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74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接管与接管、接管与筒体相交的马鞍形焊缝普遍存在于当前的工业焊接领域,特 别是锅炉、炉管、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行业,目前国内的此类马鞍形焊缝基本都采用手工 焊接为主,具有焊接难度大,焊接强度高,焊接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同时焊接工人的劳动 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当前研制的机械装置和系统可部分来解决此类问题,如专利号为 CN200610149715. 9的专利《相贯线焊接机器人》就是一种适用于大型筒体相贯线焊接的相 贯线焊接机器人,适合于大口径接管马鞍形焊缝的焊接;专利号为CN200910077572. 9的专 利《开孔接管及马鞍形焊缝焊接设备》是一种需要十字形焊接自动操作机作为辅助装置来 完成,焊前准备工作量大,以上焊接方法均不适应中小管径马鞍形焊缝的焊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 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中小管径马鞍形焊缝不易焊接、焊接质量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 焊接装置,包括底座、旋转装置,第一升降装置、横臂、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焊枪夹 持装置和焊枪;旋转装置的下部安装在底座内并能相对底座转动,在旋转装置的顶部安装 有第一升降装置,在第一升降装置上固定安装有横臂,在横臂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安装有能 沿横臂左右移动的水平移动装置,在水平移动装置上安装有能沿水平移动装置上下移动的 第二升降装置,在第二升降装置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焊枪夹持装置,在焊枪夹持装置上安装 有焊枪。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旋转装置可包括底轴、旋转筒、套筒、上轴承、下轴承、底板、下固定板、第一电 机和减速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安装座和从动链轮安装座;底轴的下端固定安 装在底座内,在底轴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链轮安装座,在从动链轮安装座上安装有水平 方向的从动链轮,在从动链轮的上方有中部有通孔的底板,在底板上方有中部有通孔的下 固定板,底轴的上端穿过底板的通孔并位于下固定板的通孔内,在底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 底轴的下部上有凸台,在凸台上方的底轴上依序安装有下轴承、套筒和上轴承,在上轴承和 下轴承的外侧固定有旋转筒,旋转筒的下端与底板固定安装在一起,旋转筒的上端与下固 定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和减速器,减速器方向朝下的动力传 动轴与主动链轮固定安装在一起,水平方向的主动链轮安装在主动链轮安装座内,在主动 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传动链条。上述第一降装置可包括左圆柱形导轨、右圆柱形导轨、左直线轴承、右直线轴承、 螺母安装座、直线电机、螺杆和上固定板;左圆柱形导轨和右圆柱形导轨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在左圆柱形导轨和右圆柱形导轨上分别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左直线轴承和右 直线轴承,在左直线轴承和右直线轴承之间固定安装有螺母安装座,在螺母安装座上有螺 纹孔,在左直线轴承和右直线轴承上方的左圆柱形导轨和右圆柱形导轨之间固定安装有上 固定板,在上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上下方向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 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中部通过螺纹安装在螺纹孔内并能使螺母安装座上下移动,在 左直线轴承和右直线轴承上固定安装有横臂。上述水平移动装置可包括水平导轨、安装板、第三电机和齿条、在横臂两侧的上部 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水平导轨,安装板包括立板、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上水平板和下 水平板的前端分别与立板的上端和下端固定在一起,在立板后侧的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 过上轴承和轴安装有上滚轮,在立板后侧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下轴承和轴安装有下滚 轮,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安装在横臂的水平导轨上,在水平导轨之间的横臂上固定安装有 齿条,在立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立板并固定安装有 直齿齿轮,直齿齿轮与齿条啮合在一起。上述第二升降装置可包括竖直臂、竖直导轨、第四电机、传动螺母和螺杆;竖直臂 位于横臂的后方,在竖直臂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竖直导轨、在竖直臂的顶部固定 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在上水平板上有通孔,在上水平板顶部固定安 装有与通孔相通的传动螺母,第四电机上下方向的动力传动轴的下端固定有螺杆,螺杆的 下端穿过传动螺母和通孔并位于上水平板下方,在上水平板后侧的左端和下水平板后侧的 左端分别通过左轴承和轴安装有左滚轮,在上水平板后侧的右端和下水平板后侧的右端分 别通过右轴承和轴安装有右滚轮,左滚轮和右滚轮分别安装在竖直臂的竖直导轨上,在竖 直臂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焊枪夹持装置。上述下滚轮所对应的轴可采用偏心轴,偏心轴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立板的 前侧。