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9623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光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灯具中的光源安装结构,其需要借助多个零部件才能完成对透明件和光源的安装,光源、透明件均通过单独的零部件固定,物料成本高,且装配过程复杂、装配效率低,导致灯具的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源安装结构,其装配过程应用物料少,装配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降低了灯具的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源安装结构,包括光源和透明件,还包括用于卡固所述光源和透明件的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的通孔,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弹性卡臂,所述光源卡夹于所述两个弹性卡臂之间且朝向于所述通孔,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透明件压紧于所述通孔处的夹持臂;所述基体、弹性卡臂和夹持臂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臂包括卡紧臂和一体成型于所述卡紧臂端部的导向臂,所述两个弹性卡臂上的卡紧臂之间相对呈缩口状设置,所述两个弹性卡臂上的导向臂之间呈扩口状设置。具体地,所述光源和透明件分别设于所述通孔的两侧,所述弹性卡臂位于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夹持臂位于所述基体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夹持构件采用金属材料折弯或冲压而成。更具体地,所述卡紧臂与导向臂之间圆滑过渡。具体地,所述基体上一体成型有相对所述基体弯折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的两端均凸设有相对所述侧壁部弯折的侧墙部,所述两个侧墙部相向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通孔两侧,所述两个弹性卡臂分别凸设于所述侧墙部上。具体地,所述通孔的边缘处凸设有与所述光源相匹配的定位环。具体地,所述基体的两侧凸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安装贯孔。具体地,所述夹持臂一端连接于所述基体;于所述透明件插入所述夹持臂与基体之间前,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基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透明件的厚度。具体地,所述夹持臂的侧面凸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透明件脱落的限位部。具体地,所述夹持臂的端部凸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透明件脱落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沿所述夹持臂向上斜向延伸设置。本发明所提供的光源安装结构,其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夹持构件,并在夹持构件上设置弹性卡臂和夹持臂,以分别将光源和透明件夹持于夹持构件上,利用一个夹持构件即可对光源和透明件进行整合,装配过程十分简单易行,无需采用多个物料,减少了物料的使用,且装配过程无需使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从而降低了灯具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源安装结构的平面装配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源安装结构中夹持构件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源安装结构中夹持构件的另一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源安装结构中夹持构件与光源装配过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源安装结构中夹持构件与透明件装配过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安装结构,包括光源100和透明件300,还包括用于卡固光源100和透明件300的夹持构件200。光源100可为标准规格卤素反射灯等类型的光源,例如型号为MR16的标准规格卤素反射灯;透明件300可为镜片等。如图2所示,夹持构件200包括基体210,基体210可呈板状等形状。基体210上设置有用于供光源100发出的光线通过的通孔211,通孔211可呈圆形等形状,其直径不小于光源100出光面的直径,以保证光源100的光线能全部从通孔211穿过。光源100和透明件300对应设置于通孔211的一侧或分设于通孔211的两侧,基体210上设置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弹性卡臂220,光源100卡夹于两个弹性卡臂220之间且朝向于通孔211。基体21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透明件300压紧于通孔211处的夹持臂230;基体210、弹性卡臂220和夹持臂230之间一体成型,具体应用中,夹持构件200可采用一整片弹性材料折弯而成,其上的弹性卡臂220和夹持臂230均具有弹性,以可靠地夹持光源100和透明件300。