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缸垫复合板辊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10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缸垫复合板辊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板冷轧用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汽缸垫复合板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用于生产、维修的汽缸垫复合板料需求量日渐增多。目前的汽缸垫复合板产生用辊轧机主要有动力装置、变速机构、传动机构和滚压成型系统组成,上、下轧辊间距离定位困难,尺寸不易控制,加压的压力大小难以判断,致使汽缸垫复合板厚薄不均,扭曲度超标,厚度达不到要求,平整度差,复合板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辊轧机的缺点,提供一种机电液一体化的汽缸垫复合板用生产设备,其特征是1、上、下轧辊均由万向联轴器与传动——变速机构相连结;2、上轧辊18定位夹紧由液压系统操作,上轧辊18上所施压力大小和上轧辊18与下轧辊17间的间隙大小,均采用电子仪表自动检测,实现机电液一体化;3、上轧辊18、下轧辊17之间的间隙调整,采用固定在机架2上的调整手轮5,再以一对伞齿轮13连接调整机构6,有手轮5转动,则通过丝杠21旋转带动楔块22作水平移动,提升或降低上轧辊18的高度;4、采用固定在上轴承座8上的压力传感器,与安装在仪表箱19上的数字式电子显示仪表构成上轧辊施压大小的自动检测系统;5、采用固定在机架2上的位移传感器9与安装在仪表箱19上的数字式电子显示仪表构成上轧辊18和下轧辊17间的间隙自动检测系统。
实施本实用新型制造的这种机电液一体化辊轧机运行平稳,两轧辊间压力、间隙任意可调,制品厚度一致,平整度好,可以适合于硬度在HS70以下的各种材料加工,不仅产品质量好,精度高,而且生产劳动强度低,容易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轧辊间隙调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汽缸垫复合板辊轧机机身采用箱式结构,由底座1和机架2构成;上轧辊18,下轧辊17上分别附有轴承座8、轴承座3和轴承档板7、轴承档板4;由电动机20,减速器14,变速箱15,万向联轴器16构成动力传动系统;上轧辊18的定位,采用可调压力的双向作用的液压千斤顶10来顶在上轴承座8来实现的,液压系统由液压油泵站、液压管线、液压锁12、千斤顶10构成,其压力大小是根据产品需要而定的,最高可达170吨,所施压力大小,用压力传感器——数字式电子仪表自动检测的;上轧辊18与下轧辊17两者间的间隙,采用固定在机架2上的调整手轮5,再以一对伞齿轮13连接调整机构6,有手轮5转动,则通过丝杠21旋转带动楔块22作水平移动,从而改变上轧辊18和下轧辊17之间的间隙大小,而其间隙大小采用位移传感器9和数字式电子显示仪表予以自动检测的;压力用、间隙——位移用配套的数字式电子显示仪表均安装在机架2上部的仪表箱19上,与位移传感器配套的数字式电子显示仪表,采用四位半的,能够分辨轧辊间0.0005mm大小的变动,准确度很高。
权利要求1.一种汽缸垫复合板辊轧机,包括动力装置,变速机构,传动机构,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a、上轧辊(18)、下轧辊(17)分别由万向联轴器(16)与传动——变速机构相连结;b、上轧辊(18)定位夹紧由液压系统操作,上轧辊(18)上所施压力大小和上轧辊(18)与下轧辊(17)之间的间隙大小,均采用电子式仪表自动检测,实现机电液一体化;c、上轧辊(18)与下轧辊(17)之间的间隙调整,采用固定在机架(2)上的调整手轮(5),再以一对伞齿轮(13)连接调整机构(6),有手轮(5)转动,则通过丝杠(21)旋转带动楔块(22)作水平移动,提升或降低上轧辊(18)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缸垫复合板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轧辊(18)与下轧辊(17)之间的间隙自动检测系统,是指由固定在机架(2)上的位移传感器(9)与固定在机架(2)上仪表箱(19)安装的数字式电子显示仪表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缸垫复合板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轧辊(18)上所施加压力自动检测系统,是指由固定在上轴承座(8)上的压力传感器(11)与仪表箱(19)上安装的数字式电子显示仪表构成的。
专利摘要一种汽缸垫复合板辊轧机,主要有动力装置,变速机构,传动机构和滚压成型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轧辊均由万向联轴器与传动——变速机构相连结,上轧辊定位夹紧采用液压系统,上、下轧辊间的间隙调整采用固定在机架上手轮转动,带动调整机构中丝杠,再带动楔块作水平移动,从而提升或降低上轧辊高度实现的,上轧辊上的施压力大小和上、下轧辊间间隙大小,分别采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数字式电子显示仪表构成的自动检测系统。这种汽缸垫复合板辊轧机实现了机电液一体化,运行平稳,制品厚度一致,不扭曲,平整度好,不仅产品质量好,精度高,而且生产劳动强度低,容易操作。
文档编号B21B1/38GK2631657SQ03213590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3日
发明者陈明, 张林葵, 张丛葵, 张寅葵 申请人:陈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