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及其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14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及其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高组装效率的照明装置及其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近年来已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因其具有节能省电的好处与优势,举凡显示器、家电装置、车用电子组件、照明灯具…等皆是发光二极管的应用范畴。以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家用照明灯具为例,因其具有暖灯时间快、反应速度快、体积小、寿命长、省电、耐震、污染程度低、高可靠度与适合量产的优点,使得传统白炽灯泡与日光灯已有渐渐被取代的趋势。请参阅图I与图2,图I为现有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结构侧示图,图2为图I所示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照明装置I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1、 光源电路板体12以及驱动电路板13 ;其中,每一发光二极管11包含发光部111、正极接脚112以及负极接脚113,光源电路板体12为一金属基板,其由上而下依序包括电路层121、绝缘层122以及散热板123,而驱动电路板13上具有第二正极接触部131与第二负极接触部132。再者,每一发光二极管11的正极接脚112与负极接脚113分别焊接于电路层121上的相对应的正极接点1211与负极接点1212,且每一正极接点1211与每一负极接点1212皆分别与电路层121上的一第一正极接触部1213与一第一负极接触部1214呈电性导通。为了使驱动电路板13与光源电路板体12电性连接在一起,第一正极接触部1213与第二正极接触131部之间以及第一负极接触部1214与第二负极接触部132之间皆藉由导线14而相连,藉此电力可由驱动电路板传送至光源电路板121,进而驱动每一发光二极管11发光。然而,由于金属基板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使得导线14不容易焊接于其上,因此有现有技术提出另外的技术手段以将驱动电路板13与光源电路板体12连接在一起。举例来说,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396364号揭露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于金属基板上以及驱动电路板上分别设置金手指插座与金手指插头,因此只要将金手指插头插入金手指插座即可连接驱动电路板与光源电路板。再举例来说,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372430号揭露了一种LED灯座结构,其于驱动电路板以及光源电路板体上分别设置电性端子以及相对于该电性端子的电性穿孔,并将电性端子焊固于电性穿孔即可连接驱动电路板与光源电路板。惟上述现有技术需特地在金属基板上焊接金手指插座,或是特地在驱动电路板上焊接电性端子,因此制程上显得较为复杂,且增加了灯具的制造成本。故,现有技术仍具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组装效率的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以提升照明装置的组装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用以驱动一照明装置中的至少一发光元件输出多条光束,且该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电性接脚以及发光部,该驱动结构包括光源电路板体以及驱动电路板,其中,该光源电路板体包括电路层,且该电路层具有对应于该电性接脚的电极接点以及与该电极接点呈电性导通的第一电极部,且该第一电极部具有至少一贯穿该光源电路板体的穿孔;该驱动电路板的边缘形成有第二电极部,且该第二电极部呈凸状,并与该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其中,该第二电极部穿过该第一电极部的该穿孔,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 较佳地,该第二电极部焊固于该第一电极部。较佳地,该穿孔与该第一电极部呈电性导通,且该第二电极部卡固于该穿孔。 较佳地,该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时,该驱动电路板垂直于该光源电路板体。较佳地,该光源电路板体为金属基板,且该金属基板由该电路层、绝缘层以及散热板所共同形成;其中,该绝缘层位于该电路层与该散热板之间,且该散热板是由高导热系数材料所构成。较佳地,该散热板是由铝材料或铜材料所构成。较佳地,该照明装置包括具有接触部的散热结构,且该至少一发光元件还具有对应于该接触部的散热部,而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包括对应于该散热部的孔洞;其中,该接触部与该散热部中的任一者穿过该孔洞以接触该接触部与该散热部中的另一者,且该散热结构是由高导热系数材料所构成。较佳地,该散热结构是由金属材料或石墨材料所构成。较佳地,该散热结构还具有对应于该穿孔的另一穿孔,以供该第二电极部穿过。较佳地,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包括绝缘板,且该电路层形成于该绝缘板上。较佳地,该绝缘板是由符合RF4等级的材料所制作。较佳地,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包括绝缘板,且该电路层形成于该绝缘板上;其中,该绝缘板为经过绝缘处理的散热金属板。较佳地,该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光源电路板体以及驱动电路板,其中,该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电性接脚以及发光部;该光源电路板体包括电路层,且该电路层具有对应于该电性接脚的电极接点以及与该电极接点呈电性导通的第一电极部,且该第一电极部具有至少一贯穿该光源电路板体的穿孔;该驱动电路板的边缘形成有第二电极部,且该第二电极部呈凸状,并与该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其中,该第二电极部穿过该第一电极部的该穿孔,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较佳地,该第二电极部焊固于该第一电极部。较佳地,该穿孔与该第一电极部呈电性导通,且该第二电极部卡固于该穿孔。较佳地,该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时,该驱动电路板垂直于该光源电路板体。[0027]较佳地,该光源电路板体为金属基板,且该金属基板由该电路层、绝缘层以及散热板所共同形成;其中,该绝缘层位于该电路层与该散热板之间。较佳地,该散热板是由铝材料或铜材料所构成。较佳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具有接触部的散热结构,且该至少一发光元件还具有对应于该接触部的散热部,而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具有对应于该散热部的孔洞;其中,该接触部与该散热部中的任一者穿过该孔洞以接触该接触部与该散热部中的另一者,且该散热结构是由高导热系数材料所构成。较佳地,该散热结构是由金属材料或石墨材料所构成。较佳地,该散热结构还具有对应于该穿孔的另一穿孔,以供该第二电极部穿过。较佳地,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包括绝缘板,且该电路层形成于该绝缘板上。较佳地,该绝缘板是由符合RF4等级的材料所制作。较佳地,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包括绝缘板,且该电路层形成于该绝缘板上;其中,该绝缘板为经过绝缘处理的散热金属板。较佳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壳体,用以容置该光源电路板体以及该驱动电路板。较佳地,该发光兀件为发光二极管。较佳地,该照明装置应用于室内照明,且该照明装置可为家用照明灯、商用照明灯、台灯或床头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时,不需额外在驱动电路板上或是光源电路板体上设置连接用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制程上显得更为简单,组装更为高效,亦降低其制造成本。

