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组件、背光源、前光源、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06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组件、背光源、前光源、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组件、背光源、前光源、和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 涉及适用于侧灯型的背光源或前光源的灯组件,和具备该灯组件的液 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等非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为了进 行显示需要另外的光源。作为光源也能够反射太阳光用于显示,但在
例如文字处理器、笔记本型个人电脑、车载用液晶显示装置(LCD) 等主耍在室内使用的显示装置,或者,在屋外使用的通常要求一定量 的光亮度的显示装置中,在显示装置内设置有灯组件。
作为灯组件的种类,公知的有侧灯型、正下方型的背光源等。在 具备小型的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通过较少数目的光源以低消 耗电力进行显示,并且也适用于薄型化的侧灯型被广泛利用。
作为构成背光源的部件,除了光源以外,可以列举反射膜、扩散 片、棱镜片等,在侧灯型的背光源中,由于形成为在显示面的侧边配 置有光源的结构,与正下方型的背光源不同,还设置有导光板。导光 板通常由无色透明的材料构成,是形成有使光反射、折射、扩散的图 案的板状部件。并且,在侧灯型的背光源中,导光板在显示面板下, 其主面朝向显示画面侧设置,并且,点光源或者线光源以与导光板的 侧面相对的方式设置。通过这样的结构,来自点光源或者线光源的光, 从导光板的侧面入射导光板内,进一步在透过导光板内时,通过设置 于导光板的图案而反射、折射、扩散,从主面侧作为面状的出射光射 出。
此外,在显示装置中,也可以适用前光源代替背光源。在侧灯型 的前光源中,与背光源同样,点光源或者线光源以与导光板的侧面相 对的方式设置。并且,来自点光源或者线光源的光,从导光板的侧面
4入射导光板内,进一步在透过导光板内时,通过设置于导光板的图案 而反设、折射、扩散,从主面侧作为面状的出射光暂时射出到显示画 面侧。但是,在前光源的情况下,导光板设置在夹着液晶层的与背光 源的情况下相反的一侧。并且,穿过导光板的光,被夹着液晶层设置 在与导光板相反侧的反射片等反射板反射,再次透过液晶层。
近年来,在液晶显示装置等薄型显示装置的普及和推进的同时, 对这些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的要求也变得严格,要求侧灯型的背光源 或者前光源中,从导光板得到的出射光的亮度提高,并且亮度的均一 性也提高。
对此,在现有技术中也通过对导光板的结构、光源的配置进行研
究,实现亮度特性的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6。)。例如,在专 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是,在导光板内的光源部设置反射折射部,使 从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出的中心附近的亮度高 的光的一部分不直接向出光部射入而是朝向两侧面方向,并且通过以 越远离光源面积比越增大的方式设置两侧面的漫反射部,由此抑制在 光源附近部分的光量,高效率地使来自LED光源的光从出光面均一地 射出。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是,在导光板的一对对角上 配置点光源,使具有入光面和反射面的光导入部与导光板一体地向外 方突出地设置,由此使来自光源的光遍及整个导光板,且不发生亮度 不均。但是,即使使用这些技术,在距离光源较远的位置或者显示区 域的角落部产生亮度低的暗部,或者背光源或前光源的结构变得过于 复杂等方面,还是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此外,在侧灯型的背光源或者前光源中,作为线光源的冷阴极管 (CCFL;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作为点光源的LED等作为 光源使用,但是近年来从能够低电压驱动的方面出发存在LED的使用 增加的倾向,例如,能够在便携式电话等的手提机器的显示器中使用。 但是,在使用LED这种发出直进性高的光的光源的情况下,在容易产 生亮度不均等方面还有研究的余地。例如,使用LED作为光源的情况 下,侧灯型的背光源或者前光源,如图15 (a)所示,由矩形的导光板 201,和与导光板201的四边中的长边侧的一个侧面相对地列状配置的 多个光源203构成。而且,如图15 (b)所示,这些多个光源203中两末端的光源203a配置在与显示区域102的端部102a相对的区域。但 是,通过这样的光的照射法,显示区域的端部102a,尤其是角落部102b 没有照射充分量的光,该区域与其它的显示区域相比成为亮度低的暗 部,损害显示整体的均一性。图15 (b)是示意性地表示这时的来自各 光源的光的重合的图,图15 (c)是表示亮度分布的测定结果的图。如 图15 (b)、 (c)所示,在显示区域102的端部102a,尤其是在角落部 102b产生暗部,损害显示区域102整体的亮度均一性。
因此,寻求一种灯组件,其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在显示区域的端 部也能够获得充分的亮度,能够在显示区域整体进行高亮度且均一性 良好的光照射。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1-43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002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57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13272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20342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3508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具有复杂的结 构,即使在显示区域的端部也使充分的光入射,对显示区域整体均一 地照射充分量的光,由此抑制显示中发生亮度不均的灯组件、背光源、 前光源、和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于不具有复杂的结构,即使在显示区域的端部 也使充分的光入射,对显示区域整体均一地照射充分量的光,由此抑 制显示中发生亮度不均的灯组件进行了各种研讨后,着眼于光源的配 置。