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25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铰链梁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人造金刚石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铰链梁式六面顶液压机设备,而铰链梁是该设备必不可少的关键零部件,铰链梁在装配时耳孔和缸体有着极高的位置配合精度, 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专用的铰链梁精镗机组主要由固定铰链梁的镗模架、机床床身、动力装置和镗杆组成,首先将铰链梁加紧在镗模架上,镗杆对铰链梁一侧的耳孔精镗,后使用天车将铰链梁吊起旋转90°后再次固定,镗杆在进行另一侧的耳孔精镗,依次进行精镗完成铰链梁四个侧面的耳孔。在精镗四个侧面耳孔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的调整铰链梁的位置关系,重新定位,加工过程还必须多次使用天车,因此,该种设备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加工精度很难保证。有些企业在现有技术中吸取经验,将固定台设计为带有提升和旋转的功能,例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0920170521. 6,该种设备省去了天车等待时间,然而此种设备依然有着不可抗拒的弊端,其一、铰链梁定位不准确,加工后耳孔的精度很难保证;其二、镗杆支座的中心孔与镗杆间隙较大,加工的耳孔的圆度达不到要求,目前,镗杆与支座孔之间的最佳间隙为0. 12毫米左右,若间隙过大,加工的耳孔精度太低导致无法使用;若间隙太小,一方面将镗杆穿入支座孔是容易研伤,另一方面是镗杆与支座孔易出现抱死现象;其三、镗杆在精镗耳孔过程中,穿过耳孔后两端设在支承座上,由于镗杆与支承座孔纯滑动摩擦,磨损较快,停机更换费时,影响生产效率;其四、由于常规采用的镗杆支座为固定的结构,由天车吊起几米长左右的镗杆对准仅有0. 12毫米间隙(镗杆与镗杆支座孔的间隙)的支座孔穿入,工人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而且,穿入第一个支座孔后需要将镗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支座孔, 然而加工后的两个支座孔本身同心度不高,如此,将镗杆穿入两个支座孔非常的费时费力, 加工时间大大延长;其五、在加工耳孔过程中,需不断的测量耳孔的精度是否达标,为此,需要不断的将镗杆拉出,对耳孔进行测量,因此,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高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加工精度高,而且节省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包括镗模架和动力装置,镗模架和动力装置分体设置,在镗模架底部设有升降旋转机构,在镗模架上设有四组相同的镗杆支座,所述的镗杆支座由底座、压盖和轴承体组成,底座和压盖为分体式结构,在底座和压盖上分别设有凹腔,凹腔相对设置,轴承体为一个独立的可移动体设置在凹腔内,在轴承体的内腔中设有镗杆,镗杆上设有镗模刀头, 镗杆上的镗模刀头设置在同一轴线的两个相同的轴承体之间,镗杆的连接头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底座和压盖的一端由铰链连接,另一端由压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体主要由滑动套、轴承和外壳组成,滑动套嵌套在外壳内,在滑动套和外壳之间设有轴承,在外壳的两端面上设置的端盖将滑动套、轴承和外壳组成一体结构。所述的镗杆与轴承体的滑动套的间隙为0. 03—0. 15 mm。所述的镗杆与轴承体的滑动套的间隙为0. 03—0. 05 mm .所述的镗模架上设有中心定位套筒。所述的镗模架上还设有夹紧机构。镗杆的连接头通过万向节联轴器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镗杆上设有测量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其一、通过在镗杆支撑的一端设置镗杆支座,该镗杆支座由底座和压盖组成,压盖一侧与底座以铰链或螺栓连接,该种方式更容易安装镗杆,省去了安装镗杆后的多次定位调试,提高生产效率,其二、在镗杆和镗杆支座之间设有一体的独立结构的轴承体,将常规的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而且轴承体保证了镗杆的转动精度,由于镗杆与轴承体不发生相对转动,因此不会产生抱死现象,且镗杆与滑动套的间隙为 0. 03—0. 05 mm,保证轴承体可以镗杆轴向移动,更便于安装,既保证了加工精度,同时提高了镗杆的使用寿命;其三,由于本专利所使用的轴承体为独立结构,当轴承体因磨损而影响加工精度时,只需要更换已准备好的轴承体即可继续生产,而常规的轴承支座为固定死结构,磨损严重时,需停工更换固定在镗模架上的支座,费时费力。