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3347发布日期:2019-02-22 22:1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灯饰领域,尤其涉及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



背景技术:

LED灯由于其高亮度、低电压、响应快、寿命长等优点逐渐成为汽车的流行车灯配置,尤其适用在刹车灯、日行灯上以起警示作用。但是LED车灯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苛,现有LED车灯一般采用30-40W配置,才能满足车辆照明需求,而此配置下光源温度一般在120-130度左右,LED车灯的温度过高容易引起严重光衰,大大降低车灯寿命,严重时可直接烧坏灯珠,现有的针对LED车灯的控温系统并不能达到较佳的控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各个控温单元的工作状态,不仅节能,而且高效地促进了LED车灯的散热,控温效果良好,有效地防止了LED车灯由于高温造成的光衰、寿命降低等情况。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包括:

温控器,其贴紧在LED车灯上,所述温控器根据LED车灯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而生成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控制信号;

液循环控温单元,其与所述温控器连接,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的液体循环速度具有高速循环和低速循环两个档位;

风冷控温单元,其与所述温控器连接,所述风冷控温单元的风速具有高速风和低速风两个档位;

喷雾控温单元,其与所述温控器连接,所述喷雾控温单元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当所述温控器在LED车灯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生成高电平的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置于高速循环档位,控制所述风冷控温单元置于高速风档位,控制所述喷雾控温单元处于开启状态;

当所述温控器在LED车灯的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生成低电平的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置于低速循环档位,控制所述风冷控温单元置于低速风档位,控制所述喷雾控温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如上所述的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还包括变频单元,其与所述温控器和LED车灯连接,并根据温控器发送的控制信号比例输出功率以控制LED车灯的亮度。

如上所述的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包括冷却管、热交换器、水泵和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工作档位的水泵变频器,所述冷却管围设在LED车灯上,所述冷却管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将由其冷却后的液体流经所述冷却管后返回以形成液体冷却循环。

如上所述的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所述冷却管包括围设在LED车灯上的铜管以及连接所述铜管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软管。

如上所述的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所述喷雾控温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热交换器一侧的水箱,所述水箱外侧下部设有与所述水箱相连通的雾化片固定部,所述雾化片固定部内固定有雾化片,所述雾化片固定部上设有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的出雾口,所述雾化片与所述温控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所述风冷控温单元为变速风扇,其设在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一侧,且所述变速风扇的风口面对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

如上所述的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所述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设有用于插接在电源上以为其供电的电源接口。

如上所述的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LED车灯外部设有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包括:

壳体,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拼合以形成与已围设有冷却管的LED车灯外形一致的容纳腔;

卡盘固定座,其套设在所述壳体的前端;

卡盘,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卡盘固定座的前端;

防尘帽,其盖设在所述壳体后端。

如上所述的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所述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外部设有相互拼合的固定板和防护罩,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护罩上均距有成阵列设置的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所述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通过温控器智能控制各个控温单元的工作状态,不仅节能,而且高效地促进了LED车灯的散热,控温效果良好,有效地防止了LED车灯由于高温造成的光衰、寿命降低等情况。

2、利用冷却液比热容较大的原理,内部循环流动有冷却液的冷却管与灯体接触时带走大量的热量以达到降低LED车灯温度的效果,已吸收灯体热量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到热交换器上进行散热并将散热后的冷却液循环输送到冷却管中以对LED车灯进行不断冷却,进而提高了LED车灯的工作性能,保证其工作寿命。

3、所述雾化控温单元工作时,所述雾化片将水箱内的水雾化并喷向热交换器,同时风冷控温单元将喷雾进一步吹洒在热交换器外表面并风干,雾化的水更够更加均匀地洒铺在热交换器表面并在风干的时候迅速带走大量的热量,进而达到明显的降温效果,LED车灯配置可以提高到65W以上,且光源温度可以降低至45度以下,达到常温高亮的效果,提高了LED车灯的工作性能,延长了零部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灯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喷雾控温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控原理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包括:温控器2,其贴紧在LED车灯1上,所述温控器2根据LED车灯1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而生成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控制信号;液循环控温单元3,其与所述温控器2连接,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的液体循环速度具有高速循环和低速循环两个档位;风冷控温单元4,其与所述温控器2连接,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的风速具有高速风和低速风两个档位;喷雾控温单元5,其与所述温控器2连接,所述喷雾控温单元5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当所述温控器2在LED车灯1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生成高电平的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置于高速循环档位,控制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置于高速风档位,控制所述喷雾控温单元5处于开启状态;当所述温控器2在LED车灯1的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生成低电平的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置于低速循环档位,控制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置于低速风档位,控制所述喷雾控温单元5处于关闭状态。LED灯的最佳工作温度为65℃以下,在此将所述设定值设为55℃,即当温控器检测到LED车灯的温度小于或等于定值时,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处于低速循环档位,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处于低速风档位,所述喷雾控温单元5处于关闭状态。一种情况是,室温状态下同时开启LED车灯和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和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均处于低档位控温状态,其所需的能量相应较少,在节能的同时有效减缓了LED车灯的温度上升速度,使LED车灯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温度下工作,而当LED车灯温度上升到设定值时,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和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迅速转至高档位控温状态,并开启喷雾控温单元5,使得LED车灯高效降温。所述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通过温控器智能控制各个控温单元的工作状态,不仅节能,而且高效地促进了LED车灯的散热,控温效果良好,有效地防止了LED车灯由于高温造成的光衰、寿命降低等情况。

