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以及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90824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2所示,具备:由聚对苯二甲酸下二醋(PBT)等合成树脂构成的供电用灯头 主体31、黄铜等金属材料构成的一对供电插脚32。
[0071] 供电用灯头主体31被构成为,W通过框体20的管轴的平面为分割面而能够被分 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由第一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a和第二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化构 成。并且,供电用灯头30在通过引线将供电插脚32与点灯电路90的插座电连接之后,在 第一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a W及第二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化W夹着供电插脚32、框体20的 端部的状态,由螺钉来固定第一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a和第二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化,从而 被固定到框体20的端部。
[0072] -对供电插脚32被形成为从供电用灯头主体31的底部向外侧突出,为了使LED 模块10的LED12点灯,而从照明器具等外部设备接受规定的电力来发挥作用。例如通过将 供电用灯头30安装到照明器具的插座,从而一对供电插脚32能够从商用100V的交流电源 接受交流电,或者从L邸点灯用电源接受直流电。并且,一对供电插脚32通过引线与框体 20内的点灯电路90连接,由一对供电插脚32接受的交流电或者直流电被供给到点灯电路 90。并且,此时,由供电插脚32接受了电力的交流电的情况下,点灯电路90具有直流化的 功能,然而在供电插脚32接受的电力是直流电的情况下,点灯电路具有将直流的正W及负 的方向调整为一定的方向的功能。
[0073] [地线用灯头]
[0074] 地线用灯头40与金属制的第二底板54地线连接,将灯内产生的异常电流经由照 明器具流放到地面。地线用灯头40被构成为略有底圆筒形状,被设置成覆盖框体20的另 一方的端部。本实施例中的地线用灯头40如图2所示,具备由PBT等合成树脂构成的地线 用灯头主体41、W及由黄铜等金属材料构成的一根地线插脚42。
[00巧]地线用灯头主体41被构成为W通过框体20的管轴的平面为分割面,能够被分解 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由第一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1a和第二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化构成。 并且,地线用灯头40在通过连接部件43将地线插脚42装配到第一底板50之后,在第一地 线用灯头主体部41a W及第二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化W夹着地线插脚42、框体20的端部的 状态,用螺钉来固定第一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1a和第二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化,从而被固定 到框体20的端部。
[0076] 地线插脚42被构成为从地线用灯头主体41的底部向外侧突出。地线插脚42通 过L字状的金属制的连接部件43 (安装配件),根据第二底板54与螺钉(未图示)连接固 定。地线插脚42经由照明器具而接地。
[0077] [底板]
[0078] 第一底板50 W及第二底板54均为金属制成,不仅能够作为对在L邸模块10发生 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器来发挥作用W外,还能够作为用于载置并固定L邸模块10的底板来 发挥作用。
[0079] 第一底板50是构成散热器的外围的部件,如图2所示,被构成为与框体20的全长 几乎相同的细长形。第一底板50例如能够通过对锻锋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等来形 成。
[0080] 第一底板50具有细长形的底部(底板部)、在底部的第一底板50的短方向(基板 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的第一壁部51 W及第二壁部52。第一壁部51 W及第二壁 部52,通过对构成第一底板50的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被形成为屏障状。如图3B所示, L邸模块10的基板11由第一壁部51和第二壁部52挟持,L邸模块10 W如下状态配置在 第一底板50,该状态是由于第一壁部51和第二壁部52在基板11的短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 制的状态。
