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片层叠体、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54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片层叠体、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光源与显示面板之间的光学片层叠体、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有显示面板和用于在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的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显示装置。背光源装置是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装置, 具有光源和光学片层叠体。光学片层叠体配置在光源与显示面板之间,通过将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板和使来自该扩散板的光透过的光学片层叠而成。光学片配置在扩散板的表面侧。在显示面板与光学片之间设置有间隙,能够防止振动等导致光学片与显示面板摩擦而损伤。另外,在光学片与扩散板之间存在空气层。这是因为当光从折射率高的介质向折射率低的介质入射时,有时发生全反射。即,通过在光学片与扩散板之间设置折射率比光学片的折射率小的空气层,能够防止来自扩散板的光在入射到光学片时发生全反射,因而亮度降低的情况。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04818号公报(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显示面板、光学片层叠体,以由呈框状的多个保持部件夹着周边部的方式被保持。因此,当光学片热膨胀时,不能向面方向扩展,例如光学片的中央部会产生从扩散板脱离、鼓起这样的挠曲。由于近年来显示装置的大型化显著,能够预想到光学片的挠曲量 (从扩散板脱离、鼓起的量)增加的情况。于是,可能会产生光学片的挠曲的部分接近显示面板,或者与显示面板接触,导致光学片的褶皱被看到,显示品质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显示品质下降的光学片层叠体、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光学片层叠体配置在光源与利用来自该光源的光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面板之间,通过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扩散的扩散板和使来自该扩散板的光透过的光学片层叠而成,上述光学片和上述扩散板,通过局部粘着在与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相对配置的区域内的粘接剂层粘接。根据上述结构,光学片被扩散板局部限制,所以与光学片的整体挠曲的情况相比, 挠曲量变少。因此,褶皱变得并不明显,从而能够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另外,当粘接剂层的折射率比光学片的折射率大时,可能出现来自扩散板的光从粘接剂层向光学片入射时进行全反射,导致亮度降低的情况。但是,由于粘接剂层只是局部粘着,所以能够防止出现亮度下降的问题。也可以为上述粘接剂层呈直线状粘着。另外,也可以为上述粘接剂层呈宽度尺寸大致一定的条状粘着。也可以为上述光学片呈矩形状,上述粘接剂层以形成为在沿着上述光学片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光学片上产生褶皱,也易于成为整齐地沿着粘接剂层的褶皱,这样的褶皱与不规则的褶皱相比,不易引人注目,所以能够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也可以为具有以形成为在沿着上述光学片的长边方向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的多个长边方向粘接部,该多个长边方向粘接部夹着上述光学片的短边方向的中央线成为线对称。根据该结构,易于在光学片上形成均勻的褶皱,这样的褶皱与不规则的褶皱相比,不易引人注目,所以能够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另外,也可以为具有以形成为在沿着上述光学片的短边方向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的多个短边方向粘接部,该多个短边方向粘接部夹着上述光学片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线成为线对称。根据该结构,易于在光学片上形成均勻的褶皱,这样的褶皱与不规则的褶皱相比,不易引人注目,所以能够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另外,也可以为以形成为在沿着上述光学片的长边方向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的长边方向粘接部、和以形成为在沿着上述光学片的短边方向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的短边方向粘接部各具有至少一对,该长边方向粘接部和短边方向粘接部以形成为在至少一处具有缺口的框状的方式配置。这里,在长边方向粘接部和短边方向粘接部形成闭合的框状的情况下,在假设光学片的热膨胀比扩散板的热膨胀大时,由长边方向粘接部和短边方向粘接部包围的部分的四周被扩散板限制,不能在面方向上扩展,导致其整体挠曲。但是,通过在长边方向粘接部和短边方向粘接部的至少一处具有缺口,该缺口的部分(没有被限制的部分)能够沿着面方向扩展,所以其挠曲量相应地变少,能够使褶皱不明显。也可以为在上述光学片与上述扩散板之间夹着扩散片,上述光学片与上述扩散片之间以及上述扩散片与上述扩散板之间分别通过上述粘接剂层粘接。另外,也可以为上述扩散片设置有多片,该多片扩散片之间通过上述粘接剂层粘接。而且,也可以为上述光学片中的多层的上述粘接剂层在上述光学片的面方向上相互错开配置。这里,当多层的粘接剂层配置在光学片的面方向上相互一致的位置时,该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难以透过光。但是,通过多层的粘接剂层在光学片的面方向上错开,与这些粘接剂层在面方向上一致的情况相比,易于透过光,因而,能够减小亮度降低的程度。也可以为上述光学片是反射型偏光板。另外,也可以为上述光学片是透镜片。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包括上述光学片层叠体;和向该光学片层叠体出射光的光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源装置;和利用来自该背光源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优选上述显示面板是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