这样,在装配光源100和透明件300时,只需将光源100卡夹于两个弹性卡臂220之间,并将透明件300卡夹于夹持臂230与基体210之间即可,装配过程十分简单易行,无需采用多个物料,减少了物料的使用,且装配过程无需使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夹持构件200可对光源100、透明件300进行快速整合,只需一个零件便能对多个零件进行整合,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从而降低了灯具的生产成本。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光源100和透明件300分别设于通孔211的上下两侧,弹性卡臂220位于基体210的一侧,以将光源100夹紧于基体210的一侧并使其正对于通孔211。夹持臂230位于基体210的另一侧,以将透明件300压紧于基体210上。夹持构件200整体呈“S”形,其上部用于夹持光源100,下部用于夹持透明件300。光源100和透明件300均可独立拆装,便于产品的装配和维护。而且由于透明件300和光源100均可以很方便地从夹持构件200取出,故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对透明件300和光源100进行更换。当然,光源100和透明件30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侧,只需将夹持臂230和弹性卡臂220设置于基体210的同一侧即可。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基体210的两侧凸设有凸耳250,凸耳250上开设有安装贯孔251,具体装配时,可采用螺丝等锁紧件穿设于安装贯孔251并将夹持构件200锁紧于灯具的壳体上,从而完成光源100、透明件300的固定安装。具体地,如图4所示,弹性卡臂220包括卡紧臂221和一体成型于卡紧臂221端部的导向臂222,两个弹性卡臂220上的卡紧臂221之间相对呈缩口状设置,以夹紧光源100并防止光源100松脱,具体地,两个卡紧臂221之间相互斜向延伸,两个卡紧臂221之间可呈“八”字形设置。两个弹性卡臂220上的导向臂222之间呈扩口状设置,以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两个导向臂222可呈倒“八”字形设置。具体地,如图4所示,卡紧臂221与导向臂222之间圆滑过渡,使光源100可以顺利滑入弹性卡臂220之间。具体地,如图4所示,基体210上一体成型有相对基体210弯折的侧壁部260,侧壁部260相对基体210垂直设置。侧壁部260的两端均凸设有相对侧壁部260弯折的侧墙部240,侧墙部240相对侧壁部260和基体210垂直设置。两个侧墙部240相向设置且分别位于通孔211两侧,两个弹性卡臂220分别凸设于侧墙部240上,这样,可采用金属板材通过折弯、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夹持构件200。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通孔211的边缘处凸设有与光源100相匹配的定位环212,定位环212凸设于基体210的端面上,其可卡嵌于光源100端面的凹位处,防止光源100随意移动,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夹持臂230一端连接于基体210;于透明件300插入夹持臂230与基体210之间前,夹持臂230的另一端与基体210之间的距离小于透明件300的厚度,夹持臂230与通孔211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在透明件300装入后,夹持臂230可以向透明件300提供预紧力,防止透明件300相对夹持构件200晃动,进一步避免了透明件300松脱的现象,结构可靠性佳。具体地,如图5所示,夹持臂230的侧面凸设有用于防止透明件300脱落的限位部231,限位部231凸出于夹持臂230的端面且相对夹持臂230的端面垂直,以对透明件300进行限位。具体地,如图5所示,夹持臂230的端部,即供透明件300卡入的一端,凸设有用于防止透明件300脱落的止挡部232,止挡部232沿夹持臂230向上斜向延伸设置,止挡部232向上微翘设置,其一方面使透明件300可插入夹持臂230与基体210之间,一方面可防止透明件300在振动等条件下松脱,结构可靠性高。具体地,如图5所示,夹持臂230可呈板状,以可靠地夹持透明件300。夹持臂230对应于通孔211处设置为贯孔,以使光源100的光线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源安装结构,其装配过程如下:如图4所示,设置一夹持构件200,操作者可手持光源100,顺着弹性卡臂220上的导向臂222将光源100卡入卡紧臂221之间,完成对光源100的安装固定。而且由于光源100外部为曲面,可以保证弹性卡臂220对光源100的夹持力。如图5所示,操作者可手持透明件300,顺着夹持臂230开口的方向将将透明件300卡入夹持臂230与基体210之间,直至透明件300的边缘碰抵顶于夹持构件200的侧壁,再将基体210锁紧于灯具的壳体上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源安装结构,其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夹持构件200,并在夹持构件200上设置弹性卡臂220和夹持臂230,以分别将光源100和透明件300夹持于夹持构件200上,利用一个夹持构件200即可对光源100和透明件300进行整合,装配过程十分简单易行,无需采用多个物料,减少了物料的使用,且装配过程无需使用螺丝刀等辅助工具,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从而降低了灯具的生产成本。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