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35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元件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散热模块,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极好的散热性能,使LED 在技术研发方面可以突破瓶颈,不再受限于散热不良的问题,提升LED的产业利 用性。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能源成本不断飙升,节约能源的概念不断加强,使发光二极管(LED) 一夕之间成为照明新宠,以LED路灯为例,采用18 126颗不等的LED,亮度约 在90流明/瓦左右,采用70 80颗之间的LED,亮度即相当于一般的水银灯,但 用电量却只要水银灯的四分之一,比起现行的高压钠路灯,用电量约可节省近五 成。而且,只要散热问题处理得好,LED路灯的寿命至少可长达五万个小时,估 计约14年左右,亮度都不会衰减。
近年来的光电展中,各家厂商也纷纷看准了以LED作为平面显示器背光源的 庞大商机,但却因为LED的成本、发光效率以及散热等问题,让LED在平面显 示器背光源的应用上迟迟没有发展。
目前市面上已有3瓦以上的高瓦数LED,正好可以解决上述发光效率的问题。 根据统计,台湾去年LED产业的产值占全球总产值超过二成,为全世界LED供 应第二大国,且就上游LED晶粒而言,台湾的蓝光与四元(AlGalnP磷化铝镓铟) 高亮度LED的产量,也各占全球的34%与85%,早就是世界第一。以此产量与技 术,LED的成本应可逐渐降低,惟独LED的散热问题,特别是高瓦数的LED, 其散热问题至今仍未获得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可解 决LED照明灯具的散热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散热器,其具有一基板,所述基板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以上散热鳍片;至少一散 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具有散热鳍片的一侧;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 所述散热器基板的另一侧,其具有一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一端与所述发光元件连 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基板接触。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由铝、铜、金、银或其合金等高导热 性金属或合金制成。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鳍片为片状体或柱状体中的任 一种型态。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风扇采用轴流风扇或鼓风扇其中之一。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器基板呈平行或垂直方 向设置。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体由铝、铜、金、银或其合金等高导热 性金属或合金制成。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元件通过一基座固定在所述散热器基板上。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体与所述散热器基板的接触面上涂布有 散热膏。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元件周围设置有灯罩。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基板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发光元件, 且所述发光元件呈一字形排列。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基板上设置有四个以上的发光元件, 且所述发光元件呈矩阵排列。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模块呈矩阵排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于采用铝、铜、金、银或其合金等高导热性金 属或合金制成导热体,使导热部可通过热传导方式吸收发光元件的热能,并经导 热部本身的高导热能力,直接将热能传导至散热器基板,再由散热风扇加快散热 鳍片周边的空气对流,达到极好的散热效能。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型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型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型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8是本发明第五种实施型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几种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

如下。
如图1、图2所示,其包含有
一散热器10,其具有一基板11,基板11由一高导热性金属或合金所制成, 例如铝、铜、金、银或其合金等。基板11 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散热鳍片12, 其中散热鳍片12可以采用片状体或柱状体的任一种型态。
至少一散热风扇20,其位于散热器10基板11具有散热鳍片12的一侧,其中 散热风扇20可选用轴流风扇或鼓风扇其中之一,而且散热风扇20可以与散热器 10的基板11呈水平(如图l、图2所示)或垂直(如图5、图6所示)方向装设, 以便利用散热风扇20加快散热鳍片12周边的空气对流,进而提升基板11的散热 效率。
至少一发光元件30,最好选用一发光二极管(LED),且其周边可依据实际需 求选择增设灯罩31 (如图l、图2所示)或直接裸露于外(如图3、图4所示), 发光元件30位于散热器10的基板11未设置散热鳍片12的一侧,其设置于一基 座32上,通过基座32与散热器10基板11固结,且基座32底部具有一导热部33, 导热部33 —端连接发光元件30,另一端与散热器10的基板11直接贴设,其中导 热部33采用具有高导热能力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成,例如铝、铜、金、银或其 合金等,使导热部33可用热传导方式吸收发光元件30的热能,并由导热部33本 身的高导热能力,直接将热能传导至散热器10的基板11。
另外,导热部33直接贴设于散热器10的基板11时,其间的接触面可以涂布 散热膏,以增加该散热模块的热传导效率。
当需要大面积的照明时,可将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组合排列使 用,可将二个以上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呈一字形排列,或者,如图7所示,将四 个以上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呈矩阵排列。
再如图8所示,本发明也可以在一散热器10的基板11上设置至少二个以上 的发光元件30 (图中所示为设置有四个发光元件),并使发光元件30呈一字形排 列或矩阵排列,再配合至少一个以上的散热风扇20 (图中所示为设置有两个散热 风扇),以辅助散热鳍片12迅速散热,进而提高基板ll的散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发光元件30通过将导热部33直接贴接于散热器10基板 ll的方式,确实能有效提升发光元件30的散热效率,且此特征在同类产品当中实
属首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种较佳实施型态,凡依据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 求书或附图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器,其具有一基板,所述基板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以上散热鳍片;至少一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具有散热鳍片的一侧;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的另一侧,其具有一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一端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基板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由铝、 铜、金、银或其合金等高导热性金属或合金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 鳍片为片状体或柱状体中的任一种型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采用 轴流风扇或鼓风扇其中之一。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 述散热器基板呈平行或垂直方向设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发 光二极管。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由铝、 铜、金、银或其合金等高导热性金属或合金制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通过 一基座固定在所述散热器基板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与所述 散热器基板的接触面上涂布有散热膏。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周 围设置有灯罩。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板 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发光元件,且所述发光元件呈一字形排列。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板 上设置有四个以上的发光元件,且所述发光元件呈矩阵排列。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呈 矩阵排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元件散热模块,其包括一散热器,其具有一基板,基板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以上散热鳍片;至少一散热风扇,设置于散热器基板具有散热鳍片的一侧;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散热器基板的另一侧,其具有一导热体,导热体一端与发光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散热器基板接触。且散热器与导热体都采用铝、铜、金、银或其合金等高导热性金属或合金制成,由此可通过热传导方式吸收发光元件的热能,再利用散热风扇加快散热器周边的空气对流,达到极好的散热效能。
文档编号F21V29/00GK101349418SQ20071012994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
发明者刘德真, 洪银树 申请人:建凖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