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智能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094发布日期:2018-08-03 06:2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路灯生产使用领域,具体涉及全新智能路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路灯是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路灯的使用是的在夜晚或阴天能够给行人提供足够的照明需求,但是现阶段路灯的功能太单一,无法为行人提供更多的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全新智能路灯,以达到扩展路灯的功能、实现在雨雪天气给行人提供遮挡便利和降低行人的行走风险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新智能路灯,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灯体,所述灯体的顶部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通过微处理器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灯体下方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端通过中轴连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调节杆可围绕中轴进行转动,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的活动端端部与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下方通过立杆连接有伞体,所述调节杆的中上部设有通孔,所述立柱内置有绕绳柱,所述绕绳柱上的绳索头端分成数股分支,所述分支均穿过所述通孔均匀固定在所述伞体的底端,所述调节气缸和绕绳柱的开关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侧壁。

本发明利用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现路灯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利用调节杆、绕绳柱和伞体实现在雨雪天气为行人提供遮挡,避免行人在雨雪中赶路,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扩展路灯的功能、实现在雨雪天气给行人提供遮挡便利、降低行人的行走风险和提高雨雪天气下行人的安全系数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杆相配套的安放槽,所述中轴设置在所述安放槽的底部。利用安放槽便于调节杆和伞体的安放,降低调节杆和伞体的损耗,延长了调节杆和伞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灯体上方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获取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后作为所述灯体的电源使用,所述光伏板的中心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灯体上,所述光伏板的端部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端部与所述光伏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利用光伏板、固定柱、升降气缸和微处理器使光伏板时刻正对太阳,提高光伏板对太阳能的获取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灯体和所述调节杆均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右侧,所述立柱的前后侧的侧壁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设置在所述灯体下方,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左侧,所述站立板的下方设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内置在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同步启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均采用遥控开关进行控制。利用横杆、站立板、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为灯体的维修、更换提供遮挡便利,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站立板上设有安全绳索,所述安全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站立板上,所述安全绳索的另一端用于系于工作人员腰间,所述站立板上设有用于安放安全绳索的储物槽,所述储物槽设置在所述安全绳索的底端附近。利用安全绳索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利用储物槽实现安全绳索的安放,延长了安全绳索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利用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现路灯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利用调节杆、绕绳柱和伞体实现在雨雪天气为行人提供遮挡,避免行人在雨雪中赶路,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扩展路灯的功能、实现在雨雪天气给行人提供遮挡便利、降低行人的行走风险和提高雨雪天气下行人的安全系数的目的。

2.本发明利用安放槽便于调节杆和伞体的安放,降低调节杆和伞体的损耗,延长了调节杆和伞体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利用光伏板、固定柱、升降气缸和微处理器使光伏板时刻正对太阳,提高光伏板对太阳能的获取率。

4.本发明利用横杆、站立板、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为灯体的维修、更换提供遮挡便利,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5.本发明利用安全绳索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利用储物槽实现安全绳索的安放,延长了安全绳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全新智能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底座2.立柱3.灯体4.光传感器5.调节杆6.中轴

7.调节气缸8.伞体9.绕绳柱10.安放槽11.光伏板12.固定柱

13.升降气缸14.横杆15.站立板16.第一驱动气缸17.第二驱动气缸

18.安全绳索19.储物槽2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全新智能路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现路灯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利用调节杆、绕绳柱和伞体实现在雨雪天气为行人提供遮挡,避免行人在雨雪中赶路,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扩展路灯的功能、实现在雨雪天气给行人提供遮挡便利、降低行人的行走风险和提高雨雪天气下行人的安全系数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全新智能路灯,包含有底座1,所述底座上设有立柱2,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灯体3,所述灯体的顶部设有光传感器4,所述光传感器通过微处理器(未画出)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灯体下方设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的底端通过中轴6连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调节杆可围绕中轴进行转动,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有调节气缸7,所述调节气缸的活动端端部与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下方通过立杆连接有伞体8,所述调节杆的中上部设有通孔,所述立柱内置有绕绳柱9,所述绕绳柱上的绳索头端分成数股分支,所述分支均穿过所述通孔均匀固定在所述伞体的底端,所述调节气缸和绕绳柱的开关20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侧壁。

