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31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模块(illuminationmodule),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其绘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现有的背光模块100包括一基底(base)110、一导光板(lightguideplate)120与一发光装置(lightemittingdevice)130。基底110具有一底部(bottomportion)112与一连接至底部112的侧壁114。导光板120配置于底部112上,且具有一面向侧壁114的入光面(lightincidentsurface)122。发光装置130配置于侧壁114上,且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lightemittingdiodeelement,LEDelement)132、一电路板(circuitboard)134与一导热层(heat-conductinglayer)136。导热层136配置于电路板134与侧壁114之间。导热层136是通过一粘着层140而贴附于侧壁114上。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132配置于电路板134上且电连接至电路板134。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132适于发出一穿过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的光线。当某些发光二极管元件132产生损坏时,维修人员必须将发光装置130由侧壁114上撕离以进行维修。然而,由于发光装置130是贴附于侧壁114上,所以发光装置130由侧壁114上撕离后,粘着层140容易残留于侧壁114上,且电路板134与侧壁114容易损坏变形,进而使得电路板134无法再次使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发光装置可非破坏地拆离基底。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基底、一导光板、一转动件与一发光装置。基底具有一底部与一连接至底部的侧壁。导光板配置于底部上且具有一入光面,并且入光面面向侧壁。转动件(rotatableelement)枢设于侧壁且适于以一轴线(axis)为轴由一第一位置转动至一第二位置。发光装置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配置于转动件。当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发光装置位于入光面与侧壁之间且位于底部上,第二端邻近底部与侧壁,并且发光装置适于发出一入射至入光面的光线。当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端远离底部与侧壁。当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发光装置的第二端远离基底,且发光装置适于非破坏地拆离转动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发光装置的拆卸方式较为简单,且发光装置不会在拆离过程中产生损坏。为让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绘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背光模块的部分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图2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绘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绘示图5的发光装置非破坏地拆离转动件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OO背光模块110、210:基底112、212:底部114、214:侧壁120、220导光板122,222入光面130,230发光装置132发光二极管元件134、232b:电路板136,232c导热层140粘着层232基板232a散热板234点光源240转动件242:凹槽250枢接件252:穿设部252a卡槽254挡止部256卡扣部26O:限位件A轴线E1、E2:端P1、P2: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图2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背光模块的部分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图2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2、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包括一基底210、一导光板220、一发光装置230、一转动件240、一枢接件250与一限位件260。基底210具有一底部212与一连接至底部212的侧壁214。导光板220配置于基底210的底部212上且具有一入光面222,并且入光面222面向基底210的侧壁214。此外,限位件260配置于基底210的侧壁214上。转动件240通过枢接件250枢设于基底210的侧壁214且适于以一轴线A为轴作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240可具有一凹槽242。枢接件250具有一穿设部252、一挡止部254与一卡扣部256。挡止部254配置于穿设部252的一端。穿设部252穿过基底210的侧壁214与转动件240且沿着轴线A延伸。侧壁214阻挡挡止部254。卡扣部256(例如为一C形扣环)卡扣穿设部252的另一端,例如卡扣穿设部252的一卡槽252a,使得转动件240限制于挡止部254与卡扣部25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230包括一基板232与多个点光源234,各个点光源234例如为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基板232包括一散热板232a、一电路板232b与一导热层232c。发光装置230的基板232的散热板232a具有第一端El与第二端E2。第一端El通过插入接合的方式而可拆卸地配置于转动件240。本实施例中,第一端El例如具有一凸起,其可拆卸地插入转动件240的凹槽242。这些点光源234配置于基板232的电路板232b上且电连接至基板232的电路板232b。电路板232b配置于散热板232a上,且基板232的导热层232c配置于散热板232a与电路板232b之间。当转动件240位于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Pl且基板232的散热板232a的第一端El配置于转动件240的凹槽242时,发光装置230位于导光板220的入光面222与基底210的侧壁214之间且位于基底210的底部212上,并且基板232的散热板232a的第二端E2邻近底部212与侧壁214。此时,基板232的散热板232a的第二端E2受限于限位件260,发光装置230受限于限位件260与转动件240之间,并且发光装置230的这些点光源234适于发出一入射至入光面222的光线。图5绘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绘示图5的发光装置非破坏地拆离转动件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5与图6,转动件240可由第一位置Pl(见图2)转动至一第二位置P2。当转动件240位于第二位置P2时,基板232的散热板232a的第二端E2远离基底210的底部212与侧壁214而不受限于限位件260(见图2),且发光装置230适于非破坏地拆离转动件240。因此,当某些点光源234产生损坏时,维修人员可通过上述方式方便地将发光装置230作替换或进行后续维修。经由上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发光装置230的拆卸方式较为简单,且发光装置230不会在拆离过程中产生损坏。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当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发光装置的第二端远离基底,且发光装置适于非破坏地拆离转动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发光装置的拆卸方式较为简单,且发光装置不会在拆离过程中产生损坏。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权利要求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基底,具有一底部与一连接至该底部的侧壁;导光板,配置于该底部上,且具有一入光面,其中该入光面面向该侧壁;转动件,枢设于该侧壁且适于以一轴线为轴由一第一位置转动至一第二位置;以及发光装置,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配置于该转动件;当该转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发光装置位于该入光面与该侧壁之间且位于该底部上,该第二端邻近该底部与该侧壁,并且该发光装置适于发出一入射至该入光面的光线,当该转动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端远离该底部与该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发光装置的该第一端拆卸地配置于该转动件,当该转动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发光装置适于拆离该转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发光装置的该第一端通过插入接合方式连接该转动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转动件具有一凹槽,该第一端具有一凸起,且该凸起插入该凹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具有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以及多个点光源,配置于该基板上且电连接至该基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包括散热板,具有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以及电路板,配置于该散热板上,其中该些点光源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电连接至该电路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还包括一导热层,配置于该散热板与该电路板之间。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各该点光源为一发光二极管元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枢接件,其具有一穿设部、一挡止部与一卡扣部,其中该挡止部配置于该穿设部的一端,该穿设部穿过该侧壁与该转动件且沿着该轴线延伸,该侧壁阻挡该挡止部,该卡扣部卡扣该穿设部的另一端,使得该转动件受限于该挡止部与该卡扣部之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限位件,配置于该基底上,当该转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端受限于该限位件且该发光装置受限于该限位件与该转动件之间。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基底、导光板、转动件与发光装置。基底具有底部与连接至底部的侧壁。导光板配置于底部上且具有入光面,并且入光面面向侧壁。转动件枢设于侧壁且适于以轴线为轴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发光装置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且第一端配置于转动件。当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发光装置位于入光面与侧壁之间且位于底部上,第二端邻近底部与侧壁,并且发光装置适于发出入射至入光面的光线。当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端远离底部与侧壁。文档编号F21V14/02GK101865402SQ200910131309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申请日期2009年4月14日优先权日2009年4月14日发明者潘闻喆,陈森元申请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