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82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嵌入式平衡元件平 衡灯管电流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面板发展的趋势趋向大面积以及薄型化。在大面积 的液晶显示器面板中,发光单元的尺寸以及数量也随之变大,如此方能使液 晶显示器面板各部分均有背光源以显示画面。 一般的液晶显示器面板使用冷
阴极焚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作为其背光源,当驱动 此灯管发光时,各灯管会流过驱动电流而发光。由于各灯管的个体差异,通 过各灯管间的电流也有差异,将会造成各灯管发光不平均而令使用者观察到 的画面亮度不一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背景技术在驱动电路中加入了平衡电路板。平衡电 路板由变压器(电感)或电容所组成,可用于平衡各灯管间的电流,进而使各 灯管亮度均匀。 一般而言,背光模块的底座的一面设置如冷阴极荧光管等发 光源,另一面则设置平衡电路板以及电源。
请参阅图l,图l是绘示背景技术的背光模块l的剖面示意图,背光模 块1是用于液晶显示器面板中以作为背光源。如图1所示,背光模块1包含 灯管10、底座12以及平衡电路板14。灯管10通过底座12的支撑构件120 设置于底座12的第一面122上,并且平衡电路板14设置于底座12的第二 面124上。平衡电路板14中的平衡元件140耦接至灯管10的一电极端。
由于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的灯管较长,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以驱动 整个灯管发光,因此平衡元件需要较高的耐压,相对地会具有较大的尺寸。 然而,较大尺寸的平衡元件会对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薄型化产生不利影响。
另 一方面,即使采用不同驱动电路架构而可利用较低耐压的平衡元件, 平衡电路板的设置位置仍会对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厚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嵌入式的平衡电路板背光模块,以 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底座、 面板、第一平衡电路板以及多个灯管。底座具有第一面,面板设置于底座上, 并且靠近第一面。多个灯管设置于底座以及面板之间以作为背光源。第一平 衡电路板同样设置于底座以及面板之间,亦即,嵌入在背光模块中。第一平 衡电路板包含有多个第 一平衡元件分别耦接各灯管的 一 电极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平衡电路板以及各第一平衡元件嵌入在面板以
及底座之间,因此,可节省背光模块的空间进而缩小背光模块的厚度。
根据另 一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除了具有上述具体实施例 的各单元外,进一步包含第二平衡电路板。第二平衡电路板设置在底座以及 面板之间,其中,第二平衡电路板包含有多个第二平衡元件,分别耦接各灯 管的另一电极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平衡电路板以及各第二平衡元件嵌入在面板以 及底座之间,因此,可节省背光模块的空间进而缩小背光模块的厚度。
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包含底座、面板、第一平 衡电路板以及多个灯管。本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具 体实施例的第一平衡电路板的板面平行于第一面,因此,更进一步缩小背光 模块的厚度。本具体实施例的各单元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包含底座、面板、第一平 衡电路板、第二平衡电路板以及多个灯管。此外,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平衡 电路板的板面以及第二平衡电^各板的板面垂直于底座的第一面。本具体实施 例的各单元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将背光模块的平衡电路板嵌入于底座以及面 板之间,因此,可节省背光模块所使用的空间,进而缩小应用本实用新型的 背光模块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厚度,以达到薄型化的目的。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附
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l是背景技术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 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背光模块10:发光单元
12:底座14:平衡电路板
120:支撑构件122:第一面
124:第二面140:平衡元件
2、 3:背光模块20、30:底座
22、 32:面板24、34:第一平衡电路板
26、 36:灯管28、38:第二平衡电路板
200、 300:支撑构件202、302:第一面
240、 340:第一平衡元件260、360:第一电极端
