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托架和使用此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02110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刀具托架和使用此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涉及将刀具安装在加工机械刀具台上的刀具托架和使用该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能进行一连串自动加工的数控(NC)加工机械通过刀具托架在上述刀具台装有刀具。而且。根据必要能够简单的进行刀具托架和刀具的交换。
像这样的刀具托架,即,例如日本国特许第287869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刀具托架,能够在一个托架本体上安装复数样刀具。


图16所示的是上述日本国特许第2878690号公报所记载的NC车床制品加工方法的说明图。
该公报所记载的NC车床有相互面对设置的第1主轴台320和第2主轴台330,在主轴台320、330之间的刀具台360。第1主轴台320支撑有能自由的旋转的主轴321。第2主轴台330支撑有与第1主轴321处于同一轴线上,并能自由的旋转的第2主轴331。另外,刀具台360能在与第1主轴321的主轴轴线平行的Z1轴方向和与该Z1轴垂直相交的X1轴方向自由移动。进而,第2主轴台330能在与Z1轴平行的Z2轴自由移动。
刀具台360的六角形面板361在同一刀具安装位置362处,装有背面相对的钻头T1′和T3′。另外在第1主轴台321夹住制品W1,在第2主轴台331夹住制品W2。
在使用钻头T1′加工被第1主轴321夹住的制品W1时,如图16(a)所示,使刀具台360向X1轴方向移动并保持钻头T1′的轴线与第1主轴321的轴线一致,然后如图16(b)所示,使刀具台360向-Z1轴方向移动,将钻头T1′送向制品W1。在钻头T3′加工被第2主轴331夹住的制品W2时,使刀具台360在保持X1轴方向的位置的状况下,向+Z1轴方向移动。
而且,在图16所示的NC车床,由于第2主轴台330能够在Z2轴方向移动,故不必在加工制品W2时使刀具台360移动向+Z1轴方向,取而代之如图16(c)所示,使第2主轴台330移动向-Z2轴方向,使用钻头T3′加工制品W2。
另外,上述公报所记载的NC车床可以使刀具台360的Z1轴方向移动的基础上叠加第2主轴台330的移动。因此,能够一边使用钻头T1′对制品W1进行钻孔加工,一边使用钻头T3′对制品W2进行钻孔。
但是,如图16所示的NC车床由于直接将刀具T1′、T2′装在六角形面板361上,故有无法将刀具T1′、T2′取下的缺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例如图17所示,使用能够安装不同种类的两样刀具的刀具托架。
如图17所示,刀具托架400有以下组成部分;装在NC车床刀具台360六角形面板361的托架本体401,安装钻头等第1类刀具T1′的第1刀具安装部410,安装与第1类刀具T1′背面相对的车刀等第2类刀具T2′的第2刀具安装部420。
第1类刀具T1′通过螺栓440安装在第1刀具安装部410,第2类刀具T2′通过螺栓450安装在第2刀具安装部420。
图18所示的是使用刀具托架400和装在刀具托架400的刀具T1′、T2′加工制品W1、W2的方法。在图18中,与图16所示NC车床相同的部位标示以同一符号,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图18所示的加工例,通过刀具台360在X1轴方向和Z1轴方向的移动,决定刀具T1′在制品W1轴线上的位置,进而,通过将刀具台360送向-Z1轴方向,使刀具T1′加工制品W1。
在刀具T1′加工制品W1结束后,使刀具台360移动向+X1轴方向和+Z1轴方向,将车刀刀具T2′的刀尖推到第2主轴331的制品W2的表面,通过刀具台360在Z1轴方向或者第2主轴台330在-Z2轴方向的移动,将刀具T2′送向制品W2进行加工。
图19是图17所示刀具托架其他使用形态的示意图。
图19所示刀具托架450的组成有安装在刀具台360六角形面板361周面的刀具本体451,由刀具本体451向六角形面板直径方向形成的两个刀具安装部452、453。
在此实施例中将车刀刀具T4′和刀具T5′的刀尖位置错开,装在刀具安装部452、453。
刀具安装部452、453配合制品W1和W2的加工部分W1a、W2a的形态,预先决定尺寸,使刀具T1和T2的刀尖位置错开以规定的距离(在图19所示例中为H)。
图19所示的加工机械是第1主轴台320′能在Z0轴方向自由移动,第2主轴台330能在Z2轴线方向自由移动。另外,刀具台360能在X1轴方向移动。
而且,第1主轴台320′和第2主轴台330从刀具台360的两侧移动向刀具台360,进而,刀具台360向X1轴移动,通过刀具T1和T2加工制品W1和W2。
与加工部位W1a、W2a的形态相配合,通过使用能错开刀具T1′和T2′刀尖位置的刀具托架450,即使是在现有技术的NC车床上也能同时加工制品W1和W2。
像这样在一个刀具托架上安装两样以上的刀具,不必引出刀具台就能对复数件制品进行复数种的加工,以及使用在一个刀具台配置有一对刀具的刀具托架进行加工,能够缩短加工时间,有助于降低加工机械价格。
但是,上述刀具托架由于刀具安装部与托架本体是一体化形成的,存在有与图17所示的钻头和车刀的组合之外,还必须按钻头和钻头的组合以及车刀和车刀的组合等刀具组合准备刀具托架的问题。另外,图19所示的刀具托架450还存在有必须根据制品W1、W2的加工部位W1a、W2a形态,准备大量决定了刀具安装部452、453尺寸的刀具托架450的问题。
进而,近年来对能够更高效,且以低廉成本进行加工的小型,低价格加工机械的需求是在不断提高。
另外,在包含加工机械在内的生产体制和生产设备方面、对于包含加工制品用刀具的交换程序时间的缩短、包含刀具托架在内的加工刀具种类的削减、以及伴随发生的保管空间的缩小化、包含保管效率化在内的运营费用的降低这些不可欠缺事项的要求,近年来也在不断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和要求,提供了能够在一个刀具托架上简单地安装、拆卸同一种刀具或者不同种类刀具、且能够简单地将安装在上述刀具托架的刀具调整至加工制品的适合位置的刀具托架;同时还提供了通过使用这种刀具托架,能够更高效地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提供的刀具托架以及使用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方法是在同时使用多种刀具加工多件制品,且能够在小型、低价格的加工机械上予以实施。