本发明的电视接收装置包括上述显示装置。(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显示品质下降的光学片层叠体、背光源装置、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通过多层的粘接剂层粘接的光学片层叠体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多层的粘接剂层的平面配置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5)的光学片层叠体的粘接剂层的平面配置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6)的光学片层叠体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TV 电视接收装置11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20 背光源装置24:冷阴极管(光源)40,60 光学片层叠体41,61 扩散板42 扩散片43、62 反射型偏光板(光学片)44、63 粘接剂层46:长边方向粘接部47:短边方向粘接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 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TV。如图1所示,电视接收装置TV包括液晶显示装置10 ;以从表面和背面夹着液晶显示装置10的方式收容液晶显示装置10的机壳CA、 CB ;电源P ;用于接收电视广播等的调谐器TN ;和台座S。液晶显示装置10以显示面向着大致垂直方向的纵置姿势收容在机壳CA、CB中。以下,将图1的左下侧(电视接收装置TV的正面侧、显示侧)作为表面方向,将右上侧作为背面方向,对构成部件进行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的整体呈横长的矩形状,如图2所示,具有能够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11 (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相当);和对液晶面板11照射光的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20,这些部件由边框30等保持部件保持为一体。液晶面板11具有成为横长的矩形状的一对透明(具有透光性)的玻璃制的基板;和存在于两基板之间,光学特性随着施加电压而变化的液晶层(未图示)。此外,在液晶面板11的表面和背面贴有偏光板12 (参照图3和图4)。在液晶面板11的表面侧具备呈框状的边框30。液晶面板11的周边部被边框30 和框架31、或者被边框30和保持件沈夹持而得到保持。(参照图3和图4)。此外,在边框 30的周边部、框架31、和底座21的周边部,能够拧紧用于将上述部件保持为一体的未图示的螺钉等的固定孔32,在表面背面方向上贯通并在多处设置(参照图3)。背光源装置20是所谓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20,设置在液晶面板11的背面正下方。背光源装置20具备向背面侧凹下的浅盘状的底座21。底座21是金属制的,整体呈横长的长方形状,在其底板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边缘部,穿透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连接器 (connector) 25的安装孔22 (参照图2和图4)。在底座21的底面设置有反射片23。反射片23是合成树脂制的,其表面为光反射性优异的白色。反射片23覆盖底座21的底板的大致整个面。反射片23的短边方向的两端边缘部(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被底座21的周边部和后述的扩散板41的周边部夹在其间(参照图3)。该反射片23将从后述的光源(本实施方式中是冷阴极管24)射出的光向表面侧(液晶面板11侧)反射。冷阴极管对配置在底座21内。以轴向与底座21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朝向,并列设置有多根冷阴极管24(参照图2、。各冷阴极管M的轴向的中间部由设置在反射片23的表面的未图示的灯夹支承。另外,冷阴极管M的两端部分别与连接器25连接,所有的冷阴极管24的端部和连接器25都被保持件沈一并覆盖(参照图4)。在底座21的表面侧设置有光学片层叠体40。光学片层叠体40通过扩散板41、配置在扩散板41的表面侧的两片扩散片42、和配置在两片扩散片42的表面侧的反射型偏光板43(相当于本发明的光学片)层叠而成。光学片层叠体40具有将来自冷阴极管M的光变换为面状的光的功能。扩散板41形成为覆盖底座21的开口的大致长方形状。扩散板41是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板状部件分散混合有光散射粒子而成,具有对从作为线状光源的冷阴极管对射出的线状的光进行扩散的功能。此外,扩散板41的厚度尺寸是1. 5mm 4mm左右。扩散板41的短边方向的两端边缘部,被夹在底座21的周边部中的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反射片23的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与框架31之间,从而被固定(参照图幻。另外, 扩散板4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边缘部在没有直接受到限制的状态下,载置于保持件沈(参照图4)。此外,框架31沿着扩散板41的短边方向的两端边缘部设置有一对。两片扩散片42和反射型偏光板43成为比扩散板41小一圈的大致长方形,其长边方向的两端边缘部,由载置于保持件沈的扩散板41的两端边缘部和由保持件沈和边框30 夹持的液晶面板11的两端边缘部夹在其间,受到限制(参照图4)。另外,由于在扩散板41 与液晶面板11之间存在框架31,所以两片扩散片42和反射型偏光板43的短边方向的两端边缘部,在没有受到限制的状态下被保持(参照图幻。此外,扩散片42和反射型偏光板43 的平面形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大小。