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964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运动在世界各地变得越来越流行,人们变得越来越乐于各种户外运动,诸如爬山、攀岩、野营等等。在户外运动中,需要各种户外设备。当然,头灯和野营灯都是必需品。例如,在光线不足的时候,例如夜晚,人们需要戴上头灯。在露营时,人们需要野营灯照亮环境。对于头灯,需要较窄的光束分布。对于野营灯,需要较宽的光束分布。因而,通常情况下,人们需要在整个旅途中既携带头灯又携带野营灯,这对于已携带很多设施的人们来说是不便利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该多功能照明装置包括发光部,发光部包括第一板状部和被布置在第一板状部上的N个发光体,其中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N个发光体中的每个发光体的中心各构成正N边形的相应顶点;以及灯罩部,灯罩部包括第二板状部、以及被形成在第二板状部中的N个聚光透镜和N个漫射器,第二板状部与第一板状部平行,N个聚光透镜中的每个聚光透镜的中心各构成正N边形的第一全等图形的相应顶点,N个漫射器中的每个漫射器的中心各构成正N边形的第二全等图形的相应顶点,第一全等图形和第二全等图形共用一个中心,并且第一全等图形和第二全等图形错开预定角度,贯穿第一全等图形和第二全等图形共用的中心以及正N边形的中心的直线与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都垂直。其中,发光部能够绕着正N边形的中心旋转、或者灯罩部能够绕着第一全等图形和第二全等图形共用的中心旋转,以使得N个发光体选择性地与N个聚光透镜正对或者与N个漫射器正对。

参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图I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的分解图;[0010]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的组装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的另一分解图;图4是主要示出壳体和灯罩部的位置关系的分解图;图5是主要示出壳体和灯罩部的位置关系的组装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穿过灯罩部的聚光透镜的光线的方向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与聚光透镜有关的配光曲线;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穿过灯罩部的漫射器的光线的方向的不意图;以及图9是示出与漫射器有关的配光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以下参照图I至图5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100。图I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100的分解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100的组装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100的另一分解图,图4是主要示出壳体130和灯罩部120的位置关系的分解图,以及图5是主要示出壳体130和灯罩部120的位置关系的组装图。如图I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100可以包括发光部110和灯罩部120。如图I所示,发光部110可以包括第一板状部102和被布置在第一板状部102上的多个发光体104。在图I中示出了 3个发光体104。要注意,在附图中,当出现多个相同部件的情况下,为了简明起见,有时仅标示一个部件。例如,尽管在图I中有3个发光体,但仅将一个发光体标不为104。优选地,发光体104可以是发光二极管。但是发光体104不限于发光二极管,而可以是任意其他适合的发光器件。此外,第一板状部102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简称 PCB)。这些发光体104的中心各构成正多边形的相应顶点。换句话说,通过连接两个相邻的发光体104的中心,可以构成正多边形。例如,在如图I所示的3个发光体104的情况下,这3个发光体104的中心构成正三角形的3个顶点,即,通过连接3个发光体104的中心,可以构成正三角形。例如,在4个发光体104的情况下,这4个发光体104的中心可以构成正方形的4个顶点。如图I、图2和图4所示,灯罩部120可以包括第二板状部122、以及形成在第二板状部122中的多个聚光透镜124和多个漫射器126。聚光透镜124的数量和漫射器126的数量相同,例如,3个聚光透镜124和3个漫射器126。稍后将参照图6至图9来描述聚光透镜124和漫射器126。[0025]灯罩部120的第二板状部122与发光部110的第一板状部102平行布置。换句话说,第二板状部12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板状部102所在的平面平行。这些聚光透镜124的中心各构成正多边形的相应顶点,并且该正多边形是发光体104构成的正多边形的全等图形。换句话说,通过连接两个相邻的聚光透镜124的中心,可以构成正多边形,而该正多边形与发光体104构成的正多边形为全等的。类似地,这些漫射器126的中心各构成正多边形的相应顶点,并且该正多边形是发光体104构成的正多边形的全等图形。换句话说,通过连接两个相邻的漫射器126的中心,可以构成正多边形,而该正多边形与发光体104构成的正多边形为全等的。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多边形和漫射器126构成的正多边形共用一个中心,并且这两个正多边形错开预定角度。例如,在3个聚光透镜124和3个漫射器126的情况下(如图I、图2和图4所·示),这3个聚光透镜124的中心构成正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3个漫射器126的中心构成正三角形的3个顶点。由3个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三角形、由3个漫射器126构成的正三角形、以及由3个发光体104构成的正三角形是全等的。