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和具备该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82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和具备该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激光源的照明装置,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具备激光源、和LED等现有光源的混合型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历来,汽车等的前灯(车辆用前照灯),大多使用的是卤素灯,但近年来,使用HID(高放电管High Discharge)灯的前灯增加。就汽车用的前灯而言,例如,在错车灯中,其构成为在上端边缘能够形成具有截止线(cut-off line)的配光图案(照明区域),由此,其构成方式既不会使迎面来车的驾驶员等感到晃眼等,又能够确保驾驶员的前方能见度。 最近,以耗电少的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为光源使用的前灯的开发盛行,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前灯(以下,称为区域分割型前灯),如图33所示,其通过使配光到不同区域的光源单元的配光图案bl b3加以组合,从而形成期望的配光图案B。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前灯(以下,称为重合型前灯),如图34所示,通过使光源单元的配光图案Cl c4多重性地重合,从而形成期望的配光图案C。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030570号公报(2007年02月08日公开)”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013014号公报(2008年01月24日公开)”在此,为了将来自光源的光通过反射器的使用而配光成很小的光点,优选光源的亮度高,并且,优选光源对于反射镜的相对性尺寸充分地小。然而,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以LED为光源使用的前灯,得不到充分的的亮度,另外,不能使光源对于反射器的相对性尺寸充分地小径化。因此,通过反射器的使用将来自光源的光配光成更小的光点是困难的。相对于此,通过以由激光激发的荧光体作为光源(以下,称为激光源),能够得到凌驾于LED等的现有光源之上的亮度,并且,即便使用小的光学系统也不会使光扩散,可以配光至更远。因此,根据使用激光源的前灯,就可以明亮地照明更远的小的光点,这样的配光性能,例如,能够适合利用于远光灯用的配光图案(行驶灯)的形成等。然而,未必需要仅由能够得到高的配光性能的激光源来照射广阔的范围,而优选使激光源的特性和LED等的现有的光源的特双方的长处得以活用,但这样的技术思想至今未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并利用激光源和其他光源的特性的照明装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具备如下接收激光而进行发光的第一发光部;基于与所述第一发光部不同的发光原理而进行发光的第二发光部;将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进行配光、且将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进行配光的至少I个配光部。在上述的构成中,照明装置具有接收激光而进行发光的第一发光部、和基于与第一发光部不同的发光原理而进行发光的第二发光部,配光部将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进行配光、且将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进行配光。在此,因为第一发光部基于接收激光而发光的发光原理进行发光,所以能够发出比现有的光源更高的亮度的光,此外,能够使第一发光部自身的尺寸小径化。因此,经由配光部,可以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不扩散、而配光到更远的小范围区域。 此外,在上述的构成中,照明装置除了具备这样的第一发光部以外、还另外具备基于与第一发光部不同的发光原理而发光的第二发光部,配光部将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进行配光、且将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进行配光。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利用配光部对于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和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进行个别配光,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分别设定第一配光区域和第二配光区域。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例如,将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广阔的区域(第二配光区域)进行配光、且朝向想照得更明亮的特定的区域(第一配光区域)配光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等,这样的光量控制成为可能。如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具备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能够通过配光部对于来自各发光部的光进行个别配光,因此可以实现活用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的特性的高效率的照明。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并利用激光源和其他光源的特性的照明装置。如上,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如下接收激光而进行发光的第一发光部;基于与所述第一发光部不同的发光原理而进行发光的第二发光部;将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进行配光、且将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进行配光的至少I个配光部。因此,根据本发明所起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一并利用激光源和其他光源的特性的照明装置。


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前灯系统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前灯系统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I所示的前灯系统具备的激光源单元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I所示的前灯系统具备的LED光源单元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I所示的前灯系统的基准平面的配光图案的模式图。图6(a)是表示基准平面的配光图案的变形例的模式图,表示对应于错车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配光图案。图6(b)是表示基准平面的配光图案的变形例的模式图,表示对应于行驶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配光图案。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激光源单元的变形例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图8是表 示实施方式2的前灯系统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前灯系统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前灯系统的内部构成的方块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前灯系统的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前灯系统的操作状态的模式图。图13是表示图8所示的激光源单元的变形例的要部构成的剖面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发光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15(a)是表示图13所示的激光源单元的配光方向的剖面图,表示激光照射到发光部的中央部时的配光方向。图15(b)是表示图13所示的激光源单元的配光方向的剖面图,表示使激光的照射位置偏移时的配光方向。图16是表示具备透射型的发光部的激光源单元的要部构成的剖面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发光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18是表示具有凸透镜和反射器的激光源单元的要部构成的剖面图。图19是表示具备MEMS反射镜元件的激光源单元的要部构成的立体图。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MEMS反射镜元件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具有双轴压电反射镜元件的激光源单元的要部构成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具有2个电流镜(galvanic mirror)的激光源单元的要部构成的立体图。图23是表示具有可以控制角度或位置的可变式的透镜的激光源单元的要部构成的立体图。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前灯系统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25是表示图24所示的前灯系统的立体图。图26表示图24所示的前灯系统的内部构成的方块图。图27是表示图26所示的前灯系统的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8是表示图26所示的前灯系统的操作状态的模式图。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前灯系统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30是表示图29所示的前灯系统的要部构成的剖面图。图31是表不发光部和LED被一体构成的一体型LED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图32是表示图30所示的发光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33是表示现有的区域分割型的前灯的配光图案的模式图。图34是表示现有的重合型的前灯的配光图案的模式图。符号说明Ia激光源单元Ib激光源单元
IA激光源单元IB激光源单元IC激光源单元ID激光源单元IF激光源单元IG激光源单元IH激光源单元
2a LED光源单元