然后发现在显示区域的端部由于不能够获得来自多个光源的充分 的光而亮度低下,并且还发现通过使列状配置的多个光源中的末端的 一个以上的光源配置在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对于显示区域的端 部也能够使充分量的光入射,从而能够对显示区域整体均一地照射充 分量的光,由此想到能够完美地解决上述问题,达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包括导光板和与上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相对地列状配置的多个光源的灯组件,上述多个光源的至少任一方的末端的 一个以上的光源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灯组件包括导光板和与上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相对 地列状配置的多个光源。导光板通常使用具有一定的厚度的无色透明 的板状部件。导光板的各面的形状是相对于显示面平行的一侧的面、 正交的一侧的面的任一个都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是矩形、梯 形、楔形等。光源的种类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使用点光源。此外, 本发明的灯组件只要是将这样的结果作为必须而形成,则也可以包括 其他的结构要素,例如,还能够安装进行光的再利用的反射膜、减低 亮度不均的扩散片、用于提高亮度的棱镜片等。
上述多个光源的至少任一方的末端的一个以上的光源位于显示区 域的侧边的更外侧。本说明书中所谓"显示区域"是指导光板中实际 用于画面显示的区域,通常具有与显示画面相同的形态。此外,本说 明说中所谓"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是指不与显示区域相对的区 域。即,例如,在将从多个光源照射光的方向决定为纵,将多个光源 列状排列的方向决定为横的情况下,是指显示区域的横方向上成为外 侧的区域。像这样在本发明中,将光源的列配置得比导光板的显示区 域长,在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配置光源,由此即使对于显示区域 的端部也从多个光源照射充分量的光,因此在显示区域整体均一地照 射充分量的光,能够得到抑制亮度不均的优异的显示。此外,由于在 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发明的效果却不需要复杂的结构,所以生产性也优 异。此外,本发明中多个光源也可以进一步在导光板的其他的侧面配 置,而且,光源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相反侧的侧面。此外,在本发 明中,例如,在仅以一个光源则显示区域末端的显示品质的提高不够
充分的情况下等,也可以是位于末端的2个以上的光源位于显示区域
的侧边的更外侧的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光源的优选方式,在下文进行详细的说明。 上述多个光源优选两末端的一个以上的光源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
的更外侧。依据本方式,对于显示区域的两端部能够确保来自多个光
源的充分的光量,因此能够抑制显示区域整体的亮度不均,进一步提
7高显示品貭。本说明书中所谓"两末端的光源"是指位于列状配置的 多个光源的左右两末端的一个以上的光源。
上述光源优选发光二极管(LED)。 LED能够由低电压驱动,且高 速响应方面也优异。由于从LED发出的光具有直进性(指向性),因 此在侧灯型的背光源或者前光源中使用的情况下容易在显示区域的端 部产生暗部,但是在本发明中,是对显示区域的端部直接照射来自多 个光源的光的结构,所以在显示区域内很难产生暗部,尤其适合使用 LED。
上述光源优选为白色光源。在使用白色光源的情况下,由于能够 从一个光源获得白色的发光,所以通过仅在显示区域的外侧设置一个 光源就能够充分发挥本发明的作用效果。此外,如果使用白色光源, 与配置红、绿、蓝(R、 G、 B)等一组的光源的情况相比,光源的成 本便宜,也不需要控制器,能够容易地制造。并且,易于取得亮度和 色度的面内均一性,获得良好的画而显示。另一方面,通过将R、 G、 B等多种颜色的光源作为一组设置而获得白色光的情况下,优选在显 示区域的外侧配置一组光源。
上述多个光源优选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和与位于 上述外侧的光源邻接的光源之间的间隔,与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光 源相互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由于光源相互之间的间隔均一,被照射 的每单位区域的光量也变得均一,因此显示区域整体被照射均一量的 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大致相同"并不局限于完全相同的情 况,而是指能够起到本方式的效果的程度的实质上相同,在本方式中, 以使被照射的每单位区域的光量变得均一的程度使各光源的间隔分别 相同即可。由于来自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的光也还对 显示有影响,所以优选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和与之邻 接的光源之间的间隔,也与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光源相互之间的间 隔相同。
上述多个光源优选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和与位于 上述外侧的光源邻接的光源之间的间隔,比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光 源相互之间的间隔小。由此,在获得对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透过 充分的光的本发明的效果的同时,能够使导光板的外形尺寸的扩大为所需的最小限度。
上述多个光源优选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光源中的位于最末端的 光源处于与显示区域的边界线的延长线相接的位置。由于最末端的光 源处于该位置,能够对显示区域的端部照射充分的光,并且能够使导 光板的尺寸的扩大为所需的最小限度。
关于本发明的灯组件的优选方式,在下文进行详细的说明。
上述灯组件优选设置有导光板,且该导光板设置到与位于显示区 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相对的区域为止。即,优选至少在与列状配 置的多个光源相对的区域设置有导光板,使得从光源照射的光能够透 过导光板。由此,从设置在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发出的光 被充分利用,能够充分地起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并且本发明也是包括上述灯组件的背光源,包括上述灯组件的前 光源。通过包括上述灯组件的前光源或者灯组件,对显示区域均一地 照射充分的光,因而很难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还是包括上述灯组件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灯组件的显示 装置由于对显示区域均一地照射充分的光,因而很难发生亮度不均, 显示品质优异。作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尤其适合于液晶显示装置。
