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31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属于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它主要应用于 金属薄壁筒体热处理淬火后的回火校形。
背景技术
圆筒形薄壁件加工因其壁薄且壁厚差小((0. 05mm),热处理过程中极易产生变 形。
背景技术
中,圆筒形薄壁件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一般是在热处理之后通过人工对 其进行冷校和热校来校形,也可以通过后续的精加工来消除热处理变形,但这些方法工艺 过程较繁琐,同时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对于热处理后不需再精加工的圆筒形薄壁件,要处理 其变形还需要增加一道校形工序,影响了生产效率。为克服以上不足,对薄壁筒体校形装置 进行了研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它通过多瓣式 带锥度活动涨块和锥体配合,对淬火后的薄壁筒体同步进行校形和回火,可有效消除薄壁 筒体的淬火变形,提高回火精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锥体、活动涨块、拉板、螺 杆、挡圈、垫圈、大螺母,拉板焊装于锥体内腔的止口处,螺杆的一端焊装于拉板的中心孔, 锥体、拉板、螺杆经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活动涨块为三等分或多等分圆锥瓣块结构,锥体的 锥面角度为5-7°,锥体的外表面锥角和活动涨块的内表面锥角一致,锥体的外锥面和活动 涨块的内锥面吻合,活动涨块口径较小一侧的端面紧靠挡圈的止口,锥体从活动涨块口径 较大的一端装入活动涨块内,螺杆穿过挡圈的中心孔,装上垫圈后,大螺母旋装于螺杆上。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1、通过多瓣式带锥度活动涨块和锥体配合,对淬火后的薄壁筒体同步进行校形和 回火,可有效减少薄壁筒体在热处理淬火后回火过程中的无规律变形,显著提高薄壁筒体 回火后的精度。2、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共3幅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1中活动涨块2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参看附图1,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它包括锥体1、活动涨块2、拉板3、螺杆4、挡 圈5、垫圈6、大螺母7,拉板3焊装于锥体1内腔的止口处,螺杆4的一端焊装于拉板3的中心孔,锥体1、拉板3、螺杆4经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活动涨块2为三等分或多等分圆锥瓣块 结构,锥体1的锥面角度为5-7°,锥体1的外表面锥角和活动涨块2的内表面锥角一致, 锥体1的外锥面和活动涨块2的内锥面吻合,活动涨块2 口径较小一侧的端面紧靠挡圈5 的止口,锥体1从活动涨块2 口径较大的一端装入活动涨块2内,螺杆4穿过挡圈5的中心 孔,装上垫圈6后,大螺母7旋装于螺杆4上。工作过程薄壁筒体经过热处理淬火后必须进行回火。回火前,先松开薄壁筒体回火校形装 置的大螺母7,此时活动涨块2处于收缩状态,将回火校形装置放入薄壁筒体内腔,使活动 涨块2 口径较小一侧的端面紧靠挡圈5的止口,拧紧大螺母7,活动涨块2在螺杆4轴向移 动的作用下胀圆薄壁筒体,对薄壁筒体进行校形,将已胀圆的薄壁筒体连同回火校形装置 放入真空回火炉中进行回火。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根据上述构思,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对 此作出各种更改和变换。例如根据薄壁筒体的内形直径可设计出不同直径的锥体和活动 涨块,薄壁筒体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方形,形成尺寸和形状系列化的校形装置,类似的这 种更改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创造的实质。
权利要求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锥体(1)、活动涨块(2)、拉板(3)、螺杆(4)、挡圈(5)、垫圈(6)、大螺母(7),锥体(1)从活动涨块(2)口径较大的一端装入活动涨块(2)内,活动涨块(2)口径较小一侧的端面紧靠挡圈(5)的止口,螺杆(4)穿过挡圈(5)的中心孔,装上垫圈(6)后,大螺母(7)旋装于螺杆(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1)的锥面 角度为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锥体(1)、拉板(3)、螺杆 (4)经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拉板(3)焊装于锥体(1)内腔的止口处,螺杆(4)的一端焊装于 拉板(3)的中心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涨块(2)为 三等分或多等分圆锥瓣块结构,活动涨块(2)的内表面锥角和锥体(1)的外表面锥角一致。
专利摘要一种薄壁筒体校形装置,属于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它主要应用于金属薄壁筒体热处理淬火后的回火校形,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它包括锥体1、活动涨块2、拉板3、螺杆4、挡圈5、垫圈6、大螺母7,活动涨块2为三等分圆锥瓣块结构,锥体1的外表面锥角和活动涨块2的内表面锥角一致,它通过三瓣式带锥度活动涨块2和锥体1配合,活动涨块2在螺杆4轴向移动的作用下胀圆薄壁筒体,对淬火后的薄壁筒体同步进行校形和回火,可有效消除薄壁筒体的淬火变形,提高回火精度,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靠,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B21D1/08GK201659174SQ20092025974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刘永红, 刘衡湘, 姚春臣, 张汉芝, 彭红, 杨子亮, 杨建贺, 王海云, 翁汉平, 郭淑玲, 陈兴云 申请人:江南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