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82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生产机具的结构,尤指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 度控制结构,以使弹簧能以全自动的方式进行产制。
背景技术
弹簧为一种被广泛运用于机械领域的弹性元件,最常见的就是螺旋弹簧,
然而随着使用需求与组装机具结构的不同,弹簧的造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 拉伸弹簧、扭簧、涡旋弹簧...等等,其中又以扭簧的造型最为特殊。
而这些具有特殊造型的扭簧,在制造时往往都需要经过多次的加工才能完 成,有时甚至必须增加手工制程,方能制造出造型特殊的扭簧,或必须因应制 造过程的每一 二个步骤就设置一座机台,不但使制造成本提高外,也降低了 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设计人是设计出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 以使扭簧能进行快速、自动化的生产,并令扭簧能一次成型而免除手工制程, 或者可免除在制造过程中须将扭簧的半成品移转至另一机台加工才能进行制造 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以 使扭簧的圏绕区段、直线区段能一次成型,以利于扭簧能以自动化的方式来进 行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架设在弹簧成型机的机台上,并与 簧线的出线端口对应,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下曲规组件,具有一设置在出线端口周缘的下曲规、 一供下曲规架设以 限制其导程方向的下滑座、 一设在下滑座中以使下曲规保持在基准位置的下弹性复位元件、所述的下曲规后端连接一可相对于下滑座进行线性往复滑移的下
滑板;
一上曲规组件,具有一设置在出线端口周缘的上曲规、 一供上曲规架设以 限制其位移导程的上滑座、 一设在上滑座中以使上曲规保持在基准位置的上弹 性复位元件、所述的上曲规后端连接一可相对于上滑座进行线性往复滑移的上 滑板;
一第一曲臂组件,与下曲规组件联结; 一第二曲臂组件,与上曲规组件联结;
一曲径控制器,与下曲规組件以及上曲规组件其中之一联结,以带动下滑
板与上滑板其中之一位移;
一驱动轴,联结前述第一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与曲径控制器;以及 一马达,联结前述驱动轴。
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的实施,是将所述的第一曲臂组件,设计包含 一设 在驱动轴上的第一凸轮、 一枢设机台上一端抵触于第一凸轮的第一曲臂、 一连 接于第一曲臂与下曲规组件之间的第一连杆,第一凸轮具有一第一段差凸部。
本实用新型再一具体的实施,是将所述的第二曲臂组件,设计包含 一设 在驱动轴上的第二凸轮、 一枢设机台上一端抵触于第二凸轮的第二曲臂、 一连 接于第二曲臂与上曲规组件之间的第二连杆,第二凸轮具有一第二段差凸部。
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的实施,是将所述的曲径控制器,设计包含 一设在 驱动轴上的第三凸轮、 一枢设机台上一端抵触于第三凸轮的第三曲臂、 一设在 第三曲臂以推顶下曲规组件与上曲规组件其中之一的推栓;前述第三凸轮具有 一渐进式凸部,推栓是能推动设置在下曲规组件或上曲规组件上的下滑板、上 滑板,前述下滑板、上滑板上分别设置有一能与推栓对应的抵顶件,以供推栓 抵顶之用。
前述驱动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以及曲径控制器 依时序作动,第一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就能在适当时机带动下曲规组件、 上曲规组件横向位移,使下曲规、上曲规脱离出线端口;而此同时,曲径控制 器又能带动上曲规组件相对于下曲规组件进行往复渐近位移,使下曲规、上曲 规的相对距离产生渐近、渐远的变化。
实施时,可视使用需求,在下曲规组件或上曲规组件之中,择一安装下曲 规或上曲规,上、下曲规的择一安装的目的,是了能产制不同图绕方向的扭簧。当下曲规、上曲规位于出线端口,而出线端口持续出线时,簧线即会碰撞
到下曲规、上曲规后即可形成圏绕区段;又当第一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带 动下曲规组件、上曲规组件,令下曲规、上曲规脱离出线端口而出线端口又持 续出线时,即可令扭簧的直线区段成型;而当下曲规、上曲规位于出线端口, 而曲径控制器又带动上曲规组件相对于下曲规组件进行往复渐近位移,而使下 曲规、上曲规的相对距离产生渐近、渐远的变化时,圈绕区段就能产生曲径渐 变的成型效果,以呈现出锥状螺旋造型的态样。
换言之,操作者只要能对第一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以及曲径控制器的 作动时序进行适当的控制、调配,即可产生具有圏绕区段、直线区段的扭簧, 甚至还可令圏绕区段呈现锥状螺旋造型的态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使扭簧的圏绕区段、直线区段能一次成型, 以利于扭簧能进行快速、自动化的生产,并令扭簧能一次成型而免除手工制程, 或者可免除在制造过程中须转机台才能进行再次加工的问题。