2b LED光源单元13发光部(第一发光部)13a发光部(第一发光部)14反射器(配光部)14A反射器(配光部)16反射镜(位置变更部)18凸透镜(配光部)21椭圆反射镜(配光部)23 LED (第二发光部)24反射器(配光部)30 MEMS反射镜(位置变更部)31双轴压电反射器元件(位置变更部)32a透镜(位置变更部)33 一体型LED (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38电流镜(位置变更部)38a电流镜(位置变更部)38b电流镜(位置变更部)61物体检测部(检验部)62物体识别部(识别部)63位置变更部64 0N/0FF切换部(切换部)65操作量检测部100前灯系统(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101前灯系统(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102前灯系统(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103前灯系统(照明装置/车辆用前照灯)Al配光点(第一配光区域)A2配光点(第一配光区域)al配光区域(第二配光区域)a2配光区域(第二配光区域)fl 焦点
O行人(物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如果基于图I 图7对于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的是将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应用于作为汽车(车辆)的前灯系统的情况。 但是,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也可以应用于汽车以外的车辆用前照灯,或者其他的照
明装置。[前灯系统100的构成]首先,参照图I 图4,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0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前灯系统100的立体图。如图I和图2所示,前灯系统100具有激光源单元la、LED光源单元2a、LED光源单元2b。激光源单元Ia和LED光源单元2a/2b,在相对于前灯系统100的配光方向直交的方向上排成一列,并配置在金属底座3上,且在激光源单元Ia的两侧配置有LED光源单元2a/2b。就前灯系统100而言,通过使来自激光源单元Ia的光被进行配光的配光点(第一配光区域)Al、来自LED光源单元2a的光被进行配光的配光区域(第二配光区域)al、来自LED光源单元2b的光被进行配光的配光区域(第二配光区域)a2进行组合,形成期望的配光图案A。该前灯系统100,在所搭载的汽车的前侧两端部分别各配置I个,但为了说明方便,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由I个前灯系统100进行照明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对于激光源单元la、LED光源单元2a/2b和金属底座3的构成进行说明,但关于LED光源单元2a/2b,由于构成大体相同,所以只对于LED光源单元2a进行说明,对于LED光源单元2b的说明省略。(激光源单元Ia)图3表示图2所示的前灯系统100具备的激光源单元Ia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激光源单元Ia具有半导体激光元件11、聚光透镜12、发光部13、反射器(配光部)14。(半导体激光元件11)半导体激光元件11,是作为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发挥功能的发光元件。半导体激光元件11可以在I个芯片上具有I个发光点,也可以在I个芯片上具有多个发光点。通过使用激光作为激发光,能够高效率地激发后述的发光部13所包含的荧光体,从而能够发出比现有的光源亮度更高的光,此外,也能够使发光部13自身的尺寸小径化。该半导体激光元件11也可以设置多个。这种情况下,分别从多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使作为激发光的激光振荡。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使用I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但为了得到高输出功率的激光,使用多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方法容易。设置多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时,也可以从各半导体激光元件11使不同波长的激光振荡,例如,考虑可以使蓝色激光与绿色激光、或蓝紫色激光与蓝色激光等组合。半导体激光元件11的激光的波长,例如为405nm (蓝紫色)或450nm (蓝色),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发光部13所含的荧光体的种类适宜选择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导体激光元件11被装配在直径9mm的金属封装中、且输出功率IW并使波长405nm(蓝紫色)的激光振荡。还有,在半导体激光元件11上连接有配线4,经由配线4,向半导体激光元件11供电等。(聚光透镜12)聚光透镜12是用于按照使从半导体激光元件11振荡的激光适当地照射到发光部13的方式对该激光的照射范围进行调节的透镜。聚光透镜12将激光经由设于反射器14的窗口部14b而向发光部13照射。在本实施方式中,聚光透镜12按照使发光部13的激光的照射范围达到直径O. 3mm的方式,调节从半导体激光元件11振荡的激光的照射范围。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聚光透镜12由I个透镜构成,但也可以使用多个透镜构成聚光透镜12。(发光部13)发光部(第一发光部)13是接收从半导体激光元件11振荡的激光而发出荧光的部件,其含有吸收激光并发出荧光的荧光体(荧光物质)。例如,发光部13是在包封材料的内部分散有荧光体的粒子的部件、固定有荧光体的粒子的部件或在由热传导率高的材质构成的基板上使荧光体的粒子堆积的部件。该发光部13被配置在金属底座3上、且在反射器14的大致焦点上。因此,从发光部13发出的光,被反射器14的反射曲面反射,其光路得到高精度地控制。另外,发光部13按照使作为照射到激光的面的照射面的延长面E、与形成有孔径部14a的反射器14的端部接触的方式在设于金属底座3的倾斜部3a上被倾斜地配置。因此,从发光部13发出的光,不会直接泄漏到外部,而是能够有效率地由反射器14反射而配光。此外,通过设置倾斜部3a,不能从外部直接看到发光部13的发光点,能够防止外部看时由于仅有一点明亮而引起的晃眼的发生等。还有,优选在发光部13的照射面,形成防止激光的反射的防反射构造。由此,能够抑制从半导体激光元件11振荡的激光由照射面反射,因此能够使激光的利用效率提高。作为发光部13的荧光体,例如,能够使用氧氮化物系荧光体(例如,赛隆荧光体)或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粒子荧光体(例如,磷化铟InP)。这些荧光体对于从半导体激光元件11振荡的高输出功率(和/或光密度)的激光的热耐性高,最适合作为激光照明光源。但是,发光部13的荧光体并不受上述限定,也可以是氮化物荧光体等共他的荧光体。另外,汽车用的投射装置100的照明光,必须是具有既定范围的色度的白色,这是法律规定的。因此,在发光部13中含有的荧光体,要以使照明光成为白色的方式来进行选择。例如,在发光部13中含有蓝色、绿色和红色的荧光体,若照射405nm的激光,则白色光发生。另外,在发光部13中含有黄色的荧光体(或绿色和红色的荧光体),则照射450nm(蓝色)的激光(或440nm以上490nm以下的波长范围具有峰值波长的、所谓蓝色邻域的激光),也能够得到白色光。发光部13的包封材料,例如是玻璃材料(无机玻璃、有机无机混合玻璃)、硅树脂等的树脂材料。作为玻璃材料也可以使用低熔点玻璃。包封材料优选透明性高的,优选在所照射的激光为高输出功率时耐热性高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13含有红色荧光体(CaAlSiN3:Eu)/绿色荧光体(β-SiAlONiEu)和蓝色荧光体((BaSr)MgAlltlO17 = Eu)这3种RGB荧光体,以接收由半导体激光元件11振荡的波长405nm的激光而发出白色的荧光。另外,发光部13按照呈一边的长度为1_的正方形、厚度为O. Imm的薄膜状的方式使荧光体的粉末混合在树脂中而涂布在倾斜部3a上。通过具有这样的发光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发光部13得到80流明的光。另外,能够将发光部13形成为320cd/mm2p这样的高亮度的点光源。还有,作为发光部13,也可以将对于激光进行漫反射而使之散射的散射体配置在反射器14的焦点邻域。作为发光部13使用散射体时,接收来自半导体激光元件11的激光的散射体使激光散射,散射的激光被反射器14作为照明光进行配光。这种情况下,为了输出白色光,对于I个反射器14也可以组合使用出射的光的波长不同的多个半导体激光元件11。(反射器14)反射器14(配光部)将由发光部13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且朝向配光点Al进行配光。该反射器14例如是可以在其表面形成有金属薄膜的构件、也可以是金属制的构件。反射器14在其反射面包含如下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抛物曲面)由与上述回转轴平行的平面切断而得到的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反射器14在对于发光部13所发出的光进行配光的方向上,具有半圆形的孔径部14a。从配置在反射器14的大致焦点的发光部13发出的光,通过具有抛物曲面的反射面的反射器14,形成接近于平行的光束而从孔径部14a被朝向前方进行配光。由此,能够将来自发光部13的光在狭窄的立体角内有效率地控制其光路、且朝向配光点Al进行配光。其结果是,能够使激光源单元Ia的配光性能提高。另外,半导体激光元件11配置在反射器14的外部,在反射器14上,设有使激光透过或通过的窗口部14b。该窗口部14b可以是贯通孔、或者也可以是含有可以透射激光的透明构件的。例如,也可以将设有透射激光、且反射白色光(发光部13的荧光)的滤光片的透明板作为窗口部14b进行设置。根据这一构成,能够防止从发光部13发射的光从窗口部14b泄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在树脂制的半抛物面反射镜的内面涂覆有铝的半圆形的反射器14,深度为8. 3mm,孔径部14a的半径为10mm。还有,反射器14也可以是具有封闭的圆形的孔径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或包含其一部。另外,除抛物面反射镜以外,也能够使用椭圆形状和自由曲面形状或多面化的多重反射器。此外,在反射器14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不是抛物曲面的部分。另外,激光源单元Ia中,也可以在反射器14的孔径部14a,具有遮断特定的波长范围的光的波长阻断涂层22 (参照图19)等。根据这种构成的激光源单元la,因为可实现高亮度、且配光性能优异,所以可以明亮地照射远处小的配光点Al。(LED 光源单元 2a)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前灯系统100具备的LED光源单元2a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LED光源单元2a具有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23和反射器(配光部)24。(LED23)就LED (第二发光部)23而言,是在LED芯片的周围分散有荧光体的粒子的构成,这些LED芯片和荧光体由包封材包封。