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刀具托架,其装载在配有加工制品用刀具的刀具台的工作机械的刀具台上,且安装有上述刀具用的刀具托架,该刀具托架的构成有安装在刀具台上的托架本体、在此托架本体的周围所形成的多个刀具安装面、安装在此刀具安装面上并装配有加工制品用的刀具的托架、在上述安装刀具面上面向规定方向呈锯齿形列的齿部、在刀具安装面上的托架表面上形成的与上述齿部相啮合并使托架位于上述刀具安装面的规定位置的啮合部、以及、通过上述齿部与啮合部的相互啮合,从而使上述托架安装在托架本体上的安装装置。
这种构成,通过从托架本体上取下托架,改变托架啮合部和托架本体的齿部间的啮合位置,就能够任意设定多种刀具的位置关系。
另外,由于安装在托架上的刀具可以在安装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刀具刀尖的磨削,故能够确保刀具的刀尖位置相对于托架或者托架本体的精度。
另外本发明的安装装置的构成为在上述刀具安装面上形成的嵌合槽;能够在上述托架上滑动设置,并且其一端与上述嵌合槽相嵌合,另一端与上述的托架相连接的嵌合部件;通过此嵌合部件在拉向上述托架侧方向上被压装,使上述托架压在上述刀具安装面上的压装装置。
而所说的压装装置为设于上述托架和嵌合部件间的连接部上的凸轮。
这样,仅仅松开装在托架本体上的托架,就能够简单地改变托架和托架本体之间的啮合位置。
还有,在所说的托架的多个面上,形成有上述的啮合部。此时,上述安装装置的嵌合部件,为能够以上述托架和嵌合部件间的连接部为中心自由旋转来设置的,并且,分别从在上述的多个面上所设的啮合部起的等距离处,设置上述连接部。
这样,仅仅松开装在托架本体上的托架,改变托架的方向再次压装嵌合部件,就能够在同一托架上安装不同的刀具进行加工。另外,通过在托架的多个面上设有啮合部,就能够在刀具台装载刀具托架时,使刀具对于刀具台的安装方向能保证上述刀具与夹住制品并旋转的各主轴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由此,能够提高托架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一种使用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其是将制品固定在规定位置、将加工制品用刀具安装在刀具台上、并通过制品与上述刀具台之间的相对移动和相对旋转使刀具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其准备具有下述结构的刀具托架,即安装在刀具台上的托架本体;在此托架本体的周围所形成的多个刀具安装面;安装在此刀具安装面上、并装配有加工制品用的刀具的托架;在上述安装刀具面上,面向规定方向呈锯齿形列的齿部;在刀具安装面上的托架表面上形成的与上述齿部相啮合,使托架位于上述刀具安装面的规定位置的啮合部;以及,通过上述齿部与啮合部的相互啮合,从而使上述托架安装在托架本体上的安装装置。然后,在此刀具托架上安装多个上述刀具后,安装在上述刀具台上,并使用安装在上述刀具托架上的多个刀具对多个制品进行加工。
特别是,其在准备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1主轴台和第2主轴台、由第1主轴台支撑的第1主轴和由第2主轴台支撑的第2主轴、至少一台安装有用于加工由第1主轴夹住的制品和由第主轴夹住的制品的刀具的刀具台的工作机械;在上述刀具托架上安装面向第1主轴台侧的第1刀具、和面向第2主轴台侧的第2刀具;使刀具台向与上述第1主轴的主轴轴线平行的Z1轴方向、以及与此轴垂直相交的X1轴方向移动;使上述第2主轴台能够向与刀具台的X1轴平行的X2轴方向、和与Z1轴平行的Z2轴方向移动,同时,在X1轴方向的移动的基础上,叠加上述第2刀具加工制品所须的第2主轴台的X2轴方向移动;在Z1轴方向的移动的基础上,叠加第2刀具加工制品所须的第2主轴台的Z2轴方向移动,使上述第2主轴台向X2轴方向和Z2轴方向移动;使上述第1刀具对第1主轴的制品的加工、和第2刀具对第2主轴的制品的加工同时进行。
图2所示的是图1刀具托架的平面图。
图3所示的是图1刀具托架沿I-I线的断面图。
图4所示的是将本发明刀具托,架装有其他刀具时的主视图。
图5所示的是使用本发明的刀具托架加工制品时的NC车床的概略构成平面图。
图6所示的是说明图5的NC车床上刀具台刀具与装在面对面设置的两个主轴上的制品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7所示的是图5的NC车床控制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8所示的是图5的NC车床控制装置其他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9所示的是运用本发明刀具托架加工方法的说明图、(a)是开始加工时的初期状态,(b)是同时加工装在两个主轴的制品的示意图。
图10所示的是运用本发明刀具托架加工制品方法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刀具托架装在其他NC车床刀具台上进行加工时,其他NC车床的平面图。
图12所示的是图11的NC车床控制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3所示的是说明本发明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所示的是说明Z1轴和Z2轴叠加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所示的是说明X1轴和X2轴叠加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所示的是日本国特许2878690号公报记载的制品加工方法的说明图。
图17所示的是能够在一个刀具托架本体上安装不同两种刀具的现有技术刀具托架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18所示的是图17刀具托架的刀具加工方法的说明图。
图19所示的是图17所示刀具托架其他形态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3所示的是关于用于在刀具台的同一位置装有两个刀具T1和T2的刀具托架。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刀具托架的局部截面主视图、图2所示的是图1的刀具托架的平面图、图3所示的是图1中的刀具托架沿I-I线的截面图。