通过本发明的灯组件,即使在显示区域的端部也能够入射充分量 的光,能够在显示区域整体均一地获得充分的光量,所以能够抑制亮 度不均的发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由于不具有复杂的结构, 所以生产性也优异。


图l一l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a)表示灯组 件的结构,(b)表示来自各光源的光在导光板内重合的样子,(c)表 示亮度分布的测定结果。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l一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4一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4^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5—1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5^2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6—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6-2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8—1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8-2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0—1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0~-2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ll一l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1~-2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12—1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2~"2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灯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灯组件的一个例子的平面示意图。(a)表
示灯组件的结构,(b)表示来自各光源的光在导光板内重合的样子,(c)
表示亮度分布的测定结果。 符号说明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201:导光板
2、 102:显示区域(图中的虚线内所示区域) 2a、 102a:显示区域的端部
2b、 102b:显示区域的角落部
3、 3a、 3b、 3c、 3d、 13、 13a、 23、 33、 33a、 33b、 43、 43a、 43b、 53、 53a、 63、 73、 73a、 83、 93、 93a、 103、 103a、 113、 113a、 123、 123a、 133、 133a、 133b、 133c、 203、 203a:光源
5:显示区域的边界线的延长线8、 18:斜边
9a、 19a:底边(短边侧) 9b、 19b:底边(长边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揭示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 并不仅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l)
图l一l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灯组件中的光源和导光板的配置关系 的平而示意图。(a)是示意性表示灯组件的结构的图,(b)是示意性 表示米自各光源的光在导光板内重合的样子的图,(c)是表示亮度分 布的测定结果的图。如图l一l (a)所示,实施方式1的灯组件包括矩 形的导光板1、和与导光板1的4边中的长边侧的一个侧面相对地列状 配置时多个光源3。光源3使用白色LED。如果使用白色光源,与配 置红、绿、蓝(R、 G、 B)等一组光源的情况相比,光源的成本便宜 而且不需要控制器,能够容易地制造。并且,能够容易取得亮度和色 度的面内均一,获得良好的画面显示。这些多个光源3中两末端的光 源3a配置在与显示区域2 (图中的虚线内所示区域)的侧边更外侧相 对的区域。换言之,在与导光板1的侧面相对地列状设置的光源3中 的末端的光源3a不与显示区域2直接相对。
如图l一l (b)所示,从白色LED光源3发出的光,虽然具有直 进性,但是在导光板1内,随着向前前进而扩散。因此,从邻接的光 源发出的各个光相互重叠,适合于显示的充分量的光被导向显示面。 在与导光板1的侧面相对地列状设置的光源3中的末端的光源3a本身 被配置在不与显示区域2相对的区域中,但是从光源3a发出的光透过 显示区域2,该光与从邻接的光源3c、在更加旁边的光源3d照射的光 重叠,由此即使在显示区域2的端部2a,艮P,角落部2b也被照射充分 量的光。
图l一l (c)所示的等高线表示亮度的高低,越薄的区域表示越高 的亮度。如图15 (c)所示,在现有技术中,随着与导光板中配置光源 的一侧的侧面远离而光衰减,与在显示区域的端部102a,尤其是角落
ii部102b变暗相对,如图l一l (c)所示,在本发明中,即使在这些区 域2a、 2b也被照射充分的光,在显示区域整体中获得充分且均一的亮 度。此外,图l一l (c)和图15 (c)是表示以各自最亮的区域为白色 的相对亮度的图,它们是绝对上不同的亮度。即,根据图l一l (c), 虽然在一部分也能够看到产生暗部,但是实际上与图15 (c)相比绝对 亮度高。如图l一l (c)所示,通过在末端设置光源,使导光板内的光 量增加,与现有例相比,亮度明亮的部分靠近中央附近,亮度更加均 —化。此外,如图l一l (c)所示,距光源最远的区域中亮度稍微上升, 这是由于来自导光板的末端的反射光使亮度上升的缘故,表示光量充 分地照射。如图15 (c)所示,在光量少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这种现象。 这桦,根据实施方式l,提供比现有例显示品质优异的显示。
