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后升降托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36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轧钢机后升降托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加工中型横列轧钢机升降装置,具体地说是轧钢机后升降托板。
背景技术
目前,热加工中型钢材的横列轧钢机后的轧件必须从下轧制线升起并进入上轧制线轧制,对于中轧部分来说,轧件前端需抬起高度400~500mm,这个过程传统的设计均用升降台来完成.其不足之处是,升降台造价高,维修难度大,维修时间长,而且故障率高,直接影响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升降台的缺陷,提供一种用固定辊道加升降托板来完成升降台的动作,动作灵活,维修方便,故障率低的轧钢机后升降托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轧钢机后升降托板,包括横列在轧钢机后的上轧制线和下轧制线,它的减速机与电动机连接位于轧机后部,偏心轮套装在偏心轮主动轴上,偏心轮主动轴与减速机连接,其结构要点是,下轧制线下面设有多条送钢辊道,送钢辊道之间分别设有活动托板,该活动托板固定在与偏心轮主动轴连接的支承轴上。
依照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固定轨道加升降托板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升降台的动作,具有造价低、维修方便、动作灵活、故障率低等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臂上接头降低设备造价60%,减少电机容量50%,降低故障率7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向立面剖视示意图。
图中,上轧辊1、中轧辊2,下轧辊3,固定送钢辊道4,活动托板5,活动托板支承轴角座固定螺栓6,活动托板支承轴角座7,偏心轮主动轴座固定压盖8,偏心轮9,偏心轮主动轴10,偏心轮主动轴座11,偏心轮主动轴座支架12,地脚板13,活动托板支承轴14,减速机15,电动机16,压钢辊17,压钢辊移动支架18,固定托板19,20,上轧制线21,下轧制线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热加工中型钢材的横列轧钢机后的升降托板,参见附图1,横列轧钢机的上轧辊1、中轧辊2,下轧辊3依次上下设置。上轧制线21设置在上轧辊1与中轧辊2之间,下轧制线22设置在中轧辊2与下轧辊3之间。参见图1,图2,根据设计需要设置固定送钢辊道4的条数,多条固定送钢辊道4设置在横列轧钢机后,其辊道面低于下轧制线50~100毫米。固定送钢辊道4之间安装有活动托板5,活动托板5全部固定在可在其上转动的活动托板支承轴14上,活动托板支承轴14用活动托板支承轴角座7支承,活动托板支承轴角座7安装在地脚板13上,用活动托板支承轴角座固定螺栓6固定。活动托板支承轴14与偏心轮主动轴10连接,用偏心轮主动轴10驱动旋转。偏心轮主动轴10安装在偏心轮主动轴座11上,偏心轮主动轴座11用偏心轮主动轴座支架12支承,偏心轮9套在偏心轮主动轴10上,偏心轮主动轴座11用偏心轮主动轴座固定压盖8压盖。偏心轮主动轴10与减速机15连接,减速机15与电动机16连接位于轧机后部,用电动机16、减速机15控制偏心轮9。轧钢辊17用轧钢辊移动支架18支承。固定托板19,20安装在机架上。
参见图1,在活动托板5的另一端带有配重,多个活动托板5的设置高度自横列轧钢机往后依次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托板5全部装在活动托板支承轴14上,并且可绕活动托板支承轴14自由转动,活动托板5由装在偏心轮主动轴10上的且由电动机16和减速机15控制的偏心轮9控制,在活动托板5后两米左右处设有一根游动在轧件上面、而且当轧件往后运动就自动松开、往前运动就自动压紧轧件的轧钢辊17。当下轧制线22出来的轧件运行到固定送钢辊道4上时,启动电动机16通过减速机15而转动偏心轮主动轴10带动所有偏心轮9同步转动,使活动托板5升到设定高度,开动固定送钢辊道4就可将轧件送入上轧制线21进行轧制。为了防止因轧件短而出现轧件在固定送钢辊道4上“打滑”压钢辊17会将轧件压紧在送钢辊道4上。
权利要求1.一种轧钢机后升降托板,包括横列在轧钢机后的上轧制线和下轧制线,它的减速机与电动机连接位于轧机后部,偏心轮套装在偏心轮主动轴上,偏心轮主动轴与减速机连接,其特征在于,下轧制线下面设有多条送钢辊道,送钢辊道之间分别设有活动托板,该活动托板固定在与偏心轮主动轴连接的支承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机后升降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钢辊道低于下轧制线50~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机后升降托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活动托板的设置高度自轧机后依次降低。
专利摘要一种轧钢机后升降托板,属于热加工中型横列轧钢机升降装置。包括横列在轧钢机后的上轧制线和下轧制线,它的减速机与电动机连接,位于轧机后部,偏心轮套装在偏心轮主动轴上,偏心轮主动轴与减速机连接。下轧制线下面设有多条送钢辊道,送钢辊道之间分别设有活动托板,该活动托板固定在与偏心轮主动轴连接的支承轴上。本实用新型用固定轨道加升降托板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升降台的动作,具有造价低、维修方便、动作灵活、故障率低等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臂上接头降低设备造价60%,减少电机容量50%,降低故障率70%。
文档编号B21B39/04GK2871043SQ200620023648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姜其平 申请人:姜其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