刀具托架200的构成包括有插入固定在刀具台的六角形面板161的安装孔(图中未示)中的安装部205、通过螺栓204装在安装部205上的托架本体201、安装在与托架本体201的安装部205相对的面202上的第1托架210、安装在托架本体201的安装部205同一侧的面203上的第2托架220。
若将安装部205插入六角形面版361的安装孔内的话,图中未显示的箝位器则包住在安装部205的一部形成的把手部207,将托架本体205引入上述安装孔,刀具托架200则会固定在六角形面板161上。
在与安装部205相反侧的托架本体201的面202上,与X1轴和Z1轴垂直相交方向延伸所形成的三角形锯齿,形成等距离排列在X1轴方向上的多个列,形成锯齿部208。
在与安装部205同侧的托架本体201的面203上,设有多列与锯齿部208形状相同、并以相同的间隔排列的锯齿部209。
在第1托架210的端部形成有刀具安装槽213,此安装槽213中可以通过螺栓219等安装刀具T1。同样,在第2托架220的端部形成有刀具安装槽223,刀具T2可以通过螺栓229等装在刀具安装槽223上。
在第1托架210的侧面形成的啮合部211,具有能够与锯齿部208相啮合的锯齿列。同样,在第2托架220的侧面所形成的啮合部221,具有能够与锯齿部209相啮合的锯齿列。
通过适当选择锯齿部208和啮合部211、锯齿部209和啮合部221的啮合位置,能够将刀具T1和T2的位置关系调整至最佳。
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可以通过螺栓等安装在托架本体201上,也能够采用以下所说的安装装置240、250,更容易地调整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的位置关系。
安装装置240和250的构成可以在图3中体现。
在托架本体201中,在X1轴方向延伸用作嵌合槽的蚁槽206a沿面202形成,同时,沿面203形成有与蚁槽206a平行的蚁槽206b。图1至图3所示的是T型断面的蚁槽206a、206b,此T型蚁槽206a、206b中,虽然在后文有杠杆245、255的T型蚁部245a、255a作为嵌合部件来说明,但如果蚁槽与蚁部之间的嵌合牢固的话,也可以使用梯形或半圆弧形等其他形状。
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如图3所示,分别形成凹形断面。而且,在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安装在托架本体201的状态下,将第1托架210的凹部217和蚁槽206a相连通,第2托架220的凹部227和槽206b相连通。
杠杆245作为嵌合部件设置在凹部217中,杠杆255作为嵌合部件设置在凹部227中。在杠杆245的一端形成有能够与蚁槽206a相嵌合的蚁部245a,在另一端形成有与X1轴和Z1轴垂直相交的贯穿孔245c。同样,在杠杆255的一端形成有能够与蚁槽206b相嵌合的蚁部255a,在另一端形成有与X1轴和Z1轴垂直相交的贯穿孔255c。
在第1托架210的一侧,形成有横跨凹部217、并沿与X1轴和Z1轴垂直相交的横方向延伸的孔215,同样,在第2托架220的一侧亦形成有横跨凹部227、并沿与X1轴和Z1轴垂直相交的横方向延伸的孔225。孔215、225的一部分形成有螺丝孔216、226。
将一端设有螺丝部241b的轴体241插入孔215中,这样,螺丝部241b则穿过凹部217和杠杆245的贯穿孔245c,旋入螺丝孔216。同样,将轴体251插入孔225中,螺丝部251b穿过凹部227和杠杆255的贯穿孔255c,旋入螺丝孔226。通过轴体241、251,将杠杆245、255连接在托架210、220上。
在轴体241的头部241a和螺丝轴241b之间形成有凸轮242,此凸轮242位于孔245c内部。若旋转头部241a的话,凸轮242则与孔部245c内壁245b接触,杠杆245从托架本体201被推向远方。由于T型的蚁部245a与T型蚁槽206a相嵌合,故通过将杠杆245推离托架本体201,其反作用力将第1托架210顶住托架本体201。同样,在轴部251的头部251a和螺丝轴251b之间形成有凸轮252,此凸轮252位于孔255c内部。通过旋转头部251a,使凸轮252与孔255c的内壁255b接触,使第2托架220顶住托架本体201。
另外,在轴体241的头部241a和轴体251的头部251a中,只要与能够使轴体241和251旋转的刀具相嵌合,可以形成六角形或方形等的角孔、槽等凹部、六角形或方形等角状突起部等。
这样,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则安装在托架本体201上,而且,此时由于齿部208和啮合部211、齿部209和啮合部221相互啮合,故限制了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在X1轴方向的移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了在与齿部208的锯齿方向相同的方向(以下,称为横方向)微调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的位置,设有作为调整装置的有孔螺栓246,256。杠杆245,255中,在横方向形成有螺丝孔248、258,并将此有孔螺栓246、256拧入螺丝孔248、258内。有孔螺栓246、256各自的长度等于或略短于凹部217、227的宽度,另外,在螺丝孔248、258的轴线的延伸方向,形成有在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的侧面开口、且孔径比有孔螺栓246、256外径小的孔247、257。
从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的侧面,将杆扳手等刀具插入作为刀具插入部的孔247、257内,使刀具前端与有孔螺栓246、256相嵌合,并使有孔螺栓246、256旋转,这样,由于有孔螺栓246、256与凹部217、227的侧壁接触,从而限制了其移动,故通过有孔螺栓246、256的推力使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横向移动。由此,能够对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的位置在横方向上进行微调整。
另外,使用的螺栓除有孔螺栓外,还可以使用其他螺栓,并可以根据螺栓选择适当的刀具。进而,作为使刀具和螺栓相嵌合的刀具插入部既可以是孔247、257,也可以是槽或凹部。
图4所示的是在刀具托架200中装有钻头等其他刀具T3时的状态。
