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42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IXD (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单元来供应光以便显示图像。背光单元包括用来产生光的光源和设置在光源和IXD之间的光学路径上的光学片。LCD包括设置在从背光单元发射的光的行进路径上的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具有新颖的结构的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实施例提供容易组装的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实施例提供能够有效地散发从发光模块发出的热的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根据实施例,背光单元包括底盖,该底盖包括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布置在底盖中的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中的至少一个上;导光板,该导光板至少具有被布置在底盖中的发光模块上的一部分;导光板上的光学片;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连接到底盖并且至少具有被布置在光学片上的一部分;以及顶盖,该顶盖被布置在支撑构件上并且被连接到
ο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底盖,该底盖包括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被布置在底盖中的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中的至少一个上;导光板,该导光板至少具有被布置在底盖中的发光模块上的一部分;导光板上的光学片;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连接到底盖并且至少具有被布置在光学片上的一部分;以及顶盖,该顶盖被布置在支撑构件上并且被连接到底盖;和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通过支撑构件和顶盖来支撑并且被布置在光学片上。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显示装置的线1-1’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底盖内部的发光模块的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支撑构件的视图;图5和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底盖的平面视图和底视图7至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支撑构件的结构的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视
图12至图15是示出防止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片的移动的结构的视图;图16和图1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视图,其中连接器被电连接到被设置在底盖的后表面处的印制电路板或者电源;图18和图1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顶盖的视图;以及图20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将会理解的是,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在另一基板、另一层(或膜)、另一区域、另一垫或另一图案“上”或“下”时,它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在另一基板、层(或膜)、区域、垫或图案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层的这种位置。为了方便或清楚起见,附图所示的每一层的厚度和尺寸可以被夸大、省略或示意性绘出。另外,元件的尺寸并不完全反映实际尺寸。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以通过接收来自于背光单元的光来显示图像。因此,根据实施例,在下面将与背光单元一起来描述显示装置。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具有含有两个较长侧和两个较短侧的矩形形状。如果显示装置附接到墙上或者通过使用支架结构竖立地安装,则一个较长侧被布置在显示装置的下部处,并且另一个较长侧被布置在显示装置的上部处。另外,两个较短侧被布置在显示装置的左部和右部处。根据实施例,为了说明的目的,被布置在下部处的较长侧称为第一较长侧,并且被布置在上部处的另一个较长侧称为第二较长侧。另外,在下文中,被布置在左部处的较短侧称为第一较短侧,并且被布置在右部处的另一较短侧称为第二较短侧。然而, 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远程控制单元信号接收部分、音量控制器、信道控制器、以及屏幕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控制界面能够被设置在第一较长侧处。在下文中,根据实施例,为了说明的目的,显示面板和顶盖的布置方向将会被指定为前表面的方向,并且底盖的布置方向将会被指定为后表面的方向。然而,本发明可以不限于此。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2是沿着图1的显示装置的线1-1’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底盖内部的发光模块的视图,并且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支撑构件的视图。参考图1至图4,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底盖10、底盖10中的发光模块80、底盖10上方的反射片20、反射片20上的导光板30、导光板30上的光学片40、光学片40上的显示面板60、显示面板60上的顶盖70、以及介于底盖10和顶盖70之间的支撑构件50。底盖10具有含有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的矩形平面形状,并且包括底表面和从底表面竖直地延伸的四个侧壁。底盖10接纳发光模块80、反射片20、导光板30、以及光学片40。图5和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底盖10的平面视图和底视图。在下 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6更加详细地描述底盖10。如图5中所示,底盖10可以包括金属材料。