该LED23被配置在金属底座3上、且在反射器24的大致焦点上。因此,从LED23发出的光,由反射器24的反射曲面反射,其光路得到那控制。还有,在LED23上连接有配线(图示省略),经由该配线,向LED23供电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LED光源单元2a的光源虽然使用LED23,但并不限于LED23,例如,也可以使用齒素灯或HID灯(High Discharge Lamp)等。(反射器24)反射器(配光部)24反射由LED23发出的光、且朝向配光区域al进行配光。该反射器24例如可以是在其表面形成有金属薄膜的构件,也可以是金属制的构件。反射器24在其反射面包含如下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即,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抛物曲面)由与上述回转轴平行的平面切断而得到的部分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反射器24在对于由LED23所发出的光进行配光的方向上,具有半圆形的孔径部24a。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在树脂制的半抛物面反射镜的内面涂覆有铝的半圆形的反射器24,深度为40mm,孔径部24a的半径为40mm。还有,反射器24也可以是具有封闭的圆形的孔径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或包含其一部。另外,除抛物面反射镜以外,也能够使用椭圆形状和自由曲面形状或多面化的多重反射器。此外,在反射器24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不是抛物曲面的部分。另外,虽未图示,但LED光源单元2a也可以在反射器24的孔径部24a具有控制光的配光的透镜等。(金属底座3)金属底座3是支承激光源单元Ia和LED光源单元2a/2b的支承构件,由金属(例如铝、铜和铁)构成。因此,金属底座3热传导性高,能够有效率地散发在金属底座3上所配置的导体激光元件11、发光部13和LED23上发生的热量。还有,金属底座3并不限定由金属构成,也可以含有金属以外的热传导性高的物质(高热传导陶瓷,玻璃,蓝宝石等)。但是,优选涂布有发光部13的倾斜部3a的表面作为反射面发挥作用。倾斜部3a的表面为反射面,由此从发光部13的照射面入射的激光被转换成荧光后,再由该反射面反射,从而能够使之朝向反射器14。另外,能够以上述的反射面反射从发光部13的照射面入射的激光,再使之朝向发光部13的内部而转换成荧光。[前灯系统100的操作]
接着,参照图5对于前灯系统100的操作进行说明。就汽车用的前灯而言,表示其光度、光轴的方向和/或配光的分布等的配光性能标准受到规定。配光性能标准各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形成对应各种配光性能标准的配光图案。图5是表示前灯系统100的基准平面20的配光图案A的模式图。还有,就基准平面20而言,其是在搭载有前灯系统100的车辆的行进方向上、在与其分离开大约25m的位置上所设置的垂直的平面。如图5所示,在前灯系统100中,按照朝向由来自LED23的光被进行配光的配光区域al/a2所形成的区域的中央部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得到配光的方式,设定有激光源单元Ia的配光点Al。在此,就激光源单元Ia而言,因为由激光激发包含在发光部13中的荧光体,所以能够从发光部13得到亮度比LED光源单元2a/2b具有的LED23更高的光,此外,能够使发光部13自身的尺寸小径化。因此,经由反射器14,来自发光部13的光不会扩散而可以配光到更远的小范围的区域,因此根据激光源单元la,能够得到比LED光源单元2a/2b更高的配 光性能。因此,如图5所示,例如,使来自LED23的光朝向相对宽阔的配光区域al/a2进行配光,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被配光到想到照射得更明亮的特定的区域而设定配光点Al,可以进行更明亮地照射配光图案A的中央部等的部分性的光量控制。如此,根据前灯系统100,具有发光部13和LED23,能够通过反射器14/24对于来自发光部13和LED23的光个别地进行配光,因此可以进行活用发光部13和LED23的特性的高效率的照明。[实施方式I的总结]如上,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0,其构成为具有如下接收激光而发光的发光部13 ;基于与发光部13不同的发光原理而发光的LED23 ;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配光点Al的导向器14/24。在该前灯系统100中,具有接收激光而发光的发光部13和基于与发光部13不同的发光原理而发光的LED23,反射器14/24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配光点Al进行配光,并且使来自LED23的光朝向配光区域al/a2进行配光。在此,发光部13基于接收激光而发光的发光原理进行发光,因此与现有的光源相t匕,能够发出亮度更高的光,此外,能够使发光部13自身的尺寸小径化。因此,经由反射器14,将来自发光部13的光不会扩散、而可以配光到更远的的小范围的区域。此外,在前灯系统100中,区别于这样的发光部13,还具有基于与发光部13不同的发光原理而发光的LED23,反射器24使来自LED23的光朝向配光区域al/a2配光。因此,根据前灯系统100,可以利用反射器14/24对于来自发光部13的光和来自LED23的光进行个别地配光,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分别设定配光点Al和配光区域al/a2。因此,根据前灯系统100,例如,可以进行以下的光量控制,S卩,使来自LED23的光朝向更宽的区域(配光区域al/a2)配光,将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想要照射得更明亮的特定的区域(配光点Al)配光等。如此,根据前灯系统100,能够利用反射器14/24对于来自发光部13和LED23的光进行个别地配光,因此可以进行使发光部13和LED23的特性得以活用的高效率的照明。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并利用激光源和其他的光源的特性的前灯系统 100。[变形例]接着,参照图6(a) 图7,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变形例I)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对于前灯系统100按照在配光图案A的中央部配光来自发光部13的光的方式设定配光点Al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此限定。在前灯系统100中,通过适宜设定配光点Al和配光区域al/a2,能够得到期望的配光图案A。例如,也可以按照在配光区域al/a2的周边区域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得到配光的 方式来设定配光点Al。由此,能够利用前灯系统100,照明更宽阔的区域。另外,也可以按照满足汽车用的前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设定配光点Al和配光区域al/a2。图6(a)和图6(b)是表示基准平面20的配光图案A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图6 (a)表示错车灯的配光性能标准所对应的配光图案L,图6(b)表示行驶灯的配光性能标准所对应的配光图案H。如图6(a)和图6(b)所示,也可以由配光区域al/a2,形成在上端边缘具有截止线的错车灯的配光性能标准所对应的配光图案L ;通过在配光区域al/a2组合配光点Al,形成对应行驶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配光图案H。如此,使用来自激光源单元Ia的光形成对应行驶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配光图案H,能够明亮地照射到更远的区域,因此能够恰当地实现满足配光性能标准的前灯系统100。(变形例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对于激光源单元Ia具有半抛物面反射镜作为反射器14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定。例如,激光源单元Ia也可以是具有封闭的圆形的孔径部的抛物面反射镜的构成。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激光源单元Ia的变形例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激光源单元IA具有抛物面反射镜作为反射器14A。反射器14A包含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得到的曲面(抛物曲面)的至少一部,在反射由发光部13所发出的荧光的方向具有圆形的孔径部14a。在作为反射器14A而具有抛物面反射镜的激光源单元IA中,发光部13被固定在由金属构成的支柱15的一端、且配置在反射器14A的大致焦点的位置。支柱15的另一端贯通反射器14A、且连接在热传导性高的散热构件(图示省略)上。由此,能够使由于激光的照射而散发的发光部13的热量传播到支柱15和散热构件上,从而高效率地散热。作为反射器14A,例如,能够使用在树脂制的抛物面反射镜的内面涂覆有铝、且深度为8. 3mm、并孔径部14a的直径为30mm的部件。如此,反射器1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除了抛物面反射镜以外,也能够使用椭圆形状和自由曲面形状,或多面化的多重反射器。〔实施方式2〕如果基于图8 图23,对于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前灯系统101的构成]首先,参照图8 图10,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前灯系统101的立体图。如图8和图9所示,前灯系统101具有激光源单元Ia和LED光源单元2a。激光源单元Ia和LED光源单元2a,在相对于前灯系统101的配光方向直交的方向上排列,且配置在金属底座3上。前灯系统101通过朝向来自LED光源单元2a的光被进行配光的配光区域al内的特定的区域、使来自激光源单元Ia的光被进行配光的配光点Al移动,形成期望的配光图案 A0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的内部构成的方块图。如图10所示,前灯系统101除了激光源单元Ia和LED光源单元2a,还具有照相机5和控制部6。以下,对于前灯系统101具有的各构成构件进行说明,但激光源单元Ia和LED光源单元2a是与实施方式I大体上相同的构成,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照相机5)照相机5连续地拍摄包含配光区域al在内的车辆前方的图像,例如,被配置在室内前方的后视镜邻域。在照相机5中,能够使用以电视帧频拍摄动态图像的摄影装置。照相机5从LED光源单元2a亮灯的时刻起开始拍摄,将拍摄到的动态图像输出到控制部6。(控制部6)控制部6基于由照相机5所拍摄的动态图像,控制激光源单元Ia的操作。控制部6具有物体检测部61、物体识别部62、位置变更部63、0N/0FF切换部64。(物体检测部61)物体检测部(检验部)61分析由照相机5拍摄的动态图像而检测出动态图像中的物体。具体来说,物体检测部61在从照相机5取得动态图像时,检测在动态图像中的配光区域al内所包含的物体。物体检测部61在动态图像中的配光区域al内检测出物体时,将表示检测到物体的区域的坐标值的检测信号输出到物体识别部62。(物体识别部62)物体识别部(识别部)62识别从物体检测部61输出的检测信号所示的坐标值下的物体的种类。具体来说,物体识别部62在从物体检测部61取得检测信号时,提取检测信号所示的坐标值下的物体的移动速度、形状、位置等的特征点,计算出使特征点加以数值化了的特征值。