将刀具T3的基部插入套爪卡盘形或锥形的夹具(图中未示),通过拧紧紧固部件269,将T3安装在第3托架260上(此第3托架260中安装在托架本体201的面203上)。关于上述的套爪卡盘形或者锥形夹具为周知技术,故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第3托架260与蚁槽206b相嵌合,且通过螺栓265装载在蚁槽206b中的能够沿X2轴方向移动的T型滑块268上。在第3托架260的一侧形成有能够与齿部209啮合的啮合部261,然后,通过将螺栓265从第3托架260侧拧入滑块268的孔(图中未示)中,这样托架260则被安装在滑块268上,使齿部261和齿部209相啮合,从而限制第3托架260在X2轴方向上的移动。
第3托架260中形成有与图1~图3所示的凹部217、227相同的凹部264,在凹部264内部用于微调整与齿部209的锯齿方向同向的刀具T3位置的螺栓263,被旋入从滑块268延伸至凹部264内的脚部268a的螺丝孔内。这样,通过旋转螺栓263,就能够与上述的实施例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同样,在横方向上微调整刀具T3的安装位置。
图4中,以虚线部分表示改变了第1托架210的方向,装在托架本体201的刀具托架的其他安装状态。
在形成有锯齿部211面以外的其他面,例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与形成有啮合部211面垂直相交的其他面,形成有能与锯齿部208相啮合的啮合部212。由此,能够将第1托架210的方向转90度的装在托架本体201上。
同样的,关于图1至图3所示的第2托架220,通过在啮合部221外形成的啮合部222,能够将第2托架220的方向转90度的装在托架本体201上。
此时,使轴体241的中心位于距啮合部211和212等距离处,在凹部217内部通过使以轴体241为中心的杠杆245能自由旋转,从而达到不必更换杠杆245,简单的改变第1托架210的方向即可。同样,使轴体251的中心位于距啮合部221和222等距离处,在凹部227内部通过使杠杆255能自由旋转,从而达到不必更换杠杆255,简单地改变第2托架220的方向即可。
这样,在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上,就可以安装更多种类的其他刀具(在图4所示例中为T4),以提高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的广泛通用性。
接着就本发明的加工方法进行说明。
图5所示的是使用本发明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NC车床的概略构成图,图6所示的是刀具台与相对设置的两个主轴台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5的局部放大图。
NC车床100的床身110中设置有相对的第1主轴台120和第2主轴台130。第1主轴台120支撑能够自由旋转的第1主轴121,第2主轴台130支撑能够自由旋转的第2主轴131。在第1主轴121和第主轴131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公知的卡盘(图中未示),通过此卡盘能够夹住制品W1、W2。
在该实施例中,第1主轴台120被固定在床身110上。床身110中,在与Z轴平行的方向上设有导轨140。导轨140载有滑鞍150,此滑鞍150通过驱动器马达(图中未示)的驱动,一边被引向导轨,一边沿与Z轴平行的Z2轴方向移动。
在滑鞍150的上部,与X轴(即与Z轴垂直相交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设有导轨170。第2主轴台130承载在导轨170上,并通过图中未示的驱动器的驱动,一边被引向导轨,一边沿与X轴平行的X2轴方向移动。
床身110中设有与导轨140平行的导轨145,此导轨145承载有滑鞍155,滑鞍155通过图中未示的伺服驱动器的驱动,一边被引向导轨145,一边在与Z轴平行的Z1轴方向上移动。
在滑鞍155的上面,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设有导轨175。刀具台160承载在此导轨175上,并通过图中未示的伺服驱动器的驱动,一边被引向导轨175,一边在X1轴方向上移动。
刀具台160设有在一侧引出且自由旋转的六角形面板161,此六角形面板161中装有多个刀具T1,用以加工夹在第1主轴121上的制品W1。通过刀具台160在X1轴方向的移动和滑鞍155在Z1轴方向的移动,决定刀具T1相对于制品W1的位置,并使刀具T1边移动边加工制品W1。
另外,六角形面板161在装有作为第1刀具的刀具T1的相同位置,装有作为第2刀具的刀具T2,用以加工由第2主轴131夹住的制品W2。通过刀具台160的X1轴向输送速度加上用于加工制品W2所须的X轴向输送速度的第2主轴台130在X2轴向的移动,以及,刀具台160的Z1轴向输送速度加上用于加工制品W2所须的Z轴向输送速度的第2主轴台130在Z2轴向的移动,决定刀具T2相对制品W2的位置,并使其移动加工制品W2。
图6所示的是刀具台160主要部分的扩大图。
装有刀具T1和T2的刀具托架200装载在六角形面板161上。
决定了第1托架210和第2托架220的各部分尺寸,从而在同时由刀具T1加工制品W1和由刀具T2加工制品W2时,使一方制品(例如制品W1)与另一方制品(例如制品W2)、另一方刀具(例如刀具T2)、托架(例如第2托架220)或者托架本体201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干涉。
在图6所示的刀具托架200中,刀具T1刀尖与托架本体201面202之间的Z轴向距离L3,应大于制品W1的加工长度l1。另外,在刀具台160形成有退避部167,从而使第2主轴台130与刀具台160不发生干涉,并能够尽可能地增大刀具台160的X1轴向行程和第2主轴台130的X2轴向行程。
刀具T1和T2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以使刀具T2的前端较刀具T1的前端更远离刀具台160为佳。
刀具T1和T2的刀尖间在X轴向的距离H1,最好能大于刀具T1加工制品W1时在X1轴向的最大追进量h1。
不必增加刀具台160退避部167的退避量,仅仅以刀具T1和T2的刀尖间的X轴向距离,就能够扩大第2主轴台130在刀具台160侧的宽度,维持第2主轴台130的高刚性。另外,关于刀具台160,由于刚性受退避部167退避量的影响,故通过刀具T1和T2的刀尖间的X轴向距离,能够维持刀具台160的高刚性。
这样,不必使第2主轴台130小型化或扩大刀具台160的退避部167,就能够达成NC车床小型化的目的。
