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81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及其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依据光源装置的设置位置可分类为两种形式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侧射式背光模块。一般来说,背光模块主要包含导光板、光学膜片、反射板及光源装置。其中,光源装置主要可由反射罩与发光组件所构成。反射罩设置在发光组件的外侧,以有效地增进光源装置的利用效率。于此,反射罩呈C形,以将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反射集中后,再由其开口照射出去,用于提升光线进入导光板的比率。于此,发光组件可由发光元件(例如灯管或者发光二极管)与光源转换元件所构成。其中,光源转换元件可为其中填充有如荧光粉等化学物质的玻璃管。在进行光源装置 的组装过程中,发光组件需由反射罩的侧边插入,但是在厂房生产线的配置上,发光组件的组装会受到作业空间的限制,进而无法提升背光模块的产能。此外,发光组件的组装常导致反射罩产生变形或扭曲,并且发光组件在光源装置中的位置也不易精确固定,进而导致光线从不平整处漏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光源装置包含固定件、光源模块、光处理元件及结合件。光源模块位于固定件上。固定件包含至少一凹部,而光处理元件则抵靠于固定件的凹部。以固定件限制光源模块与光处理元件的相对位置,并以结合件结合光处理元件与固定件。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块包含框架、导光板及如前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光源装置位于框架内并面向导光板。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利用固定件限制光源模块与光处理元件的相对位置,用于结合件包覆光处理元件与固定件,以提高组装的精准性,并可降低在组装过程中各组件的磨损。此外,固定件不易变形而不会发生不平整状况,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线易从不平整处漏光的问题。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术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图IA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IB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为本发明的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其他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其他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光源装置11固定件12 凹部13光源模块14光处理元件
15结合件16容置槽17锁固元件111反射层112 本体113 表面Ila底表面Ilb 内壁Ilbl 顶侧llb2 底侧131 基板132发光元件133 间距30背光模块31 框架311固定架312散热件32导光板33入光面34出光面35反射片312a 定位槽312b 嵌合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分解图,其中箭头所指示方向为组合方向。图IB为图IA中的光源装置的组合图。请参阅图IA及图1B,光源装置10包含固定件11、光源模块13、光处理元件14及结合件15。光源模块13位于固定件11。固定件11具有凹部12,用以设置光处理兀件14,并且,光处理元件14可抵靠于凹部12。于此,以固定件11限制光源模块13与光处理元件14的相对位置,并以结合件15结合光处理元件14与固定件11。其中,光源模块13与光处理兀件14相对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3和光处理元件14设置在固定件11的同一侧,并且光源模块13的发光面是面向光处理元件14。于此,凹部12形成在固定件11的表面上。光处理元件14的上侧容置在凹部12中,以限定光处理元件14的位置。光处理元件14的上侧可完全或部分容置在凹部1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15由固定件11、光源模块13及光处理元件14的外侧使固定件11、光源模块13和光处理兀件14紧靠在一起。图2为在图IA及图IB中光源模块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为方便说明,于图2中省略绘制固定件U。
请参阅图2,光源模块13主要可由基板131与多个发光元件132所组成。其中,多个发光元件132间隔地设置于基板131上,用于在任意两相邻的发光元件132之间形成间距 133。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15可为一个或多个。当使用单一个结合件15时,此结合件15可位于任意一间距133中。而当使用多个结合件15时,结合件15可位在每一个间距133或部分间距133中,并且一个间距133中可有一个或多个结合件15。当结合件15是由弹性材料制成时,结合件15可以弹力固定光处理元件14与固定件11的相对位置,当结合件15是由非弹性材料制成时,结合件15可以锁附或贴附的方式将光源模块13及光处理元件14固定于固定件11,其中,锁附方式诸如通过螺丝或螺栓等锁固元件17使结合件15固定于固定件11或光源模块13的基板131上、或是通过其他正向于光处理元件14之力以限制光处理元件14与固定件11。在此,结合件15可由透明材质所制成,但本发明非以此为限,结合件15也可由不透明材质所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32可为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激光器或者灯管,当然其他的固体光源同样可适用。其中,此些发光元件132设置于基板131的表面上,且发光元件132的发光面面向光处理元件1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31可为电路板,并且发光元件132电连接电路板。基板131可以是但并不局限于由铝或铜等具有良好导电及导热性质的材料所组成的板材或片材。由于基板131具有较佳的导热效果,因此,更可选用具有较高瓦数的发光元件132,而在提供足够的辉度下得以减少基板131上设置的发光元件132数量,进而降低光源模块13的使用成本。图4及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4及图5,固定件11还可具有容置槽16,且光源模块13设置在容置槽16中。其中,光源模块13可整个或部分地置于容置槽16中请参阅图4,固定件11的表面113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具有第一缺口,且第一缺口即为固定件11的凹部12。第二侧边具有第二缺口,且第二缺口即为固定件11的容置槽16。其中,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可为表面113的长边。多个固定件11相对地设置以使光源模块13的基板131的两侧卡接在容置槽16中,并且多个发光元件132悬置于光处理元件14与容置槽16之间。请参阅图5,固定件11具有底表面Ila与二内壁11b,且二内壁Ilb的底侧llb2分别衔接底表面Ila的相对的二侧边。各内壁Ilb的底侧llb2凹陷以形成容置槽16。各内壁Ilb的顶侧Ilbl具有缺口,且此缺口即为固定件11的凹部12。光源模块13的基板131嵌设在容置槽16中,并且光源模块13的多个发光元件132悬置于固定件11的凹部12与容置槽16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可为金属材质。此时,金属材质的固定件11除了提供固定功能,还可用以反射光源模块13或/和光处理元件14所发出的光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还可包含反射层111,并且,反射层111用以反射光源模块13所产生的光线或/和反射光处理元件14所发出的光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可具有本体112,并且,反射层111是形成在于此本体112的表面上。