然后,物体识别部62参照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管理按物体的种类的特征点被数值化了的标准值的标准值表,在该标准值表中,检索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在规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例如,在标准值表中,预先登记、管理着道路标识、行人或所设想的障碍物等所对应的标准值。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为既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被特定时,识别部62判定出由该标准值所示的物体为物体检测部61所检测到的物体。然后,物体识别部62在判定为由物体检测部61检测到的物体是预先登记在标准值表中的物体时,将表示检测到该物体的坐标值的识别信号输出到位置变更部63。(位置变更部63)位置变更部63按照基于从物体识别部6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坐标值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物体进行配光的方式,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具体来说,位置变更部63按照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物体配光的方式,变更反射器14的角度,从而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位置变更部63在按照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物体配光的方式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时,将表示其意向的控制信号输出到0N/0FF切换部64。·
(0N/0FF 切换部 64)0N/0FF切换部(切换部)64基于从位置变更部63输出的控制信号,切换发光部13的亮灯和灭灯。具体来说,0N/0FF切换部64在取得了从位置变更部63输出的控制信号时,开始对半导体激光元件11供电。由此,从半导体激光元件11使激光振荡,而使发光部13亮灯,将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检验到的物体进行配光。[前灯系统101的操作]接着,参照图11和图12对于前灯系统101的操作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前灯系统101的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前灯系统101的操作状态的模式图。如图11所示,在LED光源单元2a亮灯时,照相机5开始进行配光区域al的拍摄
(SI)。这时,照相机5以可拍摄配光区域al整体的视场角拍摄车辆前方,将拍摄到的动态图像输出到控制部6。接着,物体检测部61分析由照相机5拍摄的动态图像,检测动态图像中的配光区域al内的物体(S2)。物体检测部61在动态图像中的配光区域al内检测到物体时,将表示检测到物体的坐标值的检测信号输出到物体识别部62。接着,物体识别部62识别从物体检测部61输出的检测信号所示的坐标值下的物体的种类(S3)。具体来说,物体识别部62在从物体检测部61取得检测信号时,提取检测信号所示的坐标值下的物体的移动速度、形状、位置等的特征点,计算出数值化了的特征值。然后,物体识别部62参照标准值表,检索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在规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在与计算出的特征值的误差为规定阈值以内的标准值被特定时,物体识别部62判定出由该标准值所示的物体是由物体检测部61检测到的物体。物体识别部62在判定出由物体检测部61检测到的物体是预先登记在标准值表中的物体时,将表示检测到该物体的坐标值的识别信号输出到位置变更部63。在图12所示的情况下,物体识别部62判定出物体的种类为行人0,并且将表示检测到该行人O的动态图像中的坐标值的识别信号输出到位置变更部63。接着,位置变更部63按照基于从物体识别部62输出的识别信号所示的坐标值、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物体配光的方式,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S4)。在图12所不的情况下,位置变更部63按照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行人O进行配光的方式,变更反射器14的角度,从而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并且,位置变更部63在按照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行人O进行配光的方式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时,将表不其意向的的控制信号输出到ON/OFF切换部64。接着,ON/OFF切换部64基于从位置变更部63输出的控制信号,使发光部13亮灯
(S5)。具体来说,0N/0FF切换部64在取得从位置变更部63输出的控制信号时,开始对半导体激光元件11供电,由此使激光振荡,而使发光部13亮灯。由此,可以使朝向行人O所配光的光量增大,更明亮地照射行人O。如此,在前灯系统101中,识别由物体检测部61检验到的物体,物体为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等时,可以使朝向物体所配光的光量增大,更明亮地进行照明。因此,根据前灯系统101,可以更明亮地照射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等,通过目视就可以正确地读取道路标识和正确地辨认行人或障碍物等,因此能够实现安全的驾驶环境。 还有,识别由照相机5拍摄的动态图像中的物体的种类的手法,不限于上述,也可以应用公知的手法。另外,在标准值表中,除了道路标识,行人和障碍物等所对应的标准值以外,例如,也可以管理自行车、摩托车等所对应的标准值。由此,可以进行由物体识别部62所识别的物体的种类所对应的最佳的光量控制。[实施方式2的总结]如上,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其构成为,具有如下接收激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13 ;和基于与发光部13不同的发光原理而发光的LED23 ;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配光点Al配光,并且使来自LED23的光朝向配光区域al配光的反射器14/24,并且还具有位置变更部63,其变更配光点Al对于配光区域al的相对位置。该前灯系统101因为具有变更配光点Al对于配光区域al的相对位置的位置变更部63,所以可以变更来自发光部13的光的配光方向。因此,根据前灯系统101,例如,在配光区域al之中可以进行这样的光量控制,SP,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想要更明亮的特定的区域进行配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中,其构成为,还具有检验配光区域al内的物体的物体检测部61,位置变更部63按照朝向由物体检测部61检验到的物体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配光的方式,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该前灯系统101因为还具有检验配光区域al内的物体的物体检测部61,所以位置变更部63可以按照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由体检测部61检验到的物体进行配光的方式,来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因此,根据前灯系统101,可以进行以下光量控制,即,使朝向检验到的物体所配光的光量增加,进行更明亮地照射该物体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中,其构成为,还具有根据图像辨认来识别由物体检测部61检验到的物体的种类的物体识别部62,并且,位置变更部63按照在由物体识别部62识别的物体的种类与预先登记的物体的种类一致时、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该物体配光的方式,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该前灯系统101因为还具根据图像辨认来识别由物体检测部61检验到的物体的种类的物体识别部62,所以可以进行与物体识别部62所识别到的物体的种类所对应的光
量控制。
例如,位置变更部63按照在由物体识别部62识别的物体的种类与预先登记的物体的种类一致时、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该物体配光的方式,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由此,只针对由物体检测部61检验到的物体之中的、预先登记的物体,使所配光的光量增大,就更明亮地进行照射。因此,根据前灯系统101,可以进行与物体的种类所对应的最佳的光量控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中,其构成为,还具有切换发光部13的亮灯和灭灯的0N/0FF切换部64,0N/0FF切换部64在经由位置变更部63使配光点Al对于配光区域al的相对位置加以变更时,使发·光部13亮灯。该前灯系统101,因为还具有切换发光部13的亮灯和灭灯的0N/0FF切换部64,所以,0N/0FF切换部64可以在经由位置变更部63使配光点Al对于配光区域al的相对位置被变更时,使发光部13亮灯。因此,根据前灯系统101,可以根据需要使发光部13亮灯,因此能够降低前灯系统101的耗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中,其构成为,作为物体的种类,预先登记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该前灯系统101,因为预先登记了作为物体的种类之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所以在由物体检测部61检验到的物体为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时,位置变更部63可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以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进行配光。因此,可以只针对由物体检测部61检验到的物体之中的、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使所配光的光量增大,就更明亮地进行照射。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以更明亮地照射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等,通过目视就可以正确地读取道路标识和正确地辨认行人或障碍物等的前灯系统101,因此能够实现安全的驾驶环境。[变形例]接下来,参照图13 图23,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1具备的激光源单元IA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激光源单元Ia通过变更反射器14的角度而使配光点Al的位置变更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使激光相对于发光部13的照射位置偏移,从而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的构成。