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49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热管散热器,尤其涉及ー种立式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照明灯具随着发光二极管(LED)数量的増加及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等陆续被开发出来,其运作所产生的热量正逐步向上攀升。因此,如何为灯具设计适当的散热结构,以提供具有良好散热效率佳,已成为现今从事该项行业之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另ー方面,由于热管(heat pipe)具有高热传能力、重量轻、结构简单及可传递大量的热量且不消耗电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导热,也有将热管应用于 LED灯具的散热,并获致相当的散热效果。现今应用热管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主要是在ー核心管座的中空内壁或/及底部埋入结合一个以上的热管,另将热管嵌置于核心管座的内壁及底部预设的嵌槽,并使导热管底部可露出而直接接触热源,藉此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功率。然而,现今LED灯具的散热结构大多仍将热管弯曲呈「U」字型或「L」字型等形状使用,且因「U」字型或「L」字型热管底部是露出导热板而直接接触热源,或嵌固在导热板的沟槽中而需占据导热板大部分面积,导致无法在有限的面积下提升所能配置的热管数量,以致不符LED灯具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立式热管散热器,以提升热管设置数量,并提高散热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立式热管散热器,包括—筒型散热体,为ー中空柱体,该筒型散热体的内壁面具有轴向设置的一第一容
置槽;ー导热板,固定在该筒型散热体的底部,该导热板对应该第一容置槽而设有一第
ニ容置槽;以及一立式热管,具有一冷凝段及相対的ー蒸发段,该冷凝段结合在该第一容置槽中,该蒸发段的末端则是直向结合在该第二容置槽中。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第一容置槽贯穿该筒型散热体,且该第一容置槽的截面呈半圆形。 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第二容置槽设置呈半圆形,且该第二容置槽位于该导热板的外缘。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蒸发段的末端部分结合在该第一容置槽中、部分结合在该第二容置槽中。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第二容置槽设置呈圆形,且该第二容置槽位于靠近该导热板的中心处。[0014]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立式热管还包含介于该冷凝段及该蒸发段之间的ー传输段,该传输段呈斜向设置而使该冷凝段及该蒸发段呈错位。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第一容置槽、该第二容置槽及该立式热管的数量为多个,部分的该第二容置槽位于该导热板的外缘、部分的该第二容置槽则是位于靠近该导热板的中心处。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第二容置槽并未贯穿该导热板。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第二容置槽贯穿该导热板。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蒸发段的末端齐平该第二容置槽的端面。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蒸发段的末端位在该第二容置槽内而与该导热板的端面保持有ー间隙。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间隙为填满有ー导热介质。 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还包括多个散热鳍片,该些散热鳍片间隔设置在该筒型散热体的外缘面。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还包括ー导热介质,该导热介质设置在该筒型散热体及该立式热管热管之间。上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中,该筒型散热体为一中空圆柱,该导热板为ー圆形板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是采用立式热管,由于热管的末端是直向结合在导热板中,故在导热板有限的面积下,可提升热管数量,藉此提高散热效率;再者,本实用新型可视使用需求而调整第二容置槽的设置处,例如将第二容置槽设置在导热板的外缘、导热板的中心邻处、或是导热板的外缘及中心邻处兼设置,以利于快速且均匀地将导热板的热传导出去,更增本实用新型的灵活用用性及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I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的组合剖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的仰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8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10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样态的剖视图;图11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再一实施例的另ー种实施样态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l、la、lb、lc、lc’ · · ·立式热管散热器[0039]10、10a、10b、10c、10c’ · · ·筒型散热体11、I la、I lb···第一容置槽12...