图I :为现有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I所示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结构侧示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 :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驱动电路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 :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光源电路板体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 :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光源电路板体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 :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8 :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适用于室内照明,如一家用照明灯、一商用照明灯、一台灯或一床头灯等,但不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应用范畴。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照明装置2包括多个发光元件21、驱动结构22以及壳体23 ;其中,驱动结构22用以驱动多个发光元件21输出光束,其包括光源电路板体221以及驱动电路板222,且该些发光元件21设置于光源电路板体221上,而壳体23用以容置驱动结构22。于本实施例中,发光兀件21为发光二极管,并具有发光部211、电性接脚212以及散热部213,且电性接脚212包括正极接脚2121与负极接脚2122。请参阅图4,其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驱动电路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驱动电路板222上包括驱动电路2221以及由第二正极接触部2222以及第二负极接触部2223所组成的第二电极部,第二正极接触部2222以及第二负极接触部2223皆呈凸状,并形成于驱动电路板2221的边缘;其中,第二正极接触部2222、第二负极接触部2223以及驱动电路板222 —体成型。请参阅图5,其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光源电路板体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方式中,光源电路板体221A为金属基板,其包括电路层2211A、绝缘层2212以及散热板2213,且绝缘层2212位于电路 层221IA与散热板2213之间。较佳地,散热板2213是由一高导热系数材料例如一铝材料或一铜材料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再者,电路层2211A包括由多个正极接点2216A与多个负极接点2217A所组成的多个电极接点以及由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A以及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A所组成的第一电极部,该些正极接点2216A与该些负极接点2217A用以供该些发光元件21的正极接脚2121与负极接脚2122焊接于其上,且该些正极接点2216A皆与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A呈电性导通,而该些负极接点2217A皆与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A呈电性导通。又,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A与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A分别具有一穿孔2214A贯穿光源电路板体221A。请参阅图6,其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光源电路板体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电路板体221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处在于,光源电路体221B包括电路层221IB与绝缘板2215,电路层221IB形成于绝缘板2215上,且绝缘板2215为经过绝缘处理的散热金属板,较佳地,散热金属板是由一高导热系数材料例如一铝材料或一铜材料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再者,电路层2211B包括由多个正极接点2216B与多个负极接点2217B所组成的多个电极接点以及由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B以及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B所组成的第一电极部,该些正极接点2216B与该些负极接点2217B用以供该些发光元件21的正极接脚2121与负极接脚2122焊接于其上,且该些正极接点2216B皆与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B呈电性导通,而该些负极接点2217B皆与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B呈电性导通。又,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B与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B分别具有一穿孔2214B贯穿光源电路板体221B。请参阅图7,其为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驱动电路板222上的第二正极接触部2222及第二负极接触部2223穿过光源电路板体221A的穿孔2214A,以分别电性连接于电路层2211A的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A及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A,藉此电力可由驱动电路板222传送至光源电路板体221A,进而驱动每一发光元件发光21。其中,第二正极接触部2222与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A之间以及第二负极接触部2223与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A之间是藉由焊锡的方式而焊固在一起。较佳地,驱动电路板222垂直于光源电路板体221A。又,另一驱动电路板222与光源电路板体221A的结合方式如下使第一正极接触部2218A及其穿孔2214A呈电性导通,第一负极接触部2219A及其穿孔2214A呈电性导通,其中穿孔2214A的面积大小因应第二正极接触部2222与第二负极接触部2223的体积而设计,藉此第二正极接触部2222与第二负极接触部2223可直接藉由卡固的方式而固定于光源电路板体221A的穿孔2214A。