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003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一传统发光二极管灯条101与导光板102配合的示意图,传统侧光式背光模组发光二极管灯条101的各发光二极管103之间的间距较小,并且发光二极管灯条101 与导光板102的距离较近,当中小功率、低光效的发光二极管103应用在该种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条101上时,其使用和装配均较方便。但是,将大功率、高光效的发光二极管103应用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101上则给背光模组的使用带来了问题。大功率、高光效的发光二极管103在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灯条101上时,由于其光效高,需要的发光二极管103数量较少,所以相邻发光二极管103之间的间距P加大,在发光二极管103表面与导光板102的面板可视区的距离A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发光二极管103 光强较大,会出现灯珠(hot spot)现象(即入光侧可以看到一颗颗发光二极管成亮暗相间的形式分布的现象)。若是将发光二极管103与面板可视区的距离A加大,虽然可以避免所述灯珠现象的出现,但是这样会导致光利用率大幅下降,并且当该距离A过大时会制约模组窄边框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使得在不对相邻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和发光二极管表面与导光板的面板可视区的距离进行约束的前提下,也能解决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应用于背光模组发光二极管灯条上产生灯珠现象的问题。(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侧方的灯条基板,所述灯条基板上分布有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的发光二极管,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于所述灯条基板上罩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外的反射罩,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相对的出光面为开口。优选地,所述反射罩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入光面仅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孔。优选地,所述反射罩出光面与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毫米。优选地,所述反射罩的入光面一侧与所述灯条基板之间通过双面胶层粘结固定。优选地,所述反射罩的内壁设有反射膜层。优选地,所述反射罩为白色PC材质。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大功率发光二极管。
3[0015]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灯条基板表面处具有矩形周面,所述反射罩上的所述开孔为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矩形开孔。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灯条基板表面处具有圆形周面,所述反射罩上的所述开孔为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圆形开孔。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该技术方案在发光二极管灯条上增加了反射罩,在不影响光利用率的前提下解决了由于发光二极管间距增加后导致的灯珠现象,同时实现提高光效的目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该技术方案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应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背光模组,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由于采用大功率发光二极管而导致的灯珠现象被解决,并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效。

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中发光二极管灯条与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中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罩和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背光模组中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罩和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背光模组中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罩和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处的剖面图;图7为图6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101 二极管灯条;102 导光板;103 发光二极管;201 导光板;201a 入光侧;202 灯条基板;203 反射罩;203a 出光面;203b 入光面;204 发光二极管;301 导光板;301a 入光侧;302 灯条基板;303 反射罩;303a 出光面;303b 入光面;304 发光二极管;401 导光板;401a 入光侧;402 灯条基板;403 反射罩;403a 出光面;403b 入光面;404 发光二极管;501 导光板;502 灯条基板;503 反射罩;504 发光二极管;505 反射片;506 光学膜片组;507 后胶框;508 前胶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背光模组中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罩和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201和位于所述导光板201侧方的灯条基板202,所述灯条基板202上分布有若干与所述导光板201的入光侧201a相对的发光二极管204,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于所述灯条基板202上罩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204外的反射罩203,所述反射罩203与所述导光板201入光侧201a相对的出光面203a为开口。由所述发光二极管204发出的光线中,方向正对着所述导光板201的部分直接穿过所述反射罩203开口的出光面203a,并经过导光板201的入光侧201a进入所述导光板 201 ;还有一些向四周发散的光线,则被反光罩203的内壁一次或多次反射,最后也从所述反射罩203的出光面203a射出,进入所述导光板201。所述反射罩203上与所述出光面203a相对的入光面20 仅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 204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孔。这样,非发光二极管204部分的入光面20 的其它部分也可以对光线起到反射作用,提高光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204在所述灯条基板 202表面上具有矩形周面,所述反射罩203上的所述开孔为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矩形开孔。所述反射罩203出光面203a与入光面20 之间的距离h不大于10毫米,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h为10毫米。这样使得加入反射罩203对光学模组的窄边框设计没有影响。所述反射罩203的入光面20 —侧与所述灯条基板202之间通过双面胶层粘结固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203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所述灯条基板202上。所述反射罩203的内壁设有反射膜层,以对发光二极管204发出的光线进行高反射率的反射。所述发光二极管204为功率在1瓦以上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功率为1瓦。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记载的反射罩内壁不设置反射膜,而直接为白色PC(聚碳酸酯)材质,其中白色对光的吸收率小,对光利用率的影响小,PC材质比较环保,耐热。