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94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尤指一种可以减少弯管时的管件废料,也就是利用该转管机构的设计,将抓管长度降低,就可以降低弯管时的废料,提升弯管机的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市售习知弯管机的转管机构,设外爪夹模A(如第图15所示),外爪夹模A内设套管芯A1,于套管芯A1设于外爪夹模A的内侧,及套管芯A1前侧并设复数瓣A10,并形成适当的张闭弹性。又外爪夹模A为一体成型制成,并于前述外爪夹模A的一端设环围槽A2,环围槽A2并为管束连杆B套设,管束连杆B一端并轴设于前述转管座C的连杆座C1,再管束连杆B并设有滑轮B1,滑轮B1并设于前述的环围槽A2,及管束连杆B并与油压缸D的缸轴D1连设,及油压缸D一端并设置于前述转管座C适当位置。
如此,当前述油压缸D的缸轴D1外伸时,利用管束连杆B的滑轮B1于外爪夹模A的环围槽A2中移动,而驱动外爪夹模A向前运动,可使前述套管芯A1前侧的复数瓣A10呈现夹紧状态,以将管件夹持,反之,当前述油压缸D的缸轴D1内缩时,利用管束连杆B的滑轮B1于外爪夹模A的环围槽A2中移动,而驱动外爪夹模A向后运动,可令前述套管芯A1前侧的复数瓣A1呈现松开状态,以将管件放开,其缺点为套管芯A1外径与外爪夹模A外径,均大于导模E与弯管模E1所形成的距离d1(如图16所示),致使套管芯必须夹持的管件与弯管模E1的距离d2极长,造成管件废料增加,管件加工成本高。据此,本发明者,乃针对目前习知弯管机的缺点加以研究,而发明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乃在提供一种配合弯管装置以提供管件的抓合动作转管机构,利用该转管机构尽量抓持管件末端最少长度,但又可以充分抓持管件,使得每次加工的管件,可以产生最少的废料,降低弯管机使用者的剩余废料,提高获利率,且改善弯管机转管机构的品质,提升弯管机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管机构,设转管轴,转管轴前侧设转接座,转接座并设复数杆部,又于转管轴外侧设转管座与滑动套筒,及转管座设连杆座;又前述滑动套筒一端设环围槽,环围槽并为管束连杆套设,管束连杆一端并轴设于前述转管座的连杆座,再管束连杆设滑轮,滑轮并设于前述环围槽,管束连杆并与油压缸的缸轴连设;再如前述滑动套筒前端设多孔盖,前述多孔盖设复数孔以为前述转接座复数杆部伸设,另前述多孔盖并为套管芯一端固设;及设套管芯,套管芯设于内爪夹模内侧,套管芯前侧并设斜壁面;另内爪夹模前端设复数瓣且内侧设斜壁面,以配合前述套管芯所设斜壁面的运作;又内爪夹模设环围,环围并可以抵顶于内爪接头一侧,该内爪接头并与前述转接座复数杆部栓设,再将内爪接头与螺帽固设;如此,即可利用前述油压缸缸轴伸缩,以管束连杆的滑轮于滑动套筒的环围槽移动,而驱动滑动套筒运动,并同时利用滑动套筒驱动前述套管芯运动,可令前述内爪夹模固定或松放管件。
本发明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的特点,包含1、本发明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是利用设于转管座的油压缸缸轴的伸缩而驱动与滑动套筒前端结合的位于内爪夹模内的套管芯,并据此驱动内爪夹模抓持管件,可以产生最少量的抓持,藉以减少弯管废料的产生,提高弯管机的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2、本发明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中设转管轴,转管轴外侧设滑动套筒,滑动套筒一端设环围槽,环围槽并可为管束连杆套设,且该管束连杆并与油压缸的缸轴连设,利用缸轴的伸缩而驱动滑动套筒来回移动,用以驱动与滑动套筒前端固设的套管芯;如此,利用前述油压缸缸轴的伸缩就可以驱动设于内爪夹模内的套管芯,并藉内爪夹模抓紧管件,并可伸入导模中,藉以减少弯管产生的废料,提高弯管机的价值。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产生最少量的抓持,藉以减少弯管废料的产生,提高弯管机的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另外,还可以减少弯管产生的废料,提高弯管机的价值。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部分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部分剖视图及部分放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动作视图。