上述左滚轮所对应的轴可采用偏心轴,偏心轴的前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上 水平板和下水平板的前侧。上述底轴内可有U型水套,U型水套的顶部位于下固定板的通孔内,U型水套顶部 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冷水管线。上述旋转筒的下端与底板通过螺栓可固定安装在一起,旋转筒的上端与下固定板 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底轴的下端通过活动紧钉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内;底轴的上端 通过卡簧限位在下固定板的通孔内。上述直线电机上方的左圆柱形导轨和右圆柱形导轨之间可固定安装有提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能进行双焊枪的单动和双焊枪的联动,各 部件可以拆卸更换,焊枪活动幅度大,能在任意的工作角度停留,以实现各种不规则型相贯 线焊缝的焊接,横臂可以加长,能适应大管径相贯线的焊接,因此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 高了焊接质量,还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附图2附图1的后视图。
5[001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平移动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的轴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中旋转装置在没有安装第一电机和变速器时的后视放大剖视结构 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底座,2为横臂,3为焊枪夹持装置,4为底轴,5为旋转 筒,6为套筒,7为上轴承,8为下轴承,9为底板,10为下固定板,11为第一电机和减速器,12 为主动链轮,13为从动链轮,14为从动链轮安装座,15为通孔,16为凸台,17为主动链轮安 装座,18为传动链条,19为左圆柱形导轨,20为右圆柱形导轨,21为左直线轴承,22为右直 线轴承,23为螺母安装座,24为直线电机,25为螺杆,26为上固定板,27为水平导轨,28为 第三电机,29为齿条,30为直齿齿轮,31为立板,32为上水平板,33为下水平板,34为上轴 承和轴,35为上滚轮,36为下滚轮,37为焊枪,38为竖直臂,39为竖直导轨,40为第四电机, 41为传动螺母,42为连接板,43为提手,44为左滚轮,45为右轴承和轴,46为右滚轮,47为 偏心轴,48为螺栓,49为U型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 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至4所示,该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旋转装置,第 一升降装置、横臂2、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焊枪夹持装置3和焊枪37 ;旋转装置的 下部安装在底座内并能相对底座转动,在旋转装置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升降装置,在第一升 降装置上固定安装有横臂,在横臂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安装有能沿横臂左右移动的水平移动 装置,在水平移动装置上安装有能沿水平移动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装置,在第二升降 装置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焊枪夹持装置3,在焊枪夹持装置3上安装有焊枪37。焊枪夹持装 置3为现有公知的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 改进如附图1、2、4所示,旋转装置包括底轴4、旋转筒5、套筒6、上轴承7、下轴承8、底 板9、下固定板10、第一电机和减速器11、主动链轮12、从动链轮13、主动链轮安装座17和 从动链轮安装座14 ;底轴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内,在底轴4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从动 链轮安装座14,在从动链轮安装座14上安装有水平方向的从动链轮13,在从动链轮13的 上方有中部有通孔15的底板9,在底板9上方有中部有通孔15的下固定板10,底轴4的上 端穿过底板9的通孔15并位于下固定板10的通孔15内,在底板9与下固定板10之间的 底轴4的下部上有凸台16,在凸台16上方的底轴4上依序安装有下轴承8、套筒6和上轴 承7,在上轴承7和下轴承8的外侧固定有旋转筒5,旋转筒5的下端与底板9固定安装在 一起,旋转筒5的上端与下固定板10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底板9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和 减速器11,减速器方向朝下的动力传动轴与主动链轮12固定安装在一起,水平方向的主动链轮12安装在主动链轮安装座17内,在主动链轮12和从动链轮13之间安装有传动链条 18,使用时,将机座1用螺钉固定在三爪卡盘上,三爪卡卡于圆型工件上,相对于圆型工件 保持不动,启动第一电机和减速器11带动主动链轮12旋转,通过传动链条18带动从动链 轮13转动,由于底轴4是固定不动的,从而使第一电机和减速器11转动带动下固定板10、 旋转筒5相对于底轴4转动。如附图1、2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左圆柱形导轨19、右圆柱形导轨20、左直线轴承 21、右直线轴承22、螺母安装座23、直线电机M,螺杆25和上固定板沈;左圆柱形导轨19 和右圆柱形导轨20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固定板10上,在左圆柱形导轨19和右圆柱形导轨 20上分别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左直线轴承21和右直线轴承22,在左直线轴承21和右直线 轴承22之间固定安装有螺母安装座23,在螺母安装座23上有螺纹孔,在左直线轴承21和 右直线轴承22上方的左圆柱形导轨19和右圆柱形导轨20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沈,在 上固定板沈上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M,减速器的上下方向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 一螺杆25,第一螺杆25的中部通过螺纹安装在螺纹孔内并能使螺母安装座22上下移动,在 左直线轴承21和右直线轴承22上固定安装有横臂2,当需要调整上下位置时,开启直线电 机24,螺杆25转动从而使螺母安装座23上下移动,螺母安装座23带动横臂2上下移动。