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38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包括一第一光学元件及设置于该第一光学元件内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和一设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正向出光路径上的第二光学元件,该第一光学元件设有一通槽,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通槽内,该第一光学元件具有一围绕通槽的第一反射面,一朝向该第二光学元件的第二反射面以及连接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一连接面,该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一正对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反射面,射到该第二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上的光线被反射到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
【专利说明】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相比于传统的发光源,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重量轻、体 积小、污染低、寿命长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源,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领域 当中。
[0003] 常见的光源模组包括有阵列式排列的若干发光二极管光源和罩设于每一发光二 极管光源的透光光学兀件,为使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面光源,该光学兀件上方 通常设置一扩散板。为了获得较大且均匀的扩光分布面积,该发光二极管光源与扩散板之 间具有较大距离以获得较长的混光距离较长,而使得使用该光源模组及使用该光源模组的 装置如背光模组、灯具的厚度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薄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及使用该发光二极管光 源模组的背光模组。
[0005] -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包括一第一光学元件及设置于该第一光学元件内的发 光二极管光源和一设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正向出光路径上的第二光学兀件,该第一光学 元件设有一通槽,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通槽内,该第一光学元件具有一围绕通槽的第 一反射面,一朝向该第二光学元件的第二反射面以及连接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一 连接面,该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一正对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反射面,射到该第二光学元件的 反射面上的光线被反射到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
[0006] -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0007] 由于该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光学元件的反射面具有 反光特性,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在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间反复反射 最后出光,如此,使得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中间区域的光强减弱,周围区域的光强增加, 从而平衡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中间与周围区域的光强,使得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出光亮 度更为均匀;另外,由于大部分光线在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间反复反射最终出光, 从而可缩小混光距离,进而使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厚度减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包括一第一光学元件及设置于该第一光学元件内的发光 二极管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还包括一设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正向 出光路径上的第二光学元件,该第一光学元件设有一通槽,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设于该通槽 内,该第一光学元件具有一围绕通槽的第一反射面,一朝向该第二光学元件的第二反射面 以及连接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一连接面,该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一正对该发光二极 管光源的反射面,射到该第二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上的光线被反射到第一光学元件的第一反 射面和第二反射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学元件还具有与 该反射面相对的一接触面,该第二光学元件上设有与该第一光学元件的通槽相对应的一通 光孔,该通光孔贯穿该第二光学元件的接触面和反射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学元件于该通光 孔内填充有透明胶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体的顶面与该第二光 学元件的接触面平齐,该胶体的底面为一向该胶体的顶面凹陷的曲面。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通光孔的尺寸小于该第 一光学兀件的通槽的尺寸。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学元件的反射面 的尺寸较该第一光学元件的通槽的尺寸大。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元件呈球冠状, 且该通槽贯穿该第一光学元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通槽呈倒立的圆台状。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还 包括设置在该第二光学元件上方的一扩散板。
【文档编号】F21S2/00GK104344250SQ201310343250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胡朝景, 黄雍伦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