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光杯。
背景技术:
LED灯的光源通常较为分散,为了达到较好的集中照明效果,通常需要将LED灯泡与反光杯配合使用。目前市面上的反光杯呈一头大一头小的开口圆台型罩体型,但这种的反光杯反光效果和聚光效果都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反光和聚光效果较佳的反光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光杯,包括罩体和插脚;
所述罩体的底面与顶面均开口,且底面的横截面积大于顶面的横截面积,所述罩体的底面设有向中心延伸的若干透镜卡接块,所述透镜卡接块沿所述罩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罩体包括多个自顶面向底面向外倾斜的弯折部和至少一个用于连接两弯折部的与顶面平行的平行部;所述弯折部的内壁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反射曲面,所述平行部的内壁设有镜面;所述罩体的顶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台;
所述插脚设置于所述罩体的外壁上,所述插脚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插脚沿所述罩体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插脚的数量为2个,位于罩体轴线的两相对侧。
作为优选,所述插脚为长方柱形,且每条柱边均设有倒角,所述2个插脚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与底面相邻的弯折部向外的倾角小于其上端的其它弯折部的倾角,且与底面相邻的弯折部的轴向长度大于其它弯折部的轴向长度之和。
作为优选,所述平行部的数量为2个。
作为优选,至少一个弯折部的外壁设有轴向分布凹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光杯通过一具有多个弯折部和至少一个平行部相配合的罩体,从而使LED灯达到更加的反光效果和聚光效果;该反光杯通过环形台与插脚相配合的方式,更易平稳地连接于底座支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1、罩体;11、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13、第三弯折部;14、第一平行部;15、第二平行部;16、透镜卡接块;2、插脚;21、倒角;3、环形台;4、反射曲面;5、镜面;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包括罩体1和插脚2;
如图1-4所示,所述罩体的底面与顶面均开口,且底面的横截面积大于顶面的横截面积,所述罩体的底面设有向中心延伸的若干透镜卡接块16,所述透镜卡接块沿所述罩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罩体包括多个自顶面向底面向外倾斜的弯折部和至少一个用于连接两弯折部的与顶面平行的平行部;所述弯折部的内壁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反射曲面4,所述平行部的内壁设有镜面5;所述罩体的顶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台3;
所述插脚设置于所述罩体的外壁上,由底面向顶面延伸,所述插脚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插脚沿所述罩体周向均匀分布。
LED光从顶面进入罩体,在罩体内进行反射和聚集,再从底面射出。通过在弯折部中间引入平行部后,有助于提高LED光在罩体内的聚集程度。环形台与插脚配合,有助于使该反光杯更好地固定于底座支架上。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包括罩体和插脚;
所述罩体的底面与顶面均开口,且底面的横截面积大于顶面的横截面积,所述罩体的底面设有向中心延伸的4个透镜卡接块,所述透镜卡接块沿所述罩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罩体包括自顶面向底面向外倾斜的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第三弯折部1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第一平行部14,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与顶面相邻,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一平行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与底面相邻;所述第一、二、三弯折部的内壁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反射曲面,所述第一平行部的内壁设有镜面;所述第三弯折部向外的倾角小于第一弯折部或第二弯折部向外的倾角,且第三弯折部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之和。
所述罩体的顶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台;
所述罩体的外壁设有2个插脚的数量,2个插脚位于罩体轴线的两相对侧。
本实施例中,两个插脚用于将该反光杯固定于底座支架上,其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长方柱形,长方柱的每个柱边均设有倒角21,该2个插脚相互平行。
实施例2
如图3和4所示,一种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包括罩体和插脚;
所述罩体的底面与顶面均开口,且底面的横截面积大于顶面的横截面积,所述罩体的底面设有向中心延伸的4个透镜卡接块,所述透镜卡接块沿所述罩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罩体包括自顶面向底面向外倾斜的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第三弯折部1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第一平行部14、用于连接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的第二平行部15,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与顶面相邻,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一平行部、第二弯折部、第二平行部和第三弯折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与底面相邻;所述第一、二、三弯折部的内壁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反射曲面,所述第一、二平行部的内壁设有镜面;所述第三弯折部向外的倾角小于第一弯折部或第二弯折部向外的倾角,且第三弯折部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之和。
所述罩体的顶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台;
所述罩体的外壁设有2个插脚的数量,2个插脚位于罩体轴线的两相对侧。
实施例1或2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至少一个弯折部的外壁设有轴向分布凹槽6,一方面增大该反光杯的散热面,另一方面起到防滑作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