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滚珠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349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向滚珠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轴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冶金行业金属加工用轧机上的万向滚珠联轴器,归属于F16D3/221类。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有专利号为90215888.0的“滚珠联轴器”、99233444.6的“一种滚珠联轴器”及专利号03227574.9“抗冲击反微差曲率半径滚珠联轴器”,这些滚珠联轴器各有特点,并根据需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上,发挥各自作用;但它们不足之点是这些联轴器制造工艺复杂,使用成本高,维修工作量大,维修复杂困难。专利号为90215888.0的“滚珠联轴器”的主动件和从动件用于传动联接的相对表面为圆柱面,圆柱面之间有空隙,滚珠分布于空隙区,承载力小,抗冲击性能差;专利号为99233444.6的“一种滚珠联轴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用于传动联接的相对表面凹凸交错且留有空隙,滚珠装配在凹凸部份的侧面滚道内,传力时滚珠主要承受压力,主动件和从动件滚动的接触应力不均匀;专利号为03227574.9的“抗冲击反微差曲率半径滚珠联轴器”的主动件、从动件相对表面凹凸交错且留有空隙,滚珠装在凹凸部侧面的滚道内,滚道与滚珠的相对部位在无负荷时有微小空间,这种联轴器能显著提高承载能力,但不足之处是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局限了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装配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加工工艺相对简单的能消除安装偏差引起的力对设备有损害的万向滚珠联轴器。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万向滚珠联轴器主要由外齿内套、盖板、内齿外套、滚道及滚珠(钢球)组成。先将外齿内套装配到内齿外套的空腔中,在内齿外套与外齿内套之间的空隙间装上滚道,滚珠(钢球)活动装配在滚道间。紧挨内齿外套在外齿内套的一端套装盖板,盖板与内齿外套间用螺栓组件固定。由内齿外套、盖板、外齿内套、滚珠组成的左、右两个半联轴器是对称式配置,它们之间用螺母组件靠联,在外齿内套的内壁有一键槽。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万向滚珠联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①制造工艺简单,维修使用方便;只需更换滚珠与滚道,使用成本可降低40%以上;②允许被联接的输入轴或输出轴有较大的轴向和径向偏差,两个半联轴器之间可做相对运动,消除轴向力,可传递较大的扭矩;
③滚珠与滚道由轴承钢制作,机械性能好,同时因滚珠在滚道内只滚动,不易损坏,所以整个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可提高30~50%;④传递力矩强,滚珠与滚道承载力强,同时允许正反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万向滚球联轴器的正向剖视示意图,亦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附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案所述的万向滚珠联轴器由外齿内套1或1′、盖板2或2′、螺栓组件3或3′、内齿外套4或4′、螺母组件5、滚道6或6′或8或8′、滚珠7或7′组成,螺栓组件3或3′可用钢制螺栓与螺母组合,螺母组件5可用钢制螺钉与螺母组合,同时由它们构成左、右两个对称装配的半联轴器(如附图1所示)。左半个联轴器包括外齿内套1、盖板2、内齿外套4、滚道6或8及滚珠7,右半个联轴器包括外齿内套1′、盖板2′、内齿外套4′、滚道6′或8′及滚珠7′。外齿内套1、1′装配在内齿外套4、4′内腔,外齿内套1、1′的外齿与内齿外套4、4′的内齿相吻合(如附图2、图3所示)。盖板2、2′套装在外齿内套1、1′的一端,螺栓组件3、3′将盖板2、2′与内齿外套4、4′连成一体,盖板2或2′的形状与内齿外套4或4′的形状相同,且外圆直径相等。