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818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用于与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的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设有固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裹电缆的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和中心设有过线孔分别与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相互铰接的铰轴装置,该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包括提手主支撑和与提手主支撑卡扣配合的提手副支撑,该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具有导通过线的过线槽,铰轴装置包括铰轴和固定螺母,铰轴为中心设有过线孔的螺栓,该螺栓的外螺纹与固定螺母相互配合,所述的提手主支撑两端设有用于与铰轴固定配合的铰轴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可以将电缆线隐藏于提手内部,外观更加漂亮而且能够有效保护电缆线。
【专利说明】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领域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提手处的铰轴过线连接驱动单元和发光单元的过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大功率LED灯,特别适用于舞台照明的大功率LED灯,为了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通常采用了驱动单元和照明弹元单独分开的结构形式,即用于驱动的驱动单元设于一个单独的壳体内,用于照明的照明弹元设于一个单独的壳体内。两个单元通过一个提手来相互固定连接,由于驱动单元和照明单元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间隔,因此彼此不会影响散热,同时照明的照明弹元也可以减轻自身的重量,便于人们调节照明单元照射的角度,这种结构的LED广泛应用与各种大型展会、晚会、剧院等等大型场合,或者是室内的各种照明,室外的点亮工程的照明,因此具有广泛的使用的用途,这种结构的照明装置由于要连接照明弹元和驱动单元,因此需要使用电缆线来完成,目前的常见的连接方式都是电缆线裸露于外部,因此外形不甚美观。家便是对于一些需要保护电缆的场合,也只能是在电缆线的外侧套设保护套,这种结构的连接往往造成线缆的外露,不仅不够美观而且存在着电缆线老化漏电的隐患,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查和更换,造成使用的成本增加,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射灯的能够利用提手处的铰轴过线连接驱动单元和发光单元的过线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用于与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的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设有固定孔,包括用于包裹电缆的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和中心设有过线孔分别与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相互铰接的铰轴装置,该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包括提手主支撑和与提手主支撑卡扣配合的提手副支撑,该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具有导通过线的过线槽,铰轴装置包括铰轴和固定螺母,铰轴为中心设有过线孔的螺栓,该螺栓的外螺纹与固定螺母相互配合,所述的提手主支撑两端设有用于与铰轴固定配合的铰轴孔。
[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中,还包括有用于防水的由弹性防水材质制成圆环形的防水垫,且该圆环形的防水垫套设于铰轴上,固定螺母配合防水垫密封铰轴与固定孔之间缝隙,通常,所述的防水垫的材质为抗氧化而且耐高温的硅胶,以防止防水垫因为温度过高而发生变质,造成防水性能的下降。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中,所述的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采用容易相互固定和拆卸的易卡扣结构相互固定连接,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需要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具有相对牢固的连接时,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也可以采用相互卡扣,并使用固定螺钉相互固定的结构固定连接,以保证具有较强的强度,不会因为撞击而分开。
[000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因为采用上述的结构组合,因此在安装之后可以将连接电缆线分别从照明单元外壳内、与照明单元外壳配合的铰轴的过线孔、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内的过线槽、与驱动单元外壳配合的铰轴的过线孔、最终进入到驱动单元外壳内,该连接方式可以将电缆很好的隐藏起来,不仅具有美观的效果,而且可以很好的保护内部的连接电缆不会发生损坏的情况。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的A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2]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较佳实施例当中,该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包括用于包裹电缆5的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和中心设有过线孔分别与照明单元外壳2和驱动单元外壳I相互铰接的铰轴装置,该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包括提手主支撑31和与提手主支撑卡扣配合的提手副支撑32,该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具有导通过线的过线槽35,铰轴装置包括铰轴8和固定螺母6,铰轴为中心设有过线孔80的螺栓,该螺栓的外螺纹与固定螺母相互配合,所述的提手主支撑两端设有用于与铰轴固定配合的铰轴孔。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中,还包括有用于防水的由弹性防水材质制成圆环形的防水垫7,且该圆环形的防水垫套设于铰轴上,固定螺母配合防水垫密封铰轴与固定孔之间缝隙,通常,所述的防水垫的材质为抗氧化而且耐高温的硅胶,以防止防水垫因为温度过高而发生变质,造成防水性能的下降。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中,所述的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采用容易相互固定和拆卸的易卡扣结构相互固定连接,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需要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具有相对牢固的连接时,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也可以采用相互卡扣,并使用固定螺钉相互固定的结构固定连接,以保证具有较强的强度,不会因为撞击而分开。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用于与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的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设有固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裹电缆的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和中心设有过线孔分别与照明单元外壳和驱动单元外壳相互铰接的铰轴装置,该提手支撑组合结构包括提手主支撑和与提手主支撑卡扣配合的提手副支撑,该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具有导通过线的过线槽,铰轴装置包括铰轴和固定螺母,铰轴为中心设有过线孔的螺栓,该螺栓的外螺纹与固定螺母相互配合,所述的提手主支撑两端设有用于与铰轴固定配合的铰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防水的由弹性防水材质制成圆环形的防水垫,且该圆环形的防水垫套设于铰轴上,固定螺母配合防水垫密封铰轴与固定孔之间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垫的材质为抗氧化而且耐高温的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采用容易相互固定和拆卸的易卡扣结构相互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提手处铰轴孔过线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主支撑和提手副支撑之间采用相互卡扣并使用固定螺钉相互固定的结构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F21V17/12GK203442744SQ20132039306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黄如金 申请人:黄如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