如附图1、2所示,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水平导轨27、安装板、第三电机观和齿条四、 在横臂2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水平导轨27,安装板包括立板31、上水平板32 和下水平板33 ;上水平板32和下水平板33的前端分别与立板31的上端和下端固定在一 起,在立板31后侧的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上轴承和轴34安装有上滚轮35,在立板31 后侧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下轴承和轴安装有下滚轮36,上滚轮35和下滚轮36分别安 装在横臂2的水平导轨27上,在水平导轨27之间的横臂2上固定安装有齿条37,在立板 3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观,第三电机观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立板31并固定安装有直 齿齿轮30,直齿齿轮30与齿条四啮合在一起,这样,当需要调整水平位置时,开启第三电机 观,直齿齿轮30在齿条四上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板通过上滚轮35、下滚轮36沿水平导轨27 左右水平移动。如附图1至3所示,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臂38、竖直导轨39、第四电机40、传动 螺母41和螺杆25 ;竖直臂38位于横臂2的后方,在竖直臂38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安装 有竖直导轨39、在竖直臂38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42,在连接板42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 40,在上水平板32上有通孔,在上水平板32顶部固定安装有与通孔相通的传动螺母41,第 四电机40上下方向的动力传动轴的下端固定有螺杆25,螺杆25的下端穿过传动螺母41和 通孔并位于上水平板32下方,在上水平板32后侧的左端和下水平板33后侧的左端分别通 过左轴承和轴安装有左滚轮44,在上水平板32后侧的右端和下水平板33后侧的右端分别 通过右轴承和轴45安装有右滚轮46,左滚轮44和右滚轮46分别安装在竖直臂38的竖直 导轨39上,在竖直臂3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焊枪夹持装置3,当需要对上下位置进行微调时, 打开第四电机40,由于安装板不能上下移动,因此螺杆25带动竖直臂38的竖直导轨39沿 左滚轮44和右滚轮46上下移动。如附图1至3所示,下滚轮36所对应的轴采用偏心轴47,偏心轴47的前端通过螺 栓48固定安装在立板31的前侧,这样,可调整好上滚轮35、下滚轮36和水平导轨27之间 的松紧程度。[0031]如附图1至3所示,左滚轮44所对应的轴采用偏心轴47,偏心轴47的前端通过螺 栓48分别固定安装在上水平板32和下水平板33的前侧,这样,可调整好左滚轮44、右滚轮 46和竖直导轨39之间的松紧程度。如附图4所示,底轴4内有U型水套49,U型水套49的顶部位于下固定板10的通 孔15内,U型水套49顶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冷水管线,这样,在相贯线焊接的 时候大量的热集中在机身上,通过冷水管线向U型水套49注入冷水并进行循环,通如冷水 等散热,可有效提高上轴承7和下轴承8的使用寿命。如附图4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旋转筒5的下端与底板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 在一起,旋转筒5的上端与下固定板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为了避免底轴4转动,底 轴4的下端通过活动紧钉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1内,为了避免底轴4向上移动,底轴4的上 端通过卡簧限位在下固定板10的通孔5内。如附图1、2所示,直线电机M上方的左圆柱形导轨19和右圆柱形导轨20之间固 定安装有提手49,这样,便于使用者移动本实用新型。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装置,第一升降 装置、横臂、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焊枪夹持装置和焊枪;旋转装置的下部安装在底 座内并能相对底座转动,在旋转装置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升降装置,在第一升降装置上固定 安装有横臂,在横臂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安装有能沿横臂左右移动的水平移动装置,在水平 移动装置上安装有能沿水平移动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装置,在第二升降装置的下端固 定安装有焊枪夹持装置,在焊枪夹持装置上安装有焊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包 括底轴、旋转筒、套筒、上轴承、下轴承、底板、下固定板、第一电机和减速器、主动链轮、从动 链轮、主动链轮安装座和从动链轮安装座;底轴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内,在底轴的下部固 定安装有从动链轮安装座,在从动链轮安装座上安装有水平方向的从动链轮,在从动链轮 的上方有中部有通孔的底板,在底板上方有中部有通孔的下固定板,底轴的上端穿过底板 的通孔并位于下固定板的通孔内,在底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底轴的下部上有凸台,在凸台 上方的底轴上依序安装有下轴承、套筒和上轴承,在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外侧固定有旋转筒, 