使实施方式1的光源3相互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在位于显示区 域2的侧边的更外侧的两末端的光源3a,其与邻接的光源3c的间隔, 与位丁-显示区域2的侧边的光源3b相互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通过这 样配置光源3,被照射的每单位区域的光量也变得均一,所以在显示区 域2整体照射均一的量的光。并且,在位于显示区域2的侧边的光源 3b中,位于最末端的光源3c设置在显示区域2的边界线中与短边侧的 边界线的延长线5相接的位置。通过这样配置光源3,能够对显示区域 的端部2a照射充分的光,并且导光板1的尺寸的扩大也能够为所需的 嚴小限度。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灯组件中,由于设置这两末端的光 源3a,使导光板1的外形尺寸变大。即,导光板l设置到与位于显示 区域2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3相对的区域为止。通过增大导光板1 而充分地利用从设置在显示区域2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3a发出的 光,能够充分发挥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光源3的配置,对于显示区域2的 端部2a, B卩,对角落部2b也入射充分的光,所以能够抑制显示区域2 整体的亮度不均,表示出显示品质优异的显示。
在实施方式1的灯组件中,除了导光板1、光源3之外,通常在导 光板1上还具备反射膜、在导光板1的显示侧具备扩散片、棱镜片等。 作为导光板1的材料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使用光透过性优异的丙 烯酸树脂等。此外,在导光板1的背面侧(不面对显示画面的一侧)通常通过印刷等方法形成有使来自光源3的光向显示侧折射、散射的 图案。或者,在导光板1的背面不设置这样的图案,在导光板1内形 成发射、折射、扩散部也可以。并且,通过在依次叠层偏光板、有源 矩阵基板、液晶层、彩色滤光片基板等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将该灯 组件安装作为背光源或者前光源,能够获得显示品质优异的液晶显示 装置。
在实施方式1中,光源3并不局限于设置在导光板1的一边的情 况,例如,如图l一2和l一3所示,几个光源也可以设置在相对侧的 一边。图1-2是表示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 3a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的方式。图l一3是表示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位于 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3a和位于显示区域内的末端的光源3c设置 在相对侧的一边的方式。 (实施方式2)
图2—1是农示实施方式2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2的 灯组件的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13a不是设置在光源13 的列的两端,而是仅设置在--方的末端,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 根据实施方式2,使导光板ll的外形尺寸仅一方增大即可。因此,实 施方式2能够适当应用在增大显示区域的尺寸有限制的情况下,或者 需耍显示装置的小型化的情况下。
在实施方式2中光源13并不局限于配置在导光板11的一边的情 况,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以是几个光源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 图2—2是表示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13a设 置在相对侧的一边的方式。 (实施方式3)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3的灯 组件在具备在矩形的导光板21中的长边侧的两侧面排列成一列的多个 光源2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3的灯组件,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 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由于在导光板的两侧面设置有光源23,所以 能够获得更高亮度的显示。 (实施方式4)
13图4一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4的 灯组件在导光板31的射出光的主面的形状为梯形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 1不同。导光板31的底边9a、 9b的长度比斜边8长。在导光板31的 底边中的长边侧9b设置有排列成一列的多个光源33。通过这样的实施 方式4的灯组件,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 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通过使导光板的形状为梯 形,能够缩小灯组件的外形尺寸。并且,通过灯组件的外形形状和导 光板形状的斜面部,能够将导光板固定为外形。
在实施方式4中,光源33并不局限于配置在导光板31的一边的 情况,例如,如图4~~2所示,也可以是几个光源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 图4-2是表示在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主要的列状的光源33a配置在底边 的短边侧9a,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33b设置在底边的长边侧 9b的方式。
(实施方式5)
图5—1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灯组件的平而示意图。实施方式5的 灯组件在底边19a、 19b的长度比斜边18短的这一方而与实施方式4 不同。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5的灯组件,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 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 通过使导光板的形状为梯形,能够缩小灯组件的外形尺寸。并且,通 过灯组件的外形形状和导光板形状的斜面部,能够将导光板固定为外 形。此外,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用比实施方式4更少数目的光源。
在实施方式5中,光源43并不局限于配置在导光板41的一边的 情况,例如,如图5-2所示,也可以是几个光源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 图5—2是表示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主要的列状的光源43a配置在底边的 短边侧19a,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43b设置在底边的长边侧 19b的方式。