[0056]请参阅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照明装置3包括多个发光元件31、驱动结构32、散热结构34以及壳体33 ;其中,驱动结构32用以驱动多个发光元件31输出光束,其包括光源电路板体321以及驱动电路板322,且该些发光元件31设置于光源电路板体321上,而壳体33用以容置驱动结构32与散热结构34。于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31与驱动电路板322的结构相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再者,光源电路板体321包括电路层3211与绝缘板3212,电路层3211形成于绝缘板3212上,较佳地,绝缘板3212是由一符合RF4等级的材料所制作,但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电路层3211的结构亦相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此外,散热结构34与光源电路板体层叠在一起,较佳地,散热结构34由一高导热系数材料例如一金属材料或一石墨材料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又,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光源电路板体321更包括多个对应于发光元件31的散热部313的孔洞3210,且散热结构34具有多个对应于该孔洞3210且呈凸状的接触部341,于散热结构34及光源电路板体321层叠在一起时,该些接触部341穿过相对应的孔洞3210,以接触相对应的发光元件31的散热部313,藉此达到散热的效果。当然,上述光源电路板体321与散热结构34的叠合方式仅为一实施例,其亦可由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均等的变化设计,如可将发光元件31的散热部313设计呈凸状,且将散热结构34的接触部341设计呈平整状,以使该些发光元件31的散热部313可穿过相对应的孔洞3210,而接触相对应的散热结构34的接触部341。特别说明的是,散热结构34亦具有穿孔342,对应于光源电路板体321的穿孔3214,用以供驱动电路板322上的第二正极接触部3222及第二负极接触部3223穿过。此外,于本实施例中,驱动电路板322与光源电路板体321的结合方式亦相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于组装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时,不需额外在驱动电路板上或是光源电路板体上设置连接用元件,相较于先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于制程上显得更为简单,亦降低其制造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用以驱动一照明装置中的至少一发光元件输出多条光束,且该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电性接脚以及发光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结构包括 光源电路板体,包括电路层,且该电路层具有对应于该电性接脚的电极接点以及与该电极接点呈电性导通的第一电极部,且该第一电极部具有至少一贯穿该光源电路板体的穿孔;以及 驱动电路板,其边缘形成有第二电极部,且该第二电极部呈凸状,并与该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其中,该第二电极部穿过该第一电极部的该穿孔,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部焊固于该第一电极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穿孔与该第一电极部呈电性导通,且该第二电极部卡固于该穿孔。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时,该驱动电路板垂直于该光源电路板体。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电路板体为金属基板,且该金属基板由该电路层、绝缘层以及散热板所共同形成;其中,该绝缘层位于该电路层与该散热板之间,且该散热板是由高导热系数材料所构成。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电路板体为金属基板,且该金属基板由该电路层、绝缘层以及散热板所共同形成;其中,该绝缘层位于该电路层与该散热板之间,且该散热板是由铝材料或铜材料所构成。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包括绝缘板,且该电路层形成于该绝缘板上。
8.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电性接脚以及发光部; 光源电路板体,包括电路层,且该电路层具有对应于该电性接脚的电极接点以及与该电极接点呈电性导通的第一电极部,且该第一电极部具有至少一贯穿该光源电路板体的穿孔;以及 驱动电路板,其边缘形成有第二电极部,且该第二电极部呈凸状,并与该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 其中,该第二电极部穿过该第一电极部的该穿孔,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部焊固于该第一电极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孔与该第一电极部呈电性导通,且该第二电极部卡固于该穿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时,该驱动电路板垂直于该光源电路板体。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接触部的散热结构,且该至少一发光元件还具有对应于该接触部的散热部,而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具有对应于该散热部的孔洞;其中,该接触部与该散热部中的任一者穿过该孔洞以接触该接触部与该散热部中的另一者,且该散热结构是由高导热系数材料所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导热系数材料是金属材料或石墨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结构还具有对应于该穿孔的另一穿孔,以供该第二电极部穿过。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包括绝缘板,且该电路层形成于该绝缘板上。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电路板体还包括绝缘板,且该电路层形成于该绝缘板上;其中,该绝缘板为经过绝缘处理的散热金属板。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用以容置该光源电路板体以及该驱动电路板,且该照明装置为包括家用照明灯、商用照明灯、台灯、床头灯在内的室内照明用照明装置;其中,该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其驱动结构,该照明装置包括驱动结构以及设置于驱动结构上的多个发光元件。驱动结构用以驱动该些发光元件发亮,且包括光源电路板体以及驱动电路板;其中,驱动电路板的边缘形成有呈凸状的第二电极部,且第二电极部与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而光源电路板体具有第一电极部以及与第一电极部呈电性导通的穿孔,其用以供第二电极部穿过而使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于光源电路板体。本实用新型无需在驱动电路板上或是光源电路板体上设置连接用元件以进行组装,制程简单,组装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546668SQ20122006384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吴昭莉 申请人:吴昭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