刀具T1和T2的刀尖间Z轴向距离L1+L2应大于刀具T1加工制品W1时的Z1轴向最大移动量l1+s1和刀具T2加工制品W2时的Z2轴向最大移动量l2+s2的合计值。
由此,能够防止进行重叠加工的制品W1和W2相互间发生干涉。
有这种构成的NC车床所使用的加工方法大多是,在对由第1主轴121夹住的制品W1正面的加工结束后,将制品W1引向第2主轴131,对其背面进行加工。因此,有必要使第2主轴131的轴线与第1主轴121的轴线一致,但第2主轴131的刀具台160侧的X轴向行程至少要达到能与第1主轴121轴线同心的位置为佳。[控制装置的说明]图7所示的是NC车床100控制装置的局部显示图。
控制装置190的构成有中央处理器(CPU)191;根据此中央处理器191发出的指令控制刀具台160的Z1轴向和X1轴向移动的第1演算处理回路192a;根据此第1演算处理回路192a的输出信号输出X1轴向和Z1轴向速度信号的速度处理回路192b、192c;根据速度处理回路192b、192c的输出信号,驱动伺服驱动器163、162,使其能以规定的速度驱动刀具台160在X1轴向和Z1轴向的移动的伺服处理回路192d、192e。
同样,在构成中有根据CPU191发出的指令控制第2主轴台130的Z2轴向和X2轴向移动的第2演算处理回路193a;根据第2演算处理回路193a的输出信号输出X2轴向和Z2轴向速度信号的速度处理回路193b、193c;根据速度处理回路193b、193c的输出信号,驱动伺服驱动器133、134,使其能以规定的速度驱动第2主轴台130在X2轴向和Z2轴向移动的伺服处理回路193d、193e。
CPU191在Z1轴向和X1轴向的移动指令基础上,加上加工制品W2所须的Z轴向和X轴向的移动指令,发出Z2轴线和X2轴向的移动指令,在刀具台160移动速度基础上叠加第2主轴台130的移动速度。
上述的叠加也可以通过其他构成的控制装置实施。
图8所示的是NC车床100中的控制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控制示意图。
在图8中,与图7的控制装置相同的部位标以相同的符号,并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控制装置190′的构成有中央处理器(CPU)191′;根据此CPU191′的指令控制刀具台160的Z1轴向和X1轴向移动的第1控制系统192;根据CPU191的指令控制第2主轴台130的Z2轴向和X2轴向移动的第2控制系统193。
第1控制系统192的构成有第1演算处理回路192a、速度处理回路192b、192e、伺服处理回路192d、192e。
同样,第2控制系统193的构成有第1演算处理回路193a、速度处理回路193b、193c、伺服处理回路193d、193e。
第2控制系统193中,在速度处理回路193b、193c和伺服处理回路193d、193e之间,再设有叠加回路195、196。
叠加回路195在刀具台160的X1轴向输送指令基础上,加算刀具T2加工制品W2时所需的第2主轴台130的X轴向输送指令(制品W2和刀具T2间的相对输送指令),其演算结果作为第2主轴台130的X2轴向输送指令,向伺服处理回路193d输出。
叠加回路196在刀具台160的Z1轴向输送指令基础上,加算刀具T2加工制品W2时所需的第2主轴台130的Z轴向输送指令(制品W2和刀具T2间的相对输送指令),其演算结果作为第2主轴台130的Z2轴向输送指令,输出给伺服处理回路193e。
通过上述控制装置190′,从CPU191′将加工制品W1所需的刀具T1的X1轴向和Z1轴向输送指令输出给第1控制系统192,从CPU191将加工制品W2所需的刀具T2的X轴向和Z轴向输送指令(制品W2和刀具T2间的相对输送指令)输出给第2控制系统193。
第1控制系统192根据CPU191′的输出,使刀具台160和刀具T1同时移动。第2控制系统193在CPU191′输出指令的基础上,加算刀具台160的输送指令,叠加移动速度,使第2主轴台130移动。
接着,参照图5至图9,对上述构成的NC车床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9(a)所示的是开始加工前初始状态时各刀具与各制品之间的位置关系,图9(b)所示的是在加工中各刀具与各制品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图6所示的待机状态,刀具台160位于远离第1主轴台120和第2主轴台130处,从而使得在引出并旋转六角形面板161时,刀具T1、T2和制品W1、W2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另外,为了使制品W1的加工原点O1和制品W2的加工原点O2位于规定位置处,决定了第1主轴台120和第2主轴台130的位置。在此实施例中,决定第2主轴台130的位置,从而使制品W2的加工原点O2(在第1主轴121的轴线上)比制品W1的加工原点O1更加远离刀具台160。
为了用刀具T1加工制品W1,刀具台160从图6所示的待机位置向X1轴向和Z1轴向移动,当到达图9(a)所示的初期位置时,相当于刀具台160的X1轴向输送速度和Z1轴向输送速度的移动指令,从第1控制系统192被输出给第2控制系统193。该移动指令是与刀具台160的输送速度相等,且与刀具台160的移动方向相同,故能移动第2主轴台130。由此,在为使刀具T1加工制品W1而移动刀具台160时,能够确保刀具T2和制品W2之间的位置关系。
叠加回路195在刀具台160的X1轴向输送指令的基础上,加算刀具T2加工制品W2时制品W2相对于刀具T2的X轴向移动指令(制品W2和刀具T2间的相对输送指令)。另外,叠加回路196在刀具台160的Z1轴向输送指令基础上,加算送出制品W2相对于刀具T2的Z轴向移动指令(制品W2和刀具T2间的相对输送指令)。然后将演算结果输出给马达133和134。
由此,如图9(b)所示,能够一边用刀具T1加工制品W1,一边用刀具T2以与加工制品W1完全不同的形式加工制品W2。
图6和图9所示的加工例中,第1刀具T1和第2刀具T2均为切削用车刀。
根据本发明,作为第1刀具和第2刀具,可以使用切削用车刀以外的刀具,对制品W1和W2进行切削以外的加工。[其他的加工例]以下就使用本发明NC车床的其他加工例进行说明。
图10所示的加工例中,使用车刀T13对制品W1的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用钻头T23对制品W2的端面进行开孔。
此时,根据车刀T13的进刀量和输送量,有必要叠加第2主轴台130的Z2轴向和X2轴向的输送。