图7是图6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部分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部分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部分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部分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于弯管时的状态示图。
图15是习知者的部分剖视图。
图16是习知者于弯管时的状态示图。
组件符号说明机台1、弯管装置2转管轴3、 中孔30、 通心管300、转接座32、 杆部320、 转管座31、连杆座310、滑动套筒4、 环围槽40、 管束连杆41、 滑轮410、油压缸42、 缸轴420、 多孔盖43、 孔430、套管芯5、5A、 斜壁面50、内爪夹模6、 瓣60、 斜壁面600、环围61、内爪接头62、螺帽63、 环围63A、外爪夹模7、导模8、 弯管轮81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此,为使审查员充分了解本发明,兹依附具体实施例解说如下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弯管机,包括机台1,机台1设置有数值式控制装置(图中未示),此种数值式控制装置属于一般C N C数值控制系统,为一习知技术,在此不予赘述。机台1侧设弯管装置2,为管件弯管加工的模具。
转管机构,转管机构设转管轴3(如图3所示),转管轴3设中孔30,以为通心管300伸设,转管轴3前侧栓设转接座32,转接座32并设复数杆部320向外伸设,及该转管轴3与转接座32之间可以利用栓设组件固设之(如图7~图11所示)。
或亦可以一体成型制成(如图12所示)。又于转管轴3外侧设转管座31与滑动套筒4,转管座31设于后侧,而滑动套筒4则设于前侧,及转管座31并设连杆座310。又前述的滑动套筒4的一端设环围槽40(如图4及图5所示),环围槽40并为管束连杆41套设,管束连杆41一端并轴设于前述转管座31的连杆座310,再管束连杆41并设有滑轮410,滑轮410并设于前述的环围槽40,及管束连杆41并与油压缸42的缸轴420连设,及油压缸42一端并设置于前述转管座31适当位置。再如前述滑动套筒4套设于前述转管轴3外侧,且其前端再固设多孔盖43,多孔盖43并与前述滑动套筒4间以内外螺纹互相螺合最为理想,方便组装与维修,当然若以其它的栓设组件栓合亦无不可(如图9所示),另外前述多孔盖43并设有复数孔430(如图5~图7所示)该些孔430并可以为前述转接座32的复数杆部320向外伸设(如图5所示),另,前述多孔盖43并为套管芯5的一端固设,固设方法可以为利用栓设组件为之(如图7、图10、图11所示),当然也可以以内外螺纹互相螺合的方式为之(如图8、图9、图12所示)。再设套管芯5,套管芯5设于内爪夹模6的内侧,及套管芯5前侧并设斜壁面50。又前述内爪夹模6前端所设的复数瓣60,且于前端内侧并设斜壁面600(如图3及图6所示),以配合前述套管芯5前侧所设斜壁面,使得内爪夹模6的复数瓣60具备张、闭运作,并形成适当的张闭弹性。又内爪夹模6一端设环围61,环围61并可以抵顶于内爪接头62的一侧,及该内爪接头62并与前述转接座32的复数杆部320栓设(如图7所示),且再将内爪接头62与螺帽63固设,内爪接头62与螺帽63之间以内外螺纹互相螺合最理想,方便组装与维修,当然若以其它栓设组件栓合亦无不可(如图8第~图11所示),并利用该螺帽63抵顶于前述内爪夹模6的环围61一侧,即可将内爪夹模6充分固定。当然也可以免设螺帽(如图11所示),直接于内爪夹模6的一端设环围63A,再以栓设组件将内爪夹模6与转接座32的复数杆部320栓设,即可将内爪夹模6充分固定。
如此,当前述油压缸42的缸轴420外伸时,利用管束连杆41的滑轮410于滑动套筒4的环围槽40中移动,而驱动滑动套筒4向前运动,并同时利用滑动套筒4驱动前述套管芯5前进(如图3所示),可以令前述内爪夹模6的复数瓣60呈现开张状态,方便固定管件。反之,当前述油压缸42的缸轴420内缩时,利用管束连杆41的滑轮410于滑动套筒4的环围槽40中移动,而驱动滑动套筒4向后运动,并同时利用滑动套筒4驱动前述套管芯5被向后拉回时(如图6所示),可以令前述内爪夹模6的复数瓣60呈现紧闭状态,以松开管件,利用前述油压缸42缸轴420的伸缩就可以驱动设于内爪夹模6内的套管芯5,且因为此种设计,使得套管芯5与内爪夹模6的外径缩小,套管芯5与内爪夹模6可以伸入导模8,且内爪夹模6夹持的管件与弯管轮81的距离d3大大的缩短,(如图14所示),得以减少弯管产生的废料,提高弯管机的价值与效益。
