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60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液晶屏幕所使用的光源有关,特别是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液晶屏幕内都会装设有用以提供光源的灯管,而为了能使液晶屏幕的厚度减到最小所以都会选择使用尺寸上较为细小的冷阴极管来做为背光的光源。
由于液晶屏幕所需要的是一个面状的均匀背光光源,为了可以获得一个较均匀的光源,早期的做法是在液晶屏幕的后方平行设置多个直管型的冷阴极管,可是每设置一根冷阴极管就需要设置一组的驱动设备,所以在制成上较为不便且不经济。
于是后来便有采用弯管型冷阴极管液晶屏幕的产生,虽然弯管型冷阴极管所需的驱动装置较直管型的冷阴极管少,可以适当的减少制造的成本,然而弯管型冷阴极管会造成一个缺点就是,在冷阴极管的弯折区会造成一光密集区,而这个光密集区的产生对于需要均匀背光源的液晶屏幕而言变成是一个缺点。
就目前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而言,针对光密集区的问题有二个解决方式,第一种是将光密集区所发出的光以遮盖的方式将光遮掉。第二种做法是将一制成后的冷阴极管弯折区由管体外部涂黑,或是以胶带缠绕的方式使该区域所发的光透不出来,以此来排除光密集区所会造成液晶屏幕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但是不论是何种做法,都不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式。
此外,为使冷阴极管发光,在冷阴极管内壁必须要涂布一层的荧光涂料,这些荧光涂料主要是要使冷阴管可以同时发出红、绿、蓝三个主要的色光以混合成白光,因此,在荧光涂料中也会对于红、绿、蓝这三种主要的色光有不同的配料颗粒,可是在进行涂布时,由于三种配料颗粒的流动速率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会造成冷阴极管在涂布完成后,虽然整体都是发白光,可是会有一端较为偏红另一端较为偏蓝的情况产生,而且这种色偏的情形会随着灯管长度的增加而更为明显。换言之,在相同的制成条件及程序下,一支长160公分冷阴极管两端的色偏情况会比一支长80公分冷阴极管来得更为严重,而且以目前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成来看,要制成一支长80公分的弯管型冷阴极管,就必须先制成一支长160公分以上的直条型冷阴极管,然后再将该直条型冷阴极管弯曲而成,这么一来,色偏又是一个在冷阴极管制造上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免除光密集区产生并且减小冷阴极管两端色偏情形的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为制备至少二直条型冷阴极管,各该冷阴极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且在各冷阴极管的内壁涂布一荧光涂层,使得各冷阴极管的两端各留下一段未涂布荧光涂层的管体。将将相邻二冷阴极管的相邻内侧边加热,然后再将该二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再对第一冷阴极管及最后一冷阴极管的开口端加以抽气、封口并接入电极,以完成一多弯管型冷阴极管。
依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由接合二管、三管至多管的冷阴极管来构成本发明所要的结构,只要使用至少二直条型冷阴极管便可以制造出一均匀的多弯管型冷阴极管,以提供一完整且均匀的平面式光源。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及功效,以下兹举四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图1至图4为本发明制成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装设于液晶屏幕上使用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态样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直条型冷阴极管A 直条型冷阴极管B直条型冷阴极管C 直条型冷阴极管D第一端10 第二端20 荧光涂层30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先参考图1至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为
先制备二直条型冷阴极管,分别是第一管A以及第二管B,各该冷阴极管具有一第一端10及一第二端20并且在各冷阴极管的内壁涂布一荧光涂层30,使得各冷阴极管的两端各留下一段未涂布荧光涂层的接合段,如图1所示。
将各该冷阴极管的第二端20封闭,并将该二冷阴极管相邻放置,如图2所示。之后于接近于该冷阴极管第二端的相邻内侧边加热,然后将该二冷阴极管置入一模具中,再于该二冷阴极管内吹气使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如图3所示。
再对该二冷阴极管的第一端10加以抽气、封口并接入电极,以完成一多弯管型冷阴极管,如图4所示。