262、 362:第二电极端280、380:第二平衡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2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 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背光模块2包含底座20、面板22、第一平衡 电路板24以及多个灯管26。请注意,为了图面整洁起见,在图2中仅以一 灯管26代表其他灯管26的状况。在实务中,背光模块2可用于,但不受限 于液晶显示器面板。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底座20包含位于两侧的支撑构件200,并且灯管 26的第一电极端260以及第二电极端262通过支撑构件200设置于底座20 的第一面202以及面板22之间。面板22可设置于底座20之上并且靠近第 一面202。
在实务中,底座20可为一体成形的基板,或者,底座20可由金属架构 成的支撑构件200以及基板连接而成。面板22可为液晶,通过输入不同偏 压驱动液晶分子转动至特定角度,致使灯管26发出的光穿过液晶分子后形 成不同灰阶(graylevel)而显示影像。此外,在实务中,灯管26可为,但不受 限于,冷阴极焚光灯管。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平衡电路板24设置于底座20以及面板22之 间,并包含多个第一平衡元件240,各第一平衡元件240可分别耦接灯管26 的第一电极端260。请注意,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平衡元件240的数量与灯 管26的数量相等,然而,在实务中,可通过一个第一平衡元件240耦接多 个灯管26并平衡其电流,因此,第一平衡元件240的数量并不限于本说明 书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端看使用者或设计者的需求而定。在本具体实施例 中,第一平衡电路板24设置于第一面202上并邻近于支撑构件200,然而在 实务中,第一平衡电路板24也可设置于支撑构件200中,而不限于本具体 实施例。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平衡元件240是变压器。请注意,在实务中, 也可使用电容作为第一平衡元件24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各第一平衡元件 240进一步包含二次侧线圈(未绘示在图中),该二次侧线圈一端可耦接高压 电源(未绘示在图中),另一端则耦接灯管26的第一电极端260的其中之一。 高压电源可通过第一平衡元件240间接驱动灯管26发光。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各第一平衡元件240的一次侧线圏(未绘示在图中) 可以相互串接形成一闭回路,进而平衡各第一平衡元件所耦接的各灯管26 的电流。此外,在实务中,此闭回路可以进一步耦接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可 用以侦测闭回路中的电流,并且根据侦测结果控制回馈电路发送回馈信号至 处理控制装置,以调整提供至背光模块2的电源大小,进而达到保护整体电 路的效果。
衡背光模块的各灯管的电流,致使各灯管所发出的光亮度大体上相等。此外, 平衡电路板以及平衡元件嵌入在底座以及面板之间,因此,可节省背光模块 所使用的空间而缩小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厚度。
另外,在实务中,第一平衡电路板24可以绝缘材料层包覆,例如,紫 外线硬化胶(UV curing agent)、硅胶(silicon)、环氧树脂(epoxy)或是胶带(tape) 等。由此,可以防止第一平衡电路板24与其他单元产生非预期的电性接触 而破坏电路架构。另一方面,绝缘材料层也可有效防止第一平衡元件240的 /磁漏现象。
请参阅图3,图3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 2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背光模块2包含底座20、面板22、第一平衡电路板24、多个灯管26以及第二平衡电路板28。在实务中,背光模块2可 用于,但不受限于液晶显示器面板。
同样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底座20包含支撑构件200,并且灯管26 的第一电极端260以及第二电极端262通过支撑构件200设置于底座20的 第一面202以及面板22之间。面板22可设置于底座20之上并且靠近第一 面202。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平衡电路板24设置于底座20以及面板22之 间,并包含多个第一平衡元件240以分别耦接灯管26的第一电极端260。另 一方面,第二平衡电路板28也设置于底座20以及面板22之间,并且其包 含多个第二平衡元件280以分别耦接灯管26的第二电极端262。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平衡元件240以及第二平衡元件280均为变压 器。请注意,在实务中,也可使用电容作为第一平衡元件240以及第二平衡 元件。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各第一平衡元件240进一步包含二次侧线圈(未 绘示在图中),该二次侧线圈一端可耦接第一高压电源(未绘示在图中),另一 端则耦接灯管26的第一电极端260的其中之一。另一方面,各第二平衡元 件280也进一步包含二次侧线圈(未绘示在图中),该二次侧线圈一端可耦接 第二高压电源(未绘示在图中),另一端可耦接灯管26的第二电极端262的其 中之一。请注意,第一高压电源以及第二高压电源是不同极性。由此,第一 高压电源以及第二高压电源可通过第一平衡元件240以及第二平衡元件280 间接驱动灯管26发光。
在实务中,第二平纟軒元件280的二次侧线圈的一端也可接地,并且另一 端可耦接灯管26的第二电极端262的其中之一。由于其二次侧线圏并未耦 接高压电源,因此第二平衡元件280可为耐压较低的变压器,进而缩小第二 平衡电路板28在背光模块2中所占的空间。
