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08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液晶面板的背光模块中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了满足轻薄化的需求,会将光源置放在面板的侧方,目前广泛使用 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其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低耗、低热、高亮度、微型等优点。但是,异 于冷阴极射线灯管的是,发光二极管是点光源,因此,为了将点光源变成线光源及面光源, 导光板应运而生。目前侧光式发光二极管导光板的设计中,是利用网点震荡来解决发光二极管的亮 点问题。随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提升,使用的发光二极管颗数将会减少,因此就需要重 新设计导光板上的光学网点。这一流程包括如下三步a.以光学模拟软件设计图案b.以 射出或压出工艺制造导光板c.光学实验验证。若符合要求则可量产,否则就要重新设计制 作,即重复以上步骤。若使用射出制程则制作的成本为1-2万元,但若使用压出制程其每制 作一次的成本为79000欧元,其成本高且开发周期长。有鉴于此,如何节省重新设计光学网点的成本是业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重新设计导光板的光学网点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 种新型的导光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导光子板,具有多个第一 光学网点及一入光侧面;一第二导光子板,具有多个第二光学网点,第二导光子板的一第一 侧面与第一导光子板的入光侧面的对侧面密接;以及一光学黏着层,黏着于第二导光子板 的侧面与第一导光子板的入光侧面的对侧面之间。优选地,多个发光二极管与第一导光子板的入光侧面相抵靠。优选地,第一导光子板与第二导光子板可分离并分别替换。优选地,第一光学网点的排列图案异于第二光学网点的排列图案。优选地,导光板更包括一第三导光子板,位于第二导光子板的一第二侧面。优选地,第一及第二导光子板使用射出(inject)工艺生产。优选地,第一及第二导光子板使用压出(extrusion)工艺生产。优选地,光学黏着层是具有导光功能的胶体。采用本发明中液晶面板的导光板,将整块导光板分为两部分,在发光二极管颗粒 数变化时需要重新设计导光板上的光学网点时只需要重新设计制作靠近光源处的部分并 将其替换即可,从而节省制作费用,缩短设计周期。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用于液晶面板的背光模块中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用于液晶面板的背光模块中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如前所述, 为了应对发光二极管100颗粒数量的变化,导光板102上的光学网点104的图案,即排列分 布必须重新设计以取代原来的图案。然而,通常情况下导光板102上光学网点104的变化 集中在导光板102的入光侧面也就是靠近光源处,而远离光源发光二极管100处的光学网 点104通常不需要变化。现在的做法是,以光学模拟软件设计光学网点104的新图案,依据 导光板102的尺寸以射出(inject)或压出(extrusion)工艺按照新的光学网点104的排 列方式制造出导光板再对导光板102、进行光学实验验证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如不 符合,则需要对光学网点104进行调整并再次制造导光板102、直至符合要求能够代替导光 板102投入量产为止。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参照图2,导光板102包括第一 导光子板200以及第二导光子板202。第一导光子板200具有入光侧面,第二导光子板202 具有一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与入光侧面的对侧面密接在一起使第一导光子板200和第二导 光子板202组成完整的导光板102。光学黏着层204黏着于第二导光子板202的第一侧面 与第一导光子板200的入光侧面的对侧面之间,其是具有导光功能的胶体。多个发光二极 管100抵靠于第一导光子板200的入光侧面上。在第一导光子板200和第二导光子板202 的表面上都具有多个光学网点104,但第一导光子板200上的光学网点的排列图案异于第 二导光子板202上的光学网点的排列图案。当发光二极管100颗粒数量变化时需要重新设 计导光板102上的光学网点的图案以取代原来的图案。由于导光板102具有第一导光子板 200和第二导光子板202,发光二极管100靠近第一导光子板200且抵靠于其入光侧面上, 因此光学网点104的变化集中在第一导光子板200上,而第二导光子板202上的光学网点 则无需重新设计,所以只需重新设计第一导光子板200上的光学网点104的图案即可。使用本实施例所示的导光板102,只需以光学模拟软件设计第一导光子板200上 的光学网点104的新图案,且由于第一导光子板200的尺寸小于整个导光板102,因此在设 计新图案时可在导光板102的尺寸的模板上同时设计多个第一导光子板200上的光学网点 104的图案,从而在一次制作用制作多个具有新光学网点104图案的第一导光子板20(Τ。然 后以射出(inject)或压出(extrusion)工艺按照新的光学网点104的排列方式制造出多 个第一导光子板20(Τ。将第一导光子板200替换第一导光子板200,与第二导光子板202 一起组成导光板102、进行光学实验验证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由于一次就制造出多个第 一导光子板20(Τ,则制造一次就能进行多次光学实验验证,大大减少了制造次数。