[0081] 并且,如图2 W及图3B所示,在第一壁部51形成有从该第一壁部51向第二壁部 52突出的多个第一突出部51a。同样,在第二壁部52形成有从该第二壁部52向第一壁部 51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52a。如图3B所示,第一突出部51a W及第二突出部52a作为卡 止爪而被构成,在L邸模块10的基板11的第一面11a进行卡止。据此,L邸模块10 W如 下状态固定到第一底板50,该状态是L邸模块10 (基板11)对于基板11的第一面11a在垂 直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由于第一突出部51a和第二突出部52a不使该L邸模块10向上 方凸出的状态。
[0082] 并且,如图3A所示,在第一底板50的底部被形成有加力部53,用于对第二底板54 加力。加力部53例如是通过对构成第一底板50的金属板的一部分切开折弯而被形成的板 弹黃。像该样构成的加力部53被构成为与反射部件70抵接,通过板弹黃的弹性加力,而对 反射部件70 (第二底板54)进行按压。据此,L邸模块10 (基板11)在第一突出部51a W 及第二突出部52a与加力部53之间W接受按压的状态而被保持。
[0083] 第二底板54由细长形的基板构成,是配置在第一底板50与L邸模块10的基板11 之间的中间板散热器。在第二底板54被载置有L邸模块10 (基板11)。目P,W第二底板54 与基板11的第二面1化相接触的状态,L邸模块10被配置在第二底板54。并且,在第二底 板54除了 L邸模块10 W外,还被载置有点灯电路90。
[0084] 并且,第二底板54最好是由金属等高热传导性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热 传导率为237[W/m ? K]的铅构成的铅板。
[0085] [连接器]
[0086] 连接器60是使相邻的L邸模块10彼此电连接的导电电线,具有被安装在L邸模 块10的电极端子14的安装部(连接器部)61、W及经由电极端子14使供给到L邸模块10 的电流过的电力供给线62。
[0087] 安装部61被设置在电力供给线62的两端部,由W与电极端子14相嵌合的方式而 被构成的略呈矩形的树脂成形部、W及被设置在该树脂成形部的导电部构成。并且,电力供 给线62由被称为线束的引线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60被构成为能够使直流电通过, 该直流电是正W及负的方向被调整为恰当的值的电,电力供给线62由供给正电压的正电 压供给线和供给负电压的负电压供给线构成。
[0088] 并且,通过由连接器60使与供电用灯头30最近的L邸模块10和点灯电路90电 连接,从而能够将直流电从点灯电路90供给到L邸模块10。并且,相邻的L邸模块10彼 此也经由连接器60,使电力从一方的L邸模块10供给到另一方的L邸模块。并且,相邻的 L邸模块10彼此经由连接器60从一方的L邸模块10向他方的L邸模块提供电力。
[008引[反射部件]
[0090] 如图2所示,反射部件70为了能够提高灯光的取出效率,而被构成为能够将LED 模块10发出的光反射到一定的方向。反射部件70由具有电绝缘性W及光反射性的材料构 成,例如能够通过对由二轴延伸的聚醋(PET)膜等构成的绝缘反射膜进行加工来构成。
[0091]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部件70被加工成截面为"3 "的形状,具有第一反射面部和第 二反射面部,该第一反射面部与第一底板50中的第一壁部51的内表面为面接触,该第二 反射面部与第二壁部52的内表面为面接触。据此,从LED模块10放出的光能够由反射部 件70的第一反射面部W及第二反射面部反射。
[0092] 并且,反射部件70被配置在第一底板50与第二底板54之间。具体而言,反射部 件70被载置于第一底板50的台阶部,反射部件70的第一底板50-侧的面由第一底板50 的加力部53 (未图示)的弹力而被施加了力。
[009引[装配部件]
[0094] 如图3A所示,在第一底板50的底部形成的开口,被装配有装配部件80。装配部件 80 W第一底板50相对于第一底板50的长度方向为可动的状态而被装配到第一底板50。
[0095] 装配部件80具有被卡合在被形成于第一底板50的底部的开口的卡合片81、W及 与框体20的内表面侧相对的凹部82。
[0096] 卡合片81在第一底板50的长度方向上,W与第一底板50的底部上的开口的端缘 部留有间隙的状态而被配置,并且被构成为与该开口的端缘部卡合。具体而言,卡合片81 被形成为钩状,W便挂在第一底板50的底部的框体20 -侧的面上。并且,如图3B所示,在 装配部件80的凹部82中被填充有娃树脂等粘着剂83,通过该粘着剂83,装配部件80与框 体20被粘着固定。
[0097] 该样,装配部件80虽然被固定粘着于框体20,但是对于第一底板50是可动的,装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