本发明利用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现路灯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利用调节杆、绕绳柱和伞体实现在雨雪天气为行人提供遮挡,避免行人在雨雪中赶路,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扩展路灯的功能、实现在雨雪天气给行人提供遮挡便利、降低行人的行走风险和提高雨雪天气下行人的安全系数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立柱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杆相配套的安放槽10,所述中轴设置在所述安放槽的底部。利用安放槽便于调节杆和伞体的安放,降低调节杆和伞体的损耗,延长了调节杆和伞体的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灯体上方设有光伏板11,所述光伏板获取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后作为所述灯体的电源使用,所述光伏板的中心设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灯体上,所述光伏板的端部连接有升降气缸13,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端部与所述光伏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利用光伏板、固定柱、升降气缸和微处理器使光伏板时刻正对太阳,提高光伏板对太阳能的获取率。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灯体和所述调节杆均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右侧,所述立柱的前后侧的侧壁上设有横杆14,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站立板15,所述站立板设置在所述灯体下方,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驱动气缸16,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左侧,所述站立板的下方设有第二驱动气缸17,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内置在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同步启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均采用遥控开关进行控制。利用横杆、站立板、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为灯体的维修、更换提供遮挡便利,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站立板上设有安全绳索18,所述安全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站立板上,所述安全绳索的另一端用于系于工作人员腰间,所述站立板上设有用于安放安全绳索的储物槽19,所述储物槽设置在所述安全绳索的底端附近。利用安全绳索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利用储物槽实现安全绳索的安放,延长了安全绳索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微处理器根据光传感器4检测到的光强度自动开启灯体3的开启和关闭,当遇到雨雪天气,行人由于没携带雨具时,可以走到路灯下方,通过开关20控制调节气缸7开启,将调节杆5沿着中轴6进行转动直至达到设定值,然后开关20控制绕绳柱9开启,将绳索放松,随着绳索放松的同时伞体8逐步打开,以为行人遮挡雨雪,此种情况下,行人可及时通知家人,也避免行人在雨雪天气下匆忙赶路;由于是在路灯下,也提高了可视度,便于识别,也提高了行人的安全系数。

当行人离开时,通过开关20将调节气缸7和绕绳柱9关闭,调节杆5和伞体8收放在安放槽10内,降低了调节杆5和伞体8的损坏,延长了调节杆5和伞体8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晴天时利用微处理器控制升降气缸13的启动,使光伏板11绕固定柱12的顶端转动,使光伏板11尽量正对太阳,提高光伏板11获取太阳能的获取率,进而提高电能的获取,而灯体3、调节气缸7、绕绳柱9等提供电能,降低了能耗。

当灯体发生损坏时,工作人员站在站立板15上,并将安全绳索18的顶端固定在工作人员的腰间,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开关控制第一驱动气缸16的伸缩杆回收,同时控制第二驱动气缸17的伸缩杆17探出,使站立板15稳步上升,由于第一驱动气缸16和第二驱动气缸17同步开启,因此可以保证站立板的稳定,进一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当维修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开关使站立板回到下降至底座上方,回到初始位置,并将安全绳索18放置在储物槽19中,减缓安全绳索的风化、磨损,延长了安全绳索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全新智能路灯,通过利用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现路灯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利用调节杆、绕绳柱和伞体实现在雨雪天气为行人提供遮挡,避免行人在雨雪中赶路,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扩展路灯的功能、实现在雨雪天气给行人提供遮挡便利、降低行人的行走风险和提高雨雪天气下行人的安全系数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全新智能路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