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7742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照灯即俗称的汽车大灯,其作用在于照亮汽车前方的道路以供驾驶者观察道路情况。随着技术发展,汽车前照灯使用的灯具已由最早的白炽灯转变为氙气灯再转变为LED灯。虽然LED灯相比其它灯具都具有较明显的优点,但仍有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克服,例如白炽灯和氙气灯在照射向汽车前方时不会产生明显的暗区,通过灯罩反光后很容易形成有效的明暗截止线(如图1所示),以符合道路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而LED灯因其结构特征,发光的灯珠101设置于电路板102的两侧,如图2所示,LED灯珠的发光角度小于180°且两灯珠间距较大,使其发光时产生了如图3所示的暗区,导致对地面照度不足,光线铺路感不强,不能有效形成明暗截止线,进而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也不符合道路安全法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汽车中需要使用特殊结构的灯罩以与LED相配合,这导致其通用性极低,当需要更换光源时必须将大灯整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以使其满足汽车要求的光照效果,可以方便地更换汽车大灯内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包括LED光源,和遮挡光源的底板,底板上开有“W”形凹槽,两LED光源分别安装于凹槽中间两条斜边上,底板位于凹槽的其中一侧为水平设置的水平挡面,且另一侧为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挡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底板上开设“W”形凹槽,相当于两个并列设置的V字形凹槽,两个LED光源分别设置于两V字形凹槽内,且固定于相邻的斜边上,使其发光面朝向凹槽斜外上方,当LED光源发光时,光线照射成扇形面,两扇形的一边位于凹槽内,另一边在凹槽的上方相互交错,由此形成的整个照射面的两侧分别受到凹槽外水平侧和倾斜侧的阻挡,从而形成有效地明暗截止线。该种车用LED前照灯可以有效形成明暗截止线,符合道路安全法规,且当汽车需要更换光源时,只需直接更换LED灯具即可,而无需一并更换灯罩,既可以提高操作的方便性,降低所需成本,同时又可以增强产品的通用型,扩大其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明暗截止线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LED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LED灯具发光形成的明暗区域示意图。

图4是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的工作角度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的凹槽长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包括LED光源1,和遮挡光源的底板2,底板上开有“W”形凹槽3,两LED光源分别安装于凹槽中间两条斜边上,底板位于凹槽的其中一侧为水平设置的水平挡面4,且另一侧为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挡面5。

如图4-6所示,底板上开设“W”形凹槽,相当于两个沿凹槽中心线MN并列设置的V字形凹槽,两个LED光源分别设置于两V字形凹槽内,其发光面间成夹角θ,且发光面朝向凹槽斜外上方,当LED光源发光时,光线照射成扇形面,扇形圆心角为α,两扇形的一边位于凹槽内,另一边在凹槽的上方相互交错,由此形成的整个照射面的两侧分别受到凹槽外水平侧和倾斜侧的阻挡,一侧水平照射而出,另一侧倾斜向下地与水平面成夹角β,从而形成有效地明暗截止线。

所述的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两LED光源1沿凹槽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于凹槽3的两侧,且LED光源的发光面朝向凹槽斜外上方;两LED光源1的扇形发光面的一部分于凹槽3上方重合,以消除发光暗区;靠近底板倾斜挡面5一侧的LED光源1,其扇形发光面的一边与倾斜挡面重合,从而最大程度上地利用LED光源,减小浪费并提高亮度。而鉴于不同规格LED光源的扇形发光面具有不同的圆心角,凹槽的形状也必须相应地不同设置,设LED光源1扇形发光面的圆心角为α,凹槽3中间两条斜边间的夹角为θ,则当90°<α<180°时60°<θ≤90°,其中,当α=120°或150°时θ=90°,此时两光源形成的重叠区域会有效增强道路中心光照度。

所述的车用LED前照灯的配光结构,“W”形凹槽3的长度大于LED光源1的长度,且LED光源安装于凹槽的长度范围内。如图7所示,底板位于凹槽两侧的长度分别为AB、CD,均大于LED光源的长度,由此保证光照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