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轮轴磨损面专用磨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87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车轮轴磨损面专用磨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车轮轴磨损面专用磨修装置。主要借助于机车轮对加工车床,来实现轮轴密封面拉伤、磨损部位的修复。尤其是适合于轮径较大,轮轴分解困难,车刀轴向移动受限,车刀无能车削部位的修复所采用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内燃机车轮轴齿轮罩密封处由于设计、保养不利等因素,经常造成轮轴密封面的拉伤和磨损。由于轮毂和大齿轮间隙只有50mm,而轮箍外径为1050mm,大齿轮外径为800mm,如果车床的车刀伸到磨损部位,由于距离太长产生颤动,达不到加工修复的目的。修复时必须将轮毂和大齿轮进行解体,否则是无法修复的,而轮毂和大齿轮均是采用热装于轮轴和轮毂上的,所以一般的机务段是将无能力对轮毂和大齿轮进行解体的,因此磨损部位无法修复,必须运往具有较大型专用设备的工厂进行解体方可修复,同时加大修复成本且浪费时间,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经研制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轮轴磨损面专用磨修装置,不用将轮毂和大齿轮拆装解体的情况下,利用现有加工轮箍的车床,对车轮密封面上的拉伤磨损部位进行修复。采用该装置进行磨修,只需将刀架上安装上该装置即可完成。解决了车床与磨床结合的问题,不受轮毂和大齿轮尺寸的限制,省工省时,降低修复成本,达到修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专用磨修装置主要包括有动力传动机构和轴向、径向操纵机构两大部份组成。使用时将该装置的滑座装在车床的移动刀架上,可以随刀架一起移动。动力传动机构由支架、支架轴、电机、砂轮轴、砂轮、皮带轮组成。首先将支架轴顶端装在支架的中心位置,并将电机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再将砂轮轴装在支架相对应的另一端的轴承内,用压盖和螺钉固定,在砂轮轴的上端装有皮带轮,由电机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砂轮轴旋转,在皮带轮上装有安全罩,用安全罩支架固定在支架上,在砂轮轴顶端装有砂轮固定盘。用砂轮压盖及螺丝将砂轮固定在砂轮固定盘上,并装有砂轮罩;轴向、径向操纵机构,由滑座、支座、止动手轮、转座手柄、转盘手柄、进给手轮、丝杠等组成。滑座与支座的燕尾槽通过镶条形成滑道;用连接螺栓穿过滑座紧固在车床的刀架上;在支座中装有支架轴,在支座的前上端将卡键透过支座装入到支架轴的键槽内,在卡键上装有弹簧,用上盖压住弹簧的上端,在上盖的上端装有止动手轮,通过丝杆与卡键相连接,限制支架轴转动。支座的后端装有转座手柄。在支座的尾端装有支架轴的轴内套和支撑套,在支撑套内装有轴承,在轴内套的一侧装有止动柄,支架轴的尾端螺纹与转盘手柄相连接。在支座的另一侧装有进给手轮,与丝杠母中的丝杠相连接,在进给手轮上设有刻度套控制径向进退尺度。操纵时需要支架轴转动时,提起止动手轮的卡键,松开转座手柄,扳动止动柄,支架轴即可转动,使砂轮随之转动。由于转盘手柄与支架轴相连接,转动转盘手柄,可以使支架轴产生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原有加工轮对的车床设备,在轮对切削加工的同时,不用移动工件,不用分解轮毂和齿轮,在刀架上安装专用磨修装置,实现车磨结合,对机车轮轴密封面的损伤即可进行修复,节省重复拆装运输费用,降低修复成本,解决了间隙过窄,距离过长,一般机务段不能拆装修复的困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图2是