沟槽20、20a、20b、20c、20c’ · · ·导热板21、21a、21b、21b’、20c、20c’ · · ·第二容置槽210···开ロ25、25c、25c’ ...导热介质30、30a、30b、30b,、30c、30c,· · ·立式热管31、31a···冷凝段32、32a、32c、32c’ . · ·蒸发段33a...传输段40、40c、40c’ ...散热鳍片50···发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參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请參照图I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立体分解示意图、组合剖视图及仰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立式热管散热器1,包括一筒型散热体10、一导热板20、一立式热管30及多个散热鳍片40。该筒型散热体10为ー中空柱体,且该筒型散热体10的内壁面具有轴向设置的一第一容置槽11。本实施例中,该筒型散热体10为一中空圆柱,该第一容置槽11是贯穿该筒型散热体10,且该第一容置槽11的截面是呈半圆形;另外,该第一容置槽11的数量是设置为多个,该些第一容置槽11是间隔环设于该筒型散热体10的内壁面。该导热板20固定在该筒型散热体10的底部,且该导热板20对应该第一容置槽11而设有一第二容置槽21。本实施例中,该导热板20是为一圓形板体,该第二容置槽21是设置呈半圆形而具有ー开ロ 210,该第二容置槽21是贯穿该导热板20而位于该导热板20的外缘,且其开ロ 210是朝外,实际实施时,该第二容置槽21也可设置为未贯穿该导热板20 ;又,该第二容置槽21的数量是为多个,该些第二容置槽21是间隔环设于该导热板20的外缘面。该立式热管30具有一冷凝段31及相対的一蒸发段32,该冷凝段31是沿着该筒型散热体10的内壁而呈轴向设置,并对应结合在该筒型散热体10的第一容置槽11中,也即,该立式热管30的冷凝段31的外缘面是部分贴合在该第一容置槽11中,该蒸发段32的末端则是结合在该导热板20的第二容置槽21中,并齐平该第二容置槽21的端面,用以贴接热源。从图3中可明显看出,本实施例中,该蒸发段32的末端是部分结合在该第一容置槽11中、部分结合在该第二容置槽21中,藉以定位该蒸发段32。值得ー提的是,该立式热管散热器I还可包括ー导热介质25,如导热膏导热胶等,该导热介质25是设置在该筒型散热体10及该立式热管30之间,也就是,该导热介质25是可设置在该筒型散热体10的第一容置槽11或第二容置槽21中,也或是部分涂布在该立式热管30结合在第一容置槽11及第ニ容置槽21中的冷凝段31及蒸发段32上,藉此增加该筒型散热体10及该立式热管30之间的导热效率。再者,该筒型散热体10的外缘是环设有多个沟槽12,该些散热鳍片30是间隔设置在该筒型散热体10外缘面的沟槽12中,据此完成该立式热管散热器I的组设。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I使用吋,该导热板20的底面可贴接ー发热元件50,如LED或其他电子元件等,该发热元件50所产生的热即可通过该导热板20及该立式热管30而传导至该筒型散热体10,并经由该筒型散热体10而传导至该些散热鳍片40,通过该些散热鳍片40具有大范围的散热面积,以快速地将热逸散。请再參照图5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示意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立式热管散热器Ia包括一筒型散热体10a、一导热板20a、一立式热管30a、及多个散热鳍片40a。此外,该筒 型散热体IOa的内壁面具有轴向设置的一第一容置槽11a,该导热板20a对应该第一容置槽Ila而设有一第二容置槽21a。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方在于该第二容置槽21a是设置呈圆形,且该第二容置槽21a是位于靠近该导热板20a的中心处;又,该第一容置槽11a、该第二容置槽21a及该立式热管30a的数量是为多个,该些第一容置槽Ila是间隔环设于该筒型散热体IOa的内壁面,该些第二容置槽21a则是间隔环设于该导热板20的中心外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二容置槽21a并未贯穿该导热板20a,实际实施吋,该第二容置槽21a也可设置为贯穿该导热板20。另ー不同之处在于该立式热管30a的设置样态。本实施中,该立式热管30a具有一冷凝段31a、相対的一蒸发段32a、及介于该冷凝段31a及该蒸发段32a之间的ー传输段33a,其中,该传输段33a是呈斜向设置,以使该冷凝段31a与蒸发段32a呈错位设置。藉此利于传导靠近该导热板20a中心处的热。请续參照图8及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为第一实施例及第ニ实施例的结合应用。本实施例中,立式热管散热器Ib包括一筒型散热体10b、一导热板20b、多个立式热管30b、30b’及多个散热鳍片40b。此外,该筒型散热体IOb的内壁面具有轴向设置的一第一容置槽11b,该导热板20b则是在该导热板20b的外缘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21b,并在该导热板20b的中心邻处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21b’,也即,部分的该些第二容置槽21b是位于该导热板20b的外缘、部分的该些第二容置槽21b’则是位于靠近该导热板20b的中心处。