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25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发光效果极佳、省能源、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发光二极管非常适合用来制作灯具的发光源。再者,相较于一般灯泡所做成的灯具,发光二极管灯具不易破碎且亮度衰减周期长的优点,因此发光二极管被认为可取代现有的照明装置,并成为灯具产业的重要发展目标。由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输出亮度是与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强度有关,因此目前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大多利用模拟阻抗调光(Dimming)或数字通讯协定调光(DALI)两种方 法来驱动发光二极管灯具,以改变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光色(或色温)。然而,这样的调光方式与传统灯具的调光方式截然不同,故对于惯用传统灯具的使用者而言,很难习惯这种调光方式。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与驱动方法,以使使用者能轻易地调整发光二极管的光色。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是应用具有多段开关控制功能的驱动器来提供使用者所习惯的调光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此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开关、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驱动器。开关是用以供使用者进行切换动作。发光二极管模块包含混光装置以及多条发光二极管光条(LED light bar)。混光装置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发光二极管光条是邻设于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驱动器是电性连接于开关和发光二极管模块之间,以根据使用者的切换动作来控制发光二极管光条。驱动器包含计数器以及选择模块。计数器是用以记录使用者切换开关的切换次数。选择模块是用以根据计数器所记录的切换次数来选择性地提供电力至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至少一者,而使此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条发光。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为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而该选择模块是根据该计数器所记录的该切换次数来选择性地提供电力至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至少一者,以使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一者发光。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侧面是相对于该第二侧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一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包含至少二条发光二极管光条,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别邻设于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的截面为矩形,且还具有一第三侧面和一第四侧面,该第三侧面是相对于该第四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包含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和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别邻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别邻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三侧面和该第四侧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包含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和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别邻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平行地邻设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混光装置为导光板。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开关为翘板开关。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是利用包含计数器和选择模块的驱动器来驱动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如此便能根据使用者切换开关的次数来切换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光色。另夕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是利用混合装置来混合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发光二极管光条的光线,如此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光色可有更多的变化。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上文特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I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图2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10:开关120 :驱动器122 :计数器124 :选择模块130 :发光二极管模块132: 二极管光条群组132a、132b :发光二极管光条134: 二极管光条群组134a、134b :发光二极管光条136:混光装置136a、136b :混光装置侧面136c、136d :混光装置侧面300 :照明装置的驱动方法310 :切换步骤320 :计数步骤330:选择步骤340 :混光步骤530 :发光二极管模块IXDC :发光二极管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I和图2,图I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图2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结构示意图。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包含开关110、驱动器120以及发光二极管模块130。开关110是用以供使用者进行切换动作,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的光色(或色温)。在本实施例中,开关110可为如图3所示的翘板开关,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受限于此。发光二极管模块130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条(LED light bar)群组(例如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134)以及混光装置136。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和134是邻设于混光装置136,以利用混光装置136来将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134所发出的光线混合。在本实施例中,混光装置136可为矩形的导光板,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受限于此。在图2所示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结构中,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包含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132b,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4包含发光二极管光条134a和134b,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光条上皆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LCDC。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132b是邻设于混光装置136的两相对侧面(或称侧表面)136a和136c,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4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4a和134b是邻设于混光装置136的另两相对侧面136b和136d,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条排列方式并不受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132b可邻设于混光装置136的两相邻侧面136a和136b,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4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4a和134b可邻设于混光装置136的两相邻侧面136c和136d。驱动器120是电性连接于开关110和发光二极管模块130之间,以根据使用者切换翘板开关110的次数来选择性地驱动发光二极管模块130中的部份发光二极管光条。例如,当使用者切换翘板开关I次时,驱动器120会相应地开启发光二极管模块130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以使二极管光条群组132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132b发光。又例如,当使用者切换翘板开关2次时,驱动器120会相应地开启发光二极管模块130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4,以使二极管光条群组134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4a和134b发光。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120包含计数器122和选择模块124。