图1的操纵机构A-A的剖视图图3是图2B-B的剖视图图4是该装置与被磨修工件局剖俯视图图5是被磨修工件工作状态主视示意图图6是被磨修的机车轮对示意图图中1、支架 2、轴承 3、压盖及螺钉4、砂轮轴套 5、皮带轮 6、砂轮轴7、皮带轮键 8、轴套螺钉 9、安全罩10、安全罩支架11、支架轴12、皮带13、电机轮14、电机 15、轴承盖16、砂轮压盖 17、砂轮压盖螺丝 18、砂轮固定盘19、圆螺母20、砂轮 21、砂轮罩22、滑座 23、支座 24、止动手轮25、支撑套26、转盘手柄 27、止动柄28、转座手柄 29、刻度套30、进给手轮31、卡键 32、弹簧 33、上盖34、连接螺栓 35、镶条 36、轴内套37、轴承 38、丝杠母39、丝杠40、轮箍 41轮毂42、大齿轮43、轴径面44、密封面45、轴端头46、车床刀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该专用磨修装置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由动力传动机构和轴向、径向操纵机构两大部份组成。使用时安装在原车床的移动刀架上,可随刀架一起移动。动力传动机构主要包括有支架、支架轴、电机、砂轮轴、砂轮、皮带轮等。首先将支架(1)安装在支架轴(11)上的顶端,并将电机(14)固定在支架(1)的一端,再将砂轮轴(6)装在支架(1)相对应的另一端的轴承(2)内,用压盖及螺钉(3)将轴套(4)固定在支架(1)的上端,在轴套上装有轴套螺钉(8),在支架(1)的下端装有轴承盖(15),在砂轮轴(6)的上端装有皮带轮(5),用皮带轮键(7)将其固定,由电机轮(13)通过皮带(12)带动砂轮轴(6)旋转,在皮带轮上装有安全罩(9),用安全罩支架(10)安装固定在支架(1)上,在砂轮轴(6)的下端螺纹上装有砂轮固定盘(18)用圆螺母(19)固定。将砂轮(20)装在砂轮固定盘(18)上,再将砂轮(20)用砂轮压盖(16)及砂轮压盖螺丝(17)固定在砂轮固定盘(18)上,并装有砂轮罩(21)。紧固在支架(1)上,以上是动力传动机构的主要结构;如
图1至图3所示的轴向、径向操纵机构,主要包括有滑座、支座、止动手轮、转盘手柄、进给手轮、丝杠等。把滑座(22)与支座(23)的燕尾槽通过镶条(35)形成滑道,用连接螺栓(34)(图2和图5所示)穿过滑座(22)紧固在原车床刀架(46)上,在支座(23)中装有支架轴(11),在支座(23)的前上端将卡键(31)透过支座(23)装入到支架轴(11)的键槽内,在卡键(31)上装有弹簧(32),用上盖(33)压住弹簧(32)的上端,在上盖(33)的上端装有止动手轮(24)。通过丝杆与卡键(31)相连接,限制支架轴(11)的转动,支座(23)的后端装有转座手柄(28)。在支座(23)的尾端装有支架轴(11)的轴内套(36)和支撑套(25),在支撑套(25)内装有轴承(37),在轴内套(36)的一侧装有止动柄(27),支架轴(11)尾端的螺纹与转盘手柄(26)相连接,转动转盘手柄(26)支架轴(11)可产生轴向移动。在支座(23)的另一侧装有进给手轮(30)带动丝杠(39),通过丝杠母(38)使支座(23)在滑座(22)上延燕尾槽滑道移动,由刻度套(29)指示移动的径向进退长度。操纵时需要支架轴(11)转动时,提起止动手轮的卡键(31),松动转座手柄(28),扳动止动柄(27),支架轴(11)即可转动,使砂轮绕轴转动。转盘手柄(26)与支架轴(11)相连接,转动转盘手柄(26),可以使支架轴(11)产生轴向移动。