此外,该些第二容置槽21b、21b’可设置为通孔而贯穿该导热板20b,又,该些第二容置槽21b、21b’也可设置为盲孔而不贯穿该导热板20b,实际实施吋,可视需求而调整各该第ニ容置槽21b、21b’为通孔或盲孔。再者,立式热管热管30b、30’b’是结合在该筒型散热体IOb及该导热板20b之间,其中,立式热管30b为一直管,立式热管30b’则具有呈斜向设置的传输段而使其冷凝段与蒸发段呈错位设置。就在该导热板20b上的位置来说,立式热管30b是结合在第二容置槽21b中,立式热管30b’则是结合在第二容置槽21b’中,藉此该些第二容置槽21b、21b’的布设方式,该导热板20b的热可经由该些立式热管30b、30’b’而均匀地传导,据以提升该立式热管散热器Ib的散热效率。[0066]请另參照图10及图11,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再一实施例的两种实施样态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立式热管散热器Ic包括一筒型散热体10c、一导热板20c、多个立式热管30c及多个散热鳍片40c,导热板20c的外缘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21。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方在于,热管30c的蒸发段32c的末端位在第二容置槽21c内而与该导热板20c的端面保持有ー间隙,该间隙是填满有ー导热介质25c,以通过该导热介质25c而接触热源,并增加热导效率。图11中,立式热管散热器lc’包括一筒型散热体10c’、一导热板20c’、多个立式热管30c’及多个散热鳍片40c’,靠近该导热板20c’的中心处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21c’。同样地,立式热管30c’的蒸发段32c’的末端位在第二容置槽21c’内而与该导热板20’ c的端面保持有ー间隙,该间隙是填满有ー导热介质25c’,以通过该导热介质25c’而接触热源。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筒型散热体,为ー中空柱体,该筒型散热体的内壁面具有轴向设置的一第一容置槽; ー导热板,固定在该筒型散热体的底部,该导热板对应该第一容置槽而设有一第二容置槽;以及 一立式热管,具有一冷凝段及相対的ー蒸发段,该冷凝段结合在该第一容置槽中,该蒸发段的末端则是直向结合在该第二容置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置槽贯穿该筒型散热体,且该第一容置槽的截面呈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置槽设置呈半圆形,且该第二容置槽位于该导热板的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干,该蒸发段的末端部分结合在该第一容置槽中、部分结合在该第二容置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干,该第二容置槽设置呈圆形,且该第二容置槽位于靠近该导热板的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立式热管还包含介于该冷凝段及该蒸发段之间的ー传输段,该传输段呈斜向设置而使该冷凝段及该蒸发段呈错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置槽、该第二容置槽及该立式热管的数量为多个,部分的该第二容置槽位于该导热板的外缘、部分的该第二容置槽则是位于靠近该导热板的中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3、5、6或7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置槽并未贯穿该导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3、5、6或7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置槽贯穿该导热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干,该蒸发段的末端齐平该第二容置槽的端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干,该蒸发段的末端位在该第二容置槽内而与该导热板的端面保持有ー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间隙为填满有一导热介质。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散热鳍片,该些散热鳍片间隔设置在该筒型散热体的外缘面。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ー导热介质,该导热介质设置在该筒型散热体及该立式热管热管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筒型散热体为一中空圆柱,该导热板为ー圆形板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式热管散热器,包括筒型散热体、导热板及立式热管,筒型散热体的内壁面具有轴向设置的第一容置槽,导热板固定在筒型散热体的底部,并对应第一容置槽而设有第二容置槽,立式热管具有冷凝段及相对的蒸发段,冷凝段结合在第一容置槽中,蒸发段的末端则是直向结合在第二容置槽中;藉此提升散热效率。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469986SQ20122007639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
发明者陈世明 申请人:陈世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