其四、在镗杆体上设有用于放入内径千分尺的测量孔,在每次加工完耳孔后,无须将镗杆拉出测量耳孔精度,只需将千分尺放入测量孔内,即可完成测量检验的过程,省去多次重复安装调试镗杆的时间,结合以上优点,平均每加工一个铰链梁至少节约40分钟,因此提高企业生产效率50%以上,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镗模架的设置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镗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镗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镗杆支座的打开方式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铰链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镗模架,2、机床床身,3、动力滑台,4、动力装置,5、万向节联轴器,6、 镗杆,7、中心定位套筒,8、支撑柱,9、固定支撑座,10、升降旋转机构,11、镗杆支座,12、夹紧机构,13、刀具安装孔,14、测量孔,15、轴承体,16、铰链梁,17、耳朵,18、缸体,19、耳孔,20、 铰链梁定位面,21、压盖,22、底座,23、销轴,24、外壳,25、滑动套,沈、轴承,27、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主要由固定安装铰链梁的镗模架1、 机床床身2、动力装置4和镗杆6构成,镗杆6的一端通过万向节联轴器5与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连接,在机床床身2上设有动力滑台3,动力装置4设置在动力滑台3上,镗模架1由四个支撑柱8来支撑,在镗模架1底部设有升降旋转机构10,升降旋转机构10设置在固定支撑座9上,在镗模架1上部固定设有中心定位套筒7和夹紧机构12,用于对铰链梁缸体的定位和固定夹紧,镗模架1上板面设有镗杆支座11,用于对镗杆的支撑并保证镗杆的旋转精度,所述的镗杆支座11由底座22、压盖21和轴承体15组成,压盖21可以打开,轴承体 15设置在镗杆支座11的定位孔内,镗杆6与轴承体15的滑动套25的间隙为0. 03—0. 15 mm,最佳间隙为0. 03—0. 05 mm,因此,工作人员很容易将轴承体套在镗杆上,镗杆通过轴承体设置在镗杆支座内,当镗杆转动时,轴承体与镗杆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因此不会产生抱死现象,使用寿命长且加工精度高。所述的镗模架1上板面设有四组镗杆支座,四组镗杆支座11构成一个正方形,每一边为一组,每一边设置两个镗杆支座,而且每一边的两个镗杆支座的定位孔在同一个轴线上,保证铰链梁每一侧的耳孔加工精度。所述的固定支撑座9上设有轨道槽,升降旋转机构10设置在轨道槽内,通过设置丝杆调整机构调节整个升降旋转机构的位移,从而达到了调整旋转轴线与镗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只需更换相应型号的镗模架即可实现另一种型号铰链梁的加工,结构简单,而且实用方便。所述的镗杆支座11,压盖21下部的半圆柱凹腔和底座22上部半圆柱凹腔构成定位孔内设置轴承体15,压盖21两侧和底座22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连接耳,底座和压盖一侧的连接耳连接方式可以为销轴或者螺栓连接,另一侧的连接耳采用螺栓连接,因此压盖可以打开,工作人员首先将轴承体套在镗杆上,然后将轴承体放置在打开的镗杆支座内,此时轴承体的外壳表面与镗杆支座的定位孔内表面接触,镗杆的外圆周面和滑动套内圆周面接触,由于常规的技术为保证镗杆的加工精度,镗杆支座必须采用固定一体的结构才能达到要求,若将支座做成分体式,则很难保证镗杆的加工精度,由于以上条件限制,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镗杆穿过一个支座后,依次经耳孔设置在另一个支座内,因此,整个操作较为困难, 且时间较长,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镗杆上套有一体结构的轴承体,通过轴承体设置在镗杆支座内,之后将镗杆支座固定,操作方便,提高加工效率,而常规技术所采用的轴承支座为固定死结构,磨损严重时,需停工更换固定在镗模架上的支座,费时费力。所述的轴承体15主要由外壳对、滑动套25、轴承沈和端盖27组成,滑动套25设有一个直径相等的内腔,内腔壁为光滑的圆周面,在滑动套25外圆周面上设有凸台,凸台两侧的的圆周体分别设置在轴承26的内圈上,外壳M为一个圆筒,并将滑动套25和轴承 26包裹在其中,在外壳M的两端面上设置的端盖27将滑动套、轴承和外壳组成一体结构, 由螺钉固定。由于本专利所使用的轴承体为独立结构,当轴承体因磨损而影响加工精度时, 只需要更换储备的轴承体即可继续生产,由于滑动套与镗杆存在0. 03-0. 05 mm的间隙,因此,无论将轴承体取下或者从新安装到镗杆上都较为方便,恰恰相反,常规的技术是由天车吊起几米长的镗杆对准只有0. 12毫米间隙的镗杆支座的定位孔穿入,不仅导致镗杆和孔研伤,降低加工精度,而且费时费力,在使用过程中,轴承体设置在镗杆支座内,滑动套与镗杆形成间隙配合,因此镗杆转动时,滑动套随镗杆转动,轴承体的外壳与镗杆支座定位孔
