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场分离的多场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34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行场分离的多场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一种行场分离的多场显示器件技术领域一种行场分离的多场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 背景技术当今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CRT)电视机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显示屏幕的尺寸做得越大, 屏幕所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所以不仅在工艺上实现越困难,而且厚度的增加使整机也越显 笨重。为了将电视机做得更薄以争夺消费者,各个厂家都朝超薄方向发展,但是就目甜的产 品来看,与等离子(PDP)及液晶电视相比,CRT在图像显示质量(图像艳丽、可视角大、高对 比度、高亮度)、寿命长、可靠性好以及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电视机 在厚度的尺寸上使整机显得极其笨重,在追求时尚美观的当今社会,CRT显示器件的优势势 必不敌P D P和液品在尺寸上的优势。为此,各厂商减小CRT电视机厚度都考虑到增大偏转 角以及使用扁平显像管等等,这样的设计思路对厚度的贡献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CRT电视机厚重的境况。发明内容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CRT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种超薄的大屏幕显示器件,利用该显示 器件制作大屏幕电视机和显示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视频信号的行与场信号分离,行扫描部分置于底座内,电子 乘由下朝上发出,在行扫描的结束端设置电f透镜将经过初步加速的电f束校正为铅直向 上,场扫描部分由多个分场组合而成,自上到下依次完成一帧扫描。各分屏后端相应的位置 设置有转向磁场和电子丌关,由电子开关控制电子束进入转向磁场,电子束在转向磁场中转 90度后进入分屏的偏转磁场完成场的偏转,在行扫描的配合下形成完整的图像。分屏间采用 光纤阵列组成的光纤束,在两分屏的相接处分别折向分场内,将荧光粉产生的荧光导向屏幕。 光纤束在导光作用的同时又对屏幕起到支撑作用,对抗大气压,有利于做大有效屏幕面积。


图1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及侧视图、电子扫描路径。 图2多个分屏的拼接示意图及光纤的组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整体示意图中,从电子枪1发出并经过初歩加速的电子束,在一电子凸 透镜2、 3处将电子束调整为铅直向上,即平行于显示屏(平面9-13-18-14)侧面,为场偏转做 准备。行扫描和场扫描分开后,行扫描(1到2、3)这段,完成水平方向的扫描,场扫描在A1-A1 侧视图中的33、 34、 35、 36处利用动态电场作用将电子束推入动态恒定磁场(19、 20、 21、 22),转90度后到达23、 24、 25、 26处完成分屏小的常规场扫描。起控制作用的
动态幵关电场是与扫描同步的矩形波信号,它将从机座内垂直向上的电子束推入偏转磁场。 动态恒定磁场的动态是指通电时间与小的常规场扫描同步,而磁场的强度在通电的时间内是 恒定的。最后一段的加速电压(高压)仍然是稳定不变的。比如,如果屏幕由4个小屏组成高 度为H的大屏,动态电场和动态磁场的有效通电时间均为场扫描的1/4宽度。恒定磁场长度 是显示器件的宽度L。行扫描和场扫描分开后充分利用电视底座空间,多场扫描大大减小縮短显像管的厚度。 现有的电视扫描方式为行、场在玻璃管的管颈处合并对电子束作用,行、场分离后行扫描信 号直接送行扫描电路,而场扫描信号送到多场扫描电路后由控制单元进行信号的分割与协调 (同步),可以做到与现有的电视信号兼容。行扫描按正常偏转;场扫描从上到下依次在22、 21、 20、 19处偏转90度后进入小的场 偏转26、 25、 24、 23,场扫描则从上到下依次为1、 电子枪1—~>36—+22—>26负责31到30的扫描,即平面13—12—17—18;2、 电子枪1—^35—今21—今25负责30到29的扫描,即平面12—11—16—17;3、 电子枪1——34—+20—">24负责29到28的扫描,即平面11—10—15—16;4、 电子枪1——33—^19—>>23负责28到27的扫描,即平面10—9—14—15。 例如在图1的电子扫描路径途中,显示屏(平面9-13-14-18)上产生亮点32的电子束的路径为行偏转电子凸透镜电子开关磁场转90° 分场偏转 显示屏 电子枪1------------》2/3————35-----------+21-------------+26-------------A32(亮点)分屏的场偏转线圈产生热量,将偏转线圈安装在管外。如图2所示,考虑到多个小屏(3-10-8和2-7-6)拼接成的大屏幕需要承受巨大的大气压力, 本发明采用在拼接处(9)使用大量光纤组成的光纤阵列,在拼接处9分别引入两个小场7、 8 内。各分场有自己的场扫描系统,大屏幕1由多个分场组合而成,小屏之间由光纤阵列组成 类似光纤平板15的结构,在曲面7、 8处均涂有荧光粉,这样,偏转后的电子打在曲面7、 8 上像打在玻璃屏一样,图像是连续的,这种结构既可以支撑较大的大气压,又可使图象显示 连续。拼接处图像显示的清晰度通过调整选用不同直径的光纤、曲面7、 8处涂的荧光粉厚度 及电子束的电子多寡来作微调。
权利要求
1、 一种行场分离的多场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其特征在于将显示信号的行与场信号分离, 行扫描部分安装到底座内,在行扫描的结束端设置一电子透镜将电子束校正为铅直向上,场 扫描部分由多个分场组合而成,自上到下依次完成一帧扫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行场分离的多场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其特征在于在各分 屏后端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控制电子束进入转向磁场的电子开关,电子束在转向磁场中转90 度后进入分屏的偏转磁场完成场的偏转,在行扫描的配合下形成稳定的图像。
3、 根据权利要求1、要求2所述的这种行场分离的多场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其特征还 在于分屏间采用光纤阵列组成的光纤束,从相邻的分屏导光到屏幕,又起到支撑作用,对抗 大气压,做大有效屏幕面积。当纵向屏幕(分屏)的拼接不能满足屏幕面积要求时利用与纵向 拼接相同的方法横向拼接,另外增加一个电子枪即可增大有效屏幕面积。
全文摘要
一种大幅度减小CRT显示器件厚度的显像管。它是将现有视频信号中的行场同步信号分离开,由不同位置的偏转线圈完成。行扫描采用现有扫描方式,场扫描分割成几个分场协同组合完成。行扫描结束端的电子透镜将初步加速的电子束校正为铅直向上。各分屏后有控制电子束的电子开关,电子束经磁场转90度进入分屏磁场完成场偏转,在行扫描配合下多个分场完成一帧扫描。 由光纤组成光纤阵列形式的光纤束在分屏间相接处折向相邻分屏,构成光纤平面,其上涂有荧光粉。光纤束将荧光导向屏幕产生连续的图像。光纤束既导光又支撑屏幕对抗大气压。
文档编号H01J31/20GK101145492SQ20071012898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4日
发明者刘永强 申请人:刘永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