在加工时,使车刀T13在制品W1的表面移动,将刀具台160送向Z1轴向和X1轴向,切削制品W1的表面。同时,以在刀具台160的Z1轴向输送速度的基础上加算钻头T23加工制品W2时所需的Z1轴向输送速度后的输送速度、以及、在X1轴向输送速度基础上叠加X2轴向输送速度后的输送速度,将第2主轴台130送向Z2轴向和X2轴向,对制品W2端面进行开孔加工。[第2实施形态]以下所说明的第2实施例中,在叠加X1轴和X2轴、以及Z1轴和Z2轴之外,还增加了Z0轴和Z1轴的叠加。
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NC车床的概略构成平面图,图12所示的是该NC车床中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块图。
而且,在图11和图12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位、相同的部件标以与图5、图7和图8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该部位及该部件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2的NC车床100′的第1主轴台120′能在与Z轴平行的Z0轴向自由移动。而第1主轴台120′在Z0轴向的移动使由图中未示的驱动器马达来驱动的。
在刀具台160的对面设有第2刀具台180。此第2刀具台180能沿着设置在床身110上的导轨182,在与X轴向平行的X3轴向上自由移动。而第2刀具台180在X3轴向的移动是由图中未示的驱动器马达来驱动的。
在第2刀具台180的六角形面板181上,装有用于加工制品W1的第3刀具T3。刀具T3通过在第2刀具台180的X3轴向的移动和第1主轴台120′的Z0轴向的移动,移动至距制品W1规定距离的位置处,并对制品W1进行加工。
NC车床100′的控制装置190″的构成有使第1主轴台120′在Z0轴向移动的第3控制系统197、使第2刀具台180在X3轴向移动的第4控制系统198。
第3控制系统197和第4控制系统198拥有各自的第1演算处理回路197a、198a、速度处理回路197b、198b、以及伺服处理回路197d、198d。
本实施例的第1控制系统192″在Z1轴向的速度处理回路192c和Z1轴向伺服处理回路192e之间设有叠加回路199。然后,将从第3控制系统197的速度处理回路197b输出的Z0轴向输送速度输入至叠加回路199中,进而,将从叠加回路199输出的Z1轴向输送速度输入至叠加回路196。
由此,在第1主轴台120′的Z0轴向输送速度基础上叠加刀具台160的Z1轴向输送速度,在主轴台120′的Z0轴向输送速度基础上叠加刀具台160的Z1轴向输送速度和第2主轴台130的Z2轴向输送速度。
这样,进行Z0轴和Z1轴、Z1轴和Z2轴、以及X1轴和X2轴的3组叠加,从而能够通过三个刀具T1、T2、T3对制品W1、W2进行不同的加工。
以上的说明仅就速度的叠加进行了说明,但第2主轴台130或刀具台160、第2刀具台180等的移动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控制的。由此,为了叠加这些移动,对于位置和加速度也进行同样的叠加。[叠加的步骤]本发明的NC车床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叠加。以下,参照图5至图7以及图13至图15对叠加步骤进行说明。
图13所示的是说明本发明加工方法中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CPU191从加工制品W1和W2用的NC加工程序中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叠加(步骤S1)。判断没必要时,根据NC加工程序,按顺序由刀具T1加工制品W1、由刀具T2加工制品W2(步骤S8);判断有必要时,对叠加的轴是Z轴还是X轴进行判断(步骤S2,S5)。
当叠加轴为Z轴(Z1轴和Z2轴)时,决定Z1轴和Z2轴的位置后(步骤S4),进行Z1轴和Z2轴的叠加(步骤S5)。
当叠加轴为X轴(X1轴和X2轴)时,决定X1轴和X2轴的位置后(步骤S6),进行X1轴和X2轴的叠加(步骤S7)。
这样,在叠加一侧轴时决定该叠加轴的位置,对于编写加工程序的程序员而言,能够简单地掌握刀具和制品间的关系。
完成了这些叠加后,根据NC加工程序,同时进行由刀具T1加工制品W1、由刀具T2加工制品W2的程序(步骤S8)。
加工结束后(步骤S9),解除叠加(步骤S10),等待下次加工。
另外,虽然在步骤S1、S2、S5中对叠加的有无进行了确认,但是也可以省略这些确认。
接着,根据图14和图15的流程图,对Z1轴和Z2轴、以及X1轴和X2轴的叠加的具体步骤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是以Z1轴和Z2轴、以及X1轴和X2轴这2组的叠加,完成Z1轴和Z2轴的叠加后进行X1轴和X2轴的叠加为例进行说明的。
NC加工程序中含有Z轴叠加指令(步骤S200),以及等候Z1轴和Z2轴的程序开始执行的时机(步骤S201,S221)。
第1控制系统(图14流程图的左侧)对是否使用X1轴、Z1轴、C1轴(Z1轴周围的旋转轴)进行判断(步骤S202)。当正在使用全部的X1轴、Z1轴、C1轴或者其中任意一轴时,在规定时间中断准备作业,进行待机(步骤S203),直至不再使用X1轴、Z1轴、C1轴为止。
如果不使用X1轴、Z1轴、C1轴中的任意一轴的话,在第1控制系统中设定新轴X1、Z1、C1(步骤S204)。
然后,禁止其他控制系统使用X1轴、Z1轴、C1轴(步骤S205),使刀具台160在X1轴上移动到指定的后退位置(步骤S206),等待第2控制系统(步骤S207)。
第2控制系统(图14流程图的右侧)在等待与NC加工程序的开始执行时机后(步骤S221),解除对X2轴和Z2轴指令的叠加(步骤S222)。接着,对是否在使用X2轴、Z2轴、C2轴(Z2轴周围的旋转轴)进行判断(步骤S223),在使用全部的X2轴、Z2轴、C2轴或者其中任意一轴时,在规定时间中断准备作业,进行待机(步骤S224),直至不再使用X2轴、Z2轴、C2轴为止。
如果不使用X2轴、Z2轴、C2轴中的任意一轴的话,在第2控制系统中设定新轴X2、Z2、C2(步骤S225)。
以上处理结束后,等待第1控制系统(步骤S226)。
等待结束后(步骤S207、S226),使刀具台160在X1轴向和Z1轴向移动(步骤S208),直至在第1控制系统使刀具T1和制品W1之间的距离为预先设定的距离。
然后,解除X1轴,Z1轴,C1轴的其他控制系统的禁用(步骤S209),等待第2控制系统(步骤S210)。