又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运用于外爪夹模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将外爪夹模7后侧固设于前述滑动套筒4,且利用一调整螺帽4A调整外爪夹模7与滑动套筒的栓设位置,就可以配合外爪夹模7的进退距离,而配合套管芯5A的运作,及套管芯5A则与转管轴3直接栓设,而利用前述油压缸42的缸轴420伸缩时带动外爪夹模7的运作,就可以藉由套筒芯5A抓紧管件,并可以减少弯管产生的废料,提高弯管机的价值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管机构,设转管轴,转管轴前侧设转接座,转接座并设复数杆部,又于转管轴外侧设转管座与滑动套筒,及转管座设连杆座;又前述滑动套筒一端设环围槽,环围槽并为管束连杆套设,管束连杆一端并轴设于前述转管座的连杆座,再管束连杆设滑轮,滑轮并设于前述环围槽,管束连杆并与油压缸的缸轴连设;再如前述滑动套筒前端设多孔盖,前述多孔盖设复数孔可以为前述转接座复数杆部伸设,另前述多孔盖并为套管芯一端固设;及设套管芯,套管芯设于内爪夹模内侧,套管芯前侧并设斜壁面;另内爪夹模前端设复数瓣且内侧设斜壁面,以配合前述套管芯所设斜壁面的运作;又内爪夹模设环围,环围并可以抵顶于内爪接头一侧,该内爪接头并与前述转接座复数杆部栓设,再将内爪接头与螺帽固设;如此,即可利用前述油压缸缸轴伸缩,以管束连杆的滑轮于滑动套筒的环围槽移动,而驱动滑动套筒运动,并同时利用滑动套筒驱动前述套管芯运动,可令前述内爪夹模固定或松放管件。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转管轴与转接座间可利用栓设组件固设。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转管轴与转接座间可一体成型制成。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多孔盖与滑动套筒间可以内外螺纹互相螺合。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多孔盖与滑动套筒间可以栓设组件栓合。
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多孔盖与套管芯间的固设方式可以栓设组件为之。
7.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多孔盖与套管芯间的固设方式可内外螺纹互相螺合。
8.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爪接头与螺帽间以内外螺纹互相螺合为之。
9.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爪接头与螺帽间以栓设组件栓合。
10.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爪夹模一端设环围,再以栓设组件将内爪夹模与转接座复数杆部栓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机转管机构,包括转管机构,转管机构设转管轴,转管轴设中孔,以为通心管伸设,又于转管轴外侧并设滑动套筒,滑动套筒的一端设环围槽,此环围槽并为管束连杆套设,且该管束连杆并与油压缸缸轴连设,利用缸轴的伸缩而驱动滑动套筒来回移动;再于前述滑动套筒前端设多孔盖,多孔盖并与套管芯一端固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造成的管件废料增加,管件加工成本高的缺点;利用前述油压缸缸轴的伸缩就可以驱动设于内爪夹模内的套管芯,并藉内爪夹模抓紧管件,可以产生最少量的抓持,藉以减少弯管废料的产生,提高弯管机的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另外,还可以减少弯管产生的废料,提高弯管机的价值。
文档编号B21D7/08GK101077512SQ20061008301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5日
发明者胡炳昆 申请人:颖霖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