(变形例I)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源单元Ia的变形例的要部构成的剖面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发光部13a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如图13所示,激光源单元IB具有反射镜(位置变更部)16、发光部13a、散热片17、凸透镜18。反射镜16朝向发光部13a反射激光,是可以控制角度的可变式的反射镜。因此,反射镜16能够在图中的箭头P的范围内使朝向发光部13a反射的激光的光路偏移。散热片17支承发光部13a,且具有使由于激光的照射而在发光部13a发生的热、经由与发光部13a接触的接触面散发的功能。因此,散热片17优选使用热传导性高的铝和铜等金属材料,但只要是热传导性高的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定。对于与发光部13a抵接的散热片17的表面,实施反射加工,作为反射面起作用。由此,能够使从发光部13a的照射面所入射的激光,由该反射面反射,从而再次朝向发光部13a的内部。凸透镜18是在规定的角度范围使来自发光部13a的光得以配光的光学系统,将来自发光部13a的光朝向配光点Al配光。如此,激光源单元IB其构成为,不设置反射器14,而在与散热片17上所配置的发光部13a对置的位置,设置凸透镜18。在此,如图14所示,在激光源单元IB中,发光部13a以具有纵长方向的方式形成,且通过控制反射镜16的角度能够沿着发光部13a的纵长方向使激光的照射位置偏移。由此,因为发光部13a的发光点和凸透镜18的相对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通过使激光相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偏移,能够控制来自发光部13a的光的配光方向。
图15(a)和图15(b)是表不激光源单兀IB的配光方向的剖面图,图15(a)表不激光照射到发光部13a的中央部时的配光方向,图15(b)表示使激光的照射位置偏移时的配光方向。如图15(a)所示,在激光源单元IB中,按照激光照射到发光部13a的中央部时从凸透镜18朝向正面、使来自发光部13a的光笔直地配光(出射)的方式,使发光部13a和凸透镜18分别定位。若从这一状态使激光的照射位置偏移,如图15(b)所示,因为发光部13a的发光点和凸透镜18的相对的位置变化,所以能够从凸透镜18朝倾斜方向使来自发光部13a的光配光(出射)。如此,根据激光源单元1B,能够不设置反射器14,而通过变更激光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从而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另外,通过变更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不用由电机等使激光源单元IB整体旋转,便能够容易地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激光源单元IB的装置构成简单化。还有,不仅是只有凸透镜18的情况,而且使用反射器14A的情况或并用透镜和反射器的情况下,通过变更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也能够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变形例2)另外,激光源单元IB其构成为,具有从照射到激光的发光部13a的照射面发出光的发光部(反射型的发光部)13a,但也可以为如下构成来取而代之,即,具有从照射到激光的发光部13a的照射面使所入射的激光透过、而从与照射面对置的出射面发出光的发光部(透射型的发光部)13a。图16是表示具有透射型的发光部13a的激光源单元IC的要部构成的剖面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发光部13a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如图16所示,在具有透射型的发光部13a的激光源单元IC中,发光部13a配置在玻璃等的透明板19上,激光经由透明板19照射到发光部13a的照射面。由此,能够从发光部13a的照射面使所入射的激光透过,从与照射面对置出射面朝向凸透镜18使光出射。具有这样的透射型的发光部13a的激光源单元1C,也如图17所示,能够通过使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偏移,控制对于来自发光部13a的光进行配光的方向。(变形例3)另外,为了对于来自发光部13a的光进行高精度地配光,也可以将椭圆反射镜与凸透镜18 —起并用。图18是表示具有凸透镜18和椭圆反射镜21的激光源单元ID的要部构成的剖面图。如图18所示,激光源单元ID具有凸透镜18和椭圆反射镜21,按照使发光部13a的中央部位于椭圆反射镜21的第一焦点fl的方式配置发光部13a。在该激光源单元ID中,从配置于第一焦点fl的发光部13a发出的光,被椭圆反射镜21朝向第二焦点f2反射,通过第二焦点f2以后,再透过凸透镜18,在规定的角度范围配光。如此,通过并用凸透镜18和椭圆反射镜21,能够使来自发光部13a的光高精度地朝向配光点Al配光。(变形例4)另外,也可以配备能够以双轴使角度变化的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反射镜(位置变更部)30,作为可控制角度的可变式的反射镜16。图19是表示配备MEMS反射镜30的激光源单元IE的要部构成的立体图。图19所示的激光源单元1E,通过由MEMS反射镜30反射激光,使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偏移。图20表示图19所示的MEMS反射镜30的立体图。如图20所示,MEMS反射镜30由反射镜部30a、可动环部30b、保持部30c构成,反射镜部30a在X轴-Y轴双重万向接头机构(cymbals)作用下而角度可变。该MEMS反射镜30被配置在例如反射器14A的背面侧,且经由设于反射器14A的窗口部将激光照射到发光部13a。反射镜部30a嵌入到由保持部30c所保持的可动环部30b中,例如,直径为Imm的圆形。该反射镜部30a的反射镜面也可以实施Al涂层等的涂覆。保持部30c例如是边长5mm大小的近正方形,且在其内部保持有嵌入了反射镜部30a的可动环部30b。就反射镜部30a而言,通过在Dl方向(作为重力方向所规定的X轴(垂直)方向)和/或D2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的Y轴(水平)方向)使角度变化,能够使光控制并反射到任意的方向。因此,通过控制反射镜部30a的角度,能够使照射到发光部13a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得以二维地偏移。如此,根据激光源单元1E,通过由MEMS反射镜30使照射到发光部13a的激光的照射位置高精度地偏移,能够将配光点Al的位置变更到期望的位置。还有,MEMS反射镜30与LED光源单元2a的配光区域al是横宽的相对应,其驱动范围优选的设定方式为,使水平方向比纵向宽。由此,在横宽的配光区域al的全域,能够变更配光点Al的位置。另外,如激光源单元1E,也可以在反射器14A的孔径部14a侧,安装遮断特定的波长范围的光的波长阻断涂层22。通过该波长阻断涂层22,例如,通过遮断从发光部13a发出的光所含的4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能够将对于人眼安全性高的光配光到外部。还有,遮断的波长,能够根据波长阻断涂层22的材料等适宜调整。另外,也能够使用波长截止滤镜代替波长阻断涂层22。(变形例5)另外,作为可以控制角度的可变式的反射镜16,也可以具有使用了压电元件的双轴压电反射器元件(位置变更部)31。
图21是表示具有双轴压电反射器元件31的激光源单元IF的要部构成的立体图。图21所示的激光源单元1F,通过由双轴压电反射器元件31反射激光,使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偏移。双轴压电反射器元件31具有如下机构能够使X轴-Y轴双重万向接头机构保持的微反射镜、经由使用了压电元件的致动器改变角度的机构,由压电元件的镜面反射激光,能够改变其光路的方向。根据该双轴压电反射器元件31,可以进行高精度的角度调整,因此适合于激光折返(反射)大量存在的情况等。双轴压电反射器元件31,例如 是直径20mm、高度40mmΦ的圆柱形。如此,根据激光源单元1F,通过控制双轴压电反射器元件31,能够使照射到发光部13a的激光的照射位置高精度地偏移,因此能够将配光点Al的位置变更到期望的位置。(变形例6)另外,作为可控制角度的可变式的反射镜16,也可以具有2个电流镜(位置变更部)38a/38b。图22是表示具有2个电流镜38a/38b的激光源单元IG的要部构成的立体图。图22所示的激光源单元1G,通过由2个电流镜38a/38b反射激光,从而使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偏移。激光源单元IG具有X轴用的电流镜38a、驱动电流镜38a的电流镜驱动部39a、Y轴用的电流镜38b、驱动电流镜38b的电流镜驱动部39b。就电流镜38a而言,按与输入的驱动电压的电平相应的量在电流镜驱动部39a的驱动下转动,以使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沿着X轴方向变化的方式使反射角变化。电流镜38a将反射的激光朝向电流镜38b照射。就电流镜38b而言,按与输入的驱动电压的电平相应的量在电流镜驱动部39b的驱动下转动,以使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沿着Y轴方向变化的方式使反射角变化。电流镜38b使反射的激光朝向发光部13a照射。由此,通过控制电流镜38a和电流镜38b的角度,能够使照射到发光部13a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偏移。如此,根据激光源单元1G,能够通过控制电流镜38a和电流镜38b的角度,使照射到发光部13a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高精度地偏移,因此能够将配光点Al的位置变更到期望的位置。还有,优选对于电流镜38a/38b,实施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HR涂层,优选该HR涂层对应激光的波长进行调整。通过对于电流镜38a/38b实施这样的HR涂层,能够降低光学损失。(变形例7)另外,具有可由致动器32b控制角度或位置的透镜(位置变更部)32a、替代可以控制角度的可变式的反射镜16也可。图23是表示具有可以控制角度或位置的可变式的透镜32a的激光源单元IH的要部构成的立体图。图23所示的激光源单元1H,通过使激光透过可以控制角度或位置的可变式的透镜32a,使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发生偏移。
