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柔性线路板的汽车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23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柔性线路板的汽车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柔性线路板的汽车照明装置,属于汽车照明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日间行车灯的作用是:是使车辆在白天行驶时更容易被人认出来的灯具。它的功效不是为了使驾驶员能看清路面,而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有一辆车开过来了。因此这种灯具不是照明灯,而是一种信号灯,是为了提供车辆的被辨识性。开启日间行车灯,可降低12.4%的车辆意外,同时也可降低26.4%的车祸死亡机率,白天行车灯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通安全。而目前国内的日间行车灯普遍存在安装问题,主要集中为原车大灯总成空间不足或者外部前杠无处安装,最重要的问题是硬性灯体的设计让很多车型无法匹配原车的大灯总成设计,导致很多车主没有安装日间行车灯,极大地增加道路行驶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柔性线路板的汽车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合柔性线路板的汽车照明装置,它包含柔性线路板1、白光LED灯组2、黄光LED灯组3、流光转向智能控制盒4、链接线组4-1和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通过链接线组4-1与流光转向智能控制盒4连接,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上设置有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所述的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是由白光LED灯组2和黄光LED灯组3组合而成,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包含铜箔基板6、基板胶片7、覆盖膜保护胶片8、补强板9和电磁屏蔽膜10,所述的铜箔基板6上设置有基板胶片7,所述的基板胶片7上设置有覆盖膜保护胶片8,所述的覆盖膜保护胶片8上设置有补强板9,所述的补强板9上设置有电磁屏蔽膜10。

作为优选,所述的铜箔基板6可分为电解铜与压延铜两种,厚度为1oz、1/2oz和1/3oz三种常见规格。

作为优选,所述的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使用180颗2835系列的LED灯珠,基准轴线上的发光强度不得小于400cd,其他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不应小于400cd与配光分配图中对应点的百分比乘积,在任何方向上,灯具发出的光强度不应大于800cd,极大地提高日间行车灯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屏蔽膜10上方设置有一层保护层10-1,所述保护层10-1的材料采用液态光致阻焊剂,当柔性线路板1需要弯折时,保护层10-1使柔性线路板1弯折后的回弹应力降低,避免产品出现漏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工时短,所有线路都配置完成,省去多余排线的连接工作;体积小,携带便利;重量轻,厚度薄,提高柔软度,加强在有限空间内作三度空间的组装,不受汽车原车大灯总成硬性设计的限制,可以自由控制长度、厚度,更加易于安装,方便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稳定性和产能,保护层使柔性线路板弯折后的回弹应力降低,避免产品出现漏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柔性线路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柔性线路板1、白光LED灯组2、黄光LED灯组3、流光转向智能控制盒4、链接线组4-1、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铜箔基板6、基板胶片7、覆盖膜保护胶片8、补强板9、电磁屏蔽膜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柔性线路板1、白光LED灯组2、黄光LED灯组3、流光转向智能控制盒4、链接线组4-1和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通过链接线组4-1与流光转向智能控制盒4连接,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上设置有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所述的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是由白光LED灯组2和黄光LED灯组3组合而成,所述的柔性线路板1包含铜箔基板6、基板胶片7、覆盖膜保护胶片8、补强板9和电磁屏蔽膜10,所述的铜箔基板6上设置有基板胶片7,所述的基板胶片7上设置有覆盖膜保护胶片8,所述的覆盖膜保护胶片8上设置有补强板9,所述的补强板9上设置有电磁屏蔽膜10。

作为优选,所述的铜箔基板6可分为电解铜与压延铜两种,厚度为1oz、1/2oz和1/3oz三种常见规格。

作为优选,所述的汽车照明装置灯片5使用180颗2835系列的LED灯珠,基准轴线上的发光强度不得小于400cd,其他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不应小于400cd与配光分配图中对应点的百分比乘积,在任何方向上,灯具发出的光强度不应大于800cd,极大地提高日间行车灯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屏蔽膜10上方设置有一层保护层10-1,所述保护层10-1的材料采用液态光致阻焊剂,当柔性线路板1需要弯折时,保护层10-1使柔性线路板1弯折后的回弹应力降低,避免产品出现漏光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