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87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镓(Ga)与砷(AS)、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 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 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
二极管发黄光。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发光 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 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 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 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 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与小白炽灯泡和氖灯等光源相较而言,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具有工作电压很低(有 的仅一点几伏);工作电流很小(有的仅零点几毫安即可发光);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好,可 靠性高,寿命长;通过调制通过的电流强弱可以方便地调制发光的强弱。由于有这些特点, 发光二极管在一些光电控制设备中用作光源,在许多电子设备中用作信号显示器。同时,通 过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发光二极管已经在一些领域逐渐替代白炽灯等光源,成为 照明技术中的主角。同时,对发光二极管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制造方法上都有所改进。如专利号为200820083330. 1,名为LED发光二极管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对发光二 极管灯的改进之处在于一种LED发光二极管灯,包括装有LED发光二极管的线路板,还包 括注塑成型为一体的外部密封体,所述线路板固定在外部密封体内。该实用新型将装有LED 灯的线路板加工完成后,在线路板的外部一次注塑成型出底座和密封部,将线路板密封在 内部,不需要再覆盖环氧树脂进行密封,简化了结构及加工工艺。注塑出的密封部不可能出 现气孔,密封性能稳定,具有可靠的元件保护及防水性能。由以上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以及后续的本领域相关及时人员对发光二极管灯的改 进对于发光照明领域来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是存在以下几个 方面的不足1、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由于其采用将发光二极管均勻、简单的排列 在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的布局不合理,其发光亮度完全依靠发光二极管的数量,造成了能 源的浪费;2、同时,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电路板所采用的是整块安装,这就使得在电 路板的某一位置损坏的时候,整块电路板都需要更换,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扩大单 位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 形灯的发光单元。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 灯的发光单元,包括一 PCB线路板;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PCB线 路板上;其中,所述PCB线路板的下端面上形成有用于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的导通部; 所述PCB线路板包括相互错位设置的一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所述多 个发光二极管在所述PCB线路板的纵向轴线上,任意两发光二极管均错位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排 列;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对应于所述 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的发光二极管组,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 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形成两组呈“品”字形排列 的发光二极管组,且所述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 第二 PCB线路板区的缺口设置;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 光二极管组,且所述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的缺口设置。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其 发光二极管组的数量还可以为三组或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分 别形成有一固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的固 定孔为对角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发光二极管为插脚发光二极管或贴片发光二极 管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避免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所存在 的发光二极管布局不合理、不便于维修更换电路板、造成浪费严重的不足。具有能扩大单位 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 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专利保护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包括一 PCB线路板1 ; 多个发光二极管2,所述发光二极管2固定于所述PCB线路板1上;其中,所述PCB线路板1的下端面上形成有用于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的导通部(图未示);所述PCB线路板1包括相互错位设置的一第一 PCB线路板区11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12 ;所述多个发光二 极管2在所述PCB线路板1的纵向轴线上,任意两发光二极管2均错位排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2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 排列;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11上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21 ;对 应于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11上的发光二极管组21,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12上亦形成 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11上形成两组呈“品”字形 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21,且所述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21分别等距设置,且 靠近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12的缺口 121设置;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12上亦形成两组 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21,且所述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21分别 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11的缺口 111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11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12 上分别形成有一固定孔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11及第二 PCB线路板区12 上的固定孔3为对角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发光二极管2为插脚发光二极管或贴片发光二 极管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避免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所存在 的发光二极管布局不合理、不便于维修更换电路板、造成浪费严重的不足。具有能扩大单位 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优点。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包括一PCB线路板;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PCB线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线路板的下端面上形成有用于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的导通部;所述PCB线路板包括相互错位设置的一第一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PCB线路板区;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在所述PCB线路板的纵向轴线上,任意两发光二极管均错位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排列;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形成 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对应于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的发光二极管 组,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上形成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且所述两组呈 “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的缺口设置; 所述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两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且所述两组呈 “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等距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的缺口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分别形成有一固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PCB线路板区及第二 PCB线路板区上的固定孔为对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为插脚发光二极管或贴片发光二极管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发光单元,包括一PCB线路板;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PCB线路板上;其中,所述PCB线路板的下端面上形成有用于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的导通部;所述PCB线路板包括相互错位设置的一第一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PCB线路板区;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在所述PCB线路板的纵向轴线上,任意两发光二极管均错位排列。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扩大单位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优点。
文档编号F21S2/00GK201561296SQ20092020635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
发明者王树全, 程继金 申请人:东莞市精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