扩散片42是使光散射、扩散的半透明的片,主要具有使面的整体为大致均勻的光亮度的功能,和某种程度聚光的功能。各扩散片42的厚度尺寸为210 μ m 270 μ m左右。反射型偏光板43具有只使规定的偏光成分透过,而将其他的偏光成分反射的功能。反射型偏光板43的厚度尺寸是550 μ m左右。作为反射型偏光板43,能够使用例如住友3M株式会社制的DBEF等。在反射型偏光板43与液晶面板11之间,隔开有5mm左右的间隙。此外,光学片层叠体4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根据需要组合各种片得到的结构。反射型偏光板43通过粘接剂层44与扩散板41粘接。具体而言,该反射型偏光板 43通过粘接剂层44与紧接着配置在背面侧的扩散片42粘接,该扩散片42通过粘接剂层 44与另一片扩散片42粘接,该扩散片42通过粘接剂层44与扩散板41粘接,由此,反射型偏光板43与扩散板41粘接(参照图5)。此外,将反射型偏光板43与扩散片42之间的空间称为第一空间45A,将两片扩散片42之间的空间称为第二空间45B,将扩散片42与扩散板41之间的空间称为第三空间45C。另外,将粘接光学片与扩散片42的粘接剂层44 (配置在第一空间45A的粘接剂层44)称为第一粘接剂层44A,将粘接两片扩散片42的粘接剂层 44 (配置在第二空间45B的粘接剂层44)称为第二粘接剂层44B,将粘接扩散片42与扩散板41的粘接剂层44 (配置在第三空间45C的粘接剂层44)称为第三粘接剂层44C。粘接剂层44分别粘着在反射型偏光板43、扩散片42和扩散板41的与液晶面板 11的显示区域相对配置的区域内。粘接剂层44呈笔直延伸(直线状的)的条状(细长带状)粘着,其宽度尺寸为5mm IOmm左右。另外,粘接剂层44的厚度尺寸尽可能地薄,具体而言,为几μπι 几十μπι左右。由此,第一空间45Α、第二空间45Β和第三空间45C,与液晶面板11和反射型偏光板43之间的空间相比,是非常狭窄的空间。该粘接剂层44也可以是例如双面胶带等的公知的粘接性部件。光学片层叠体40具有长边方向粘接部46和短边方向粘接部47,其中,长边方向粘接部46中粘接剂层44以形成为在沿着反射型偏光板43的长边方向(横向)的侧边缘的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带状的方式粘着,短边方向粘接部47中粘接剂层44以形成为在沿着反射型偏光板43的短边方向(纵向)的侧边缘的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带状的方式粘着(参照图6)。长边方向粘接部46具有第一粘接剂层44Α沿着横向延伸的第一长边方向粘接部 46Α ;第二粘接剂层44Β沿着横向延伸的第二长边方向粘接部46Β ;和第三粘接剂层44C沿着横向延伸的第三长边方向粘接部46C。第一长边方向粘接部46Α、第二长边方向粘接部46Β和第三长边方向粘接部46C各设置有两条,长边方向粘接部46共设置有6条。长边方向粘接部46形成为沿着反射型偏光板43的长边方向连续延伸的形态,具有反射型偏光板43的长边方向的除两端边缘部外的大致遍布整体的长度尺寸。所有的长边方向粘接部46在上下方向(反射型偏光板43的短边方向)错开位置配置,相互大致平行。具体而言,在一对第一长边方向粘接部46Α的内侧,配置有一对第二长边方向粘接部46Β,在该一对第二长边方向粘接部46Β的内侧,配置有一对第三长边方向粘接部46C。第一长边方向粘接部46Α、第二长边方向粘接部46Β和第三长边方向粘接部46C在反射型偏光板43的面方向(上下方向)上相互错开。位于反射型偏光板43的靠近上侧的位置的第一长边方向粘接部46Α、第二长边方向粘接部46Β和第三长边方向粘接部46C相互接近配置,构成上侧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 另外,位于反射型偏光板43的靠近下侧的位置的第一长边方向粘接部46Α、第二长边方向粘接部46Β和第三长边方向粘接部46C相互接近配置,构成下侧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S。上侧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和下侧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S配置在将光学片层叠体40沿短边方向大致三等分的位置。此外,构成各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的长边方向粘接部46彼此的间隔大致相同。所有的长边方向粘接部46夹着光学片层叠体40的短边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线形成对称。短边方向粘接部47成为在反射型偏光板43的短边方向上连续延伸的形态,具有 第一粘接剂层44A沿着纵向延伸的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 ;第二粘接剂层44B沿着纵向延伸的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 ;和第三粘接剂层44C沿着纵向延伸的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 47C。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和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各设置有六条,短边方向粘接部47共设置有18条。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和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沿着上下方向分为三段配置。具体而言,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和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在上侧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与反射型偏光板43的上边缘之间(上段),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之间(中段),和下侧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S与反射型偏光板43的下边缘之间(下段)分别配置有两条。所有的短边方向粘接部47在左右方向(反射型偏光板43的长边方向)错开位置配置,相互大致平行。