透镜32a是控制所透过的激光的光路的光学系统,例如是凸透镜。就透镜32a而言,其操作由致动器32b控制,且通过使透镜32a对于激光的相对性的角度/位置变化,而使发光部13a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变化。致动器32b使透镜32a的角度/位置变化。例如,就致动器32b而言,在线圈上流通电流,而使磁场发生,且利用由该磁场产生的磁体的回转力(转矩)而使透镜32a的角度/位置变化。还有,致动器32b通过改变线圈上流通的电流的方向,就能够使作用于磁体的回转力的方向变成相反方向。通过该致动器32b,使透镜32a对于激光的相对性的角度/位置变化,能够控制透过透镜32a的激光的光路,因此能够使照射到发光部13a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偏移。如此,根据激光源单元1H,通过由致动器32b控制透镜32a的角度/位置,能够使照射到发光部13a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将配光点Al的位置变更到期望的位·置。〔实施方式3〕如果基于图24 图28,对于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前灯系统102的构成]首先,参照图24 图26,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2的构成进行说明t石。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2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25是表示图24所示的前灯系统102的立体图。如图24和图25所示,前灯系统102具有激光源单元la、激光源单元lb、LED光源单元2a。激光源单元la/lb和LED光源单元2a,在相对于前灯系统102的配光方向直交的方向上排列,且配置在金属底座3上,并且激光源单元la/lb在LED光源单元2a的两侧各配置I个。前灯系统102中,按照在来自LED光源单元2a的光被配光的配光区域al的左右的周边区域、使来自激光源单元la/lb的光得到配光的方式,设定配光点A1/A2,并且根据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使激光源单元la/lb亮灯,从而形成期望的配光图案A。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2的内部构成的方块图。如图26所示,前灯系统102,除了激光源单元la/lb和LED光源单元2a以外,还具有控制部6a。以下,对于前灯系统102具备的各构成构件进行说明,但激光源单元la/lb和LED光源单元2a是与实施方式I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在此的详细说明省略。(控制部6a)控制部6a是根据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来控制激光源单元la/lb的操作的部件。控制部6a具有操作量检测部65和0N/0FF切换部64。(操作量检测部65)操作量检测部65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量。具体来说,操作量检测部65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且判定检测到的方向盘操作量是否在规定阈值以上。如果方向盘操作量在规定阈值以上,则操作量检测部65,将表不方向盘切换的方向的控制信号输出到ON/OFF切换部64。(0N/0FF 切换部 M)
0N/0FF切换部(切换部)64基于从操作量检测部65输出的控制信号,切换发光部13的亮灯和灭灯。具体来说,0N/0FF切换部64在取得从操作量检测部65输出的控制信号时,对于在控制信号所示的方向盘被切换的方向侧所配置的激光源单元Ia或激光源单元Ib的半导体激光元件11供电。由此,从半导体激光元件11使激光振荡,使发光部13亮灯,而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车辆的行进方向配光。[前灯系统102的操作]接着,参照图27和图28,对于前灯系统102的操作进行说明。图27是表示前灯系统102的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8是表示前灯系统102的操作状态的模式图。如图27所示,LED光源单元2a亮灯时,操作量检测部65开始进行方向盘操作的检测(Sll)。 接着,操作量检测部65在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时,判定方向盘操作量是否在规定阈值以上(S12)。如果方向盘操作量在规定阈值以上(S12中为YES),则操作量检测部65将表不方向盘切换方向的控制信号输出到0N/0FF切换部64。另一方面,如果方向盘操作量低于规定阈值时(S12中为NO),则操作量检测部65继续方向盘操作的检测。接着,0N/0FF切换部64在从操作量检测部65输出控制信号时,开始对于控制信号所示的、方向盘被切换的方向侧所配置的激光源单元la/lb的半导体激光元件11供电,使发光部13亮灯(S13)。如图28所示,0N/0FF切换部64开始对于配置在车辆右侧的激光源单元Ib的半导体激光元件11供电,使激光源单元Ib的发光部13亮灯。由此,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车辆的行进方向被配光,所以能够照亮地照射车辆的行进方向。[实施方式3的总结]如上,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2其构成为,具有如下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量的操作量检测部65 ;根据操作量检测部65所检测到的方向盘操作量,切换发光部13的亮灯和灭灯的0N/0FF切换部64,并且,按照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配光到配光区域al的左侧或右侧周边区域的方式,设定配光点A1/A2。为此,0N/0FF切换部64按照朝向由操作量检测部65特定的车辆拐弯的方向而对于来自发光部13的光进行配光的方式,使发光部13亮灯。该前灯系统102中,按照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被配光到配光区域al的左侧或右侧周边区域的方式,设定配光点A1/A2,并且,0N/0FF切换部64根据由操作量检测部65检测到的方向盘的操作量,以朝向车辆拐弯的方向对于来自发光部13的光进行配光的方式,使配置在车辆的行进方向侧的发光部13亮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明亮地照射车辆的行进方向,因此能够实现安全的驾驶环境,并且能够提供可降低耗电的前灯系统102。〔实施方式4〕如果基于图29 图32,对于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还有,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前灯系统103的构成]首先,参照图29和图30,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3的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3中,来自发光部13和LED23的光,经由I个反射器,分别朝向配光点Al或配光区域al被进行配光,在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图2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3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30是表示图29所示的前灯系统103的要部构成的剖面图。如图29和图30所示,前灯系统103其构成为,发光部13、LED23、反射器14配置
在金属底座3上。发光部13配置在反射器14的焦点,LED23按照与发光部13邻接的方式配置。在 本实施方式中,LED23距反射器14的焦点在孔径部14a的方向偏离2mm而被配置。如此,通过将发光部13配置在反射器14的焦点,能够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配光点Al而进行配光。另外,通过将LED23配置在除去反射器14的焦点的位置,能够使来自LED23的光,朝向与配光点Al不同的配光区域al而进行配光。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LED23以具有纵长方向的方式形成,使纵长方向朝向相对于配光方向直交的方向而配置。由此,能够使来自LED23的光扩展到宽阔的区域而进行配光。根据这一构成的前灯系统103,例如,以配光区域al,形成在上端边缘具有截止线的对应于错车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配光图案,在配光区域al中组合配光点Al,从而能够形成对应于行驶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配光图案。[实施方式4的总结]如上,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3其构成为,发光部13配置在反射器14的焦点,LED23配置在除了反射器14的焦点以外的位置。该前灯系统103因为使发光部13配置在反射器14的焦点、且使LED23配置在除了反射器14的焦点以外的位置,所以经由I个反射器14,可以将来自发光部13的光朝向配光点Al配光、且可以将来自LED23的光朝向配光区域al配光。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来自发光部13的光和来自LED23的光通过I个反射器14进行个别地配光,因此能够提供小型化的前灯系统103。[变形例](变形例I)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发光部13和LED23被个别配置在邻接的位置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定。例如,也可以使发光部13和LED23—体地形成。图31是表示发光部13和LED23被一体地构成的一体型LED33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如图31所示,一体型LED33其构成为,在LED23的表面涂布有荧光体作为发光部13。该一体型LED33例如在包含反射器14的焦点位置、按照使LED23的芯片(图示省略)偏离该焦点的方式配置。因此,通过对于照射到激光的一体型LED33的照射面33a的一部分照射激光,能够使发光部13部分性地发光,因此能够使来自发光部13的光和来自LED23的光由I个反射器14个别地配光。如此,通过一体地构成发光部13和LED23,可以减少前灯系统103的部件数量,因此能够使前灯系统103的构成简单化。(变形例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灯系统103中,发光部13也以具有纵长方向的方式形成,使激光的照射位置沿着发光部13的纵长方向偏移,可以控制来自发光部13的光的配光方向。图32是表示图30所示的发光部13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如图32所示,发光部13以具有纵长方向的方式形成,通过使激光的光路在图中的箭头P的范围内变更,能够使激光的照射位置沿着发光部13a的纵长方向偏移。