为了提高刚度,底盖1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凸形部分 IOa和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凸形部分10b。第一凸形部分 IOa和第二凸形部分IOb可以通过对底盖10进行压力加工而形成,并且从相邻的部分突出。第一凸形部分IOa可以沿第一方向在底盖10上延伸,并且第二凸形部分IOb可以在与具有矩形形状的底盖10上的较短侧平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凸形部分IOa和第二凸形部分IOb支撑反射片20。第一凸形部分IOa的顶表面可以布置成与第二凸形部分 IOb的顶表面一致,使得可以将反射片20支撑为处于平坦的状态。换言之,第一凸形部分 IOa和第二凸形部分IOb的顶表面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第一热辐射构件11可以介于第二凸形部分IOb之间。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热辐射构件11。例如,第一热辐射构件11可以具有热管的形式。由于以凸部的形式制备第二凸形部分10b,因此在第一热辐射构件11和第一凸形部分IOa的附近形成倾斜表面。第一热辐射构件11附近的倾斜表面可以具有比第一凸形部分IOa附近的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小的倾斜角,以便利于第一热辐射构件11的安装。固定构件13与底盖10联接。固定构件13在其中设置有联接孔13c,以便可以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将固定构件13固定在底盖10上。因此,第一热辐射构件11能够稳固地固定到底盖10上。固定构件13的顶表面可以布置成与第一凸形部分IOa和第二凸形部分IOb的顶表面一致,使得可以将反射片20保持在平坦的状态中。固定构件13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本体13a和从本体13a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分支13b。多个分支13b可以一起设置有一个本体13a。分支13b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热辐射构件11上,使得第一热辐射构件11能够在紧密地粘附到底盖10或者与底盖10接触的同时固定到底盖10上。如图6中所示,多个双头螺柱14形成在底盖10的后表面上,使得印刷电路板或者电源能够固定到底盖10的后表面上。双头螺柱14与电源或者印刷电路板联接,使得能够更加增强底盖10的刚度。底盖10在其第一较长侧中设置有联接孔IOh和10i,使得底盖10能够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与第一支撑构件51和顶盖70联接,并且在其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中设置有联接凸部10g,使得底盖10能够与顶盖70钩接。尽管未示出,但是H梁能够与底盖10的后表面联接以便补足底盖10的刚度。参考图2和图3,第二热辐射构件12联接在底盖10的第一较长侧的附近。第二热辐射构件12在其中设置有联接孔12c,使得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可以将第二热辐射构件12固定到底盖10上。第二热辐射构件12设置在第一热辐射构件11 的一部分上方,并且与固定构件13协作,以在第一热辐射构件11紧密地粘附到底盖10或者与底盖10接触的、同时允许第一热辐射构件11固定到底盖10上。第二热辐射构件12具有从第二热辐射构件12的一部分突出的凸部部分12a,并且凸部部分12a的顶表面可以布置成与固定构件13的顶表面以及第一凸形部分IOa和第二凸形部分IOb的顶表面一致。
第二热辐射构件12接触第一热辐射构件11,并且将从发光模块80发出的热传递到第一热辐射构件11,使得能够将热量有效地散去。
第二热辐射构件12在其上被设置有发光模块80。发光模块80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件82和发光模块基板81,该发光模块基板81支撑发光器件82,并且具有电路图案,以将电力供应到发光器件82。发光模块80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器83,以将发光模块基板81电连接到外部电源或者外部印刷电路板。沿着第一较长侧、第二较长侧、第一较短侧或者第二较短侧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发光模块80。根据实施例,沿着底盖10的第一较长侧设置发光模块80。另外,发光模块80介于底盖10和顶盖70之间,并且介于导光板30和底盖10之间,以朝着导光板30的下表面照射光。入射到导光板30的下表面上的光朝着导光板30的中心部分行进,以将光转换为表面光。发光模块基板81的下表面接触第二热辐射构件12的顶表面,并且发光模块基板 81的顶表面在其上被设置有发光器件82。因此,从发光模块80发出的热能够有效地传递到第一热辐射构件11和第二热辐射构件12。导光板30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发光器件 82上。图20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视图。参考图20,导光板30可以具有倾斜表面,并且倾斜表面被设置在发光器件82上面。反射层31被形成在导光板30的倾斜表面上。反射层31允许来自发光器件82的光朝着导光板30的中心部分有效地行进。因此,能够提高光效率。根据实施例,尽管发光模块80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器件82,但是发光模块80 可以包括诸如CCFL的灯或者诸如OLED的另一种发光器件。发光器件82的数目可以根据显示面板60的尺寸,即,显示面板60的英寸进行变化,以便供应具有理想的亮度或者均勻光的光。优选地,发光器件82的数目设置为与显示面板60的尺寸的大约2. 5倍至3. 5倍对应。如果发光器件82的数目小于显示面板60的尺寸的2. 5倍,或者大于显示面板60的尺寸的3. 5倍,则不能够供应理想的亮度和均勻光。例如,如果显示面板60具有大约47英寸的尺寸,则可以安装118至164个发光器件82。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60具有大约47英寸的尺寸,并且安装138个发光器件82。导光板30安装在底盖10和第二热辐射构件12上面使得从发光器件82发射的光以表面光的形式输出。反射片20介于导光板30和底盖10之间,以朝着导光板30反射从发光器件82发射的光,以便能够提高光效率。可以不形成反射片20。详细地,反射片20不以单独的片的形式存在,而是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涂覆在导光板30或者底盖10上。光学片40设置在导光板30上。例如,光学片40可以包括第一漫射片41、棱镜片 42、以及第二漫射片43。可以不设置光学片40。换言之,可以仅设置一个漫射片或者仅一个棱镜片。光学片40的类型或数目可以依据所要求的亮度特性变化。显示面板60设置在光学片40上。