此外,由3个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三角形与由3个漫射器126构成的正三角形共用一个中心。换句话说,由3个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三角形的中心与由3个漫射器126构成的正三角形的中心重合。此外,由3个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三角形与由3个漫射器126构成的正三角形错开预定角度。尽管未标示出,但从图I、图2和图4中可以看出,这两个正三角形错开了约60度。当然,这两个正三角形不一定要错开60度,而可以错开其他适当角度,例如50度。例如,在4个聚光透镜124和4个漫射器126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未示出),这4个聚光透镜124的中心构成正方形的4个顶点,这4个漫射器126的中心构成正方形的4个顶点。由4个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方形、由4个漫射器126构成的正方形、以及由4个发光体104构成的正方形是全等的。此外,由4个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方形与由4个漫射器126构成的正方形共用一个中心。换句话说,由4个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与由4个漫射器126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重合。此外,由4个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方形和由4个漫射器126构成的正方形错开适当角度,例如,45度、50度等等。此外,在将发光部110和灯罩部120组装到一起时,贯穿由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多边形和由漫射器126构成的正多边形共用的中心以及由发光体104构成的正多边形的中心的直线与第一板状部102和第二板状部122都垂直。换句话说,在将发光部110和灯罩部120组装到一起时,第一板状部102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板状部122所在的平面平行,并且由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多边形和由漫射器126构成的正多边形共用的中心与由发光体104构成的正多边形的中心之间的线段将最短。例如,灯罩部120可以绕着由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多边形和由漫射器126构成的正多边形共用的中心旋转,以使得发光体104选择性地与聚光透镜124正对或者与漫射器126正对。换句话说,通过旋转灯罩部120,可以使发光体104发出的光透过聚光透镜124或透过漫射器126。可选地,发光部110可以绕着由发光体104构成的正多边形的中心旋转,以使得发光体104选择性地与聚光透镜124正对或者与漫射器126正对。换句话说,通过旋转发光部110,可以使发光体104发出的光选择性地透过聚光透镜124或透过漫射器126。[0034]如图I至图5所示,多功能照明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壳体130。例如,在灯罩部120可以绕着由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多边形和由漫射器126构成的正多边形共用的中心旋转的情况下,灯罩部120可以被可旋转地安装到壳体130上,而发光部110被固定地安装到壳体130上,如图I至图5所示。例如,多功能照明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固定部140。发光部110可以通过固定部140固定到壳体130。可选地,发光部110可以直接固定到壳体130上,而不通过固定部140。可选地,在发光部110可以绕着由发光体104构成的正多边形的中心旋转的情况下,发光部110可以被可旋转地安装到壳体130上,而灯罩部120被固定地安装到壳体130上。如图I和图3至图5所示,壳体130还可以包括第一配合部132’和132”,而灯罩 部120还可以包括第二配合部128。第一配合部132’和132”与第二配合部128配合,以使得灯罩部120被可旋转地安装到壳体130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30包括圆筒形部134,第一配合部132’是在圆筒形部134的内壁上布置的多个第一突部132’,第一配合部132”是在圆筒形部134的内壁上布置的多个第二突部132”,其中第一突部132’的数量和第二突部132”的数量相同。第一突部132’和第二突部132”被相间地布置。换句话说,以第一突部132’、第二突部132”、第一突部132’、
第二突部132”......的顺序来布置第一突部132’和第二突部132”。在本实施例中,有3
个第一突部132’和3个第二突部132”。第二配合部128是多个凹部128,其中凹部128的数量、第一突部132’的数量和第二突部132”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有3个凹部128。在灯罩部120可以绕着由聚光透镜124构成的正多边形和由漫射器126构成的正多边形共用的中心旋转的情况下,通过旋转灯罩部120而使得这些凹部128选择性地与第一突部132’配合或者与第二突部132”配合。例如,当凹部128与第一突部132’配合时(如图5所示),可以使发光体104发出的光透过聚光透镜124。而当凹部128与第二突部132”配合时,可以使发光体104发出的光透过漫射器126。可选地,多功能照明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头部佩戴部160。头部佩戴部160与壳体130连接并且能够被佩戴在头上。图I所示的多功能照明装置100还包括背板150。背板150用于封住多功能照明装置100的背面。尽管未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适当的电源,例如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可以理解到,多功能照明装置100可以不包括壳体130,而直接将灯罩部120可旋转地安装到发光部Iio上。