具体而言,在一对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的内侧,配置有一对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在该一对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的内侧,配置有一对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即,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和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在反射型偏光板43的面方向(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所有的粘接剂层44在反射型偏光板43的面方向上相互错开。位于反射型偏光板43的靠近左侧(图6的左侧)的位置的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 47A、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和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相互接近配置,构成左侧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另外,位于靠近反射型偏光板43的右侧(图6的右侧)的位置的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和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相互接近配置,构成右侧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R。左侧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和右侧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R 配置在将反射型偏光板43沿长边方向大致三等分的位置。此外,构成各短边方向粘接部组 47L、47R的短边方向粘接部47彼此的间隔大致相同。配置在上段、中段、下段的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和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以各自在上下方向呈直线状的方式配置。即,配置在上段、中段、 下段的第一短边方向粘接部47A、第二短边方向粘接部47B和第三短边方向粘接部47C在反射型偏光板43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另外,所有的短边方向粘接部47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比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之间的间隔小。并且,所有的短边方向粘接部4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从反射型偏光板43的上下两边缘和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 46U、46S分离。另外,短边方向粘接部47夹着反射型偏光板43的长边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央线对称。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分与配置在中段的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构成在四处具有缺口的框状。具体而言,中段的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与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分开的部分成为缺口。
通过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与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反射型偏光板43大体上被分为9个区域。反射型偏光板43的各区域为横长的大致长方形。位于反射型偏光板43的中央的区域(称为中央区域43C)形成为在四个角部设置有缺口的方形状的框状,并被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分和中段的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包围,限制其四周。另外,位于反射型偏光板43的四个角部的区域(称为角区域43A)中的上段的角区域43A,通过上侧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限制其下方,并且通过上段的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限制左方或右方中的一方。下段的角区域43A通过下侧长边方向粘接部组 46S限制其上方,并且通过下段的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限制左方或右方中的一方。各角区域43A的左方或右方中与被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限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被液晶面板11和扩散板41夹着而受到限制。即,角区域43A,在除去上方或下方中的任一方后的三方受到限制。另外,反射型偏光板43的位于中央区域43C的左右的区域(称为侧边缘区域 43S),通过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限制其上方和下方,并且通过中段的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限制其左方或右方中的一方。各侧边缘区域43S的左方或右方中与被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限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被液晶面板11与扩散板41夹着而受到限制。另外,反射型偏光板43的位于中央区域43C的上下的区域(称为上下边缘区域 43U),通过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限制其上方或下方中的一方,并且通过上段和下段的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限制其左方和右方。