5构成过渡配合,此种方式保证了镗杆加工精度高,且不易产生抱死,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本实用新型,在镗杆6上设有用于放入测量仪表的测量孔14,在每次加工完耳孔后,无须将镗杆拉出测量耳孔精度,只需将千分尺放入测量孔内,即可完成测量检验的过程,省去多次重复安装调试镗杆的时间,测量孔的大小根据镗杆的直径来确定,既保证镗杆的强度又要方便测量千分尺的放入。本实用新型,首先将铰链梁16放置在镗模架1上,中心定位套筒7对铰链梁的缸体18和铰链梁定位面20进行定位,铰链梁的耳孔19和镗杆支座11的定位孔对准时,通过夹紧机构12对铰链梁16及其耳朵17进行固定,工作人员将镗杆6吊起,有工作人员将轴承体15套在镗杆6的一端,之后打开镗杆支座11上的压盖21,将套上轴承体的镗杆放入镗杆支座内,以此为支点,工作人员将镗杆依次穿过耳孔,并将另一端套有轴承体的镗杆设置在镗杆支座内,之后将镗杆与镗床的动力装置连接,安装刀具后对耳孔进行加工,此种结构使得安装镗杆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由于轴承体和镗杆的配合精度,加工精度更高,加工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每次加工后,无须将镗杆拉出,将测量仪表放入测量孔内,对加工后的耳孔测量是否达到标准值,省去了多次安装镗杆调试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包括镗模架(1)和动力装置(4),镗模架(1)和动力装置(4)分体设置,在镗模架(1)底部设有升降旋转机构(10),在镗模架(1)上设有四组相同的镗杆支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镗杆支座(11)由底座(22)、压盖(21)和轴承体 (15)组成,底座(22)和压盖(21)为分体式结构,在底座(22)和压盖(21)上分别设有凹腔, 凹腔相对设置,轴承体(15)为一个独立的可移动体,设置在凹腔内,在轴承体(15)的内腔中设有镗杆(6),镗杆(6)上镗模刀头设置在同一轴线的两个相同的轴承体(15)之间,镗杆 (6)的连接头与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连接,底座(22)和压盖(21)的一端由铰链连接,另一端由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体(15 )主要由滑动套(25 )、轴承(26 )和外壳(24)组成,滑动套(25 )嵌套在外壳(24)内, 在滑动套(25)和外壳(24)之间设有轴承(26),在外壳(24)的两端面上设置的端盖(27)将滑动套(25 )、轴承(26 )和外壳(24 )组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镗杆 (6)与轴承体(15)的滑动套(25)的间隙为0. 03—0. 15 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镗杆 (6)与轴承体(15)的滑动套(25)的间隙为0. 03—0. 05 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镗模架(1)上设有中心定位套筒(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镗模架(1)上还设有夹紧机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镗杆(6)的连接头通过万向节联轴器(5)与动力装置(4)的输出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镗杆 (6)上设有测量孔(14)。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精镗铰链梁耳孔的装置,包括镗模架、动力装置和镗杆,镗杆的一端通过万向节联轴器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在镗模架底部设有升降旋转机构,在镗模架上对称设有多组镗杆支座,每一组镗杆支座的定位孔在同一个轴线上,所述的镗杆支座由底座、压盖和轴承体组成,底座和压盖为分体式结构,轴承体设置在镗杆支座内,镗杆与轴承体的滑动连接套的间隙较小以满足精度加工要求为准。本装置加工精度高,而且节省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
文档编号B23Q3/00GK201969899SQ20112008276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周宏伟, 蒋长春 申请人:洛阳齐瑞金刚石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