第2控制系统在等待结束后(步骤S207、S226),禁止其他控制系统使用X2轴、Z2轴、C2轴(步骤S228)。然后,使第2主轴台130在Z2轴向和X2轴向移动,使刀具T2和制品W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先设定的距离值(步骤S229)。然后,在该位置的X2轴上,设定制品W2的坐标系(步骤S230),并在第2控制系统中设定新轴Z2、C2(步骤S231)。由此,使对X2轴的指令无效化,并固定制品W2在X2轴向的位置。
然后,等待第1控制系统(步骤S232)。
等待结束后(步骤S210、S232),开始Z2轴的叠加(步骤S233),设定制品W2在Z2轴的坐标系(步骤S234)。解除X2轴、Z2轴、C2轴的其他控制系统的禁用(步骤S235),等待第1控制系统(S236)。
如果等待结束了(步骤S211,S236),也就完成了Z1轴和Z2轴的叠加。
如果有X轴的叠加指令(步骤S300)的话,就调整第1控制系统和第2控制系统上的程序的执行时间(步骤S301、S321)。
第1控制系统判断是否在使用X1轴、Z1轴、C1轴(步骤S302),当判断为在使用中时,在规定时间内待机(步骤S303),直至X1轴、Z1轴、C1轴不再被使用。
当判断为不在使用时,在第1控制系统中设定新轴X1、Z1、C1(步骤S304)。然后,禁止在其他控制系统的使用(步骤S305),等待第2控制系统(步骤S306)。
第2控制系统在调整程序的开始执行时间后(步骤S321),判断是否在使用X2轴、Z2轴、C2轴(步骤S322),当判断为在使用时,在规定时间内待机(步骤S3 23),直至X2轴、Z2轴、C2轴不再被使用。
当判断为不在使用时,在第2控制系统中设定新轴X2、Z2、C2(步骤S324),禁止在其他控制系统上的使用(步骤S325)。
然后,第2控制系统在将刀具T1的刀尖和刀具T2的刀尖的坐标位置记忆至存储器的同时,还将该坐标位置的X2轴向距离H1记忆至存储器中(步骤S326)。这些处理结束后,等待第1控制系统(步骤S327)。
等待结束后(步骤S306、S327),求出制品W1的加工原点O1的坐标(步骤S329),从该坐标位置判断第2主轴台130的位置是否适合于进行叠加(步骤S330)。
作为是否适合叠加的判断基准,例如有,判断刀具T2的刀尖是否比第1制品W1的加工原点O1,在X1轴向更加远离刀具台160(在图6中,是否通过加工原点O1,并位于第1主轴121轴线的下方)。
具体地说,当刀具T2的刀尖位于第1主轴121轴线上方时,判断处于第2主轴台130的X2轴的可动范围之外,不适宜叠加。因此,这时会进入警鸣状态(步骤S331)。
如果可能叠加的话,决定第2主轴台130的初期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准备了第1位置、与制品W1,W2和加工形态无关,预先决定的第2位置、和操作者能任意设定的第3位置。其中,制品W2的加工原点O2(在第2主轴131轴线上)作为第2主轴台130的初期位置,位于在X2轴向上与刀具台160之间距离等于第1主轴台120侧的制品W1的加工原点位置加上距离H1的第1位置处。
如何从这些第1位置、第2位置和第3位置中进行选择,例如,能够根据NC程序所添附的引数来决定。判断上述NC程序有无X引数(步骤S332),选择第3位置,判断有无D引数(步骤S333),选择第1位置(步骤S334)或者第2位置(步骤S335)中的任一项。
从第1位置、第2位置或者第3位置中选择适当的位置后,开始X2轴向的叠加(步骤S337),设定X2轴的工作轴(步骤S338)。
以上处理结束后,等待第1控制系统(步骤S307、S339)。
等待结束后,解除各轴的其他控制系统的禁用(步骤S308、S340),互相等待(步骤S309、S341),完成X1轴和X2轴的叠加。
上述Z轴和X轴的叠加既可以设定为先后执行,也可以设定为同时执行。
另外,以将Z轴的叠加步骤和X轴的叠加步骤进行宏程序化为佳。通过宏程序化,能够简化加工程序,更加容易地进行叠加作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较好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形态。
例如,对于在托架本体201齿部208和托架201、220上形成的啮合部211、221的锯齿形状而言,以三角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如果能够根据啮合来决定托架210、220的位置的话,也可以使用圆弧形、矩形、多角形等的其他形状。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就设在托架本体201的两个面——即面202、面203的齿部208、209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托架本体201的3个以上面上形成上述齿部,并在各个面安装托架。
另外,根据上述说明,关于制品对于装载在刀具台160、180上的钻头等旋转刀具的相对旋转,是通过使第1主轴121或第2主轴131旋转的形式进行的,但是也能设计使刀具台160、180旋转的回旋驱动装置,使装在刀具台160、180的钻头和立铣刀等旋转刀具回旋。这样,在刀具台160、180上安装钻头和立铣刀等回旋刀具,能够在制品W1、W2的表面进行开孔或开槽等切削加工,能够提高本发明NC车床和加工方法的通用性。
进而,在上述说明的加工机械,其刀具台160能在X1轴向和Z1轴向移动,也可以使刀具能够相对于制品进行相对移动,或将刀具台固定在规定位置,使主轴台移动亦可。
本发明中,能够在一台刀具托架上安装同一种或者不同种类的刀具,而且,装在上述刀具托架的刀具能够简单地调整到适合加工制品的位置。
这样能带来各种效应,第一,通过使用该刀具托架,能够在小型、低价格的加工机械上高效率的加工制品。
第二,特别是通过多条加工轴的叠加,本发明的刀具托架能够适用于同时对第1主轴侧的制品和第2主轴侧的制品进行不同加工的加工机械,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第三,由于装有刀具的托架能够简单地从装载在刀具台的托架本体上取下,故通过刀具安装在托架上的状态下,由刀具刀尖进行切削,能够确保刀具的刀尖位置对于托架或者托架本体的精度。
另外,在包含加工机械在内的生产体制或生产设备方面,能够缩短包含交换加工制品用刀具在内的准备时间,削减包含刀具托架在内的加工刀具种类,使其缩小了保管空间,并通过保管效率化降低了包含管理成本在内的运营成本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的刀具托架不仅仅限于拥有两台主轴台、和至少一台刀具台的数控车床,也能适用于具备有两台以上刀具台的数控车床。另外,不仅仅限于车床,也能适用于通过装在刀具台的刀具加工制品的所有种类的加工机械。另外,作为刀具,不仅仅限于切削加工用车刀和开孔加工用钻头,也能适用于立铣刀和撞锤等其他刀具。
权利要求