显示面板6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图7至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支撑构件50的视图,并且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60的视图。参考图1至图4,以及图7至图10,支撑构件50包括第一支撑构件51至第四支撑构件54。第四支撑构件54可以包括两个单独的支撑构件54a和54b。例如,第一支撑构件51可以设置在第一较长侧处,并且第四支撑构件54可以设置在第二较长侧处。另外,第二支撑构件52可以设置在第一较短侧处,并且第三支撑构件53 可以设置在第二较短侧处。例如,第一支撑构件 51可以包含合成树脂。例如,第二支撑构件52、第三支撑构件 53以及第四支撑构件54可以包含金属材料。第一支撑构件51和第四支撑构件54与底盖10的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联接, 并且第二支撑构件52和第三支撑构件53与底盖10的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联接。如图2中所示,支撑构件50能够在紧密地粘附到底盖10或者与底盖10接触的同时使反射片20、导光板30、以及光学片40与底盖10联接,并且支撑显示面板60。参考图2、图7、图8、以及图11,第一支撑构件51包括设置在底盖10、发光模块8 和光学片40上方的第一部分51a,以及与第一部分51a垂直地弯曲并且设置在底盖10的外部上的第二部分51b。第一部分51a在其中设置有凹陷路径51c,该凹陷路径51c允许显示面板60的挠性印刷电路板61延伸出底盖10,并且在其中设置有第一联接孔51d使得第一部分51a可以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与底盖10联接,或者可以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与底盖 10和顶盖70联接。另外,第二部分51b可以在其中设置有芯片布置孔51e,所述芯片布置孔51e用于布置联接到显示面板60的印刷电路板62的芯片63,并且第二部分51b可以在其中设置有联接孔51f,使得第二部分51b可以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与底盖10和顶盖70联接。第二支撑构件52包括第一部分52a,该第一部分52a在支撑显示面板60的同时允许反射片20、导光板30、以及光学片40紧密地粘附到底盖10或者与底盖10接触;第二部分52b,该第二部分52b从第一部分52a向上突出,以防止显示面板60的移动;以及第三部分52c和第四部分52e,该第三部分52c和第四部分52e从第一部分52a向下突出,相互交替地对齐同时相互间隔开,并且分别与底盖10的侧壁的内部和外部联接。通过第三部分 52c和第四部分52e,第二支撑构件52与底盖10的侧壁压配合。第三部分52c在其上形成有联接凸部52d,并且联接凸部52d插入到形成在底盖10中的第二支撑构件联接孔IOc中, 使得第三部分52c与底盖10钩接。第四部分52e可以具有在其中设置有空间的芯片布置凹槽52f,显示面板60的第二挠性印刷电路板64的芯片(未示出)布置在所述空间中。绝缘带或者绝缘涂层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52a的与第二挠性印刷电路板64接触的一部分上。第三支撑构件53可以具有与第二支撑构件52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并且为了避免重复将省略其细节。另外,第四支撑构件54可以具有与第二支撑构件52和第三支撑构件 53的结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结构,并且为了避免重复将省略其细节。由于第四支撑构件54设置在第二较长侧处,所以第四支撑构件54可以具有长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第四支撑构件54可能弯曲或者损坏。因此,第四支撑构件54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使得第四支撑构件54可以更加稳固地与底盖10联接。相反,因为第一支撑构件51具有比第四支撑构件54的面积大的面积,所以第一支撑构件51可能较少地弯曲或者损坏。另外,当第一支撑构件51含有合成树脂时,第一支撑构件51可能具有更强大的特性。 因此,没有必要将第一支撑构件51分割为两个部分。
图12至图15是示出能够防止反射片20、导光板30、以及光学片40的移动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视图。参考图12和图13,第一凸起IOd形成在底盖10的第一较长侧处以防止反射片20、 导光板30、以及光学片40移动,并且将反射片20、导光板30、以及光学片40与发光器件82 以预定间距间隔开。反射片20在其中设置有与第一凸起IOd相对应的第一凸起插入凹槽21,并且导光板30在其中设置有与第一凸起IOd相对应的第一凸起插入凹槽31。反射片20和导光 板30的第一凸起插入凹槽21和31与第一凸起IOd联接,从而防止反射片20和导光板30移动。尽管没有详细地示出,但是光学片40可以在其中设置有与第一凸起IOd相对应的第一凸起插入凹槽。参考图14,第二凸起IOe形成为与底盖10的第二较短侧相邻以防止反射片20、导光板30、以及光学片40移动。反射片20在其中设置有与第二凸起IOe相对应的第二凸起插入凹槽22,并且导光板30在其中设置有与第二凸起IOe相对应的第二凸起插入凹槽32。反射片20和导光板30的第二凸起插入凹槽22和32与第二凸起IOe联接以防止反射片20和导光板30移动。尽管没有详细地示出,但是光学片40可以在其中设置有与第二凸起IOe相对应的第二凸起插入凹槽。第二凸起IOe可以形成为与底盖10的第二较短侧和第三较短侧或者第二较短侧和第三较短侧中的仅一个相邻。参考图15,反射片20在其中设置有与连接器83相对应的连接器联接部分23,并且导光板30在其中设置有与连接器83相对应的连接器联接部分33。连接器83将包括发光器件82的发光模块81电连接到安装在底盖10的后表面处的电源或者印刷电路板。另外,连接器83接触连接器联接部分23和33,以支撑反射片20 和导光板30,使得反射片20和导光板30与发光器件82以预定间距间隔开。尽管没有详细地示出,但是光学片40可以在其中设置与连接器83相对应的连接器联接部分。图16和图1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视图,其中连接器83电连接到设置在底盖10的后表面处的电源或者印刷电路板。参考图16和图17,电缆拉出孔IOf形成在底盖10的拐角部分处,即,在底盖10的第一较长侧和第一较短侧的汇合部分处。电缆拉出孔IOf形成在底盖10的横向表面中,并且将底盖10的前表面与底盖10的后表面连接。因为电缆拉出孔IOf形成为与连接器83相对,所以与连接器83相联结的电缆(未示出)能够沿着最短路径穿过底盖10。因此,连接器83能够容易地连接到安装在底盖10 的后表面处的电源或者印刷电路板。电缆拉出孔IOf可以形成在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短侧的汇合部分处。图18和图1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顶盖70的视图。