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钻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在钻床上实现钻孔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零件加工中,利用钻模板夹具在钻床上给零件侧面或圆周上钻孔攻丝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现有的夹具结构及其装夹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其包括用于设置在钻床上的底板1、与底板1固定且垂直设置的侧板2,在侧板2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板3、压板4,定位板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轴心线平行于侧板2的钻孔,当需要钻孔时,将底板1设置在钻床的工作台上,待钻孔零件夹设在压板4与定位板3之间,由于侧板1和底板8垂直度有时不好、钻床本身精度问题以及底板与工作台大面积接触等问题,钻削垃圾无法排出等因素造成所加工孔垂直度偏差。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纸垫来克服上述问题,但由于钻两孔来回动夹具,造成纸位置不定,就会造成尺寸不稳定;再者由于纸张厚度的原因有时并不能达到我们所希望的厚度,精度就受到影响。因此,这种方式使得正品率不是太高, 一般在93%。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精度更高的钻孔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钻孔夹具,包括设置在钻床工作台上的底板、与所述的底板垂直且固定设置的侧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侧板上且开设有至少一个钻孔的定位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侧板上且位于所述的定位板下方的压板,所述的钻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的侧板表面相平行,在所述的底板的下方可伸縮地连接有至少一对调节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件为调节螺钉。
所述的调节件为两对,且所述的两对调节件靠近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四个角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
于在底板下方设置调节件,避免了采用原有纸垫所造成的钻孔尺寸不稳定的确定,使得钻孔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加工过程中正品率可达到99%,且仅通过调节件接触工作台,使得底板与工作台接触面积减少,相应的摩擦减小,并易于清理,从而使得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高。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钻孔夹具主视图;附图2为图1的右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钻孔夹具主视图;附图4为图3的俯视其中1、底板;2、侧板;3、定位板;31、钻孔;32、定位孔;4、压板;41、后支撑螺钉;42、紧固螺钉;5、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3和图4所示的钻孔夹具,包括底板1、侧板2,侧板2与底板l垂直且固定地设置,在侧板2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板3和压板4,压板4位于定位板3的下方,定位板3上开设有钻孔31和定位孔32,钻孔31的轴心线与侧板2的内表面相平行,定位孔32的轴心线与侧板2的内表面相垂直,故通过定位孔32将定位板3固定在侧板2上,压板4分别通过后支撑螺钉41和紧固螺钉将待钻零件固定在侧板2上,在底板1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调节件5,该调节件5在本实施例中为调节螺钉,调节件5设置在底板1的四个角部,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当发现所钻孔有垂直度、平行度等偏差,可通过调节相应位置处的螺钉,从而使得侧板2和底板1整体做相应的调整,因此,确保了钻孔的精度。同时,通过螺钉与工作台面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使得钻削垃圾能够及时排出,进一步保证了加工的高效性。
本实用新型夹具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夹具侧板和底板要在平面磨上磨垂直、侧板的外面与装夹零件的内面也要保证平行,以达到尽量减少调节量,保证原有夹具刚性,装夹面平了,也易清理,即保证了零件的表面光洁度,也保证了垂直度。
2、 压板的螺钉底孔的定位、钻、扩、攻应在平行度磨好后进行,保证压板的压紧力与面垂直。3、使用前需将调节螺钉调至与夹具底板平行,取一试件,再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可有效减少调节量,保证夹具本身的刚性。
权利要求1、一种钻孔夹具,包括设置在钻床工作台上的底板(1)、与所述的底板垂直且固定设置的侧板(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侧板(2)上且开设有至少一个钻孔(31)的定位板(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侧板(2)上且位于所述的定位板(3)下方的压板(4),所述的钻孔(31)的轴心线与所述的侧板(2)表面相平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板(1)的下方可伸缩地连接有至少一对调节件(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件(5)为调节螺钉。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件(5)为两对,且所述的两对调节件(5)靠近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板(1)的四个角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夹具,包括设置在钻床工作台上的底板、与底板垂直且固定设置的侧板、可拆卸地设置在侧板上且开设有至少一个钻孔的定位板、可拆卸地设置在侧板上且位于定位板下方的压板,所述的钻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的侧板表面相平行,在底板的下方可伸缩地连接有至少一对调节件,由于在底板下方设置调节件,避免了采用原有纸垫所造成的钻孔尺寸不稳定的确定,使得钻孔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加工过程中正品率可达到99%,且仅通过调节件接触工作台,使得底板与工作台接触面积减少,相应的摩擦减小,并易于清理,从而使得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高。
文档编号B23Q3/06GK201316916SQ20082019933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6日
发明者田秀峰 申请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