另外,各上下边缘区域43U的上方或下方中的与被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限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没有受到限制。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将得到以下效果。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局部粘着在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相对配置的区域内的粘接剂层44,粘接反射型偏光板43和扩散板41。由此,反射型偏光板43被分为局部受限的9个区域43C、43A、43S、43U,热膨胀时,该区域43C、43A、43S、43U的每个会产生挠曲。由于各区域43C、43A、43S、43U的挠曲量与如现有技术那样反射型偏光板整体挠曲时的挠曲量相比要少,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反射型偏光板43上难以产生褶皱,并且,即使反射型偏光板43产生挠曲,由于挠曲量比现有技术中要少,会停留在与液晶面板11分离的位置。 因此,褶皱变得不明显,能够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另外,即使粘接剂层44的折射率比反射型偏光板43的折射率大,来自扩散板41的光在从粘接剂层44向反射型偏光板43入射时进行了全反射,由于粘接剂层44只是局部粘着,所以能够防止引起亮度下降的情况产生。另外,光学片层叠体40具有长边方向粘接部46和短边方向粘接部47,其中,长边方向粘接部46中粘接剂层44以形成为沿着反射型偏光板4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短边方向粘接部47中粘接剂层44以成为沿着反射型偏光板4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由此,易于产生整齐地沿着长边方向粘接部46和短边方向粘接部47的褶皱,这样的褶皱与不规则的褶皱相比不易于引人注目,所以能够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另外,长边方向粘接部46配置有多个,该多个长边方向粘接部46夹着反射型偏光板43的短边方向的中央线成为对称。另外,短边方向粘接部47配置有多个,该多个短边方向粘接部47夹着反射型偏光板43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线成为对称。由此,在反射型偏光板 43容易产生均等的褶皱,那样的褶皱与不规则的褶皱相比不易于引人注目,所以能够防止显示品质的降低。另外,粘接剂层44的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和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形成为在四处有缺口的框状。这里,在长边方向粘接部和短边方向粘接部构成闭合的框状的情况下,当反射型偏光板的热膨胀比扩散板的热膨胀大时,被长边方向粘接部与短边方向粘接部没有缝隙地包围整周的部分,四周受限,不能在面方向上扩展而整体挠曲。但是,通过在四处具有缺口,该缺口的部分(没有受到限制的部分)能够在面方向扩展,所以挠曲量相应地变少,能够使褶皱变得不明显。另外,反射型偏光板43的多层的粘接剂层44(第一粘接剂层44A、第二粘接剂层 44B和第三粘接剂层44C),在反射型偏光板43的面方向上相互错开。这里,当多层的粘接剂层在反射型偏光板的面方向上一致时,其粘接剂层在光学片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难以透过光。然而,当多层的粘接剂层44 (第一粘接剂层44A、第二粘接剂层44B和第三粘接剂层44C)在反射型偏光板43的面方向上错开时,易于透过光,从而能够将亮度降低的程度缩小。根据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由于是利用局部粘着在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相对配置的区域内的粘接剂层44粘接反射型偏光板43和扩散板41,所以反射型偏光板43 受到局部限制,因而与反射型偏光板整体挠曲的情况相比,挠曲量变少。因此,褶皱变得不明显,能够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另外,即使粘接剂层44的折射率比反射型偏光板43的折射率大,来自扩散板41的光在从粘接剂层44向反射型偏光板43入射时发生了全反射,由于粘接剂层44只是局部粘着,所以能够防止引起亮度下降的情况。<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载和

的实施方式,例如,下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1)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长边方向粘接部46和短边方向粘接部47形成为在反射型偏光板43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连续延伸的形态,但是这些未必一定是连续的,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沿着反射型偏光板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间歇地排列有多个点的形态。(2)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呈框状配置的上下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和左右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的四个角部设置有缺口,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至少一处具有缺口,而且,缺口并不限于角部,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构成框状的四边的中途部分。 总之,长边方向粘接部和短边方向粘接部只要不构成闭合的框状即可。(3)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光学片是反射型偏光板43,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光学片也可以是例如具有向表面方向的聚光效果的透镜片等。