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0798发布日期:2020-12-11 15:1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射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射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筒射灯实现线性方案往往是采用多颗led灯珠组合成具备特定电压(包括135v~270v)的光源,再通过线性方案进行驱动。对于该种线性方案,由于筒射灯的空间局限性,导致难以实现小角度光束角功率较大的产品设计;并且使得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较低。

因此,现有的筒射灯技术存在着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射灯,旨在解决现有的筒射灯技术存在着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筒射灯,包括led光源和驱动电路;

所述led光源包括:

led晶片,被配置为发出预设波长的led蓝光,所述led晶片包括相互串联的至少两个led晶片串;和

荧光胶,设于所述led晶片上,被配置为增强所述led蓝光的透视性;

并且,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led晶片以及所述荧光胶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依序递增或依序递减的电压信号,控制至少两个所述led晶片串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点亮或者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熄灭,以调节所述led光源的亮度。

上述仅采用一颗led光源即可实现多段线性驱动的效果,提高了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led晶片串包括型号一致并且相互串联的第一led晶片串、第二led晶片串以及第三led晶片串;

所述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led晶片串、所述第二led晶片串以及所述第三led晶片串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点亮或者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熄灭,以调节所述led光源的亮度。如此,将led晶片具体限定为包括三个晶片串,以实现增加了led光源被点亮的时间,从而提高了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的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荧光胶采用荧光粉与硅胶的混合物,或者荧光粉与树脂的混合物实现。这将对透视led蓝光起到更佳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线性led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熔断器以及整流桥;

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接交流电源,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接所述整流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线性led驱动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桥接所述led晶片,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所述led晶片,所述线性led驱动芯片的输出端接所述led晶片。设置简单的驱动电路,以对led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led支架,与所述led晶片连接,被配置为支撑所述led晶片。如此,采用led支架对led晶片起到支撑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led支架包括绝缘材料区和多个导电材料区,

每个所述导电材料区均设有电极,并且多个所述电极两两组合形成多阶回路,以驱动对应的所述led晶片串。该实施例中的绝缘材料区使得led光源与外部设备起到绝缘关系,以避免收到电磁干扰;导电材料区设置电极,以驱动led晶片串发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回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led晶片串,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形成的回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二led晶片串,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形成的回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三led晶片串。如此,通过两两电极组合形成的回路以驱动对应的led晶片串,以起到快速便捷调节led光源亮度的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led支架的长度为3毫米-10毫米,宽度为3毫米-10毫米。该实施例限定了led支架的构造大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外壳,被配置为对所述led光源进行防护。这将有助于保护led光源,以使led光源免被摔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该实施例限定了外壳的选型特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包括led光源和驱动电路;该led光源包括led晶片和荧光胶,led晶片包括相互串联的至少两个led晶片串,通过led晶片发出预设波长的led蓝光,并将荧光胶设于led晶片上,以增强led蓝光的透视性,接着通过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依序递增或依序递减的电压信号,控制至少两个led晶片串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点亮或者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熄灭,以调节led光源的亮度。由此仅用一颗led光源即可实现多段线性调节的效果,增加了led光源被点亮的时间,从而提高了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解决了现有的筒射灯技术存在着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应图2的一种筒射灯中led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中驱动电路的示例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上电后母线电压的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上述的一种筒射灯,包括led光源和驱动电路;该led光源包括led晶片和荧光胶,led晶片包括相互串联的至少两个led晶片串,通过led晶片发出预设波长的led蓝光,并将荧光胶设于led晶片上,以增强led蓝光的透视性,接着通过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依序递增或依序递减的电压信号,控制至少两个led晶片串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点亮或者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熄灭,以调节led光源的亮度。由此仅用一颗led光源即可实现多段线性调节的效果,增加了led光源被点亮的时间,从而提高了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上述一种筒射灯,包括led光源10和驱动电路103;

该led光源10包括:

led晶片101,被配置为发出预设波长的led蓝光,led晶片包括相互串联的至少两个led晶片串;和

荧光胶102,设于led晶片101上,被配置为增强led蓝光的透视性;

并且,驱动电路103与led晶片101以及荧光胶102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依序递增或依序递减的电压信号,控制至少两个led晶片串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点亮或者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熄灭,以调节led光源10的亮度。

上述仅采用一颗led光源10即可实现多段线性驱动的效果,提高了led光源10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述led晶片102包括型号一致的第一led晶片串、第二led晶片串以及第三led晶片串;

因此,驱动电路103被配置为控制第一led晶片串、第二led晶片串以及第三led晶片串中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点亮或者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熄灭,以调节led光源10的亮度。例如:首先控制第一led晶片串点亮,接着控制第一led晶片串和第二led晶片串同时点亮,再控制第一led晶片串、第二led晶片串以及第三led晶片串均点亮;并且接下来控制第三led晶片串熄灭,接着控制第二led晶片串和第三led晶片串同时熄灭,再控制第一led晶片串、第二led晶片串以及第三led晶片串均熄灭。由此实现了对led光源10的亮度进行调节的效果,增加了led光源10被点亮的时间,从而提高了led光源10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