在外齿内套1与内齿外套4之间的内腔中装有滚道6或8,滚珠(即钢球)7活动安装在滚道6、8之中(如图2、图3所示),在外齿内套1′与内齿外套4′之间的内腔中装有滚道6′、8′,滚道6或6′及8或8′是外齿内套1、1′及内齿外套4、4′的附件,是滚珠7、7′的支承和接触界面。滚珠7′活动安装在滚道6′、8′之中。滚珠7、7′为球形、圆柱体形或腰鼓形,主要作用是联接外齿内套1、内齿外套4或外齿内套1′、内齿外套4′及传递外齿内套1与内齿外套4或外齿内套1′、内齿外套4′之间的力矩,同时使内齿外套4、4′具有一定的摆角万向作用,滚道6、8或滚道6′、8′及滚珠7、7′用滚珠钢制作。滚道6、8或滚道6′、8′经孔10分别固连于外齿内套1、内齿外套4上。在内齿外套4或4′的外缘部份均匀加工有孔(如圆孔),用螺母组件5将内齿外套4、4′靠联,形成一个整体。在外齿内套1、1′的内壁上有键槽11、11′,通过键槽11将输入轴与外齿内套1相联接、固定,通过键槽11′将输出轴与外齿内套1′相联接、固定,亦可调换装配;内齿外套4或4′则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联接,达到传递力矩与速度的目的。
实施时,按附图将万向滚珠联轴器装配好,同时将输入轴经键槽11安装到外齿内套1的内腔,将输出轴经键槽11′安装到外齿内套1′的内腔。当输入轴以一定的力矩或速度(转速)动作(转动)时,必带动外齿内套1以相同的力矩与速度动作(转动),同时由于滚道6、8及滚珠7的作用,在外齿内套1上产生的力矩与速度经滚道6、8及滚珠7传递给内齿外套4,内齿外套4的动作(如力矩与转速)又经起固连作用的螺母组件5传递给内齿外套4′,内齿外套4′又经过滚道6′、8′及滚珠7′将加在内齿外套4′上的动作(力矩与转速)传递给外齿内套1′,经外齿内套1′内的键槽11′内的键将外齿内套1′上的力矩与速度(转速)传递给输出轴。总之,由于经过外齿内套1、1′及内齿外套4、4′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加上滚道6′、8′和滚珠7、7′的作用,使得内齿外套4、4′具有一定的摆角万向作用,使得两个半联轴器之间可做相对运动,消除轴向力,最终使得输入轴与输出轴既能传入与传出所需的力矩与速度,实现了本案所述万向滚珠联轴器的目的与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万向滚珠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外齿内套(1、1′)、盖板(2、2′)、内齿外套(4、4′)、滚道(6、6′、8、8′)、滚珠(7、7′)、螺栓组件(3、3′)、螺母组件(5)组成,外齿内套(1、1′)装配在内齿外套(4、4′)的内腔,盖板(2、2′)套装在外齿内套(1、1′)的一端,螺栓组件(3、3′)将盖板(2、2′)与内齿外套(4、4′)连成一体,在外齿内腔(1)与内齿外套(4)之间的空腔中装有滚道(6、8),滚珠(7)活动安装在滚道(6、8)之中,在外齿内套(1′)与内齿外套(4′)之间的空腔中装有滚道(6′、8′),滚珠(7′)活动安装在滚道(6′、8′)之中,滚道(6、8)或滚道(6′、8′)经孔(10)分别固连于外齿内套(1)、内齿外套(4)上,用螺母组件(5)将内齿外套(4、4′)靠联;在外齿内套(1、1′)的内壁上有键槽(1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滚珠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滚珠(7、7′)为球形、圆柱体形或腰鼓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递力矩与速度的万向滚珠联轴器,它由左、右两个对称装配的半联轴器组成。外齿内套1或1′装配在内齿外套4或4′的内腔,盖板2或2′套装在外齿内套1或1′的一端,用螺栓组件3或3′将盖板2或2′与内齿外套4或4′连成一体,在外齿内套1或1′与内齿外套4或4′之间的空腔中装有滚道6或8及6′或8′,滚珠7或7′活动安装在滚道6、8或6′、8′之中,内齿外套4或4′用螺母组件5紧连。输入轴与输出轴经键槽11与11′分别安装于外齿内套1与1′的内腔,由输入轴传来的力矩与速度经外齿内套1与1′、滚道6、8及6′、8′、滚珠7、7′及具有一定的摆角万向作用的内齿外套4、4′传递给输出轴,由输出轴输送到工作件上,实现万向滚珠联轴器的功能与目的。
文档编号B21B35/14GK2763626SQ20052005033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7日
发明者梁剑辉 申请人:梁剑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