以上述方法所完成的本发明弯管型冷阴极管其结构为,弯管型冷阴极管会形成在二直条型管体部分具有荧光涂层,可以有发光功能,可是在弯折的管体部分因没有荧光涂层的设置所以也就不会发光。因此,也就不会有光密集区的产生,在实际的使用上所发出的光源就可以如同先前的直条型冷阴极管,可是在驱动装置的设置上又可以如弯管型冷阴极管般使用较少的驱动装置,如此一来便可以解决目前弯管型冷阴极管所会造成背光不均匀的问题并同时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由于本发明中该多弯管型冷阴极管可由多个直条型冷阴极管相连接而成,所以并不需要去制造一整支二倍长的直条型冷阴极管再来弯折,就以制造40公分长的弯管型冷阴极管为例,以本发明的方法只需使用二支40公分长的直条型冷阴极管即可,不需要去制造一支长80公分以上的直条型冷阴极管再来弯折,因此在冷阴极管两端所可能造成的色偏情况就会较目前相同长度的弯管型冷阴极管所造成的色偏情况改善许多。
另外,本发明亦可有另一实施态样,即在本发明的制程中,制造者可以将一直条型冷阴极管A倒置后与另一冷阴极管B相邻设置,亦即,使一冷阴极管A的第一端10与另一冷阴极管B的第二端20相邻,例如,原本该二直条型冷阴极管的第一端是偏红光而第二端是偏蓝光,在将一直条型冷阴极管倒置后与另一冷阴极管相邻设置后,便会形成与第一端(偏红光端)相邻的是第二端(偏蓝光端)的互补情形。以这样的结构,在设置于液晶屏幕时就会在液晶屏幕的同一侧形成第一端与第二端交错设置的情形,如图6所示,藉此可以让呈现在液晶屏幕上的白光更为均匀。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制造方法与前述的方法相同,不同处在于直条型冷阴极管数的增加。其方法为先制备三直条型冷阴极管,分别是第一管A第二管B以及第三管C,各该冷阴极管具有一第一端10及一第二端20并且在各冷阴极管的内壁涂布一荧光涂层30,使得各冷阴极管的两端各留下一段未涂布荧光涂层的接合段。
将第一及第二冷阴极管AB的第二端20封闭,并将该二冷阴极管相邻放置,之后于接近于该二冷阴极管第二端的相邻内侧边加热,然后将该二冷阴极管置入一模具中,再于该二冷阴极管内吹气使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
然后再将第二管B及第三管C的第一端10封闭,并将该二冷阴极管相邻放置,之后于接近于该二冷阴极管第二端的相邻内侧边加热,然后将该二冷阴极管置入一模具中,再于该二冷阴极管内吹气使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
再对第一管A的第一端以及最后一管(第三管C)的开口端加以抽气、封口并接入电极,以完成一多弯管型冷阴极管,如图7所示。
同理,本发明亦可将接管的数量再加以延伸,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接合方式与前揭方法相同,差别只在于直条型冷阴极管的数目增加。在本实施例中有四个直条型冷阴极管ABCD。将第三管C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管D的第二端封闭,并将该二冷阴极管相邻放置,之后于接近于该二冷阴极管第二端的相邻内侧边加热,然后将该二冷阴极管置入一模具中,再于该二冷阴极管内吹气使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备至少二直条型冷阴极管,各该冷阴极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且在各冷阴极管的内壁涂布一荧光涂层,使得各冷阴极管的两端各留下一段未涂布荧光涂层的接合段;将第一冷阴极管以及第二冷极管的第二端封闭,并将该二冷阴极管相邻放置,之后于接近于该冷阴极管第二端的相邻内侧边加热,然后再将该二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将第二冷阴极管以及第三冷极管的第一端封闭,并将该二冷阴极管相邻放置,之后于接近于该冷阴极管第二端的相邻内侧边加热,然后再将该二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依此类推,直到所要接合的冷阴极管皆接合成一多弯管型冷阴极管;再对第一冷阴极管以及最后一冷阴极管的开口端加以抽气、封口并接入电极,以完成一多弯管型冷阴极管。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相邻二冷阴极管的相邻内侧边加热后再将该二冷阴极管置入一模具中,使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直条型冷阴极管在设置时,可将一冷阴极管倒置后再与另一冷阴极管相邻设置,亦即,使一冷阴极管的第一端与另一冷阴极管的第二端相邻。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成的多弯管型冷阴极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一多弯管型冷阴极管,在该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直条型管体部分具有荧光涂层,可以有发光功能,而在弯折的管体部分没有荧光涂层。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弯管型冷阴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多弯管型冷阴极管是由至少二直条型管体相邻设置接合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多弯管型冷阴极管的制造方法为先制备二直条型冷阴极管,各冷阴极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且在各冷阴极管的内壁涂布一荧光涂层,使得各冷阴极管的两端各留下一段未涂布荧光涂层的管体,将各冷阴极管的第二端封闭,并将二冷阴极管相邻放置,之后再将二冷阴极管的相邻侧边连接,再对二冷阴极管的第一端加以抽气、封口并接入电极后完成多弯管型冷阴极管。
文档编号H01J9/24GK1855344SQ20051010494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8日
发明者叶昭钦 申请人:川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