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转换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90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转换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板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铜、铝板带或箔材轧机机组中,与可 移动设备相邻的导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适应工作环境,转换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
背景技术
铜、铝板带或箔材轧机机组,是由众多相互独立的单体设备组合成一体的。当需 要对轧机机组维护检修时,需要移动某些单体设备以留出操作空间,这时会用到大量的导 板。导板的作用丰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轧制开始的穿带过程中,连接各个相互分离的 设备,以便使铜、铝板带头顺利地从开卷机穿到卷取机,建立升速及连续轧制的基本条件; 2)在单体设备需要移动时,导板摆下,给必需移动的设备留出空间。如附图1所示的传统导板装置,均使用油缸或气缸作为导板的驱动元件,驱动导 板摆动。导板(1) 一端与油缸或气缸(2)的活塞杆端在A点铰接联接,导板(1)另一端及 油缸或气缸(2)的缸体端分别铰接在其它固定设备上。导板(1)处于工作位置时,当油缸 或气缸(2)的活塞杆缩回时,将导板(1)摆下,从而让出一定空间,供导板(1)左边的移动 设备向右移动。在实际应用中,出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要在导板(1)的工作位和摆下位各 设置一个检测元件,以确定导板(1)的准确位置,避免有意外情况如操作指令发出后,导板 (1)未摆下,而移动装置向右移动,造成设备损坏事故。在上述传统导板装置应用过程中,如 附图2所示,移动设备必须等待检测元件给出的导板(1)摆下信号进行,若检测元件不能给 出导板(1)摆下信号,需另外分析原因,进行纠正,再次检测导板(1)摆下信号。综上所述,传统导板装置缺点表现为1)涉及的部件、元器件多,对整个设备制造及安装的要求较高;2)使用及维护要求高,要保证驱动元件、检测元件、检测控制电路等状态良好,否 则会使系统可靠性降低;3)控制上逻辑程序复杂。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传统导板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转换 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在此装置中,由简单的钢管做连杆将移动设备和导板连接起来,当移 动设备在专属驱动元件作用下向右移动时,连杆支撑起导板向上抬起,给移动设备让开空 间,实现了 一键式操作,使用及维护方便。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换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包括一端固定铰接在相应设备上的导板,导 板下部铰接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铰接在移动设备上;当移动设备处于工作位置时,连杆支 撑导板保持水平状态;当移动设备向右移动时,连杆支撑导板抬起。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一种自动转换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由于采用了铰接式连杆替代传统的油缸或气缸,减少了油缸或气缸的配套设备,各种阀、液压或气动管路、电气控制元器件等;使系统的 能耗减少,节约了资源;由于连杆可设置为简单的钢管,结构简单、制造、安装、使用及维护 方便,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在操作工艺上实现了一键式操作。

图1是传统导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导板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板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板装置的另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板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图中1、导板;2、油缸或气缸;3、连杆;4、移动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 述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的自动转换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在此装置中,作为驱动元件的 油缸或气缸被取消,由简单的钢管做为连杆3连接移动设备4和导板1,导板1 一端通过固 定铰接点B连接在其它固定设备上,导板1下部活动铰接连杆3 —端,连杆3另一端活动铰 接在移动设备4上;当工艺上要求移动设备4处于工作位置时,连杆3支撑导板1保持水 平状态;如图3、图5所示,当移动设备4在自身的驱动元件作用下向右移动时,连杆3支撑 起导板1向上抬起,从而给移动设备4让开空间;工作流程简单,实现了一键式操作;导板 1不需要另设专属的驱动元件带动其摆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使用及维 护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转换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包括一端固定铰接在相应设备上的导板(1),其特征在于导板(1)下部铰接连杆(3)一端,连杆(3)另一端铰接在移动设备(4)上;当移动设备(4)处于工作位置时,连杆(3)支撑导板(1)保持水平状态;当移动设备(4)向导板方向移动时,连杆(3)支撑导板(1)抬起。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转换工作状态的导板装置,涉及一种铜、铝板带或箔材轧机机组中,与可移动设备相邻的导板;导板(1)一端固定铰接在相应设备上,导板下部铰接连杆(3)一端,连杆另一端铰接在移动设备(4)上;当移动设备处于工作位置时,连杆支撑导板保持水平状态;当移动设备向导板方向移动时,连杆支撑导板抬起;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铰接式连杆替代传统的油缸或气缸,使系统的能耗减少,节约了资源;由于连杆可设置为简单的钢管,结构简单、制造、安装、使用及维护方便,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在操作工艺上实现了一键式操作。
文档编号B21B39/14GK201579273SQ20092027657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赵景申, 陈春灿 申请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