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52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角度补偿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木工机械中常运用升降台机构提供使用者调整木材或刀具的高度进行加工,因此 如何让升降台机构中的升降台快速稳定地升降,以及保持升降台四周维持在同样高度是相 当重要的问题。对此,市面上已有相关的升降台机构产生,该升降台机构是运用一升降台、 竖立的螺杆以及螺设于螺杆的螺帽,而将该升降台挂设在螺帽上,让该升降台借由该等螺 杆同步转动带动螺帽而上升或下降,达成调整高度的功效。然而,各螺杆在开始组装时彼此并非绝对平行,造成组装升降台的工作人员需要 花费时间调整各螺杆间的平行,增加许多组装成本。若是不进行各螺杆间的平行调整,则容 易因为各螺杆偏斜使得各螺帽随着偏斜,让升降台的载重于螺帽上产生一扭矩,如此增加 螺杆及螺帽的磨损、提高螺杆变形风险,也缩短螺杆及螺帽的使用寿命。此外,升降台于不 同负重时平面会产生变形,这时升降台与螺帽间的接触将由原本的面接触转变成其它型态 的接触,而在螺帽上产生扭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在螺帽移动产生偏 斜或升降台平面变形时,可以自动补偿对螺帽产生的偏斜。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包含有一 本体,具有相对的数个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本体在各该第一侧面上形成一第一孔;数个 枢接件,分别具有一凸部,各该凸部分别设于该第一孔中,各该枢接件以凸部为轴枢接于该 本体;数个支撑件,其侧边分别固接在各该枢接件,各该支撑件向内靠近该本体的一该第二 侧面,各该支撑件向外突出形成一支撑部且在该支撑部形成一槽,该槽的槽口朝上;数个承 载柱,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槽。借由该枢接件可相对于该本体摆动,以及该承载柱可于该槽转动,使得本实用新 型在螺帽移动产生偏斜或升降台平面变形时,可以自动补偿对螺帽产生的偏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显示支撑件以C-C轴为轴心偏 斜;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显示支撑件以C-C轴为轴心偏斜;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区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承载柱的平面;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显示支撑件向上移动受第一 挡止部限制;以及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显示支撑件向下移动受第二 挡止部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 明如后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 装置10主要包含有一本体11、二枢接件12、二支撑件13和二承载柱14。该本体11,具有相对的二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12,该本体11在各该第一侧 面111上形成一第一孔113。各该枢接件12,具有一凸部121,各该凸部121分别设于各该 第一孔113中,各该枢接件12以该凸部121为轴枢接于该本体11。各该支撑件13,其侧边 分别固接在各该枢接件12,各该支撑件13向内靠近该本体11的一该第二侧面112,各该支 撑件13向外突出形成一支撑部131且在该支撑部131形成一槽132,该槽132的槽口朝上。 各该承载柱14,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槽132。接着介绍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四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10分别套设在四螺杆81的螺 帽82上。一方形升降台83,其四角落对应各该螺帽延伸一支撑肋831,各该支撑肋831分 别挂设在各该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10的承载柱14上。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定义各该枢接件12转动轴心为一 C-C轴,各该承载柱14 的转动轴心为一 D-D轴。当各该支撑肋831因该升降台83变形或该螺帽82移动而在该 C-C轴方向有偏斜,则各该承载柱14将会随着各该支撑肋831以该D-D轴为轴心偏斜;当 各该支撑肋831于该D-D轴方向有偏斜,则各该支撑肋831会借由各该承载柱14施力各该 支撑件13及各该枢接件12后,以该C-C轴为轴心偏斜。借由各该枢接件12可相对于该本体11摆动,以及各该承载柱14可于各该槽132 转动,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该螺帽82移动产生偏斜或升降台83平面变形时,可以自动补偿该 螺帽83产生的偏斜。须说明的是,当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10对应不同型 态的各该支撑肋831,各该承载柱14也有不同的型态。如图4所示,当需要让该支撑肋831在该承载柱14上只可转动的条件下,则各该 承载柱14为圆柱,且突出该槽132外让该支撑肋831可以借由形成一缺口 832而挂设在该 承载柱14上。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当需要让该支撑肋831在各该承载柱14上可以滑动时,各该承载柱14具有一平面141,各该平面141突出该槽132外让该支撑肋831靠在各该平面 141。此外,若要加强维持该支撑肋831与各该平面141接触,则各该承载柱14分别于该平 面141形成二限位条142,各该限位条142限制该支撑肋831挂设在各该限位条142之间。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 的是,各该枢接件12侧边下段往外延伸一承载段122,各该支撑件13侧边上段则往外延伸 一靠抵段133。各该靠抵段133分别靠抵在各该承载段122上,且各该承载段122分别固 接在各该支撑件13,各该靠抵段133分别固接在各该枢接件12。如此一来,当各该靠抵段 133受力时,会直接传递至该承载段122上,而不会让固定各该靠抵段133与各该承载段12 的固定件,本实施例以螺栓为例,受到过度剪应力而破坏。值得一提的是,还可以让四顶销15分别被插入在各该承载段122和各该靠抵段 133之间。这可以确保各该靠抵段133经由各该插销15直接传递外力至各该承载段122, 而不让固定件受外力作用。此外,该本体11在各该第二侧面112的上、下端分别向外延伸一第一挡止114部 和一第二挡止部115。请参阅图11和图12,各该支撑件13向上移动受到各该第一挡止部 114限制,而向下移动则受各该第二挡止部115限制。让使用者可借由各该第一、第二挡止 部114,115限制各该支撑件13的移动范围。综合上述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10可借由 各该枢接件12可相对于该本体11摆动,以及各该承载柱14可于各该槽132转动,使得本 实用新型在螺帽移动产生偏斜或升降台平面变形时,可以自动补偿对螺帽产生的偏斜。
权利要求1.一种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具有相对的数个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本体在各该第一侧面上形成一第一孔;数个枢接件,分别具有一凸部,各该凸部分别设于各该第一孔中,各该枢接件以该凸部 为轴枢接于该本体;数个支撑件,其侧边分别固接在各该枢接件,各该支撑件向内靠近该本体的一该第二 侧面,各该支撑件向外突出形成一支撑部且在该支撑部形成一槽,该槽的槽口朝上; 数个承载柱,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承载柱为圆柱,且 突出该槽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承载柱具有一平 面,各该平面突出该槽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承载柱于各该平 面形成至少一限位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枢接件侧边下段 往外延伸一承载段,各该支撑件侧边上段往外延伸一靠抵段,各该靠抵段分别靠抵在各该 承载段,且各该承载段分别固接在各该支撑件,各该靠抵段分别固接在各该枢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数个顶销分别被插入 在各该承载段和各该靠抵段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在各该第二侧 面的上、下端分别向外延伸一第一挡止部和一第二挡止部。
专利摘要一种螺帽角度自动补偿装置,包含有一本体,具有相对的数个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本体于各该第一侧面上形成一第一孔;数个枢接件,分别具有一凸部,各该凸部分别设于该第一孔中,各该枢接件以凸部为轴枢接于该本体;数个支撑件,其侧边分别固接在各该枢接件,各该支撑件向内靠近该本体的一该第二侧面,各该支撑件向外突出形成一支撑部且在该支撑部形成一槽,该槽的槽口朝上;数个承载柱,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槽。借由本实用新型来自动补偿螺帽的偏斜。
文档编号B23Q1/25GK201776632SQ2010202775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张仁文 申请人:张仁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