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3607发布日期:2018-08-14 18:1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是一种防眩光射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灯,聚光性能良好,射出的光线亮而刺眼,致使人在射灯较近距离时眼睛明显有刺痛发花的感觉,时间久了对眼睛造成强光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射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眩光射灯,包括射灯弹簧、LED芯片光源、散热器、光学反光杯、射灯面盖和驱动连接线;所述LED芯片光源的外侧套设有散热器,LED芯片光源电性连接驱动连接线;在LED芯片光源的上固定安装有光学反光杯,所述的射灯面盖螺纹安装在LED芯片光源的底部,LED芯片光源的光源朝向射灯面盖;在所述光学反光杯与射灯面盖之间安装有一防眩目结构,防眩目结构由位于光学反光杯一侧的光效距离内环、位于射灯面盖一侧的光效距离外环以及光效距离内环、光效距离外环之间的光效距离中环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射灯面盖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射灯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光效距离内环、光效距离中环、光效距离外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防眩目结构的厚度为25~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光效反光杯与射灯面罩之间加入一段由内、中、外环构成的深度为30毫米的防眩光结构,使得近射灯者既享受了光亮,又免于强光刺眼,解决了目前通用射灯光效太强,离光源较近者眼睛容易被刺痛发花的问题,将光污染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眩光射灯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眩光射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射灯弹簧,2-LED芯片光源,3-散热器,4-光学反光杯,5-射灯面盖,6-防眩目结构,61-光效距离内环,62-光效距离中环,63-光效距离外环,7-驱动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眩光射灯,包括射灯弹簧1、LED芯片光源2、散热器3、光学反光杯4、射灯面盖5和驱动连接线7;所述LED芯片光源2的外侧套设有散热器3,散热器3由多个散热片组合而成,通过散热器3将LED芯片光源2产生的热量散去,降低LED芯片光源2的温度,LED芯片光源2电性连接驱动连接线7,与电源连接,为射灯供电;在LED芯片光源2的上固定安装有光学反光杯4,用于聚光反射用,所述的射灯面盖5螺纹安装在LED芯片光源2的底部,LED芯片光源2的光源朝向射灯面盖5,在射灯面盖5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射灯弹簧1,将射灯卡设固定在天花板上;在所述光学反光杯4与射灯面盖5之间安装有一防眩目结构6,防眩目结构6由位于光学反光杯4一侧的光效距离内环61、位于射灯面盖5一侧的光效距离外环63以及光效距离内环61、光效距离外环63之间的光效距离中环62构成,并且光效距离内环61、光效距离中环62、光效距离外环6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防眩目结构6的厚度为25~35mm,起到了良好的防眩光作用,使得经过该防眩光结构射出来的光线光亮柔和而不刺眼。

在光效反光杯与射灯面罩之间加入一段由内、中、外环构成的深度为30毫米的防眩光结构,使得近射灯者既享受了光亮,又免于强光刺眼,解决了目前通用射灯光效太强,离光源较近者眼睛容易被刺痛发花的问题,将光污染降到最低。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