图l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第一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曲径控制器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所能制造的扭簧结构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说明100才几台;101出线端口; 102侧向导程锥;IO下曲规组件; ll下曲规;12下滑座;13下弹性复位元件;14下滑板;141下抵顶件;20上 曲规组件;21上曲规;22上滑座;23上弹性复位元件;24上滑板;241上抵顶 件;30第一曲臂组件;31第一凸轮;311第一段差凸部;32第一曲臂;33第一 连杆;40第二曲臂组件;41第二凸轮;411第二段差凸部;42第二曲臂;43笫 二连杆;50曲径控制器;50a第一转轴;50b第二转轴;51第三凸轮;511渐进 式凸部;52第三曲臂;53上曲规组件;60驱动轴;70马达;200扭簧;200a
6簧线;201锥状螺旋部;202平直部;203圏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列举适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 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l以及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立 体示意图(二),图中揭示簧线曲度控制结构是架设在弹簧成型机的机台100上与 出线端口 101对应,其包含一下曲规组件IO、 一上曲规组件20、 一第一曲臂组 件30、 一第二曲臂组件40、 一曲径控制器50、 一驱动轴60以及一马达70。
下曲规组件IO,具有一设置在出线端口 lOl周缘的下曲规ll、 一供下曲规 11架设以限制其导程方向的下滑座12、 一设在下滑座12中以使下曲规11保持 在基准位置的下弹性复位元件13,所述的下曲规11后端连接于一可相对于下滑 座12进行线性往复滑移的下滑板14。
上曲规组件20,具有一设置在出线端口 101周缘的上曲规21、 一供上曲规 21架设以限制其位移导程的上滑座22、 一设在上滑座22中以使上曲规21保持 在基准位置的上弹性复位元件23,所述的上曲规21后端连接于一可相对于上滑 座22进行线性往复滑移的上滑板24。
请参阅图1以及图3所示,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第一曲臂 组件、第二曲臂组件示意图
第一曲臂组件30是与下曲规组件IO联结,其包含一设在驱动轴60上的第 一凸轮31、 一枢设机台100上一端抵触于第一凸轮31的第一曲臂32、 一连接 于第一曲臂32与下曲规组件10之间的第一连杆33,所述的第一凸轮31具有一 第一段差凸部311。
第二曲臂组件40是与上曲规组件20联结,其包含一设在驱动轴上60的第 二凸轮41、 一枢设机台100上一端抵触于第二凸轮41的第二曲臂42、 一连接 于第二曲臂42与上曲规组件20之间的第二连杆43,所述的第二凸轮41具有一 第二段差凸部411。
请参阅图2以及图4所示,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曲径控制 器示意图,机台100上有一第一转轴50a、第二转轴50b,曲径控制器50是一 可选择性安装在第一转轴50a上或第二转轴50b上的一个作动机构,图2所示 的曲径控制器50是架设在第二转轴50b上,而与上曲规组件20联结;图4所示的曲径控制器50是架设在第一转轴50a上时,而与下曲规组件IO联结。
所述的曲径控制器50包含一设在驱动轴60上的第三凸轮51、 一枢设机台 100上一端抵触于第三凸轮51的第三曲臂52、 一设在第三曲臂52以推顶下曲 规组件10或上曲规组件20的推栓53;前述第三凸轮51具有一渐进式凸部511, 而推栓53是能推动设置在下曲规组件10上的下滑板14或设置在上曲规组件20 上的上滑板24,前述下滑板14、上滑板24上分别设置有一能与推栓53对应的 下抵顶件141、上抵顶件241,以供推栓53抵顶之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驱动轴60是由马达70所驱动,由于前述第一凸轮 31、第二凸轮41、第三凸轮51均设置在驱动轴60上,当驱动轴60转动时,即 可分别带动第一凸轮31、第二凸轮41、第三凸轮51运转,进而令第一曲臂组 件30、第二曲臂组件40以及曲径控制器50分别由第一凸轮31、第二凸轮41、 第三凸轮51所带动而独立运作。
如此,第一曲臂组件30就能在适当时机带动下曲规组件IO横向位移,使 下曲规11脱离出线端口;第二曲臂组件40就能在适当时机带动上曲规组20件 横向位移,使上曲规21脱离出线端口;而此同时,曲径控制器50又能带动下 曲规ll、上曲规21其中之一(视其安装位置而定)。
以下是以一具有圏绕曲段、直线曲段的弹簧(扭簧)结构,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最佳实施例的实际运作方式,以及所能达成的效果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所能制造的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揭示一种造型特殊的扭簧200结构,其包含了一曲径渐变的锥状螺旋部201、 一接续在锥状螺旋部201底端的平直部202、一接续在平直部202的圏绕部203; 前述锥状螺旋部201、圏绕部203是属圏绕区段、平直部202是属直线区段。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一),当要产制上述造型特 殊的扭簧200结构时,是先将令下曲规11安装在下曲规组10的端部,使的位 于出线端口 IOI(可参考图2所示),此时不需架设上曲规21的刀具不需安装。