参照图3,其示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导光板102包括第一 导光子板200、第二导光子板202以及第三导光子板300。第一导光子板200和第三导光子 板300具有入光侧面,第二导光子板202具有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入光侧面的对侧面密接在一起,第二侧面与第三导光子板300密接在一起,使第一导光子板200和 第二导光子板202以及第三导光子板300组成完整的导光板102。光学黏着层204黏着于 第二导光子板202的第一侧面与第一导光子板200的入光侧面的对侧面以及第二导光子板 202和第三导光子板300之间,其是具有导光功能的胶体。多个发光二极管100抵靠于第 一导光子板200和第三导光子板300的入光侧面上。在第一导光子板200和第二导光子板 202以及第三导光子板300的表面上都具有多个光学网点104,但第一导光子板200上的光 学网点的排列图案异于第二导光子板202及第三导光子板300上的光学网点的排列图案。 当发光二极管100颗粒数量变化时需要重新设计导光板102上的光学网点的图案以取代原 来的图案。由于导光板102具有第一导光子板200和第二导光子板202以及第三导光子板 300,发光二极管100靠近第一导光子板200和第三导光子板300且抵靠于其入光侧面上, 因此光学网点104的变化集中在第一导光子板200和第三导光子板300上,而第二导光子 板202上的光学网点则无需重新设计,所以只需重新设计第一导光子板200上的光学网点 104的图案即可。使用本实施例所示的导光板102,只需以光学模拟软件设计第一导光子板200以 及第三导光子板300上的光学网点104的新图案,且由于第一导光子板200以及第三导光 子板300的尺寸小于整个导光板102,因此在设计新图案时可在导光板102的尺寸的模板 上同时设计多个第一导光子板200以及第三导光子板300上的光学网点104的图案,从而 在一次制作用制作多个具有新光学网点104图案的第一导光子板20(Τ以及第三导光子板 300\然后以射出(inject)或压出(extrusion)工艺按照新的光学网点104的排列方式 制造出多个第一导光子板20(Τ以及第三导光子板30(Τ。将第一导光子板20(Γ替换第一 导光子板200,第三导光子板30(Τ替换第三导光子板300,与第二导光子板202 —起组成导 光板102、进行光学实验验证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由于一次就制造出多个第一导光子板 200"以及第三导光子板30(Τ,则制造一次就能进行多次光学实验验证,大大减少了制造次 数。有鉴于此,采用本发明中液晶面板的导光板,将整块导光板分为两部分,在发光二 极管颗粒数变化时需要重新设计导光板上的光学网点时只需要重新设计制作靠近光源处 的部分并将其替换即可,从而节省制作费用,缩短设计周期。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各 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导光板,适用于液晶面板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导光子板,具有多个第一光学网点及一入光侧面;一第二导光子板,具有多个第二光学网点,所述第二导光子板的一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导光子板的所述入光侧面的对侧面密接;以及一光学黏着层,黏着于所述第二导光子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导光子板的所述入光侧面的对侧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多个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导光子板的 所述入光侧面相抵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子板与所述第二导光子板 可分离并分别替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网点的排列图案异于所述 第二光学网点的排列图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更包括一第三导光子板,位于 所述第二导光子板的一第二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光子板使用射出 (inject)工艺生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光子板使用压出 (extrusion)工艺生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黏着层是具有导光功能的胶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导光板,适用于液晶面板的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导光子板,具有多个第一光学网点及一入光侧面;一第二导光子板,具有多个第二光学网点,第二导光子板的一第一侧面与第一导光子板的入光侧面的对侧面密接;以及一光学黏着层,黏着于第二导光子板的侧面与第一导光子板的入光侧面的对侧面之间。采用本发明的导光板,由于将整块导光板分为两部分,因此在需要重新设计光学网点的排列分布时只需将靠近光源处的部分替换即可而不用重新制作整个导光板,使开发周期缩短并降低了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F21V8/00GK101949519SQ20101050157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谢志钦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