多功能照明装置100可以不包括头部佩戴部160,而通过其他方式来佩戴或固定多功能照明装置100。多功能照明装置100也可以不包括背板,而暴露多功能照明装置100的背面。以下将参照图6至图9来描述聚光透镜124和漫射器126。本文中提到的聚光透镜124是一种能够使透过的光具有窄光束分布的光学器件。本文中提到的漫射器126是一种能够使透过的光具有宽光束分布的光学器件。如图6和图7所示,在发光部104与聚光透镜124正对时,透过聚光透镜124的光具有相对窄的光束分布。如图8和图9所示,在发光部104与漫射器126正对时,透过漫射器124的光具有相对宽的光束分布。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照明装置100可以发出不同类型的光,一种窄光束分布的光(如图6和图7所不),一种宽光束分布的光(如图8和图9所示)。在户外运动的情况下,用户只需携带一个多功能照明装置100,而无需既携带头灯又携带野营灯,这对于已携带很多设施的人们来说是相当便利的。此外,可以简单地通过旋转发光部110或灯罩部120而使得多功能照明装置100根据需要发出不同类型的光,因而多功能照明装置100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 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第一板状部和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板状部上的N个发光体,其中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N个发光体中的每个发光体的中心各构成正N边形的相应顶点;以及 灯罩部,所述灯罩部包括第二板状部、以及被形成在所述第二板状部中的N个聚光透镜和N个漫射器,所述第二板状部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平行,所述N个聚光透镜中的每个聚光透镜的中心各构成所述正N边形的第一全等图形的相应顶点,所述N个漫射器中的每个漫射器的中心各构成所述正N边形的第二全等图形的相应顶点,所述第一全等图形和所述第二全等图形共用一个中心,并且所述第一全等图形和所述第二全等图形错开预定角度,贯穿所述第一全等图形和所述第二全等图形共用的中心以及所述正N边形的中心的直线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都垂直; 其中,所述发光部能够绕着所述正N边形的中心旋转、或者所述灯罩部能够绕着所述第一全等图形和所述第二全等图形共用的中心旋转,以使得所述N个发光体选择性地与所述N个聚光透镜正对或者与所述N个漫射器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功能照明装置还包括壳体, 其中在所述灯罩部能够绕着所述第一全等图形和所述第二全等图形共用的中心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灯罩部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上,而所述发光部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配合部,而所述灯罩部还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使得所述灯罩部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圆筒形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是在所述圆筒形部的内壁上布置的N个第一突部和N个第二突部,并且所述N个第一突部和N个第二突部被相间地布置,并且 所述第二配合部是N个凹部,其中通过绕着所述第一全等图形和所述第二全等图形共用的中心旋转所述灯罩部而使得所述N个凹部选择性地与所述N个第一突部配合或者与所述N个第二突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照明装置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发光部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功能照明装置还包括壳体, 其中在所述发光部能够绕着所述正N边形的中心旋转的情况下,所述发光部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上,而所述灯罩部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照明装置还包括头部佩戴部,所述头部佩戴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且能够被佩戴在头上。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是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是3。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为印刷电路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发光部,其包括第一板状部和布置在第一板状部上的N个发光体,每个发光体的中心各构成正N边形的相应顶点;以及灯罩部,其包括第二板状部以及形成在第二板状部中的N个聚光透镜和N个漫射器,每个聚光透镜的中心各构成正N边形的第一全等图形的相应顶点,每个漫射器的中心各构成正N边形的第二全等图形的相应顶点,第一全等图形和第二全等图形共用一个中心并错开预定角度,贯穿前述中心的直线与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都垂直。其中,发光部能够绕着正N边形的中心旋转、或者灯罩部能够绕着第一全等图形和第二全等图形共用的中心旋转以使得N个发光体与N个聚光透镜正对或与N个漫射器正对。
文档编号F21V14/02GK202494043SQ20122000691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孙孝情, 明玉生, 林爱民, 陈小棉 申请人: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