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301和位于所述导光板301侧方的灯条基板302,所述灯条基板302上分布有若干与所述导光板301的入光侧301a相对的发光二极管304,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于所述灯条基板302上罩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304外的反射罩303,所述反射罩303与所述导光板301入光侧301a相对的出光面303a为开口。由所述发光二极管304发出的光线中,方向正对着所述导光板301的部分直接穿过所述反射罩303开口的出光面303a,并经过导光板301的入光侧301a进入所述导光板 301 ;还有一些向四周发散的光线,则被反光罩303的内壁一次或多次反射,最后也从所述反射罩303的出光面303a射出,进入所述导光板301。所述反射罩303上与所述出光面303a相对的入光面30 仅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 304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孔。这样,非发光二极管304部分的入光面30 的其它部分也可以对光线起到反射作用,提高光利用率。所述反射罩303出光面303a与入光面30 之间的距离h不大于10毫米,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h为10毫米。这样使得加入反射罩303对光学模组的窄边框设计没有影响。所述反射罩303的入光面30 —侧与所述灯条基板302之间通过双面胶层粘结固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303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所述灯条基板302上。所述反射罩303的内壁设有反射膜层,以对发光二极管304发出的光线进行高反射率的反射。所述发光二极管304为功率在1瓦以上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功率为1瓦。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304在所述灯条基板表面处具有圆形周面,所述反射罩303上的所述开孔为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圆形开孔。实施例四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背光模组中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罩和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401和位于所述导光板401侧方的灯条基板402,所述灯条基板402上分布有若干与所述导光板401的入光侧401a相对的发光二极管404,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于所述灯条基板402上罩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404外的反射罩403,所述反射罩403与所述导光板401入光侧401a相对的出光面403a为开口。由所述发光二极管404发出的光线中,方向正对着所述导光板401的部分直接穿过所述反射罩403开口的出光面403a,并经过导光板401的入光侧401a进入所述导光板 401 ;还有一些向四周发散的光线,则被反光罩403的内壁一次或多次反射,最后也从所述反射罩403的出光面403a射出,进入所述导光板401。所述反射罩403上与所述出光面403a相对的入光面40 仅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 404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孔。这样,非发光二极管404部分的入光面40 的其它部分也可以对光线起到反射作用,提高光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404在所述灯条基板表面处具有矩形周面,所述反射罩403上的所述开孔为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矩形开孔。所述反射罩403的入光面40 —侧与所述灯条基板402之间通过双面胶层粘结固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403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所述灯条基板402上。所述反射罩403的内壁设有反射膜层,以对发光二极管404发出的光线进行高反射率的反射。所述发光二极管404为功率在1瓦以上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功率为1瓦。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403出光面403a与入光面40 之间的距离h为5毫米。这样使得加入反射罩403更适合光学模组的窄边框设计。实施例五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上侧单边入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为下侧或左右侧单边入光),包括背光模组、 设于所述背光模组前方的前胶框508,以及设于所述背光模组后方的后胶框507。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501、设于导光板501后方的反射片505、设于导光板501 前方的光学膜片组506、位于导光板501上侧的发光二极管504、固定所述发光二极管504 的灯条基板502、以及固定于所述灯条基板502上并罩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504外的反射罩503。所述后胶框507的上方向前延伸至所述灯条基板502的上方,用于供所述灯条基板502固定。所述导光板501、发光二极管504和反射罩503的结构为实施例一至四中记载的任一种。本实用新型在发光二极管灯条上增加了反射罩,对发光二极管发出的部分光进行反射,使得入射到导光板内的光线分布更加均勻,在不影响光利用率的前提下解决了由于发光二极管间距增加后导致的灯珠现象,同时实现提高光效的目的。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侧方的灯条基板,所述灯条基板上分布有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于所述灯条基板上罩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外的反射罩,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相对的出光面为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入光面仅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出光面与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的入光面一侧与所述灯条基板之间通过双面胶层粘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的内壁设有反射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为白色PC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大功率发光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灯条基板表面处具有矩形周面,所述反射罩上的所述开孔为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矩形开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灯条基板表面处具有圆形周面,所述反射罩上的所述开孔为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圆形开孔。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侧方的灯条基板,所述灯条基板上分布有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的发光二极管,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于所述灯条基板上罩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外的反射罩,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相对的出光面为开口。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发光二极管灯条上增加了反射罩,在不影响光利用率的前提下解决了由于发光二极管间距增加后导致的灯珠现象,同时实现提高光效的目的。
文档编号F21V7/22GK202303002SQ20112034875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乔明胜, 张志睿, 钟强, 高上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