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57452阅读:来源:国知局
定构件28如图3到图5所示,还固定于导光板19和框架16。S卩,固定构件28具有:导光板固定部29,其将LED基板18的基材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进行固定;以及框架固定部30,其将LED基板18的基材部18a的框架重叠部23和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进行固定。由此,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分别相对于在Y轴方向上从前后夹着LED17的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和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稳定地被定位,因此从LED17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b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不易发生亮度不匀等。而且,与假设除了固定构件28以外另外准备对导光板重叠部22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进行固定的构件或对框架重叠部23和LED基板重叠部16a进行固定的构件的情况相比,在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制造成本的低廉化上是优选的。
[0067]导光板固定部29如图4和图6所示,以介于LED基板18的基材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其两面分别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导光板固定部29在基材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处沿着X轴方向断续地排列配置多个,其排列间隔与LED非配置区域NLA(后述的被固定突部31)大致相同。即,导光板固定部29在X轴方向上至少配置在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整个区域。详细地,导光板固定部29在导光板重叠部22中在X轴方向上除了 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整个区域以外还配置在LED配置区域LA的两端部、即与LED非配置区域NLA相邻的端部。而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形成有从光出射面19b朝向表侧、即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使一部分突出而成的被固定突部31。被固定突部31的截面形状形成横长的长方形(四边形),朝向表侧的突出顶端面31a沿着LED基板18的基板部18a (导光板重叠部22)为大致平坦的形状。该被固定突部31配置在与遮光部27之间在Y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的位置,因此不易发生当组装LED基板18时遮光部27骑跨于(干扰)被固定突部31的情况。被固定突部31中的、与LED17形成相对状的面与光入射面19a形成齐平状,成为来自LED17的光所入射的第2扩展光入射面31b。并且,该被固定突部31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在X轴方向(LED17的排列方向)上的形成范围为与LED基板18的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整个区域和LED配置区域LA的两端部重合的范围、即与导光板固定部29大致相同的范围。因而,导光板固定部29以其大致整个区域与被固定突部31的大致平坦的突出顶端面31a形成面接触的方式固定。由此,能使导光板重叠部22更牢固且稳定地固定于光入射面侧端部24。而且,导光板19的直接固定于光入射面侧端部24 (被固定突部31)的导光板固定部29在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处在X轴方向上至少选择性地配置于LED非配置区域NLA,因此入射到导光板19内的光在光入射面侧端部24不易由于导光板固定部29的粘合材料而发生散射。而且,导光板固定部29在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在X轴方向上除了 LED非配置区域NLA以外还选择性地配置于LED非配置区域NLA的端部,因此能使相对于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固定面积增加而实现更稳定的固定,且能抑制由导光板固定部29的粘合材料造成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内的光会产生的散射,能将该散射限制为极轻微的散射。
[0068]框架固定部30如图3到图5所示,以介于LED基板18的基材部18a的框架重叠部23和框架16的LED基板重叠部16a之间的方式配置,其两面分别固定于框架重叠部23和LED基板重叠部16a。框架固定部30在基板部18a的框架重叠部23以沿着其长度方向(X轴方向、LED17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其长度尺寸与基板部18a (框架重叠部23)大致相同。即,可以说框架固定部30如图6所示,在基板部18a的框架重叠部23以沿着X轴方向横穿LED配置区域LA和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方式配置。由此,框架固定部30相对于框架16的固定面积大,因此能将LED基板18牢固且稳定地固定于框架16。
[0069]本实施方式是如上结构,接下来说明其作用。当接通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源时,从面板驱动电路基板经由挠性基板14和驱动器13对液晶面板11供给与图像有关的信号,并且从LED驱动电路基板对LED基板18上的各LED17供给电力,由此将各LED17点亮。从各LED17发出的光如图3所示被导光板19引导后透过光学片20,由此转换为均匀的面状光而照射液晶面板11,因而由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显示规定的图像。
[0070]如果详细地说明背光源装置12的作用,则当使各LED17点亮时,从各LED17出射的光如图3所不,在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后,在导光板19的与外部的空气层的界面发生全反射,或者被反射片21反射等而在导光板19内传播的过程中,从光出射面19b出射后朝向光学片20照射。在此,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形成有具有扩展光入射面25b的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光入射范围以扩展光入射面25b的量被扩展,因此光的入射效率高。而且,在光入射面侧端部24中形成具有第2扩展光入射面31b的被固定突部31,光入射范围以第2扩展光入射面31b的量被扩展,因此光的入射效率更高。由此,能实现亮度的提高以及低功耗化。
[0071]如上所述,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形成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与此相伴地担心光入射面侧端部24内的光从朝向与光入射面19a侧相反的一侧的倾斜面25a直接向外部出射。关于该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LED基板18的基板部18a的导光板重叠部22设置遮光部27,遮光部27在Z轴方向上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并且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配置在与LED17侧相反的一侧,因此在从上述倾斜面25a直接出射光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由遮光部27遮挡从而抑制漏光直接入射液晶面板11的板面,或者直接入射光学片20的端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框架16和LED基板18固定于液晶面板11的面板固定构件26具有遮光性的构成,因此能有效地抑制漏光向上述遮光部27以及液晶面板11直接入射。