优选地,所述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还包括变频单元6,其与所述温控器2和LED车灯1连接,并根据温控器2发送的控制信号比例输出功率以控制LED车灯1的亮度。所述变频单元6为变频器,其通过改变频率降低LED车灯的功率以达到降低亮度的目的,降低LED灯的亮度可以明显降低其温度上升速度,进而控制LED灯的工作温度,有效保护其由于高温造成的光衰、寿命降低等情况。

具体地,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包括冷却管31、热交换器32、水泵33和用于控制所述水泵33工作档位的水泵变频器,所述冷却管31围设在LED车灯1上,所述冷却管31与所述热交换器3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32将由其冷却后的液体流经所述冷却管31后返回以形成液体冷却循环。所述热交换器32优选套管式热交换器或板式热交换器,由于冷却液的比热容比较大,内部循环流动有冷却液的冷却管与灯体接触时带走大量的热量以达到降低LED车灯温度的效果,已吸收灯体热量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到热交换器上进行散热并将散热后的冷却液循环输送到冷却管中以对LED车灯进行不断冷却,进而提高了LED车灯的工作性能,保证其工作寿命。

较佳地,所述冷却管31包括围设在LED车灯1上的铜管311以及连接所述铜管311与所述热交换器32的软管312。铜管良好导热性能加快了冷却管与灯体之间的热传递,软管可使得灯体与热交换器的安装更加灵活。

较佳地,所述喷雾控温单元5包括固定在所述热交换器32一侧的水箱51,所述水箱51外侧下部设有与所述水箱51相连通的雾化片固定部52,所述雾化片固定部52内固定有雾化片53,所述雾化片固定部52上设有朝向所述热交换器32的出雾口54,所述雾化片53与所述温控器2连接。工作时,所述雾化片53将水箱内的水雾化并喷向热交换器32,同时风冷控温单元4将喷雾进一步吹洒在热交换器32外表面并风干,雾化的水更够更加均匀地洒铺在热交换器32表面并在风干的时候迅速带走大量的热量,进而达到明显的降温效果,提高了LED车灯的工作性能,保证其工作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喷雾控温单元能够通过极少的水量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而且所述水箱51可以与车载空调的排水管相连通,更加加强了水箱的续航,另外为了方便加水,所述水箱51设置为可更换式或可加水式,可加水式水箱51不限于在所述水箱51上设置开口,所述开口由可拆卸的旋转盖密封。

较佳地,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为变速风扇,其设在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一侧,且所述变速风扇的风口面对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3。该风冷控温单元4具有两个功率档位,该变速风扇可选用液压风扇、双滚珠风扇或涡轮风扇。由于车体上通常设有车载空调,车载空调上设有将制冷后的空气送进车内的空调风机,可以通过设置一根隔热良好的通气管,通气管的进气口连接空调风机的部分风口,通气管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的后部局部,以将通过车载空调冷却后的空气分流到所述风冷控温单元4后部,加强所述风冷控温单元的冷却效果,其另一个有点在于,一般天气炎热的时候需要开启空调,而天气炎日时LED车灯(尤其指日行灯)的温度上升明显,通过空调冷风的分流加强冷却效果切实可行。

另外,LED车灯1外部设有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包括:壳体11,其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所述第一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壳体112相互拼合以形成与已围设有冷却管31的LED车灯1外形一致的容纳腔;卡盘固定座12,其套设在所述壳体11的前端;卡盘13,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卡盘固定座12的前端;防尘帽14,其盖设在所述壳体11后端。该结构可达到良好的防尘防潮效果,提升LED灯寿命。

优选地,所述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外部设有相互拼合的固定板8和防护罩9,所述固定板8和所述防护罩9上均距有成阵列设置的散热孔81。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护罩的优点在于同时具备固定、防护和散热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设有用于插接在电源上以为其供电的电源接口7。所述电源接口可插接在车载电源上并与所述液循环控温单元、所述风冷控温单元和所述喷雾控温单元等用电单元连接以为其供电。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LED车灯的智能控温系统通过温控器智能控制各个控温单元的工作状态,不仅节能,而且高效地促进了LED车灯的散热,控温效果良好,有效地防止了LED车灯由于高温造成的光衰、寿命降低等情况。

2、利用冷却液比热容较大的原理,内部循环流动有冷却液的冷却管与灯体接触时带走大量的热量以达到降低LED车灯温度的效果,已吸收灯体热量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到热交换器上进行散热并将散热后的冷却液循环输送到冷却管中以对LED车灯进行不断冷却,进而提高了LED车灯的工作性能,保证其工作寿命。

3、所述雾化控温单元工作时,所述雾化片将水箱内的水雾化并喷向热交换器,同时风冷控温单元将喷雾进一步吹洒在热交换器外表面并风干,雾化的水更够更加均匀地洒铺在热交换器表面并在风干的时候迅速带走大量的热量,进而达到明显的降温效果,提高了LED车灯的工作性能,保证其工作寿命。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