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带钢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71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薄带钢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带钢附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两块冷轧薄带钢板连接
在一起,以实现连续退火或镀锌生产的薄板带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冷轧生产设备的高速化、大型化,各大钢厂都相继建成了连续镀锌生产线、连 续退火生产线及冷轧硅钢连续退火机组等冷轧连续生产线。从而使生产的自动化、连续化 程度明显提高,产量亦显著增长。然而,这种高速连续的生产线,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 题,处理起来都十分困难,尤其是断带事故,不仅断带处的带头制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 耗费时间长,严重影响生产。 目前,对于薄带钢板断带后的连接,几乎全部采用氩弧焊焊接的连接方式。然而, 氩弧焊焊接薄带钢的方式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是准备时间长,且焊接操作需由专业的 焊工在机械、电气和生产岗位人员的配合下进行,牵涉面大;二是焊接时间长,且焊接大多 在连续退火炉内进行,导致带钢在连退炉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带钢表面氧化并变形,极易 产生炉内断带的重复事故;三是氩弧焊接的质量存在缺陷,焊缝强度较低,且不耐高温烘 烤,焊接处易拉断;四是焊接成本较高,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简易可靠,省时省力, 能降低连接成本,且具有足够抗拉强度的薄带钢板连接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种薄带钢板连接器,是由上扣板、下扣板及两根压条组成;在上扣板的底面设 有矩形凹槽,前、后槽壁上开有凹口,左、右槽壁设有至少一个带螺纹的螺栓孔;与上扣板 凹槽、凹口及螺栓孔位置相对应,在下扣板的上面亦设有矩形凹槽,前、后槽壁上开有凹口 , 左、右槽壁设有至少一个带螺纹的螺栓孔;上、下扣板之间采用内六角螺栓把接。 另外,上扣板左、右槽壁分别设有凸缘,下扣板左、右槽壁对应设有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使薄带钢板的头尾连接十分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不需要进行焊 接即可将带钢连接在一起,顺利通过连续退火炉或完成连续镀锌生产过程,且连接牢固,抗 拉压强度高,耐高温烘烤能力强,不会出现重复断带事故,完全满足了连续生产的要求。同 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操作,连接迅速,适用的带钢厚度和宽度规格宽泛,并可 重复使用。与焊接方式相比,连接时间明显縮短,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产品产量奠定了基 础,减少了用工人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节约了费用开支,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为薄带钢板连接器主示意图。[0011] 图2为下扣板的俯视图。 图中上扣板1、下扣板2、凹槽3、凹口 4、螺栓孔5、左槽壁6、后槽壁7、薄带钢板 8、压条9、右槽壁10、浅槽11、前槽壁12。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上扣板1、下扣板2及两根压条9所组成。上扣 板1与下扣板2的形状、规格、尺寸及结构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在上扣板1的左槽壁6 和右槽壁10上分别设有一 5X 15mm的凸缘;而下扣板2的左槽壁6、右槽壁10的对应位置 上则开有5X15mm的浅槽11,主要是便于安装时的准确定位。 在上扣板1的底面和下扣板2的上面中央部分对应设有一矩形凹槽3,凹槽3的长 度根据所连接薄带钢板8的最大宽度确定,一般为薄带钢板8的最大宽度外加100mm ;凹槽 3的深度为8mm。上扣板1和下扣板2的前槽壁12、后槽壁7上分别开有凹口 4,凹口 4的 作用主要是能够将折叠后的薄带钢板8引出,因此凹口 4的深度根据最大薄带钢板8的厚 度确定,通常为lmm,即在上扣板1和下扣板2扣严把紧后,保证两者之间仍有2mm的缝隙, 以便引出折叠后的薄带钢板8。上扣板1和下扣板2的左槽壁6、右槽壁10上还分别对称 设有两个带螺纹的螺栓孔5。上扣板1和下扣板2扣严后,再采用内六角螺栓将两者把紧。 压条9则为两根厚度(或直径)10mm、长度与凹槽3相同的钢棍。当需要将薄带钢 板8的头尾连接在一起时,首先将薄带钢板8的头、尾约700mm处分别弯曲到对折,然后将 弯折位置的底部分别插入压条9,再分别放入下扣板2靠近前、后槽壁位置的凹槽3内;最 后扣上上扣板1,在上、下扣板带螺纹的螺栓孔5内拧入内六角螺栓把紧,即完成薄带钢板8 的连接。 为增大摩擦力,防止带钢打滑被拉出,可以将上扣板1和下扣板2的前、后槽壁内 侧加工成麻面,同时将压条9的表面加工出滚花。为了避免本连接器经过设备时损坏设备, 应将本连接器外部前后棱角进行倒棱,且保证连接上下扣板的内六角螺栓两头不探出。
权利要求一种薄带钢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由上扣板、下扣板及两根压条组成;在上扣板的底面设有矩形凹槽,前、后槽壁上开有凹口,左、右槽壁设有至少一个带螺纹的螺栓孔;与上扣板凹槽、凹口及螺栓孔位置相对应,在下扣板的上面亦设有矩形凹槽,前、后槽壁上开有凹口,左、右槽壁设有至少一个带螺纹的螺栓孔;上、下扣板之间采用内六角螺栓把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钢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扣板左、右槽壁分别设有凸 缘,下扣板左、右槽壁对应设有浅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带钢板连接器,是由上扣板、下扣板及两根压条组成;在上扣板的底面设有矩形凹槽,前、后槽壁上开有凹口,左、右槽壁设有至少一个带螺纹的螺栓孔;与上扣板凹槽、凹口及螺栓孔位置相对应,在下扣板的上面亦设有矩形凹槽、凹口及螺栓孔。上、下扣板之间采用内六角螺栓把接。本实用新型连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不需焊接,连接牢固,抗拉压强度高,不会出现重复断带事故。且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与焊接方式相比,连接时间明显缩短,可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产品产量,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极大节约费用开支,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1B15/00GK201442008SQ20092001347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
发明者于兴海, 杨红刚, 王铁, 赵健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