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83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增径板是钢管扩径机上的核心部件,是在室温冷态下对直缝钢管进行变形整圆的 冷作模具。使用时将一组十块设有沉头通孔的增径板通过螺栓围覆安装于扩径机的棱锥 上,拉杆连接棱锥并来回运动进行钢管内孔的扩径。根据不同规格的扩径机采用相应规格 的增径板实现不同规格钢管内孔的扩径。同时安装于棱锥上的十块增径板需具有一定的同 心度和圆度,以保证钢管内孔的扩径质量。增径板整体呈不规则的楔形结构并间隔开有若干沉头通孔用于安装于棱锥上,径 向通过键槽固定,其外表面为不同曲率的圆弧面复合相贯构成,底面为斜面,由于增径板的 特殊结构,一般增径板外表面的磨削加工是通过球头铣刀以近似圆的方式铣出,再通过抛 光机进行抛光。上述方式加工后的增径板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加工的外表面并非是一个完 整光滑的相贯圆弧,淬火时可能会产生表面微裂纹导致工件报废;同时每块增径板单独加 工无法保证整体装配时的同心度和圆度,扩径时会对钢管的内孔产生影响,且增径板单独 加工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利用 本工装可同时实施一组增径板外表面的车削和磨削加工,保证了增径板整体装配时的同心 度和圆度,保证了钢管扩径的质量,提高了增径板外表面的磨削加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包括中间钢管、 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十块斜垫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 撑板是正十边形并依次间隔垂直设于所述中间钢管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外径大于第二支撑 板外径,所述第二支撑板外径大于第三支撑板外径,所述十块斜垫板分别围覆于所述第一 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外圈,所述斜垫板外表面沿轴向间隔开有若干螺孔。为保证增径板磨削加工时的径向位置,上述十块斜垫板外表面沿轴向开有长槽。 增径板安装于本工装时,通过销键设于所述长槽内,增强了增径板的径向受力,保证了增径 板在本工装上的径向位置。由于本实用新型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在中间钢 管上依次间隔设有三个支撑板,三个支撑板是正十边形并外径依次缩小,十块斜垫板分别 围覆于三个支撑板外圈并外表面沿轴向间隔开有若干螺孔;将一组增径板通过螺栓拧于斜 垫板外表面的若干螺孔内分别设于十块斜垫板外表面,本工装可同时实施一组增径板外表 面的车削和磨削加工,保证了增径板整体装配时的同心度和圆度,保证了钢管扩径的质量, 提高了增径板外表面的磨削加工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包括中间钢管1、第 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三支撑板4和十块斜垫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 第三支撑板4是正十边形并依次间隔垂直设于所述中间钢管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2外径 大于第二支撑板3外径,所述第二支撑板3外径大于第三支撑板4外径,所述十块斜垫板5 分别围覆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的外圈,所述斜垫板5外表面 沿轴向间隔开有若干螺孔51。增径板6加工时,增径板6通过螺栓7围覆于所述斜垫板5 的外表面(
图1和图2中仅画出一块增径板)。为保证增径板磨削加工时的径向位置,上述十块斜垫板5外表面沿轴向开有长槽 52。增径板6安装于本工装时,通过销键设于所述长槽52内,增强了增径板6的径向受力, 保证了增径板6在本工装上的径向位置。本工装的中间钢管、斜垫板、支撑板可采用整体焊接成形,具有较强的刚性,能承 受一组十块增径板切削或磨削加工时产生的切削力。斜垫板采用焊后加工,斜垫板前段留 有IOmm左右的直线引导段以控制一组斜垫板焊后加工的同心度。通过计算增径板磨削余 量与底边角度的关系来钻攻斜垫板上的螺孔,以保证增径板车削和磨削的位置;在增径板 外表面磨削加工作业时,采用螺栓穿入增径板的沉头通孔拧于本工装斜垫板的螺孔内,将 一组十块增径板依次围覆于本工装的十块斜垫板表面,并可采用销键设于斜垫板的长槽 内,用于固定增径板的径向位置,同时,斜垫板的斜率与增径板内表面的斜率匹配,以使增 径板外表面基本位于水平位置;然后将本工装的中间钢管置于机床,即可同时实施一组十 块增径板外表面的车削和磨削加工;通过对机床的设置,可得到满足工艺要求的增径板外 表面,保证了一组十块增径板的同心度和圆度,提高了增径板磨削加工的效率,保证了钢管 扩径的质量。通过改变本工装支撑板的数量和外径,即改变斜垫板的斜率,本工装可以引用到 其他各种规格的增径板车削或磨削作业,进而完全覆盖到各种规格的增径板的国产化制造 或加工上。
权利要求一种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本工装包括中间钢管、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十块斜垫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是正十边形并依次间隔垂直设于所述中间钢管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外径大于第二支撑板外径,所述第二支撑板外径大于第三支撑板外径,所述十块斜垫板分别围覆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外圈,所述斜垫板外表面沿轴向间隔开有若干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块斜垫 板外表面沿轴向开有长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扩径机增径板的加工工装,其在中间钢管上依次间隔设有三个支撑板,三个支撑板是正十边形并外径依次缩小,十块斜垫板分别围覆于三个支撑板外圈并外表面沿轴向间隔开有若干螺孔;将一组增径板通过螺栓拧于斜垫板外表面的若干螺孔内分别设于十块斜垫板外表面,本工装可同时实施一组增径板外表面的车削和磨削加工,保证了增径板整体装配时的同心度和圆度,保证了钢管扩径的质量,提高了增径板外表面的磨削加工效率。
文档编号B23Q3/00GK201720694SQ2010201915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常金福, 张超 申请人: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