旋转筒的下端与底板固定安装在一起,旋转筒的上端与下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底板 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和减速器,减速器方向朝下的动力传动轴与主动链轮固定安装在一 起,水平方向的主动链轮安装在主动链轮安装座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传 动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降装置 包括左圆柱形导轨、右圆柱形导轨、左直线轴承、右直线轴承、螺母安装座、直线电机、螺杆 和上固定板;左圆柱形导轨和右圆柱形导轨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在左圆柱形导 轨和右圆柱形导轨上分别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左直线轴承和右直线轴承,在左直线轴承和 右直线轴承之间固定安装有螺母安装座,在螺母安装座上有螺纹孔,在左直线轴承和右直 线轴承上方的左圆柱形导轨和右圆柱形导轨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在上固定板上固定 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上下方向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 中部通过螺纹安装在螺纹孔内并能使螺母安装座上下移动,在左直线轴承和右直线轴承上 固定安装有横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移动装 置包括水平导轨、安装板、第三电机和齿条、在横臂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水平 导轨,安装板包括立板、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的前端分别与立板的上 端和下端固定在一起,在立板后侧的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上轴承和轴安装有上滚轮, 在立板后侧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下轴承和轴安装有下滚轮,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安装 在横臂的水平导轨上,在水平导轨之间的横臂上固定安装有齿条,在立板的前侧固定安装 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立板并固定安装有直齿齿轮,直齿齿轮与齿条啮 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升降装 置包括竖直臂、竖直导轨、第四电机、传动螺母和螺杆;竖直臂位于横臂的后方,在竖直臂的 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竖直导轨、在竖直臂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固定安 装有第四电机,在上水平板上有通孔,在上水平板顶部固定安装有与通孔相通的传动螺母, 第四电机上下方向的动力传动轴的下端固定有螺杆,螺杆的下端穿过传动螺母和通孔并位于上水平板下方,在上水平板后侧的左端和下水平板后侧的左端分别通过左轴承和轴安装 有左滚轮,在上水平板后侧的右端和下水平板后侧的右端分别通过右轴承和轴安装有右滚 轮,左滚轮和右滚轮分别安装在竖直臂的竖直导轨上,在竖直臂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焊枪夹 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滚轮 所对应的轴采用偏心轴,偏心轴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立板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滚轮所对 应的轴采用偏心轴,偏心轴的前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 于底轴内有U型水套,U型水套的顶部位于下固定板的通孔内,U型水套顶部的进水口和出 水口分别连接有冷水管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筒的下 端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旋转筒的上端与下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 底轴的下端通过活动紧钉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内;底轴的上端通过卡簧限位在下固定板的 通孑L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电机 上方的左圆柱形导轨和右圆柱形导轨之间固定安装有提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便携式马鞍形接管双焊枪焊接装置,其包括底座、旋转装置,第一升降装置、横臂、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焊枪夹持装置和焊枪;旋转装置的下部安装在底座内并能相对底座转动,在旋转装置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升降装置,在第一升降装置上固定安装有横臂,在横臂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安装有能沿横臂左右移动的水平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能进行双焊枪的单动和双焊枪的联动,各部件可以拆卸更换,焊枪活动幅度大,能在任意的工作角度停留,以实现各种不规则型相贯线焊缝的焊接,横臂可以加长,能适应大管径相贯线的焊接,因此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焊接质量,还降低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3K37/02GK201922176SQ201020641310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周铭, 孔德宏, 薛瑞雷, 陈立新 申请人:新疆威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