由此,发光部13a的发光点和反射器14的相对的位置变化,因此使激光对于发光部13a的照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控制来自发光部13a的光的配光方向。〔实施方式的总结〕如上,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激光而进行发光的第一发光部;基于与所述第一发光部不同的发光原理而进行发光的第二发光部;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而进行配光、且使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而进行配光的至少I个配光部。在上述的构成中,照明装置具有接收激光而进行发光的第一发光部、和基于与第一发光部不同的发光原理而进行发光的第二发光部,配光部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配光、且使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配光。在此,因为第一发光部基于接收激光而发光的发光原理进行发光,所以能够发出比现有的光源亮度更高的光,此外,能够使第一发光部自身的尺寸小径化。因此,通过配光部可以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不扩散、而配光到更远的小范围的区域。此外,在上述的构成中,照明装置按照区别于这样的的第一发光部的方式,具有基于与第一发光部不同的发光原理而进行发光的第二发光部,配光部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配光、且使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配光。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和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经由配光部进行个别地配光,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分别设定第一配光区域和第二配光区域。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例如,可以使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宽阔的区域(第二配光区域)配光、且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想要照射得更明亮的特定的区域(第一配光区域)进行配光等,这样的光量控制成为可能。如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因为具有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能够通过配光部使来自各发光部的光进行个别配光,所以可以活用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的特性进行高效率的照明。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并利用激光源和其他的光源的特性的照明装置。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还具有位置变更部,其变更所述第一配光区域对于第二配光区域的相对位置。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照明装置还具有变更第一配光区域相对于第二配光区域的相对位置的位置变更部,所以可以控制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的配光方向。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例如,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在第二配光区域之中的、想到更明亮的特定的区域进行配光,这样的光量控制成为可能。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还具有检验所述第二配光区域内的物体的检验部,所述位置变更部按照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由所述检验部检验的所述物体进行配光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配光区域的位置。
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还具有检验第二配光区域内的物体的检验部,所以位置变更部可以按照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由检验部检验到的物体而进行配光的方式,来变第一配光区域的位置。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使朝向检验到的物体所配光的光量增加、而使该物体得以更明亮地照射等的光量控制成为可能。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还具有识别部,其通过图像辨认来识别由所述检验部检验到的所述物体的种类,所述位置变更部按照在由所述识别部所识别到的所述物体的种类与预先登记的物体的种类一致时、 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该物体进行配光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配光区域的位置。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还具有通过图像辨认来识别由所述检验部检验到的所述物体的种类识别部,所以可以进行根据识别部所识别到的物体的种类所对应的光量控制。例如,位置变更部按照在由识别部识别的所述物体的种类和预先登记的物体的种类一致时、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该物体进行配光的方式,变更第一配光区域的位置。由此,只针对由检验部检验到的物体之中的、预先登记的物体,使所配光的光量增大,可以将其照射得更明亮。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进行与物体的种类所对应的最佳的光量控制。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切换所述第一发光部的亮灯和灭灯的切换部,所述切换部在由所述位置变更部变更所述第一配光区域对于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相对位置时,使所述第一发光部亮灯。在上述的构成中,还具有切换第一发光部的亮灯和灭灯的切换部,切换部在由位置变更部使第一配光区域对于第二配光区域的相对位置被变更时,使第一发光部亮灯。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根据需要使第一发光部亮灯,因此能够降低照明装置的耗电。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配光到含有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中央部的区域,如此设定所述第一配光区域。在上述的构成中,按照在包含第二配光区域的中央部的区域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得到配光的方式,设定第一配光区域,因此可以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的中央部配光。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使配光到第二配光区域的中央部的光量增大,更明亮地照明。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配光到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周边区域,如此设定所述第一配光区域。在上述的构成中,按照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配光到第二配光区域的周边区域的方式,设定第一配光区域,因此可以朝向第二配光区域的周边区域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进行配光。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通过照明装置,照明更宽阔的区域。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发光部配置在所述配光部的焦点,所述第二发光部配置在除了所述焦点以外的位置。在上述的构成中,第一发光部配置在配光部的焦点,第二发光部配置在除了配光部的焦点以外的位置。因此,光源装置能够可以经由配光部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配光到更远处、且使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在宽广的范围进行配光。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和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由I个配光部进行个别地配光,因此能够使照明装置小型化。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所述配光部按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分别设置。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光源装置按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具有配光部,所以能够分别通过独立的配光部、将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和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配光到第一配光区域或第二配光区域。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个别配光来自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的光容易。 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发光部含有接收所述激光而发出荧光的突光体。在上述的构成中,因为第一发光部至少含有接收激光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所以能够利用荧光体发出的荧光作为照明光。另外,通过在第一发光部含有不同种类的荧光体,能够将不同颜色的荧光进行混色,得到期望的色度的照明光。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光源装置能够朝向第一配光区域,配光期望的色度的照明光。另外,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发光部含有接收所述激光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所述第二发光部是配置在所述配光部的焦点的发光二极管,所述荧光体涂布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表面。根据上述的构成,因为第一发光部含有接收激光而发出突光的突光体,该突光涂布在配置于配光部的焦点的作为第二发光部的发光二极管的表面,所以可以一体地构成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减少照明装置的部件数量,因此能够使照明装置的构成简单化。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照明装置。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实现一并利用激光源和其他光源的特性的车辆用前照灯。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所述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预先登记作为所述物体的种类之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在上述的构成中,由检验部检验到的物体是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时,按照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进行配光的方式,位置变更部改变第一配光区域的位置。由此,可以只针对由检验部检验到的物体之中的、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使所配光的光量增大,进行更明亮的照明。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明亮地照明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等,可以通过目视,正确地读取道路标识,和正确地辨认行人或障碍物等,因此能够实现安全的驾驶环境。