具体地,上述led光源10的功率范围为1w-20w,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设置。

其中,预设波长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波长的范围为440纳米-480纳米。上述led晶片102的电压范围为2v-72v。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述荧光胶101采用荧光粉与硅胶的混合物,或者荧光粉与树脂的混合物实现,以对透视led蓝光起到更佳效果。

图2示出了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述筒射灯还包括led支架104,led支架104与led晶片102连接,被配置为支撑led晶片102。采用led支架104对led晶片102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并实现了led光源10可以做到单颗高功率,解决因空间局限,实现小角度光束角功率较大的产品设计。

由图3和图4可得,led支架104包括绝缘材料区1041和多个导电材料区(图3和图4采用1042、1043、1044以及1045表示),每个导电材料区均设有电极,并且多个电极两两组合形成多阶回路,以驱动对应的led晶片串。该实施例中的绝缘材料区使得led光源10与外部设备起到绝缘关系,以避免收到电磁干扰;导电材料区设置电极,以驱动led晶片串发亮。

在多个导电材料区,一个正极与多个负极组合中,正(负)极与第一个负(正)极形成第一阶回路,正(负)极与第二个负(正)极形成第二阶回路,二阶回路包括与第一阶回路,正(负)极与第三个负(正)极组合成第三阶回路,第三阶回路包括第一阶和第二阶回路,以此类推。

多个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

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的回路用于驱动第一led晶片串,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形成的回路用于驱动第二led晶片串,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形成的回路用于驱动第三led晶片串。如此,通过两两电极组合形成的回路以驱动对应的led晶片串,以起到快速便捷调节led光源10亮度的效果。

其中,第一电极为正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均为负极;当然,也可以是第一电极为负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均为正极。

并且,led支架104的长度为3毫米-10毫米,宽度为3毫米-10毫米。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中驱动电路的示例电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述驱动电路103包括线性led驱动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熔断器fu以及整流桥bd1。

熔断器fu的第一端接交流电源,熔断器fu的第二端接整流桥bd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接线性led驱动芯片u1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整流桥bd1接第一led晶片串,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第三led晶片串,线性led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接第二led晶片串。

相对于单段线性而言,单段线性需要在vbus≥vled总的最小点亮电压才导通,多段线性恒流电路从vbus≥vled1最小点亮电压即可导通,vled1+vled2+vled3=vled总,故vled1<vled总;其中,vbus为母线电压,vled1为第一led晶片串两端的电压,vled2为第二led晶片串两端的电压,vled3为第三led晶片串两端的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述筒射灯还包括:

外壳,被配置为对led光源10进行防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述外壳包括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

具体地,上述一种筒射灯具备以下优势:

1、仅用到一颗led光源就可实现多段线性驱动;

2、提高了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

3、方便使用在筒射灯等空间局限并且需求小角度光束角功率较大的产品设计中。

以下结合图1-图6,对上述一种筒射灯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如下:

由于采用高pf多段线性恒流电路,上电后母线电压(即为整流桥bd1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之间的电压)的波形在一个交流周期内为馒头波,如图6所示,母线电压跟随市电以余弦波函数输出;将线性led驱动芯片u1触发电压设置成6档,其中当母线电压到达第一档位va1时,第一阶回路导通,控制led晶片串1点亮;当电压到达第二档位vb1时,第二阶回路导通,控制led晶片串1与led晶片串2点亮;当电压到达第三档位vc1时,第三阶回路导通,控制led晶片串1、led晶片串2以及led晶片串3点亮;当电压到达第四档位vc2时,第二阶回路导通,控制led晶片串1、led晶片串2点亮;当电压到达第五档位vb2时,第一阶回路导通,控制led晶片串1点亮;当电压到达第六档位va2时(即对应图6中电压小于va2时),第一阶回路也不导通,控制led晶片串1、led晶片串2以及led晶片串3均不点亮。该种控制方式增加led光源被点亮的时间,从而提高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在输入电压较低时,会有部分led晶片串点亮;在输入电压较高时,大部分或全部led晶片串点亮。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筒射灯,包括led光源和驱动电路;该led光源包括led晶片和荧光胶,led晶片包括相互串联的至少两个led晶片串,通过led晶片发出预设波长的led蓝光,并将荧光胶设于led晶片上,以增强led蓝光的透视性,接着通过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依序递增或依序递减的电压信号,控制至少两个led晶片串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点亮或者按照数量递增的方式进行熄灭,以调节led光源的亮度。由此仅用一颗led光源即可实现多段线性调节的效果,增加了led光源被点亮的时间,从而提高了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解决了现有的筒射灯技术存在着led光源的利用率和总输出流明数较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