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375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常见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中,背光灯条是正对背光模组导光板的侧边设置的,以使背光从导光板的侧边进入导光板内。由于显示设备的边框散热效率较低,故而通常需要增设将背光灯条的热量引导至背板进行散热的散热条。散热条的增设增加了背光模组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导光板,旨在降低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导光板,用于背光模组,所述导光板具有面向所述背光模组背板的背面、及与所述背面相对设置的出光面,所述背面在靠近侧边的位置设有正对所述背光模组背光光源的入光部,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出光面上设有正对每一背光光源设置的全反射透镜结构。优选地,所述全反射透镜结构为凹设于所述出光面的全反射凹槽。优选地,所述全反射凹槽呈倒锥形设置。优选地,所述全反射凹槽的槽面贴附有反射膜,或者涂设有反射涂层。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入光部对应每一背光光源设有一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用以适配收容所述背光光源。优选地,所述让位凹槽呈锥形设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和导光板,所述灯条包括灯条基板和设于所述灯条基板上的背光光源;所述导光板层叠于所述背板,并具有面向所述背板的背面、及与所述背面相对设置的出光面,所述背面在靠近侧边的位置设有正对所述背光光源的入光部,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出光面上设有正对每一背光光源设置的全反射透镜结构;所述灯条基板贴设于所述背板的靠近侧边的位置,所述背光光源面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部。优选地,所述入光部为一平齐于所述导光板背面的入光面,所述背光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部之间设有散热间隔。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入光部对应每一背光光源设有一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用以适配收容所述背光光源。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和导光板,所述灯条包括灯条基板和设于所述灯条基板上的背光光源;所述导光板层叠于所述背板,并具有面向所述背板的背面、及与所述背面相对设置的出光面,所述背面在靠近侧边的位置设有正对所述背光光源的入光部,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出光面上设有正对每一背光光源设置的全反射透镜结构;所述灯条基板贴设于所述背板的靠近侧边的位置,所述背光光源面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导光板的背面在靠近侧边的位置设有正对背光光源的入光部,且导光板在出光面上设有正对每一背光光源设置的全反射透镜结构,如此,可将灯条基板直接贴设在背板上,由背板直接对灯条基板进行散热,相较于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无需增设散热条,从而降低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成本。换言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实现在保证背光模组具有较高背光光效的同时,降低其成本。另外,本设计的背光模组由于使用的导光板,相较于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可具有较薄的厚度,从而可实现显示设备超薄的外观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显示设备的前视图;图2为图1中显示设备沿S-S方向的一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显示设备沿S-S方向的另一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导光板11全反射凹槽12让位凹槽2背板21安装沉槽3灯条31背光光源32灯条基板4反射片5显示面板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导光板、一种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以及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灯条3和导光板1。其中,灯条3包括灯条基板32和设于灯条基板32上的背光光源31,灯条基板32贴设于背板2的靠近侧边的位置,并使背光光源31面向导光板1;不失一般性,灯条3上的背光光源31设有多个,该多个背光光源31间隔排列在灯条基板32上。导光板1层叠于背板2,并具有面向背板2的背面、及与背面相对设置的出光面;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可包括设在导光板1背面与背板2之间的反射片4,该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5层叠于导光板1的出光面。导光板1的背面设有正对背光光源31的入光部,且导光板1在出光面上设有正对每一背光光源31设置的全反射透镜结构,该全反射透镜结构用以限制从入光部进入导光板1内的背光从导光板1出光面的靠近侧边的位置出射,以使导光板1内的背光在到达导光板1出光面上的扩散结构(例如但不限于网点结构)前不会从导光板1出光面出射,从而保证该背光模组具有较高的背光光效。另外,为进一步提高该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效,优选在导光板1的每一侧边设置反光结构,例如但不限于在导光板1的侧边贴设银反光片或白反光片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导光板1的背面在靠近侧边的位置设有正对背光光源31的入光部,且导光板1在出光面上设有正对每一背光光源31设置的全反射透镜结构,如此,可将灯条基板32直接贴设在背板2上,由背板2直接对灯条基板32进行散热,相较于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无需增设散热条,从而降低具有该导光板1的背光模组的成本。换言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实现在保证背光模组具有较高背光光效的同时,降低其成本。另外,本设计的背光模组由于使用的导光板1,相较于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可具有较薄的厚度,从而可实现显示设备超薄的外观要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反射片4的厚度通常在0.1毫米至0.5毫米之间,而灯条基板32的厚度通常在1毫米至3毫米之间,即灯条基板32的厚度通常大于反射片4的厚度,故而背板2上通常对应灯条3设有安装沉槽21,以为灯条基板32在背板2上的贴设让位出空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全反射透镜结构优选为凹设于导光板1出光面的全反射凹槽11。具体地,该全反射凹槽11呈倒锥形设置;可以理解,倒锥形的全反射凹槽11形成有倾斜于导光板1出光面的槽面,导光板1内的背光光线传播至该倾斜的槽面上时,容易发生全反射而不会从该倾斜的槽面上出射。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全反射凹槽11还可呈近倒锥形设置,例如,该全反射凹槽11的槽面略带弧形设置;另外,该全反射透镜结构还可包括填充在全反射凹槽11内的折射率比导光板1折射率低的其他材料,可以理解,填充在全反射凹槽11内的材料折射率越低越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全反射凹槽11的具体尺寸(例如锥高和顶角等)需要根据所使用背光光源31的具体参数(例如出光面尺寸和出光角度等)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为增强全反射透镜结构的全反射能力,可在全反射凹槽11的槽面增设反光结构,该反光结构可以但不限于为贴附在全反射凹槽11槽面上的反射膜,或者为涂设在全反射凹槽11槽面上的反射涂层等。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的入光部为一平齐于导光板1背面的入光面。为避免背光光源31的出光面积聚热量而损坏背光光源31本身,背光光源31的出光面与导光板1的入光部之间优选设有散热间隔;可以理解,该散热间隔的设置有利于背光光源31出光面上热量的散发。通常地,该散热间隔的距离D的范围为0.3毫米~0.6毫米;当然,该散热间隔距离D的大小应该要根据背光光源31热量散发的需要具体设置。参照图3,图3为图1中显示设备沿S-S方向的另一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导光板1在入光部对应每一背光光源31设有一让位凹槽12,该让位凹槽12用以适配收容背光光源31,如此,可进一步减薄该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从而使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可具有更薄的外观。优选地,该让位凹槽12呈锥形设置,以提高导光板1入光部的进光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