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87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结 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镓(Ga)与砷(AS)、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 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 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
二极管发黄光。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发光 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 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 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 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 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与小白炽灯泡和氖灯等光源相较而言,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具有工作电压很低(有 的仅一点几伏);工作电流很小(有的仅零点几毫安即可发光);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好,可 靠性高,寿命长;通过调制通过的电流强弱可以方便地调制发光的强弱。由于有这些特点, 发光二极管在一些光电控制设备中用作光源,在许多电子设备中用作信号显示器。同时,通 过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发光二极管已经在一些领域逐渐替代白炽灯等光源,成为 照明技术中的主角。同时,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对发光二极管灯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制造方法上都 有所改进。如专利号为200720176695. 4,名为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对发光二极 管条形灯的改进之处在于该实用新型包括发光二极管、线路板、限流电阻、降压电容和固 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分别由38个、34个、22个、12个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被焊 接在线路板上。然后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安装使用方便,高效节能 (与其它变色灯比较,可节省80%以上的能源)、亮度高、使用安全、寿命长(可长达5万小 时以上的工作时间)、防震及防水性能;发光二极管可由红、绿、蓝、黄、白等单颜色组成。由以上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以及后续的本领域相关及时人员对发光二极管灯的改 进对于发光照明领域来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是存在以下几个 方面的不足1、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由于其采用将发光二极管均勻、简单的 排列在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的布局不合理,其发光亮度完全依靠发光二极管的数量,造成 了能源的浪费;2、同时,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电路板所采用的是整块安装,这就使得在电路板的某一位置损坏的时候,整块电路板都需要更换,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扩大单 位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 形灯。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 灯,包括一灯架;一 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灯架上;多个发光二极 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PCB线路板上;其中,所述PCB线路板由多个分PCB线路板 组合而成;所述多个分PCB线路之间通过一导电件形成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导电件为一导电条,所述多个分PCB线路之间 通过所述导电条形成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灯架的截面呈半圆形,并在所述灯架上端面形 成有一 PCB线路板安装部、一导电条安装槽;所述灯架为中空结构,并在所述导电条安装槽 内填充有防水树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导电件为设置于所述相邻两分PCB线路板之 间,并使所述相邻两分PCB线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的导电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分PCB线路板包括相互错位设置的一第一 PCB 线路板区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形成发光二极管组,并分别安装于 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排 列;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对应于所述 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的发光二极管组,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 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形成两组呈“品”字形排列 的发光二极管组,且所述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 第二 PCB线路板区的缺口设置;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 光二极管组,且所述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的缺口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PCB线路板的纵向轴线上, 任意两发光二极管均错位排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分线路板上分别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灯架上, 并在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分别形成有呈对角设置的螺丝固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PCB线路板中的分PCB线路板的下端面形成有 用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的导通部;所述导电条在对应于所述导通部的位置上分别形成 有导电凸点,与所述分PCB线路板形成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发光二极管为插脚发光二极管或贴片发光二极 管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避免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条形灯所存在的发光二极管布局不合理、不便于维修更换电路板、造成浪费严重的不足。具有能扩大 单位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分PCB线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两相邻分PCB线路板通过导电线电 性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 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专利保护范围。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包括一灯架1 ;一 PCB线路板 2,所述PCB线路板2固定安装于所述灯架1上;多个发光二极管3,所述发光二极管3固定 于所述PCB线路板2上;其中,所述PCB线路板3由多个分PCB线路板21组合而成;所述多 个分PCB线路板21之间通过一导电件4形成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导电件4为一导电条,所述多个分PCB线路板21 之间通过所述导电条形成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灯架1的截面呈半圆形,并在所述灯架1上端面 形成有一 PCB线路板安装部11、一导电条安装槽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灯架1为中空结构,并在所述导电条安装槽12 内填充有防水树脂(图未示)。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减轻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 重量,同时,又通过防水树脂(图未示)的填充,达到了防水的目的。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导电件为设置于所述相邻两分PCB 线路板21之间,并使所述相邻两分PCB线路板21形成电性连接的导电片41。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分PCB线路板21包括相互错位设 置的一第一 PCB线路板区211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212,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3形成发光 二极管组31,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211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212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3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 排列;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211上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31 ;对 应于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211上的发光二极管组31,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212上亦形 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211上形成两组呈“品”字形 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31,且所述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31分别等距设置,且 靠近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212的缺口设置;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212上亦形成两组呈 “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31,且所述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31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211的缺口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发光二极管3在所述PCB线路板2的纵向轴线 上,任意两发光二极管3均错位排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分线路板21上分别通过螺丝(图未示)固定于 所述灯架1上,并在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211及第二 PCB线路板区212上分别形成有呈 对角设置的螺丝固定孔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PCB线路板2中的分PCB线路板21的下端面形 成有用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的导通部(图未示);所述导电条4在对应于所述导通部 (图未示)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导电凸点(图未示),与所述分PCB线路板21形成电性连 接。其中,本实施例所提及的导通部(图未示)以及导电凸点(图未示)在通过分PCB线 路板21安装于灯架1上的时候,由于有螺丝固定,形成比较良好的电性连接。但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发光二极管3为插脚发光二极管或贴片发光二 极管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避免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条形灯所 存在的发光二极管布局不合理、不便于维修更换电路板、造成浪费严重的不足。具有能扩大 单位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优点。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包括一灯架;一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灯架上;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PCB线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线路板由多个分PCB线路板组合而成;所述多个分PCB线路板之间通过一导电件形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一导电条,所述多个分PCB线路之间通过所述导电条形成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的截面呈半圆形,并在所述灯架上端面形成有一 PCB线路板安装部、一导电 条安装槽;所述灯架为中空结构,并在所述导电条安装槽内填充有防水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设置于所述相邻两分PCB线路板之间,并使所述相邻两分PCB线路板形 成电性连接的导电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PCB线路板包括相互错位设置的一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 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形成发光二极管组,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排列;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形成 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对应于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的发光二极管 组,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形成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且所述两组呈 “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的缺口设置;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且所述两组呈 “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的缺口设置。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PCB线路板的纵向轴线上,任意两发光二极管均错位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路板上分别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灯架上,并在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分别形成有呈对角设置的螺丝固定孔。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线路板中的分PCB线路板的下端面形成有用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的导通 部;所述导电条在对应于所述导通部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导电凸点,与所述分PCB线路板 形成电性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包括一灯架;一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灯架上;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PCB线路板上;其中,所述PCB线路板由多个分PCB线路板组合而成;所述多个分PCB线路板之间通过一导电件形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扩大单位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优点。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582593SQ20092020635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
发明者王树全, 程继金 申请人:东莞市精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