(实施方式6)
图6—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6的 灯组件在具备在矩形的导光板51中的短边侧的一个侧面排列成一列的 多个光源5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6的灯 组件,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可以使用比实施方式1更少数目的 光源。
实施方式6中,光源53并不局限于配置在导光板51的一边的情 况,例如,如图6—2所示,也可以是几个光源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 图6—2是表示在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53a 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的方式。 (实施方式7)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7的灯 组件在具备在矩形的导光板61中的短边侧的两侧面排列成一列的多个 光源6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6不同。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7,也与实 施方式6同样地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 的显示品质。此外,由于在导光板61的两侧面设置有光源63,所以与 实施方式6相比,能够获得更高亮度的显示。 (实施方式8)
图8—1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灯组件的平而模式图。实施方式8的 灯组件在具备在矩形的导光板71中的短边侧和长边侧的各一个侧面排 列成- -列的多个光源7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通过这样的实施 方式8的灯组件,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 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由于在导光板71的短边 侧和长边侧的各一个侧面设置有光源73,所以能够获得更高亮度的显 示。并且,由于仅在显示区域的两外侧中的一侧设置光源,所以能够 使导光板的外形尺寸在横方向(长边侧)上不增大。
在实施方式8中,光源73并不局限于设置在导光板71的一边的 情况,例如,如图8—2所示,也可以是几个光源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 图8-2表示在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73a设 置在相对侧的一边的方式。 (实施方式9)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9的灯 组件在具备在矩形的导光板81中的短边侧的一个侧面和长边侧的两个 侧面排列成一列的多个光源8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8不同。通过这样 的实施方式9的灯组件,也与实施方式8同样地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由于在导光板81 的短边侧的一个侧面和长边侧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光源83,所以与实施 方式8相比能够获得更髙亮度的显示。并且,由于仅在显示区域的外 侧中的一侧设置多个光源,所以能够使导光板的外形尺寸在横方向(长 边侧)上不增大。 (实施方式10)
图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10 的灯组件在具有在矩形的导光板91中的长边侧的一个侧面排列成一列 的多个光源9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在显示区域的侧边的 更外侧的区域的一方设置有两个光源93a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 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10的灯组件,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抑制在 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由于在 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区域的一方设置有两个光源93a,所以通过 对该区域照射充分量的光,能够在提高显示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的情 况下适当地应用。
在实施方式10中,光源93并不局限于设置在导光板91的--边的 情况,例如,如图10~2所示,也可以是几个光源设置在相对侧的一 边。图10—2是表示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 93a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的方式。 (实施方式ll)
图ll一l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11 的灯组件在具有在矩形的导光板101中的长边侧的一个侧面排列成一 列的多个光源10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在显示区域的侧 边的更外侧的区域的两方设置有两个光源103a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 不同。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11的灯组件,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 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 由于在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区域的两方设置有两个光源103a,所 以通过对该区域照射充分量的光,能够在提高显示区域的亮度均一性 的情况下适当应用。
在实施方式11中,光源103并不局限于设置在导光板101的一边 的情况,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几个光源设置在相对侧的
16一边。图11^2是表示在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 光源103a设置在相对侧的一边的方式。 (实施方式12)