参考图18和图19,顶盖70包括第一部分70a,该第一部分70a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表面处;和第二部分70b,该第二部分70b沿与第一部分70a垂直的方向弯曲并且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横向表面处。联接孔71形成在第一部分70a的第一较长侧中使得顶盖70可以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与底盖10和第一支撑构件51联接。第二孔72形成在第二部分70b的第一较长侧处,使得顶盖70可以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与底盖10和第一支撑构件70联接。联接孔73形成在第二部分70b的第二较长侧、第一较短侧、以及 第二较短侧处,使得联接孔73能够与底盖10的联接凸部IOg钩接。顶盖70可以以矩形框架形成,该矩形框架包括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顶盖70和底盖10在其第一较长侧处通过诸如螺丝钉的联接构件相互联接,并且在其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处相互钩接。顶盖70与底盖10的横向表面钩接,并且与底盖10的前表面和横向表面螺接。螺丝钉在相互垂直的同时被插入到底盖10的前表面和横向表面中,使得顶盖70能够更加稳固地与底盖10联接。钩联接确保方便和快速组装过程,并且采用联接构件的联接过程能够确保部件被坚固地组装。顶盖70能够接触与显示面板60联接的第二挠性印刷电路板64和第一挠性印刷电路板61。为了确保电绝缘性能,在顶盖70与第一挠性印刷电路板61和第二挠性印刷电路板64接触的部分处,可以设置绝缘带或者可以设置绝缘涂层。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等的任何引用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多个地方出现的这类短语不必都涉及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认为结合实施例中的其它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的。虽然已经参照实施例的许多示意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将落入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它修改和实施例。 更加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件和/或布置的各种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除了组成部件和/或布置的变化和修改之外,替代使用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包括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布置在所述底盖中的所述第一较长侧、所述第二较长侧、所述第一较短侧、所述第二较短侧中的至少一个上;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底盖中的所述发光模块上;位于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片;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连接到所述底盖,并且所述支撑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光学片上;以及顶盖,所述顶盖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上且被连接到所述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模块基板和被布置在所述发光模块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模块介于所述底盖和所述顶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模块布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下方,以朝着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发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所述底盖上布置有热辐射构件,并且所述发光模块布置在所述热辐射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热辐射构件包括第一热辐射构件和第二热辐射构件,所述第二热辐射构件支撑所述第一热辐射构件,从而所述第一热辐射构件与所述底盖相联接,并且所述发光模块布置在所述第二热辐射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热辐射构件包括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底盖和所述导光板之间的反射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布置在所述发光模块上的所述部分具有倾斜表面,并且在所述倾斜表面上形成有反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底盖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支撑构件接触所述光学片的顶表面, 从而所述光学片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导光板。
12.—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由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顶盖来支撑,并且被布置在所述光学片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背光单元包括底盖,该底盖具有包括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的矩形平面形状;发光模块,沿着在底盖中的第一较长侧和第二较长侧以及第一较短侧和第二较短侧中的至少一个布置该发光模块;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被布置在底盖中的发光模块上的一部分;导光板上的光学片;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与底盖联接并且具有被布置在光学片上的一部分;以及顶盖,该顶盖被布置在支撑构件上并且与底盖联接。
文档编号F21V8/00GK102313200SQ20111014516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日
发明者张荣倍, 李相勋 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