1.一种刀具托架,其装载在配有加工制品用刀具的刀具台的工作机械的刀具台上,且安装有上述刀具用的刀具托架,该刀具托架的构成有安装在刀具台上的托架本体;在此托架本体的周围所形成的多个刀具安装面;安装在此刀具安装面上、并装配有加工制品用的刀具的托架;在上述安装刀具面上,面向规定方向呈锯齿形列的齿部;在刀具安装面上的托架表面上形成的与上述齿部相啮合,使托架位于上述刀具安装面的规定位置的啮合部;通过上述齿部与啮合部的相互啮合,从而使上述托架安装在托架本体上的安装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安装装置的构成为在上述刀具安装面上形成的嵌合槽;能够在上述托架上滑动设置,并且其一端与上述嵌合槽相嵌合,另一端与上述的托架相连接的嵌合部件;通过此嵌合部件在拉向上述托架侧方向上被压装,使上述托架压在上述刀具安装面上的压装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托架,其特征在于其还设有形成于上述嵌合部件中的、并且在与上述齿部的锯齿方向相同方向上具有轴线的螺孔;旋入此螺孔内、且通过在此螺孔内的旋转能够与上述嵌合槽的内壁相接触的螺钉;形成于上述托架中、且能够使上述螺钉在螺孔内旋转用的刀具插入的刀具插入部;以及,通过从此刀具插入部插入至所说的嵌合槽内,用所说的刀具旋转螺钉,使螺钉能够与嵌合槽的内壁相接触,并能够在与上述齿部的锯齿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调整上述托架的安装位置的位置调整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刀具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压装装置为设于上述托架和嵌合部件间的连接部上的凸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1项所述的刀具托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托架的多个面上,形成有上述的啮合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嵌合部件,是能够以上述托架和嵌合部件间的连接部为中心自由旋转来设置的,并且,分别从在上述的多个面上所设的啮合部起的等距离处,设置上述连接部。
7.一种使用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其是将制品固定在规定位置、将加工制品用刀具安装在刀具台上、并通过制品与上述刀具台之间的相对移动和相对旋转使刀具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具有下述结构的刀具托架,即安装在刀具台上的托架本体;在此托架本体的周围所形成的多个刀具安装面;安装在此刀具安装面上、并装配有加工制品用的刀具的托架;在上述安装刀具面上,面向规定方向呈锯齿形列的齿部;在刀具安装面上的托架表面上形成的与上述齿部相啮合,使托架位于上述刀具安装面的规定位置的啮合部;以及,通过上述齿部与啮合部的相互啮合,从而使上述托架安装在托架本体上的安装装置;然后,在此刀具托架上安装多个上述刀具后,安装在上述刀具台上,并使用安装在上述刀具托架上的多个刀具对多个制品进行加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1主轴台和第2主轴台、由第1主轴台支撑的第1主轴和由第2主轴台支撑的第2主轴、至少一台安装有用于加工由第1主轴夹住的制品和由第主轴夹住的制品的刀具的刀具台的工作机械;在上述刀具托架上安装面向第1主轴台侧的第1刀具、和面向第2主轴台侧的第2刀具;使刀具台向与上述第1主轴的主轴轴线平行的Z1轴方向、以及与此轴垂直相交的X1轴方向移动;使上述第2主轴台能够向与刀具台的X1轴平行的X2轴方向、和与Z1轴平行的Z2轴方向移动,同时,在X1轴方向的移动的基础上,叠加上述第2刀具加工制品所须的第2主轴台的X2轴方向移动;在Z1轴方向的移动的基础上,叠加第2刀具加工制品所须的第2主轴台的Z2轴方向移动,使上述第2主轴台向X2轴方向和Z2轴方向移动;使上述第1刀具对第1主轴的制品的加工、和第2刀具对第2主轴的制品的加工同时进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1刀具和第2刀具,按所说的第2刀具的刀尖位置与所说的第1刀具的刀尖位置间的关系为规定的位置关系,安装在上述刀具托架上;同时,决定在开始加工时的所说的第2主轴台的初期位置,以使得夹在上述第1主轴上的制品的加工原点和夹在上述第2主轴上的制品的加工原点间的位置关系,与上述第1刀具和第2刀具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1刀具的刀尖与第2刀具的刀尖在Z1轴方向上的距离或X1轴方向上的距离,较上述第1刀具加工上述制品时的上述刀具台在Z1轴方向或X1轴方向上的最大移动距离大;所说的第1主轴的制品的加工原点和第2主轴的制品的加工原点在Z2轴方向或X2轴方向上的距离,与上述第1刀具和第2刀具的刀尖间在Z1轴方向或X1轴方向上的距离相对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刀具托架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叠加的所说的X1轴和X2轴的组、以及所说的Z1轴和Z2轴的组中,任何一组在进行叠加时,在预先设定的位置上决定其它组的轴的位置;之后,另一组在进行叠加时,叠加完成的上述一组的轴的位置决定在任意位置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在一个刀具托架上安装多个刀具、且能够简单地将安装在上述刀具托架的刀具调整至加工制品的适合位置的刀具托架。其由下述各部构成,即安装在刀具台160上的托架本体201;在此托架本体201的周围所形成的多个刀具安装而202、203;安装在此刀具安装面202、203上、并装配有加工制品用的刀具的托架210、220;在上述安装刀具面202、203上,面向规定方向呈锯齿形列的齿部208、209;在刀具安装面202、203上的托架表面上形成的与上述齿部相啮合,使托架位于上述刀具安装面的规定位置的啮合部211、221;通过上述齿部与啮合部的相互啮合,从而使上述托架安装在托架本体上的安装装置240、250。
文档编号B23Q37/00GK1450942SQ00819293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0日
发明者篠原浩, 宫崎祐二 申请人: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