的开口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具有中空圆筒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具有圆筒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圆筒形状的中空电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圆筒形状的中空电极具有一对相对的开口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具有等于或小于约2mm的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利用粘结剂粘贴到灯体的内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粘结剂包括玻璃料。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灯体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具有与第一基板基本相同的形状,并且与第一基板间隔开;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的周边部分之间,该密封元件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密封;以及多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处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放电空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具有平板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外电极处于第一基板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粘接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和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相邻的放电空间互连。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分隔件被构造成提供所述互连。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灯体包括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包括多个放电空间部分、多个空间分隔部分和密封部分,放电空间部分与第一基板间隔开以形成放电空间,每个空间分隔部分设置在相邻的放电空间部分之间并与第一基板形成接触,而密封部分设置在放电空间部分和空间分隔部分的周边部分上,并粘接到第一基板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外电极处于第一基板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中空电极粘接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和第一基板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型光源,其中,灯体还包括反射层,该反射层设置在灯体的内表面上,以反射光线;以及荧光层,该荧光层设置在灯体的内表面上,以围绕放电空间。
2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扁平型光源,其包括灯体,该灯体具有多个放电空间;外电极,该外电极处于灯体的外表面上,与放电空间局部重叠;以及中空电极,该中空电极粘接到灯体的内表面上、对应于外电极的位置处,该中空电极分别设置在放电空间上;接收容器,该接收容器接纳扁平型光源;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利用从扁平型光源产生的光线显示图象;转换器,该转换器产生放电电压,以操作扁平型光源,该转换器将放电电压施加到外电极上。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转换器位于接收容器的后表面上。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中空电极具有U形形状。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中空电极具有矩形管形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矩形管形状的中空电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侧。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中空电极具有中空圆筒形状。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圆筒形状的中空电极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侧。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中空电极具有等于或小于大约2mm的高度。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漫射板,该漫射板设置在扁平型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漫射从扁平型光源产生的光线;亮度增强薄膜,该亮度增强薄膜处于漫射板上,增加光线的亮度;以及顶壳,该顶壳与接收容器相结合,顶壳相对于接收容器固定液晶显示面板。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设置在扁平型光源和接收容器之间,支撑扁平型光源;第一模制件,该第一模制件设置在扁平型光源和漫射板之间,该第一模制件将扁平型光源固定到接收容器上并支撑漫射板;以及第二模制件,该第二模制件设置在亮度增强薄膜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该第二模制件将漫射板和亮度增强薄膜固定到第一模制件上,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全文摘要
在扁平型光源和具有这种扁平型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扁平型光源包括灯体、外电极和中空电极。灯体具有多个放电空间,外电极设置在灯体的外表面上,并局部与放电空间重叠。每个中空电极设置在灯体的内表面上,并设置在每个放电空间中。中空电极可以具有矩形或其他适当的管形状。由于这种结构,操作扁平型光源的放电电压可以降低,而放电效率可以提高。
文档编号H01J61/30GK1743921SQ20051009769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日
发明者金重玄, 朴海日, 黄仁瑄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