图12—1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12 的灯组件在具有在矩形的导光板111中的长边侧的一个侧面排列成一 列的多个光源11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在显示区域的侧 边的更外侧,即在与两末端的光源113a相对的区域中没有设置导光板 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12的灯组件,也与 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 异的显示品质。此外,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完全不用使导光板的尺 寸增大。
在实施方式12中,光源113并不局限于设置在导光板111的一边 的情况,例如,如图12~-2所示,也可以是几个光源设置在相对侧的 一边。图12-2表示列状配置的光源中位于显示区域外的末端的光源 113a设置在相对侧的一 边的方式。 (实施方式13)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13的 灯组件在具有在矩形的导光板121中的长边侧的一个侧而排列成一列 的多个光源123这一方而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在导光板121的侧 边的更加外侧的区域的两方的末端设置有光源123a这一方面与实施方 式1不同。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13的灯组件,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 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优异的显示品质。此 外,由于在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区域的两方设置有两个光源, 所以通过对该区域照射充分量的光,能够在提高显示区域的亮度的均 一性的情况下适当地应用。 (实施方式14)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灯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实施方式14的 灯组件在具有在矩形的导光板131中的长边侧的一个侧面排列成一列 的多个光源133这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位于显示区域的侧 边的内侧的光源133c相互之间的间隔比两末端的光源133a和与之相 连的光源133b之间的间隔大。通过这样的实施方式14的灯组件,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抑制在显示区域内发生亮度不均,能够获得
优异的显示品质。此外,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133a和 与之邻接的光源133b之间的间隔变小,由此能够不增大导光板的外形 尺寸,因此能够在导光板的大小有限制的情况下、或者需要显示装置 的小型化的情况下适当地应用。
此外,本申请以2006年7月1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 2006-1卯859号为基础,根据巴黎条约和进入国的法规主张优先权。该 申请的内容,其整体作为参照引用在本申请中。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以上"包括该数值(临界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灯组件,其包括导光板和与该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相对地列状配置的多个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光源的至少任一方的末端的一个以上的光源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
2、 根据权利耍求1所述的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源的两末端的一个以上的光源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为白色光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源的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和与位于该外侧的该光源邻接的光源之间的间隔,与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光源 相互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源的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和与位于该外侧的该光源邻接的光源之间的间隔,比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光源 相互之间的间隔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源的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光源中,位于最末端的光源处于与显示区域的边界线的延长线相接的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组件设置有导光板,该导光板设置到与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的光源相对的区域为止。
9、 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灯组件。
10、 一种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灯组件。
11、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灯组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组件、背光源、前光源和显示装置,其不具有复杂的结构,即使在显示区域的端部也使充分的光入射,对显示区域整体均一地照射充分量的光,由此抑制显示中亮度不均的发生。本发明的灯组件包括导光板和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相对地列状配置的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的至少任一方的末端的一个以上的光源位于显示区域的侧边的更外侧,是适合用于侧灯型的背光源或前光源的灯组件。
文档编号F21V8/00GK101438097SQ20078001650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1日
发明者高桥祐司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