[0072]如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具备:LED(光源)17 ;导光板19,其在端面具有来自LED17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19a,并且在板面具有使光出射的光出射面19b ;LED基板(光源基板)18,其上安装LED17,并且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导光板重叠部22,上述导光板重叠部22与导光板19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19a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24在光出射面19b侧重合;以及遮光部27,其设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从而以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
[0073]这样的话,从LED17入射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的光在导光板19内传播后从光出射面19b出射。在此,在假设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在导光板19内几乎不传播地从导光板19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19a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24直接出射的情况下,有可能该光成为漏光而使该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恶化。关于该点,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导光板重叠部22,上述导光板重叠部22与导光板19的端部中的位于光入射面19a侧的端部即光入射面侧端部24在光出射面19b侧重合,使设于该导光板重叠部22的遮光部27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因此在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直接出射光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遮光部27遮挡该光。由此,良好地保持该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而且,遮光部27设于在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中具有的导光板重叠部22,因此与如以往那样除了安装有LED17的FPC以外另外在背光源装置12内收纳用于实现遮光的限制构件的构成相比,实现该背光源装置12的薄型化。
[0074]另外,遮光部27以抵接到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光出射面19b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在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出射光的情况下,也能利用抵接到该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光出射面19b的遮光部27更可靠地防止光的泄漏。而且,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由遮光部27在光出射面19b的法线方向上定位,因此能使从LED17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
[0075]另外,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从光出射面19b朝向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至少使一部分突出而形成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以越靠近LED17突出量越大的方式在与光入射面19a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25a。这样的话,在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从光出射面19b朝向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至少使一部分突出而形成了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越靠近LED17突出量越大,由此,来自LED17的光入射到导光板19时的光入射范围被扩展,由此,光的入射效率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光入射范围扩展部25在与光入射面19a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倾斜面25a,因此担心从该倾斜面25a漏出光。然而,从该倾斜面25a漏出的光被以介于导光板重叠部22和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的遮光部27遮挡,因此良好地保持该背光源装置12的光学性能。
[0076]另外,至少具备固定构件28,上述固定构件28以介于遮光部27和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之间的方式配置,将遮光部27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22。这样的话,能利用固定构件28将遮光部27简单地设于导光板重叠部22。
[0077]另外,固定构件28具有导光板固定部29,上述导光板固定部29以介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和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之间的方式配置,将导光板重叠部22固定于光入射面侧端部24。这样的话,在固定构件28中具有将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固定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侧端部24的导光板固定部29,因此能将安装于LED基板18的LED17相对于导光板19的光入射面19a在从LED17朝向光入射面19a的方向上实现定位。由此,能使从LED17入射到光入射面19a的光的入射效率稳定。而且,将遮光部27固定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的固定构件28是具有导光板固定部29的构成,因此与假设除了将遮光部27固定于导光板重叠部22的固定构件28以外另外设置将LED基板18固定于导光板19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削减部件数量。
[0078]另外,是如下构成:LED17在LED基板18中在沿着LED基板18的板面且沿着光入射面19a的方向上断续地排列配置有多个,而LED基板18在LED17的排列方向上区分为配置有LED17的LED配置区域(光源配置区域)LA和未配置LED17的LED非配置区域(光源非配置区域)NLA,并且LED配置区域LA和LED非配置区域NLA交替地排列,导光板固定部29以选择性地固定于LED基板18的导光板重叠部22中的、至少LED非配置区域NLA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话,在LED基板18中从在沿着LED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