(4)上述实施方式中,反射型偏光板43通过粘接剂层44A与紧接着配置在背面侧的扩散片42粘接,该扩散片42通过粘接剂层44B与另一片扩散片42粘接,该扩散片42通过粘接剂层44C与扩散板41粘接,由此,反射型偏光板43与扩散板41粘接,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配置在反射型偏光板与扩散板之间的扩散片形成为比反射型偏光板还小一圈的形状,直接粘接反射型偏光板与扩散板。(5)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片层叠体40的粘接剂层44具有上下配置的长边方向粘接部组46U、46S和配置在上段、中段和下段的短边方向粘接部组47L、47R,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光学片层叠体的粘接剂层可以按任何方式粘着,例如,光学片层叠体可以在反射型偏光板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位置具有沿着长边方向延伸的一个长边方向粘接部,或者在反射型偏光板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具有沿着短边方向延伸的一个短边方向粘接部,再者,如图7 所示,也可以具有上下配置的长边方向粘接部组50与配置在其间的一对短边方向粘接部组51。 (6)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片层叠体40是在扩散板41的表面侧按顺序层叠有两片扩散片42与反射型偏光板43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如图8所示,光学片层叠体60也可以是在扩散板61仅层叠有反射型偏光板62的结构。并且,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层63将反射型偏光板62直接与扩散板61粘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层叠体配置在光源与利用来自该光源的光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面板之间, 通过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扩散的扩散板和使来自该扩散板的光透过的光学片层叠而成,所述光学片和所述扩散板,通过局部粘着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相对配置的区域内的粘接剂层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层呈直线状粘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层呈宽度尺寸大致一定的条状粘着。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呈矩形状,所述粘接剂层以形成为在沿着所述光学片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以形成为在沿着所述光学片的长边方向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的多个长边方向粘接部,该多个长边方向粘接部夹着所述光学片的短边方向的中央线成为线对称。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以形成为在沿着所述光学片的短边方向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的多个短边方向粘接部,该多个短边方向粘接部夹着所述光学片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线成为线对称。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以形成为在沿着所述光学片的长边方向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的长边方向粘接部、和以形成为在沿着所述光学片的短边方向的侧边缘的方向延伸的条状的方式粘着的短边方向粘接部各具有至少一对,该长边方向粘接部与短边方向粘接部以形成为在至少一处具有缺口的框状的方式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片与所述扩散板之间夹着扩散片,所述光学片与所述扩散片之间以及所述扩散片与所述扩散板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粘接剂层粘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设置有多片,该多片扩散片之间通过所述粘接剂层粘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中的多层的所述粘接剂层在所述光学片的面方向上相互错开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是反射型偏光板。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是透镜片。
13.一种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层叠体;和向该光学片层叠体出射光的光源。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和利用来自该背光源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是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
16.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光学片层叠体、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光学片层叠体(40)配置在光源(24)与利用来自该光源(24)的光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面板(11)之间,通过使来自上述光源(24)的光扩散的扩散板(41)和使来自该扩散板(41)的光透过的光学片(43)层叠而成,上述光学片(43)和上述扩散板(41),通过局部粘着在与上述显示面板(11)的显示区域相对配置的区域内的粘接剂层(44)粘接。
文档编号F21S8/10GK102209868SQ20098014467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0日
发明者镰田健太郎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