计数器122是用以记录使用者切换开关的切换次数,而选择模块124则根据计数器122所记录的切换次数来选择性地将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和134电性连接至外部电源装置,以提供电力至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而使其发光。本实施例的选择模块124可由多个晶体管开关所构成。这些晶体管开关是受控于计数器122,以根据计数器122所输出的控制讯号来开启或关闭。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器并不受限于同时开启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中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光条。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器可仅开启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中的一个发光二极管光条。例如,当使用者切换翘板开关I次时,驱动器120会相应地开启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又例如,当使用者切换翘板开关2次时,驱动器120会相应地开启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2b。再例如,当使用者切换翘板开关3次时,驱动器120会相应地开启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132b。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0包含有混光装置136,因此当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132b同时开启时,混光装置136会将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132b的光线混合,而此时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光色(或色温)会不同于单一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或132b)发光时的光色。请参照图3,其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的驱动方法300的流程示意图。在驱动方法300中,首先进行切换步骤310,以提供上述的开关110来供使用者进行切换,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的光线颜色。然后,进行计数步骤320,以计算使用者切换开关110的次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切换开关110的次数是指开关110被切到“开启”状态的次数。请参照图4,其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110的结构示意图。开关110的表面具有指示标志“on”,此标志是代表当使用者按下“on”这一侧的翘板时,开关110会“开启”,并透过驱动器来提供电力至发光二极管模块130。请回到图3,在计数步骤320后,接着进行选择步骤330,以根据计数器所记录的切换次数来选择性地提供电力至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或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至少一者,以使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发光。然后,进行混光步骤340,以利用混光装置来混合发光二极管 光条群组的光色。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与驱动方法300提供了便利的调光方式。使用者仅需切换开关即可调整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再者,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利用混光装置来混合发光二极管光条的光线,如此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便能提供多样化的光色供使用者选择。例如,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可包含红色发光二极管光条、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条以及绿色发光二极管光条,如此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0不但可提供红色、篮色和绿色光,更可提供品红色、黄色、青色以及白色光。请参照图5,其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530的结构不意图。发光二极管模块530是类似于发光二极管模块130,但不同的处在于发光二极管模块530的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和134的发光二极管光条是设置于混光装置136的同一侧面。例如,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4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4a是邻设于混光装置136的侧面136a,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条132a和134a是互相平行地设置。又例如,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2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2b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134的发光二极管光条134b是邻设于混光装置136的侧面136c,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条132b和134b是互相平行地设置。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530的发光二极管光条排列方式虽与发光二极管模块130,但发光二极管模块530的功能和效果相较于发光二极管模块130并无不同。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数个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开关,用以供一使用者进行切换动作; 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包含 一混光装置,具有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以及 多条发光二极管光条,邻设于该混光装置的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以及 一驱动器,电性连接于该开关和该发光二极管模块之间,以根据该使用者的切换动作来控制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其中该驱动器包含 一计数器,用以记录该使用者切换该开关的一切换次数;以及 一选择模块,用以根据该计数器所记录的该切换次数来选择性地提供电力至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至少一者,以使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该至少一者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为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而该选择模块是根据该计数器所记录的该切换次数来选择性地提供电力至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至少一者,以使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一者发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面是相对于该第二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包含至少二条发光二极管光条,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别邻设于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截面为矩形,且还具有一第三侧面和一第四侧面,该第三侧面是相对于该第四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包含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和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别邻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别邻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三侧面和该第四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包含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和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分别邻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是平行地邻设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的该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光条。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光装置为导光板。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为翘板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此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开关、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驱动器,其中驱动器包含计数器和选择模块,发光二极管模块包含混光装置和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每一发光二极管光条群组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条。开关是用以供使用者进行切换动作。发光二极管光条是邻设于混光装置的两侧面。计数器是用以记录使用者切换开关的切换次数。选择模块是用以根据计数器所记录的切换次数来选择性地提供电力至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至少一者,以使发光二极管光条的至少一者发光。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452230SQ2012200685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林奕安, 萧克域 申请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