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766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包括灯体、多个散热片和灯罩,所述多个散热片均匀分布在灯体的表面,所述散热片包括弯曲杆和直杆,所述弯曲杆一端与灯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直杆固定连接,所述直杆的一端与灯罩连接,所述直杆为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增大散热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中间是空的,空气能够流通,散热效果好,增加散热效果,易于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LED灯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固态照明是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发光来源十精确控制的、高度有效的电子-空穴复合,其光效可以在近期达到白炽灯的10倍以上。在中国,目前用于照明的能源已超过了全部能源消耗的12%并且还在增长中。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固态照明的实现将有机会把人类总的能源使用量降低将近20%。另外,与必须有一个气态腔的白炽灯和荧光灯不同的是,固态照明灯具的光源为固体,即LED,其产品寿命可比白炽灯高近十倍,从而大大降低了灯具产品的维护费用。LED灯容易产生很大的热量,一体式的散热片不美观,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LED灯散热装置,保证散热效果好的同时也能增加LED等的美观程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 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包括灯体(I)、多个散热片(2)和灯罩(3),所述多个散热片均匀分布在灯体的表面,所述散热片包括弯曲杆(2.1)和直杆(2.2),所述弯曲杆(2.1) 一端与灯体(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直杆(2.2)固定连接,所述直杆(2.2)的一端与灯罩(3)连接,所述直杆(2.2)为水平设置。
[0005]作为优选,所述弯曲杆(2.1)和直杆(2.2)为一体化结构。
[0006]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片(2)为金属铜材质。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增大散热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中间是空的,空气能够流通,散热效果好,增加散热效果,易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0009]图2是具体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包括灯体1、多个散热片2和灯罩3,所述多个散热片2均匀分布在灯体I的表面,所述散热片2包括弯曲杆2.1和直杆2.2,所述弯曲杆2.1 一端与灯体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直杆2.2固定连接,所述直杆2.2的一端与灯罩3连接,所述直杆2.2为水平设置。所述弯曲杆2.1和直杆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片2为金属铜材质。
[0011]具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包括灯体1、多个散热片2和灯罩3,所述多个散热片2均勻分布在灯体I的表面,所述散热片2包括弯曲杆2.1和直杆
2.2,所述弯曲杆2.1 一端与灯体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直杆2.2固定连接,所述直杆2.2的一端与灯罩3连接,所述直杆2.2为水平设置。所述弯曲杆2.1与直杆2.2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连接。所述弯曲杆2.1和直杆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片2为金属铜材质。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增大散热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中间是空的,空气能够流通,散热效果好,增加散热效果,易于推广使用。
[001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包括灯体(I)、多个散热片(2)和灯罩(3),所述多个散热片(2)均匀分布在灯体(I)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包括弯曲杆(2.1)和直杆(2.2),所述弯曲杆(2.1) 一端与灯体(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直杆(2.2)固定连接,所述直杆(2.2)的一端与灯罩(3)连接,所述直杆(2.2)为水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杆(2.1)和直杆(2.2)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为金属铜材质。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3375397SQ201320320792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黄志文 申请人:南宁市柳川华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