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09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照明和警示两种功能的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现有技术中市场销售的手电筒,是由筒体外壳、电池、灯泡和开关组成,仅有一种照明的功能,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警示和照明双重作用的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本实用新型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内容简述本实用新型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其特征在于由灯头、透明片、组合灯体、灯头外壳、反光伞、转动电机、开关、手电筒体和充电插销组成,手电筒体与灯头外壳连接为一体,在灯头外壳内设有灯头、透明片、组合灯体、反光伞和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固定在灯头外壳内,转动电机与反光伞连接,在灯头外壳的前端设有透明片和带有上、下对称排列灯泡的组合灯体,在手电筒体上设有开关和充电插销。本实用新型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具有照明和警示两种功能,适用于学生、老年人过马路,和夜间在马路上应急作业时使用,可通过由红色透明材料制成的灯头外壳形成的闪耀的灯光,达到警示过往车辆注意,可以杜绝交通安全隐患。

图1是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灯头、2是透明片、3是组合灯体、4是灯头外壳、5是反光伞、6是转动电机、7是开关、8是手电筒体、9是充电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是这样实现的,
以下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见图 1,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由灯头1、透明片2、组合灯体3、灯头外壳4、反光伞5、转动电机 6、开关7、手电筒体8和充电插销9组成,手电筒体8与灯头外壳4连接为一体,在灯头外壳4内设有灯头1、透明片2、组合灯体3、反光伞5和转动电机6,转动电机6固定在灯头外壳4内,转动电机6与反光伞5连接,在灯头外壳4的前端设有透明片2和带有上、下对称排列灯泡的组合灯体3,在手电筒体8上设有开关7和充电插销9。使用时,扳动开关7可以打开或关闭手电筒,当打开手电筒给电时,组合灯体3照明,这时启动转动电机6旋转,带动反光伞5转动,使灯光闪耀。灯头外壳4采用红色透明材料制成,在反光伞5转动灯光闪耀时,透过红色透明材料制成的灯头外壳4形成的灯光闪耀的效果,可起到警示的作用。[0011]将充电插销9插入电源插座上,可以方便地为安装在手电筒体8内的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特别适用于学生、老年人过马路,和夜间在马路上应急作业时使用,通过由红色透明材料制成的灯头外壳发出的闪耀的灯光,达到警示过往车辆注意,可以杜绝交通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1. 一种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其特征在于由灯头(1)、透明片(2)、组合灯体(3)、灯头外壳(4)、反光伞(5)、转动电机(6)、开关(7)、手电筒体(8)和充电插销(9)组成,手电筒体 (8)与灯头外壳(4)连接为一体,在灯头外壳(4)内设有灯头(1)、透明片(2)、组合灯体 (3)、反光伞(5)和转动电机(6),转动电机(6)固定在灯头外壳(4)内,转动电机(6)与反光伞(5)连接,在灯头外壳(4)的前端设有透明片(2)和带有上、下对称排列灯泡的组合灯体 (3),在手电筒体(8)上设有开关(7)和充电插销(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警示手电筒,其特征在于由灯头、透明片、组合灯体、灯头外壳、反光伞、转动电机、开关、手电筒体和充电插销组成,手电筒体与灯头外壳连接为一体,在灯头外壳内设有灯头、透明片、组合灯体、反光伞和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固定在灯头外壳内,转动电机与反光伞连接,在灯头外壳的前端设有透明片和带有上、下对称排列灯泡的组合灯体,在手电筒体上设有开关和充电插销。本实用新型具有照明和警示两种功能,适用于学生、老年人过马路,和夜间在马路上应急作业时使用,可通过由红色透明材料制成的灯头外壳形成的闪耀的灯光,达到警示过往车辆注意,可以杜绝交通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F21V23/06GK201982981SQ20112006311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吴祥巨 申请人:吴祥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