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所述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光区域以满足行驶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二配光区域以满足错车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设定。根据上述的构成,第一配光区域以满足行驶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设定,第二配光区域以满足错车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设定。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恰当地实现满足车辆用前照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车辆用前照灯。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所述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量的操作量检测部、根据所述操作量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方向盘操作量来切换所述第一发光部的亮灯和灭灯的切换部,并且,按照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配光到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左侧或右侧周边区域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配光区域,所述切换部按照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由所述操作量检测部特定的车辆拐弯的方向进行配光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发光部亮灯。
在上述的构成中,使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配光到第二配光区域的左侧或右侧周边区域,如此设定第一配光区域,切换部根据由操作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方向盘的操作量,按照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车辆拐弯的方向进行配光的方式,使第一发光部亮灯。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明亮地照明车辆的行进方向,因此能够实现安全的驾驶环境,并且能够降低耗电。本发明不限定为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关于将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所公开的技术的手段适宜加以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内。〔补充〕还有,本发明能够以如下方式表现。即,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由激光激发的发光部作为光源的第一投射机、和具有利用了除此以外的发光原理的光源的第二投射机,同时亮灯。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射机照射中央,第二投射机照射其周边部。 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射机根据需要亮灯。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投射机的亮灯时,根据需要,由第一投射机照射中央。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二投射机作为近光,附加第一投射机构成远光。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监控由第二投射机投射的投光状况,根据需要由第一投射机照射需要的区域。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谓需要的区域,就是存在道路标识、行人,障碍物的部分。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射机具有能够控制投光区域的机构。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投射机照射中央,第一投射机根据需要照射其周边部。另外,本发明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射机基于从方向盘操作得到的信息,照射第二投射机的投光区域的右侧或左侧。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恰当地适用于各种照明装置,特别是车辆用的前灯。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发光部,其接收激光而进行发光; 第二发光部,其基于与所述第一发光部不同的发光原理而进行发光; 至少I个配光部,其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一配光区域配光,并且使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朝向第二配光区域配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位置变更部,其变更所述第一配光区域对于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第二配光区域内的物体, 所述位置变更部按照朝向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物体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进行配光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配光区域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识别部,其根据图像辨认来识别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物体的种类,所述位置变更部按照在由所述识别部识别到的所述物体的种类与预先登记的物体的种类一致时、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该物体配光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配光区域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切换部,其对所述第一发光部的亮灯和灭灯进行切换, 所述切换部在由所述位置变更部变更了所述第一配光区域对于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相对位置时,使所述第一发光部亮灯。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配光到含有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中央部的区域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配光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配光到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周边区域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配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部配置在所述配光部的焦点, 所述第二发光部配置在除了所述焦点以外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光部按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进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部含有接收所述激光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
11.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部含有接收所述激光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 所述第二发光部是在所述配光部的焦点所配置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荧光体涂布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表面。
12.—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具有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13.—种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预先登记有道路标识、行人或障碍物作为所述物体的种类。
14.一种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光区域以满足行驶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设定, 所述第二配光区域以满足错车灯的配光性能标准的方式设定。
15.一种车辆用前照灯,是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操作量检测部,检测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量; 切换部,根据由所述操作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方向盘操作量,对所述第一发光部的亮灯和灭灯进行切换, 并且,按照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配光到所述第二配光区域的左侧或右侧周边区域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配光区域, 所述切换部按照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朝向所述操作量检测部所特定的车辆拐弯的方向进行配光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发光部亮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照明装置和具备该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其中,前灯系统(100)配备具有接收激光而进行发光的发光部的激光源单元(1a);具有LED的LED光源单元(2a/2b),激光源单元(1a)朝向配光点(A1)配光,并且LED光源单元(2a/2b)朝向配光区域(a1/a2)配光。
文档编号F21S8/10GK102901017SQ20121025342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高桥幸司, 伊藤茂稔, 高平宜幸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