当出线端口 101持续出线时,簧线200a会碰撞到下曲规11的刀具,令簧 线200a产生圈绕区段,即对应于图5所示的圏绕部203。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二),此时再通过第一曲臂 组件30带动下曲规组件IO(可参图3所示,当图中所示第一段差凸部311抵顶 第一曲臂32时,下曲规组件IO就会被横向推移),令下曲规11的刀具脱离出线 端口 IOI(朝图式中右下方摆动),自出线端口 101持续出线的簧线200a就不会与下曲规ll的刀具抵触,而令簧线200a产生直线区段,即对应于图5所示的平 直部202。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三),当下曲规ll再度被 推回归出线端口 101时(可参图3所示,当图中所示第一段差凸部311不再抵顶 第一曲臂32时),簧线200a又会再度呈圏。
请配合参阅图2以及图9所示,其中图9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作动 示意图(四),当图2所示的曲径控制器50安装在第一转轴50a上时,曲径控制 器50可带动下曲规11朝出线端口 IOI的方向渐近位移,使期间的相对距离逐 渐缩减,因此簧线200a碰撞到下曲规11所产生的圈绕区段也会随之逐渐缩减, 配合出线端口 101所设置的侧向导程锥102使连续的圈绕区段产生立体外推的 效果,即可呈现出对应于图5所示的完整锥状螺旋部20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特殊而新颖的设计,操作者只要能对第一曲臂 组件、第二曲臂组件以及曲径控制器的作动时序进行适当的控制、调配,即可 产生具有圏绕区段、直线区段的扭簧,甚至还可令圏绕区呈现锥状螺旋造型的 态样。
上述图5至图9,是以下曲规11的成圏效果作为说明,实际实施时,可视 使用需求,在下曲规组件IO或上曲规组件20之中,择一安装下曲规ll或上曲 规12的刀具,其择一安装的目的,是了能产制不同團绕方向的扭簧。然而,以 上的实施说明以及图式所示,系列举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者,并非以此 局限本实用新型,例如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造型态样的改变,第一 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以及曲径控制器作动时序的改变,以及作动时序改变 的控制方式是属人机介面所控制或是以手动机具进行调整者,均可视使用需求 而予以调整或改变,且当未安装下曲规或上曲规其中之一的刀具时,也可将所 对应的第一凸轮或第二凸轮其中之一拆下实施,并不影响弹簧成型机的运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架设在弹簧成型机的机台上,并与簧线的出线端口对应,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下曲规组件,具有一设置在出线端口周缘的下曲规、一供下曲规架设以限制其导程方向的下滑座、一设在下滑座中以使下曲规保持在基准位置的下弹性复位元件、所述的下曲规后端连接一可相对于下滑座进行线性往复滑移的下滑板;一上曲规组件,具有一设置在出线端口周缘的上曲规、一供上曲规架设以限制其位移导程的上滑座、一设在上滑座中以使上曲规保持在基准位置的上弹性复位元件、所述的上曲规后端连接一可相对于上滑座进行线性往复滑移的上滑板;一第一曲臂组件,与下曲规组件联结;一第二曲臂组件,与上曲规组件联结;一曲径控制器,与下曲规组件以及上曲规组件其中之一联结,以带动下滑板与上滑板其中之一位移;一驱动轴,联结前述第一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与曲径控制器;以及一马达,联结前述驱动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 曲臂组件包含一设在驱动轴上的第一凸轮、 一枢设机台上一端抵触于第一凸轮 的第 一 曲臂、以及 一 连接于第 一 曲臂与下曲规组件之间的第 一 连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 凸轮具有一第一段差凸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 曲臂组件包含一设在驱动轴上的第二凸轮、 一枢设机台上一端抵触于第二凸轮 的第二曲臂、以及一连接于第二曲臂与上曲规组件之间的第二连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 凸轮具有一第二段差凸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曲径 控制器包含一设在驱动轴上的第三凸轮、 一枢设机台上一端抵触于第三凸轮的 第三曲臂、以及一设在第三曲臂上以推顶下曲规組件以及上曲规组件其中之一的推栓,推栓能推动下滑板或者上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 凸轮具有一渐进式凸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簧线曲度控制结构,是架设在弹簧成型机的机台上,并与簧线的出线端口对应,其至少包含一下曲规组件、一上曲规组件、一第一曲臂组件、一第二曲臂组件、一曲径控制器、一驱动轴以及一马达,以通过马达以及驱动轴分别带动第一曲臂组件、第二曲臂组件进行独立运作,以对使簧线的成型态样能包含圈绕区段以及直线区段,并且还能进一步以曲径控制器来推动设置在上、下曲规组件上的上、下滑板其中之一,使上、下曲规能在上、下曲规组件中产生位移而使簧线能产生曲径渐变的成型态样,而达全自动产制弹簧的目的。
文档编号B21F35/00GK201253667SQ200820133520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张树煜 申请人:光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