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187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屏占比,即提高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面积,减小边框区的面积,对显示面板进行窄边框设计。

cof(chiponflex)技术,能够将集成电路芯片设置于主柔性电路板上,再通过主柔性电路板与阵列基板的绑定来实现集成电路芯片对阵列基板的控制。下边框原本需要同时具有集成电路芯片的绑定区和主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区,采用cof设计后,边框区只需容纳与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区域,使得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只有传统模组的一半甚至更小,显著缩窄了下边框的宽度,为了适应边框的窄化,使得背光光源中的与发光单元绑定的柔性电路板也相应窄化。

原本通过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粘接来实现背光光源的固定,与发光单元绑定的柔性电路板窄化后,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粘接面积减小,背光光源的固定强度降低,导致背光光源容易移位或脱落,造成显示面板显示效果下降或无法正常显示。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能够提高背光光源的固定强度,降低背光光源移位或脱落造成的显示效果下降或无法正常显示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框体,包括边框和底板,所述边框包围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凹槽部和非凹槽部;

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凹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凹槽部的槽底面相固定,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表面包括远离所述非凹槽部的第一部分表面和靠近所述非凹槽部的第二部分表面;

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部分表面;

导光板,包括靠近所述底板的网点面和远离所述底板的光滑面,所述导光板由所述非凹槽部延伸至所述凹槽部,并且延伸至所述凹槽部的所述网点面与所述第二部分表面固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通过将背光光源倒置,也就是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发光单元的相对表面固定在边框的底板上,将柔性电路板固定有发光单元的一面与导光板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只与导光板固定,显著提高了背光光源的固定强度,降低背光光源移位或脱落造成的显示效果下降或无法正常显示的风险。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1,框体1包括底板,柔性电路板2固定有发光单元3的一面靠近底板,柔性电路板2固定有发光单元3的一面与导光板的光滑面粘接,由于采用窄边框设计,柔性电路板2和导光板4的粘接宽度d不及未采用cof技术的粘接宽度的一半,因此,背光光源(本发明中的背光光源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发光单元)的固定强度弱,容易发生移位甚至脱落,造成显示面板显示效果下降或无法显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2和图3,该显示模组包括框体1、柔性电路板2、发光单元3和导光板4,其中,框体1包括底板11和边框12,边框12包围底板11,底板11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设置的凹槽部111和非凹槽部112;柔性电路板2,设置于凹槽部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其中,第一表面21与凹槽部111的槽底面相固定,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表面22包括远离非凹槽部112的第一部分表面和靠近非凹槽部112的第二部分表面;多个发光单元3,固定在第一部分表面;导光板4,包括靠近底板11的网点面41和远离底板11的光滑面42,导光板4由非凹槽部112延伸至凹槽部111,并且延伸至凹槽部111的网点面41与第二部分表面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背光光源倒置,也就是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发光单元的相对表面固定在边框的底板上,将柔性电路板固定有发光单元的一面与导光板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只与导光板固定,显著提高了背光光源的固定强度,降低背光光源移位或脱落造成的显示效果下降或无法正常显示的风险。

请继续参见图3,可选地,第一表面21与凹槽部111的槽底面通过双面胶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且对柔性电路板无损。

请继续参见图3,可选地,在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上,柔性电路板2的厚度与凹槽111的深度相同。这能够保证导光板能够与底板接触,增强导光板的固定强度,同时,能够保证非凹槽部的薄化设计。

请继续参见图3,可选地,在第一方向x上,柔性电路板2的宽度等于凹槽部111的宽度。这保证了凹槽部具有最小的面积,非凹槽部具有最大的面积,而对于整个背光模组来说,在垂直于底板方向上,非凹槽部的厚度小于凹槽部的厚度,使得背光模组具有最大的薄化区域。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4,该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5,设置于导光板4远离底板11的一侧,其中,发光单元3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扩散片5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内。如此,扩散片至少压覆部分发光单元,起到进一步加强发光单元固定强度的作用。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5,扩散片5包括丝印区51,导光板4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与丝印区51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发光单元3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丝印区51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内。通过对扩散片进行丝网印刷在扩散片上形成丝印区,是由于发光单元的出光面(发光单元靠近导光板的一面)发出的光在平行于底板的平面上具有发光角度,使得相邻发光单元之间存在光源死角区,因此,在发光单元靠近导光板的一侧会有一个亮暗交替区域,即萤火虫问题,而丝印区能够起到遮挡这个亮暗交替区域的作用,改善萤火虫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6,该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条6,设置于扩散片5远离底板11的一侧,发光单元3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遮光条6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内,且遮光条6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与导光板4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而且,遮光条6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丝印区51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内。遮光条能够进一步改善萤火虫问题,而且,本发明中的背光光源采用倒置的方式,减小了遮光条与发光单元在垂直于底板方向上的距离,假设从与第一方向x呈α角的方向观看刚好无法看到亮暗交替区域,则遮光条与发光单元在垂直于底板方向上的距离越小,需要的遮光条越窄,因此,本实施例将背光光源倒置后,更容易满足窄边框的设计要求。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7和图8,该背光模组的边框12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且与凹槽部111相邻的第一边框121,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第一边框121远离底板11的表面具有向边框1内侧延伸的延伸部1211;该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带7,在由凹槽部111指向非凹槽部112的第一方向x上,遮光胶带7依次与延伸部1211和遮光条6固定,且遮光条6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胶带7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内。遮光胶带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萤火虫问题,而且能够防止从发光单元与第一边框之间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第一边框设有延伸部,能够增强遮光胶带与边框的粘接面积,提高遮光胶带与边框的固定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7中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但这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用于限制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角度。

请继续参见图7和图8,可选地,为了提高遮光胶带的遮光效果,丝印区51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胶带7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内。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9,该显示模组还包括棱镜8,设置于扩散片7远离底板11的一侧,且在由凹槽部111指向非凹槽部112的第一方向x上,遮光胶带7依次与延伸部1211、遮光条6和棱镜8固定。棱镜能够起到增亮的作用,遮光胶带与棱镜粘接,增强了遮光胶带的固定强度,也增强了棱镜的固定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附图中的背光模组均为矩形,但这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形状,背光模组的形状可根据显示面板的形状进行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背光模组,图10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包括背光模组i、阵列基板ii和封装层iii,其中阵列基板ii设置在背光模组i一侧,封装层iii设置在阵列基板ii远离背光模组i一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背光光源倒置,也就是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发光单元的相对表面固定在边框的底板上,将柔性电路板固定有发光单元的一面与导光板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只与导光板固定,显著提高了背光光源的固定强度,降低背光光源移位或脱落造成的显示效果下降或无法正常显示的风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通过将背光光源倒置,也就是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发光单元的相对表面固定在边框的底板上,将柔性电路板固定有发光单元的一面与导光板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只与导光板固定,显著提高了背光光源的固定强度,降低背光光源移位或脱落造成的显示效果下降或无法正常显示的风险。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