于此,反射层111可位在本体112邻近光源模块13—侧的表面。换言之,反射层111与凹部12是位在本体112的同一表面上。此时,固定件11的本体112可为金属 或非金属材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111还可披覆凹部12的表面。其中,反射层111可披覆本体112邻近光源模块13 —侧的整个表面。于此,光处理元件14用于处理发光元件132发射出的光线,以达到实际应用的需要。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处理兀件14可为透镜,用于对光线进行汇聚或者发散。光处理元件14还可为滤镜,用于仅让具有特定波长或者颜色的光通过。此外,光处理元件14还可为表面形成有特定非透明图案的透明板,以使发光元件132出射的光呈现特定的形状或图案。当然还可将上述各种设计结合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处理元件14可包含波长转换材料,诸如荧光粉及/或纳米晶体。光处理元件14将发光元件132所发射的光源的一部分转换成另一波长的光源并与发光元件132所发射的剩余光源混合而发出白光。其中,光处理元件14的材料可由硅胶混合紫外光荧光粉所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处理元件14可还包含透明管。于此,透明管可为玻璃材质或塑胶材质。其中,波长转换材料可填充于透明管的内侧。此外,波长转换材料也可掺杂于透明管的材料中,或者涂布于透明管的表面上。此时,此透明管可设计成实心管。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背光模块30包含框架31、导光板32及光源装置10。光源装置10位于框架31内并面向导光板32。也就是说,光处理元件14是位在光源模块13与导光板32之间。于此,导光板32的入光面33对应发光元件132的发光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装置10是位在导光板32的侧边,以致使光源模块13发出的光线穿透光处理元件14而由导光板32的入光面33入射至导光板3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31可包含固定架311与散热件312,而光源装置10与导光板32位于散热件312上。其中,散热件312可为以第一夹角分别向外延伸的两侧板,并且,光源装置10是设置第一夹角中。在此,第一夹角较佳地可为9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311为以第二夹角分别向外延伸的两侧板。其中固定架311的两侧板中之一直接贴合于散热件312的两侧板中之一。并且,固定架311的另一侧板相对于散热件312的另一侧板,且以固定架311的另一侧板遮覆散热件312的定位槽36。在此,第二夹角较佳地可为9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32与光源装置10设置于散热件312的相同一侧。散热件312上可设置有反射片35,并且反射片35位于散热件312与导光板32之间。反射片35将入射至导光板32中的光线朝向导光板32的出光面34反射。再者,反射片35还可设置在散热件312与光源装置10之间,以将光源装置10产生的光线反射向导光板32。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312利用大面积的金属材料来作为散热块,此金属散热块可提升光源装置10的散热能力。散热件312包含定位槽312a及嵌合部312b以固定光源装置10于散热件312上。其中光源装置10嵌设于此定位槽312a内,且结合件15嵌设于嵌合部312b。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31立于散热件312上,而使多个发光兀件132悬置于固定件11以及散热件312之间。于此,可提升光源装置10的散热效果,而可使用高辉度的多个发光元件132,并具有更好的演色度与更长时间的使用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31相对发光兀件132的另一侧面直接贴合于散热件312或贴合于固定件11。于此,基板131或固定件11可以熔接或焊接等方式与散热件312接合。所以,将发光元件132所产生的热能通过基板131直接或间接地传导至散热件312上,进而通过散热件312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行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使固定件11与光源模块13的基板131之间密合,或在固定件11与光源模块13的基板131之间夹设散热膏,而提升固定件11与光源模块13之间的热传导。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利用固定件限制光源模块与光处理元件的相对位置,用于结合件包覆光处理元件与固定件,以提高组装的精准性,并可降低在组装过程中各组件的磨损。此外,固定件不易变形而不会发生不平整状况,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线易从不平整处漏光的问题。虽然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源装置,包含 固定件,包含至少一凹部; 光源模块,位于该固定件; 光处理元件,抵靠于该凹部,其中该固定件用以限制该光源模块与该光处理元件的相对位置;及 结合件,结合该光处理元件与该固定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该固定件还包含容置槽,设置该光源模块。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该固定件包含反射层,用以反射该光源模块所产生的光线。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该光源模块包含基板与多个发光元件,该些发光元件以一间距间隔地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结合件对位于该间距。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该结合件为弹性物体时以弹力固定该光处理元件与该固定件的相对位置。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该结合件为非弹性物体时以正向于光处理元件之力限制该光处理元件与该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该结合件包覆该光处理元件与该固定件。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该结合件固定于该固定件或该光源模块。
9.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框架; 导光板;及 一个如权利要求I至8任一项的光源装置,位于该框架内并面向该导光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框架包含散热件,该光源装置位于该散热件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板位于该散热件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一反射片,设置于该散热件上而位于该散热件与该导光板之间。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散热件包含定位槽,该光源装置嵌设于该定位槽内。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散热件包含嵌合部,该结合件嵌设于该嵌合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光源装置,其中光源装置包含固定件、光源模块、光处理元件及结合件。光源模块位于固定件,而光处理元件抵靠于固定件的凹部。固定件限制光源模块与光处理元件的相对位置,且结合件结合光处理元件与固定件。背光模块包含框架、导光板及光源装置,且光源装置位于框架内并面向导光板。
文档编号F21S8/00GK102798092SQ2012102534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蓝隽凯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