图4至图6是该装置和工件在工作状态的示意图。被加工工件(机车轮对)两端端头(45)(见图6)固定在车床卡盘和顶针上。既轮箍(40)、轮毂(41),大齿轮(42),被加工磨修的轴径面(43)和密封面(44)整体卡装在车床上。当工件需磨修时,将刀具拆下,露出刀架(46),再将该装置滑座(22),通过连接螺栓(34)紧固在车床的刀架(46)上,调整支架(1)使其绕支架轴(11)转动,使砂轮(20)与被磨修面(44)接近,锁紧支架。启动电机(14),带动砂轮(20)旋转,拧动进给手轮(30),使砂轮(20)与被磨修密封面(44)接近,确定刻度后,继续微调进给量,确定磨修深度。在磨修过程中,不断拧动转盘手柄(26),保证磨修均匀。磨修完毕后,将支架(1)绕支架轴(11)转动到(如图5所示的虚线)竖直位置,不影响被加工件机车轮对的吊出。
权利要求1.一种内燃机车轮轴磨损面专用磨修装置,利用原有的车床,将该装置安装在车床的刀架上,与车床形成一体,车磨结合,随刀架一起移动;该装置主要有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两大部份组成;其特征是传动机构有支架、支架轴、电机、砂轮轴、砂轮、皮带轮等,支架(1)安装在支架轴(11)的顶端,电机(14)固定在支架(1)的一端,砂轮轴(6)安装在支架(1)相对应的另一端的轴承(2)内,用压盖及螺钉(3)将轴套(4)固定在支架(1)的上端,在支架(1)的下端装有轴承盖(15);在砂轮轴(6)的上端装有皮带轮(5),用皮带轮键(7)固定,由电机轮(13)通过皮带(12)带动砂轮轴(6)旋转,在皮带轮上装有安全罩(9),用安全罩支架(10)固定在支架(1)上,在砂轮轴(6)的下端装有砂轮固定盘(18)砂轮(20)装在砂轮固定盘(18)上,再将砂轮压盖(16)用砂轮压盖螺丝(17)拧入螺母(19)内固定,并装有砂轮罩(21)紧固在支架(1)上;操纵机构有滑座、支座、止动手轮、转盘手柄、丝杠等,滑座(22)与支座(23)的燕尾槽通过镶条(35)形成滑道,用连接螺栓(34)穿过滑座(22)紧固原车床刀架(46)上,在支座(23)中装有支架轴(11),在支座(23)的前上端将卡键(31)透过支座(23)装入到支架轴(11)的键槽内,在卡键(31)上端装有弹簧(32),在上盖(33)的上端装有止动手轮(24),通过丝杆母(38)与卡键(31)相连接;支座(23)的后端装有转座手柄(28);在支座(23)的尾端装有支架轴内套(36)和支撑套(25),在支撑套(25)内装有轴承(37),在轴内套(36)的一侧装有止动柄(27),支架轴(11)尾端的螺纹与转盘手柄(26)相连接;在支座(23)的另一侧装有进给手柄(30)与丝杠(39)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内燃机车轮轴磨损面专用磨修装置,安装在轮对加工的车床刀架上,实现车、磨结合,对机车轮轴磨损面的损伤,不用重复拆装轮毂和大齿轮,采用该装置直接磨修损伤部位;该装置主要有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两大部分组成;传动机构有支架、支架轴、电机、砂轮轴、砂轮、皮带轮等,通过皮带带动砂轮旋转;操纵机构有滑座、支座、止动手轮、转动手轮,转盘手柄、丝杠等,使用时把滑座用螺栓紧固在车床的刀架上,随刀架移动;滑座与支座燕尾槽结合形成滑道;支座内装有支架轴,卡键与止动手轮连接,控制支架轴转动,通过进给手轮进行径向走刀,接触损伤部位,达到磨修的目的,加工后支架绕支架轴转动到竖直位置不影响工件吊出,省工省时。
文档编号B23P23/00GK2608212SQ03243428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日
发明者郭晓明, 刘亚光, 王耿 申请人:郭晓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