同样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各第一平衡元件240以及各第二平衡元件 280的一次侧线圏(未绘示在图中)可以相互串接形成一闭回路,进而平衡各 平衡元件所耦接的各灯管26的电流。此外,在实务中,闭回路可以进一步 耦接保护电路,此保护电路可用以侦测闭回路中的电流,并且根据侦测结果 控制回馈电路发送回馈信号至处理控制装置,以调整提供至背光模块2的电 源大小,进而达到保护整体电路的效果。
如上所述,灯管的两电极端可耦接变压器所构成的平衡元件以及平衡电路板以平衡背光模块的各灯管的电流,致使各灯管所发出的光亮度大体上相 节省背光模块所使用的空间而缩小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厚度。
此外,在实务中,第一平衡电路板24以及第二平衡电路板28可以绝缘 材料层包覆,例如,紫外线硬化胶(UV curing agent)、硅胶(silicon)、环氧树 脂(epoxy)或是胶带(tape)等。由此,可以防止第一平ff电路板24以及第二平 衡电路板28与其他单元产生非预期的电性接触而破坏电路架构。另一方面, 绝缘材料层也可有效防止第一平衡元件240以及第二平4釺元件280的,兹漏现 象。
请参阅图4,图4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 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背光模块3包含底座30、面板32、第一平衡 电路板34、多个灯管36以及第二平ff电路板38。
本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具体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第 一平衡 电路板34以及第二平衡电路板38的板面与底座30的第一面300平行,如 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相对应部分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在实务中,由于第一平衡电路板34以及第二平衡电路板38 的板面与第一面300平行,因此背光模块3可以进一步缩减其厚度,以利于 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薄型化。
相比较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平衡电路板嵌入在底座以 及面板之间,因此,可节省背光模块所使用的空间,进而缩小应用本实用新 型的背光模块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厚度,以达到薄型化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底座,具有一第一面;面板,设置于该底座上并靠近该第一面;第一平衡电路板,设置于该底座以及该面板之间,该第一平衡电路板包含多个第一平衡元件;以及多个灯管,设置于该底座与该面板之间,并且该各第一平衡元件分别耦接该各灯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各第一平衡元件为 电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各第一平衡元件为变压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各变压器的一次侧 相互串接形成一闭回路。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各变压器的二次侧 的 一第 一端耦接该各灯管。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各变压器的二次侧 的 一第二端耦接一 高压电源。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衡电路板平 行于该第一面。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衡电路板垂 直于该第一面。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进一步包 含 一第一绝缘材料层,用以包覆该第一平衡电路板。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进一步包 含 一第二平衡电路板,设置于该底座以及该面板之间,该第二平衡电路板 包含多个第二平衡元件,并且该各第二平衡元件分别耦接该各灯管。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各第二平衡元件 为变压器。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各第二平衡元件 为电容。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平衡电路板 的一板面平行于该第 一面。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平衡电路板 的一板面垂直于该第一面。
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进一步 包含 一第二绝缘材料层,用以包覆该第二平衡电路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底座、一面板、一第一平衡电路板以及多个灯管。该底座具有一第一面,该面板设置于该底座上并且其靠近该第一面。该第一平衡电路板设置于该底座以及该面板之间,并且该第一平衡电路板包含多个第一平衡元件。该多个灯管设置于该底座以及该面板之间,并且该多个第一平衡元件分别耦接该多个灯管。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1233485SQ20082011226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明峰, 谢景昌 申请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